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应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跟腱近止点断裂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缝合技术治疗18例跟腱近止点病变,随访采用Amer—Lindholm标准评价临床效果,记录并发症、患者恢复工作的时间、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评分。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8~1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锚钉松动、移位及跟腱再次断裂。末次随访时按Amer—Lindhohn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13例,良4例,差1例;视觉疼痛评分平均2.54(0~4)分;踝关节活动度跖屈曲平均20°(10—35°),背屈平均5°(-5~15°):跖屈肌力较对侧减少平均15%(8%~20%)。结论采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缝合技术蘑建跟腱止点治疗跟腱止点病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11—2012-09采用缝合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29例,术后6个月依据Arner-Lindholm评分和AOFA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52 min,平均52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1.3(7~19)个月随访,无跟腱再次断裂、跟腱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按照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20例,良9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9例,良10例,平均92.3分。结论缝合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操作简单、肌腱修复可靠、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TwinFix带线锚钉辅助改良Kessler法修补陈旧性跟腱断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TwinFix带线锚钉辅助改良Kessler法修补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winFix带线锚钉辅助改良Kessler法修补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11例,术中用改良Kessler法对位缝合跟腱断端,再用2枚TwinFix带线锚钉辅助固定断裂跟腱.术后予患侧下肢屈膝90°、踝跖屈30°位长腿石膏托固定,3周后改踝跖屈石膏托固定.结果 11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延期愈合、感染、皮肤坏死和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7例,良3例,差1例.结论 TwinFix带线锚钉辅助改良Kessler法手术操作简便,是修补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几丁糖联合带线锚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几丁糖联合带线锚钉Kessler缝合法修复为A组(17例),单纯Kessler缝合法修复为B组(17例)。对两种缝合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范围、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及疗效优良率A组均优于B组(P0.05)。结论几丁糖联合带线锚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带线锚钉半Kessler缝合法修复自发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带线锚钉半Kessler缝合法修复自发性跟腱腱性部位断裂患者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16~53岁,平均38岁。左足15例,右足16例。致伤原因:体育运动中突发足跟部疼痛、行走无力22例,下楼踩空、滑倒、搬重物等原因9例。断裂部位距离跟骨止点3~6 cm,平均4.2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h~4 d,平均36.8 h。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腓肠神经损伤表现,跟腱修复部位与皮肤无粘连。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可顺利完成25次提踵活动;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断裂发生。术后6个月健、患侧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48,P=0.525;t=0.524,P=0.605)。术后6个月患侧小腿最大周径明显小于健侧(t=2.074,P=0.041),但术后12个月健、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426)。术后6、12、18、24个月患者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除6个月评分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半Kessler缝合法修复自发性跟腱断裂,不但可提供强大的修复拉力,而且降低了缝线对肌腱的切割力,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房燚  佟长贵  赵卓  童致虹 《中国骨伤》2023,36(8):773-776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微创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远端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采用微创带线锚钉锁边缝合桥接修复技术治疗2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远端断裂患者,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19~52(40.0±9.0)岁。观察其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12.0±3.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足跟疼痛和跟腱再断裂发生,踝关节屈伸活动良好。AOFAS评分由术前的(59.0±4.3)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95.1±2.6)分。结论:带线锚钉锁边缝合桥接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远端断裂疗效确切,可降低跟腱再断裂、神经损伤、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具有手术创伤小、吻合方法可靠、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远端断裂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于2013-07诊治Revo带线锚钉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感染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27岁,2个月前因打篮球摔伤致"左跟腱急性闭合性断裂(距止点约4 cm)",无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糖皮质激素应用病史,在外院行切开Revo带线锚钉内固定跟腱修复术,术后1周切口红肿、脓液流出,经反复换药2个月仍未好转。