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8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0例)、乙组(60例)、丙组(59例)、丁组(59例)。甲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乙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丙组给予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针刺、离子导入)治疗,丁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对比临床疗效,且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 4组治疗后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乙组、丙组甲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大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乙组、丙组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与乙组、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总有效率与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丙组(P0.01);4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可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抗菌药物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2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乙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感染中临床效果相当,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及口服在眼外伤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非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组)66例,B组(左氧氟沙星注射静脉用药预防感染组)60例,将162例开放性眼外伤患者随机分为C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口服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组)80例,D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用药预防感染组)82例,分别比较A、B两组及C、D两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前和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A、B两组及C、D两组使用左氧氟沙星前后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阳性率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单纯使用局部滴眼预防感染的A组显著低于B组(P〈0.01);口服加局部使用药物的C组显著低于D组(P〈0.01)。[结论]眼外伤围手术期左氧氟沙星口服和滴眼预防感染与静脉滴注预防感染临床效果相同,而局部用药可减少抗生素用量,减少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少,亦能有效预防眼外伤术后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评价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从医院收治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平均划分为四组,每组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钠治疗,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效果以及经济成本.结果 :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的治疗成本少于甲组、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的性价比最高.结论 :不同抗生素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用药治疗更为经济划算,可广泛推广到临床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研究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8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均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其中每组患者均占43例。甲组泌尿系统感染患使用莫西沙星治疗,乙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药物成本-疗效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与乙组(81.40%、11.6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乙组患者的药物成本-疗效比为40元与0.49,甲组患者的药物成本-疗效比为290元与3.37,乙组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效果均显著,但从经济角度出发,左氧氟沙星的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31例、乙组31例。甲组予丙戊酸钠治疗,乙组予苯妥英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80.65%,乙组总有效率为77.42%;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9%,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1%。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治疗发作类型为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效果均较好,两药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口腔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和甲硝唑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三组的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对甲组、乙组和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和丙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时口腔疾病患者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作用明显,安全性比较高,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解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急诊诊治的1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3组,甲组采用持续静脉注射氯解磷定,乙组采用间断注射氯解磷定。丙组采用静脉滴注氯解磷定,3次/d,对各组氯解磷和阿托品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胆碱酯酶的恢复时间及患者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甲组和乙组氯解磷定的总用药量大于丙组,阿托品的总用量、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d后,甲组和乙组胆碱酯酶活性明显提高,与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效果更加明显,甲组和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高于丙组,甲组和乙组的痊愈率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注射和肌注氯解磷定效果优于静脉滴注,患者临床治愈率高,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及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123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将其参照不同用药剂量分为甲组(41例)乙组(41例)和丙组(41),甲组给予的是1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乙组给予的是2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丙组给予的是3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甲组、丙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数据显示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作比较,甲组、乙组均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间的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甲组、丙组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剂量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8月淮阳县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84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对比两组冲洗前、冲洗第3天、术后2 d细菌阳性率,并统计两组冲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冲洗前及冲洗第3天,观察组细菌阳性率(22.62%、1.19%)与对照组(21.43%、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细菌阳性率1.19%低于对照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冲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与对照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白内障患者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