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董金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4):275-277,280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将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组和EST+EPBD组,每组96例,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与EST组比,EST+EPB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及总取石成功率,EST+EPBD组均明显高于EST组。EST+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少于E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提高较大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小于5 mm)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把年龄23~82岁的1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my,EST)和EST+EPBD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my,EPBD)组手术组各96例。术后就这两种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EST+EPBD组均明显减少;一次性取石成功数及总成功取石成功数,EST+EPBD组均明显高于EST组。两组出血、胰腺炎、胆道内钡剂反流、结石复发等多项并发症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EST+EPBD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可提高直径为10至25mm的胆总管结石取石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 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间的161例CDS患者分为3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54例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组),53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sEST+EP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篮取石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篮碎石后取石.结果 与EST组比较,sEST+EP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出血发生减少,较EPBD组提高了一次取石的成功率,明显降低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应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减少,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下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sEST+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以来采用EST、sEST+EPBD两种方法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全组共计272例,151(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21(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ST、sEST+ EPBD),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篮取石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篮碎石后取石.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对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主动取石,均全部一次性取尽结石,无自然排石.两种方法取石效果相同,sEST+ EP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出血发生减少,明显降低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EST组7.94%(12/151),sEST+EPBD组2.47%(3/121),EST组明显高于sEST+ EPB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54,P<0.05).结论 应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减少,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普爱医院普外科2009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成功接受内镜取石术病人资料,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37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接受内镜取石术诊治且无肝硬化病史的胆总管结石34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术前肝硬化程度、术中内镜操作方法、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6%(8/37),较对照组的7.2%(25/345)明显增多。其中出血发生率为45.5%(5/11),较多发,且均为Child-Pugh B级和C级、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法者。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病人在接受内镜取石术治疗仍具有一定风险,严重并发症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因此术前要积极改善其凝血功能,尽量降低Child-Pugh评分;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较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损伤小、出血少,更适宜作为本类病人的内镜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然后进行取石,口服自拟疏肝利胆中药。术后3 d内观察腹部症状、体温及黄疸变化,每日检测血常规、肝功、血淀粉酶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取石成功率97.5%,手术时间(32.2±10.3)min,发生高淀粉酶血症4例,急性胰腺炎1例,术中出血1例。3 d内体温均降至正常,腹痛消失,3~10 d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范围;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后球囊扩张配合中药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利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碎石网篮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结果207例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再行LC;23例LC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行EST。全部病例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再行LC,具有明显的优势,无明显年龄限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术式及几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总结采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 ,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32例的治疗经验 ,分析该术式的优点。结果 :32例中 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失败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探查取石、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余者均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治愈 ,均取得良好疗效 ,无 1例出现胆囊结石脱落致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 :绝大多数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适用于此术式。比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再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选取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经皮经肝球囊扩张取石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alloon dilation,PTBD)30例、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组(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30例.PTBD组经皮经肝穿刺置入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后行球囊取石,EST组按常规操作.两组术后均常规引流3d.结果 PTBD组及EST组分别有28例(93%)及29例(97%)成功取净结石,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3%及17%.数据采用x2检验.60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EST组胆管结石复发率及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高于PTBD组(x2=6.41,P<0.05).结论 PTBD取石具有与EST取石相近的成功率,且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PTBD可以作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对不适于EST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梅怡  倪雷 《腹部外科》2005,18(3):163-16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行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6月用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1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胆囊切除术,4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者在术后发现胆总管内残留结石。