入本院后常规检查,并行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穿刺针建立通道小切口缝合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8—2017-10诊治的28例急性跟腱断裂,急诊使用硬膜穿刺针建立通道,作小切口采用改良Bunnell缝合法缝合断裂跟腱。术后第3个月行MRI检查跟腱愈合情况,同时检查踝关节背伸及跖曲活动度。术后第6个月时采用美国Biodex System-3型等速肌力测试仪测定30°/s时患侧跖曲峰力矩评价患足跖曲力量。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8(9~12)个月。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感染、腓肠神经损伤、患侧跟腱再断裂情况。术后3个月时复查MRI显示跟腱均愈合良好,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平均18.5°(8°~30°),跖曲活动度平均41.6°(35°~50°)。术后6个月时30°/S条件下患侧踝关节跖曲峰力矩平均145.6 (73~200)N·m。结论急诊使用硬膜穿刺针建立通道小切口缝合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经皮微创修复术后关节僵硬与踝关节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经皮微创修复术治疗的12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法评估术后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90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探究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关节僵硬与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情况发生与性别、年龄、断裂位置、损伤范围、踝关节积液情况无关(P>0.05);主要与断端间隙、伤口感染、并发踝关节骨折、术后外固定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延迟治疗、腓肠神经损伤、再断裂的情况有关(P<0.05)。以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为因变量,选取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并发踝关节骨折、断端间隙、延迟治疗、伤口感染、再断裂、术后负重时间、腓肠神经损伤、术后外固定时间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后发生预后不良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肌力、跟腱长度、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有所提升;与术后3个月相比,术后7个月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跟腱长度、踝关节跖屈肌力、AOFAS评分、ATRS评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通过经皮微创修复术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缓解跟腱活动度。并发踝关节骨折、延迟治疗、腓肠神经损伤、断端间隙、伤口感染、再断裂、术后负重及外固定时间为患者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自行设计的套索锁扣结立体缝合法修复急性撕裂型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41例运动损伤致急性撕裂型跟腱断裂患者。男33例,女8例;年龄18~56岁,平均41岁。均为单侧闭合性损伤;左足27例,右足14例。其中33例可触及明显断裂缺损区,7例行B超检查辅助明确诊断,1例行MRI检查确诊。损伤至手术时间为36h~7d。患者均采用套索锁扣结立体缝合法修复。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10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1年随访,患者肌力5级,行走正常,提踵有力。患侧与健侧小腿周径差均<3cm,踝关节背伸20~30°,跖屈40~50°。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获优21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套索锁扣结立体缝合法修复急性撕裂型跟腱断裂具有把持力强、抗张强度大、对跟腱血运影响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型带线锚钉手术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3月,对10例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采用微型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治疗,术后随访,并与健侧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对比,记录活动度情况。结果 1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拍片未见微型锚钉松动、脱落。按照患指功能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6例,良4例。结论微型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操作方便,临床预后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闭合性跟腱断裂带线锚钉跟腱止点重建9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年,按Arner-Lindholm法评定标准评定,优8例,良l例。结论: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跟腱止点重建操作简单、创伤小,对跟腱断端固定牢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改良Bosworth法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止点处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7—2019-03采用改良Bosworth法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的14例陈旧性跟腱止点处断裂。确定需要切取的腓肠肌腱膜长度后采用Bosworth法向下翻转盘绕,肌腱线编织缝合,线结埋于断端中。再显露跟骨后上结节跟腱止点处,适度剥离后作为带线锚钉置入处,后倾30°置入带线锚钉,采用Kessler缝合法将针纵向穿出翻转的腓肠肌筋膜条,并向远端编织缝合,再返回编织缝合至近端断面出针,利用锚钉的滑动孔拉紧此缝线的另一端,保持张力大小,打结并将线结埋入跟腱残端纤维内。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跟腱修复部位与皮肤无粘连。2例有早期腓肠神经损伤表现,局部感觉麻木,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所有患者跟腱愈合良好,未出现再次断裂。末次随访时采用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结论 采用改良Bosworth法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止点处断裂具有操作简单、断端吻合无张力、固定坚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术中修复与不修复三角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6-12手术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观察组(29例)于解剖钢板固定踝关节骨折后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对照组(19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踝关节骨折后不修复三角韧带。