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MODS救治成功率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家胜  崔杰 《急诊医学》2000,9(4):242-244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MODS终末阶段患者的各器官累及率、病死率及器官累及数、年龄、创作和手术的关系,以及选择性采用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的优点和可行性。结果:本组患者总病死率53.8%,。2、3、≥4个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依次为14.2%、41.6%和80.7%,〉60岁、有创伤和手术者的死率显著〈60岁、非创伤非病人,分别为69.2%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救治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5 2例MODS终末阶段患者的各器官累及率、病死率及器官累及数、年龄、创伤和手术的关系 ,以及选择性采用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的优点和可行性。结果 :本组患者总病死率5 3 8% ,2、 3、≥ 4个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依次为 14 2 %、 41 6 %和 80 7%。 >6 0岁、有创伤和手术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 <6 0岁、非创伤非手术病人 ,分别为 6 9 2 %对 48 7%和 5 7 1%对 30 % (P<0 0 1)。结论 :MODS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合理、有效 ,可以降低病死率。高危病人及时转入加强医疗病房 (ICU)严密监护 ,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可望减少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提高成批烧伤救治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成批烧伤临床救治水平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按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不同 ,将 16批12 3例烧伤病人分成 1990 - 0 1~ 1992 - 12 (第一阶段 )和 1995 - 0 1~ 2 0 0 1- 12 (第二阶段 )两个阶段 ,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阶段重视院前急救与入院后早期处理 ,包括 :早期综合复苏与内脏器官功能保护、早期胃肠营养、早期切 (削 )痂、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早期气管切开等。结果 第二阶段的休克纠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治愈率明显提高 ,MODS、休克、脓毒症、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P <0 0 1~ 0 0 5 )。结论 对成批烧伤病人实施院前急救与入院早期处理可明显提高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影响ERCP成功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宪忠 《内镜》1995,12(5):300-301
  相似文献   

5.
我院1985~2000年间共收治严重肝外伤100例,其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者14例,现将发生MODS者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9.
吴琳  张冬梅 《全科护理》2010,8(5):434-434
周围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病人无论是输血或输液,还是抽血检验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危重病人抢救的关键时刻,穿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影响护士静脉穿刺有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35年来,体外碎石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各种技术因素以及患者的选择都能影响手术的成功率。文章综述了有关冲击波疗法的结果、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疗效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影响治疗成功的因素包括患者和技术因素,结石到皮肤的距离,结石密度及成分、大小以及结石在集合系统的位置都影响结石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1.
努力提高胸腹部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我国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形势严峻,创伤始终是急诊医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腹部外科疾病并发MODS的临床救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目的 MODS是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死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探索有效合理的综合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①短程大剂量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联用的综合治疗方法;②“分阶段代谢营养支持”治疗;③采用自制的“解毒固本冲剂”配合治疗;④针对“炎性介质、细菌、内外毒菌”等8个方面,的出了多环节兼顾和并治的12条综合治疗具体措施;⑤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治疗等;⑥手术治疗等。结果 按KnausW.A教授MODS的诊断标准,118例中共死亡59例,病死率为50.00%。其中应用传统常规疗法的87例,死亡49例,病死率为56.32%。采用综合救治策略的31例中,共死亡10例,病死率为32.25%。结论 MODS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死亡率高,采用综合救治新策略疗法能降低MODS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2例均行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流程进行护理,分析比较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率、院内死亡率、PCI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PCI成功率及院内死亡率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远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可有效降低住院费用,节省住院时间和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愈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MODS的临床救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与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来我院NICU中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并发MODS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出现MODS43例(发生率为21.83%),其中死亡28例(病死率65.12%);发生肺功能障碍28例(发生率65.12%)。此外,广泛脑实质的损伤、脑疝的发生,入院时的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脑干与下丘脑的损害是MODS发生的始动因素。结论:及时有效地缓解颅高压,恢复脑干功能是治疗的首要问题;而肺部并发症的合理治疗是控制MODS的重要环节;综合救治策略仍然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在消毒方法、持针方法方面进行改进,同时对进针深度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影响PICC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种消毒方法穿刺成功率、两种持针方法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消毒方法、持针方法、进针深度对提高PICC临床穿刺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涛  张华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00-4301
目的探讨120院前急救中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孝感市中心医院2006—2010年间120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与失败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心肺复苏失败组比较,在120救护车到达时间、现场群众参与抢救以及120专业人员专业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影响因素主要为进行复苏时间及120专业人员业务水平,而120救护车的到达时间与现场群众参与急救又是复苏开始时间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120出车速度、增强全民急救意识及加强120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得苏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68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实施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吸氧,心肺复苏药物应用,脑复苏等急救措施。比较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复苏时间、不同电除颤时间,是否人工气道的抢救成功率的异同。结果不同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病因、不同复苏开始时间、电击除颤的早迟、有无气管插管,其抢救成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的病因、复苏时机、复苏措施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300例行双源CT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认真、有效的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配合。结果所有检查均顺利完成,诊断准确率高,无并发症发生。提示认真做好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配合是确保检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双源CT提高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为提高CPR成功率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 选择125例急诊科心搏、呼吸骤停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插管分为插管组(79例)和面罩组(46例);插管组按插管时机分为即刻插管组(≤5min,55例)和延迟插管组(5~15min,24例);即刻插管组根据插管后接入装置再分为简易呼吸器组(接入人工球囊,21例)和呼吸机组(接呼吸机,34例).以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维持≥2h为复苏成功.比较各组年龄、ROSC维持时间及复苏成功率.以ROSC维持时间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病因、通气方式、插管时机、连接方式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各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插管组ROSC维持时间较面罩组明显延长(81.80h比30.71 h,P<0.01),即刻插管组较延迟插管组明显延长(43.69 h比31.54h,P<0.05),呼吸机组与简易呼吸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6 h比24.02h,P>0.05),延迟插管组较面罩组明显延长(31.54 h比30.71h,P<0.01).复苏成功率在插管组明显高于面罩组(74.68%比8.70%),即刻插管组明显高于延迟插管组(81.82%比58.33%),呼吸机组明显高于简易呼吸器组(88.24%比71.43%,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ROSC维持时间与年龄和插管时机均呈显著负相关(t1=-2.264,P1=0.025;t2=-5.341,P2=0.000).结论 早期CPR应尽可能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时机是影响CPR成功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