12例病人均通过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取出残留结石,10例1次取石成功,2例经2次取石成功。术后并发轻型胰腺炎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残留结石安全,微创,有效,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158例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后,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至十二指肠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施行乳头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结果 158例患者中,行乳头切开取石140例,乳头切开排石15例,中转为其他术式3例。术后轻症胰腺炎9例,胆管残留结石3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胆漏、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联合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与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其中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35例作为治疗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7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微创术式之一,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选择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LC+LCBDE),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LC+EST)。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而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C+LCBDE与LC+EST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均安全有效,但LC+LCBDE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sEST+EPBD)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2013年4月~2017年4月128例JPDD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sEST+EPBD治疗56例(sEST+EPBD组),EST治疗72例(EST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1周,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淀粉酶水平。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术后1周,sEST+EPBD组和EST组ERCP成功率分别为100.00%和97.22%(P0.05)。术后1周,sEST+EPBD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2.86%,显著高于EST组的77.78%(P0.05)。治疗后1周,两组TBil、DBil、ALT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sEST+EPBD组较EST组更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sEST+EPBD治疗合并JPDD胆总管结石可显著提高结石一次性清除率,安全性高,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考虑作为并JPDD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选择46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内镜下切开胆总管使用胆道镜取石术的患者,与46例使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后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比较一般情况,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取石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14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分别运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乳头扩张术(EPBD)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乳头扩张术(EST+EPBD),并辅以取石篮、取石球囊、鼻胆管和碎石篮机械碎石进行取石.结果 43例患者行EST术,42例成功取石,并发出血4例、穿孔2例、急性胰腺炎1例、结石复发1例;39例患者行EPBD术,38例成功取石,并发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5例、结石复发2例;61例患者行EST+EPBD术,59例成功取石,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结石复发2例,无出血、穿孔患者.共4例取石失败,1例因直径大于3 cm,2例因胆总管结石充满,1例因行毕Ⅱ式吻合后镜身不够长转外科手术治疗.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内镜下运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乳头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脂肠乳头旁憩室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不规则乳头(合并憩室50例、手术后43例、无明确病因的肠腔走行异常10例)的胆总管结石(CDS)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3月103例不规则乳头的CDS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间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34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34例行乳头气囊扩张术(EBD组);35例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ST+ EBD组).均根据实际情况在乳头治疗后行取石网篮和(或)气囊取石,部分患者以碎石网篮碎石后取石,少数巨大结石无法一次性取石仅放置塑料支架.结果 96例ERCP成功;EST小切开联合EBD与单纯EST比较,虽然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却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出血发生率(P<0.05);较单纯EBD,则显著提高了一次性取石成功率(P<0.05),减少了碎石网篮使用率,且明显降低了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P<0.05).结论 不规则乳头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成功率仍较高;EST小切开联合EBD对不规则乳头CDS患者维持了较高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SEST+EPLBD)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结石大小、数量、机械碎石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乳头小切开(SEST),再行大球囊扩张术(EPLBD),然后行胆总管取石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5例一次取石成功,8例经两次ERCP操作后取石成功,3例取石失败;术后无穿孔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术后4例出现胆道感染,3例出现轻型胰腺炎,2例死亡。结果 发现:结石大小及数量与操作次数及并发症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机械碎石在结石直径超过2 cm的患者中使用率明显增高(P<0.05);采用机械碎石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头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乳头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对59例胆总管结石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后,采用直径1.2 cm及以上的乳头大柱状气囊扩张乳头口后,使用金属网篮或取石气囊进行取石,取石结束后留置鼻胆管,出院前再次鼻胆管造影证实有无结石残留。结果术中气囊扩张直径1.2~2.0 cm,(1.45±0.23)cm。一次性结石清除率91.5%(54/59)。术后24 h血淀粉酶24.1~2390 U/L,中位数93.8 U/L。术后出血2例,术后胰腺炎4例,均治愈出院。59例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1例结石残留留置胆管支架出院无明显不适,3个月后再次入院复查结石缩小,内镜下取出结石,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无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术中使用柱状气囊扩张直径在2.0 cm以内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有利于较大结石的取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10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照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2例患者因结石嵌顿转为开腹手术,取石成功率96.2%,对照组有1例因结石散落、嵌顿无法取出,取石成功率98.1%,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无术后胆汁漏、切口裂开、出血和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1例出血,1例结石残留.结论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疗效佳、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