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6(6~3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踝穴内侧距离更小,疼痛VAS评分更低,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更大,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或螺钉内固定踝关节骨折后采用带线锚钉修复完全断裂的三角韧带能够有效维持踝穴的稳定性,促进韧带愈合,以利于恢复远期踝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跟腱断裂术后往往用石膏固定踝关节。1995年起,我院对急性跟腿断裂采用一种新的跟腱缝合法和术后一种新的踝关节可活动石膏固定。30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均采用跟腱4线缝合法,术后随机分成二组,分别采用新石膏和传统石膏固定。术后随访一年,无一例跟腱再断裂,新疗法正常踝关节活动度和跖屈肌力恢复好,腓肠肌萎缩病例数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通道辅助缝合系统(channel-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CAMIR)微创修复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30例(30侧)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2~50岁,平均30.4岁。左侧10例,右侧20例。均为运动损伤。B超检查示跟腱完全断裂;断端距跟骨止点2~8 cm,平均4.4 cm。受伤距手术时间3 h~9 d,中位时间4 d。术中在CAMIR辅助下采用改良Bunnel缝合法修复断裂跟腱。结果手术时间10~25 min,平均17.0 min;切口长1.5~2.5 cm,平均2.0 c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神经损伤及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行走正常,提踵有力,均恢复至跟腱断裂前活动水平。MRI示跟腱愈合、连续;患侧与健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1 cm,踝关节背伸20~30°、跖屈20~30°。按照Arner 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获优28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CAMIR辅助微创修复急性闭合跟腱断裂具有对合可靠、创伤小、再断裂及感染率低等优点,最大限度避免了腓肠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2016年3月,收治25例(26侧)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18~59岁,平均38岁。病程4周~12年,中位病程12周。根据跟腱缺损大小,结合损伤部位及跟腱组织情况行个体化手术治疗。其中9侧跟腱行端端缝合术,8侧行腓肠肌腱瓣翻转术,9侧行自体游离肌腱跟腱重建术(4侧取同侧腘绳肌腱,5侧取同侧2/3腓骨长肌腱)。术后随访观察伤口等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观测患侧单足提踵活动、双侧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及双侧小腿最大周径等指标。结果术后1侧切口发生缝线异物反应,余25侧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跟腱再断裂、伤口感染、神经损伤或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85个月,平均34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0.54±5.5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5.81±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44,P=0.000);达优21例、良4例,优良率100%。末次随访时患侧和健侧踝关节主动背伸分别为(13.9±2.4)°和(16.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99,P=0.000);踝关节主动跖屈分别为(39.8±3.2)°和(40.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7,P=0.068)。末次随访时患侧和健侧小腿最大周径分别为(379.4±18.8)mm和(387.1±16.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3,P=0.000)。除1例患者因疼痛仅能完成部分单足提踵活动外,其余患者均能不受限完成单足提踵活动。所有患者均恢复受伤前生活和工作能力,12例恢复伤前运动。结论根据跟腱缺损大小,结合损伤部位及跟腱组织情况行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有效修复各类型陈旧性跟腱断裂,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微创技术联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骨康一体"新理念的应用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4在"骨康一体"理念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28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术中采用通道微创技术与改良Bunnell缝合法完成跟腱断端缝合,术后开展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5(12~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排异反应、腓肠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Arner-Lindholm评分:优21例,良7例。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患侧踝关节主动背伸21°~27°,跖屈41°~48°。结论 "骨康一体"理念下采用微创技术联合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进程快、跟腱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常发于体育运动的中青年人,尤其在运动员中较为多见。断裂发生时,患者可自觉跟腱部撕裂样疼痛,部分可闻及断裂音。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导致患者足跟部或踝关节后侧疼痛,踝关节跖屈困难,无法承重,运动受限,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本文旨在讨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提供一定参考。1急性跟腱断裂的研究现状1.1流行病学跟腱是人体最常发生损伤的肌腱,在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外踝骨折后同时采用带线锚钉缝合修复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8-08诊治的16例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先作内侧踝关节弧形切口探查损伤的三角韧带,将嵌顿在踝关节间隙内的三角韧带断端牵出,标记三角韧带的浅层和深层。再作外踝纵形切口进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置入1枚空心钉稳定下胫腓联合,垂直距骨体中心部置入2枚Anchor带线锚钉缝合固定三角韧带深层,用2枚Anchor带线锚钉于内踝尖前部及下部缝合固定三角韧带浅层。结果 1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0~20)个月。随访期间外踝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前抽屉试验阴性,无距骨倾斜。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内侧踝关节间隙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三角韧带断裂后一期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带线锚钉缝合修复三角韧带可以明显缩小内侧踝关节间隙,增加踝关节稳定性,减少因三角韧带损伤导致的踝关节不稳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