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医院中药房储存条件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中药房运作效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药房的储存条件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药房的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的中药材损耗率,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不同管理模式下,观察组的损耗率(0.15%)明显低于对照组(5.54%);观察组的药房人员满意度评分(9.65±1.82)分、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24±1.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23±1.63)分、(6.10±1.63)分,组间药材损耗率、药房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断完善医院中药房的储存条件和管理模式,能够对药材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损耗量,可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归属感,并提高医院中药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分别选择实施前(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药房管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药房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实施后药房管理中差错发生率0.52%明显低于实施前1.18%,患者满意度评分(92.8±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评分(86.5±2.1)分,实施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是可行的、有效的,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院药房管理中行目标管理、常规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油田总医院社区卫生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实施的常规管理措施(对照组),其管理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实施目标管理措施(研究组),并对比2组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施目标管理措施方案干预的专业知识考核评分为(90.33±3.79)分,用药满意度评分为(90.49±5.97)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处方调配差错率为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医院药房管理中行目标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专业知识评分及用药满意度评分,降低处方调配的差错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张国红  武阳丰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78-2781
目的 调查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所服务辖区共10 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评分为10分制.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9 47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59±1.19)分.其中方便性评分最高,为(9.16±1.05)分;设备的齐全性、先进性及药品的种类评分较低,分别为(7.77±1.74)、(7.47±1.82)分.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有影响的因素依次为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水平因子、环境因子、方便性因子、价格因子、门诊开放时间因子.结论 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设备先进和药品种类的评价相对较低,针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培养、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环境、增加设备和药品种类等以提高居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丁娜  夏志伟  陈剑铭  王艳君  赵钰  包娜  武锋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235-1236,1239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的出院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度、利用度及满意度.方法 对调查日前半年内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53名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出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情况、影响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因素等.结果 35.4%的被调查者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但因本次住院疾病就诊者仅占8.8%.曾经就诊的患者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环境满意度最高,为38.4%;对医疗技术满意度较低,为16.8%.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18)岁,未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4±21)岁,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出院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缺乏了解,进而不信任且不选择社区就诊.而实际就诊过的患者,多数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善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缩短候药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开展药房服务标准化管理模式,对药房的服务提供者、服务流程、环境管理、服务结果、补救措施实行标准化管理。结果:改善后门诊中西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原来的平均30 min缩短到10 min以内,药学服务满意度大幅上升。结论:药房服务标准化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北京市右安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成效,为社区规范化糖尿病管理提供±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糖尿病患者4665例,以“3+X”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基础,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12个月后评价成效。结果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规范管理率由实施前的56.91%、52.35%上升至82.68%、79.31%;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空腹血糖达标率由实施前的48.31%、34.84%上升至57.67%、43.56%,药费由实施前的(780±190)元降为(620±110)元;糖尿病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6.91%、62.35%上升至91.68%、8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管理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3+X”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是其最好的实现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项目管理改善晨晚间护理与5S管理。方法运用项目管理五个过程: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收尾对晨晚间护理质量及5S现场管理质量进行改善,在改善前后运用《晨间护理质量核查表》、《夜间病房管理与基础质量评分表》、《工作区域的5S管理核查表》对晨晚间护理与5S现场管理进行打分。结果改善后晨晚间护理质量平均分由改善前的91.75分上升至96.9375分,5S现场管理质量评分由改善前93.875分的上升至96.5625分。晨晚间护理及5S管理质量不良频次发生率分别由改善前的8.1%、8.8%、8.2%降低到改善后的1.7%、2.1%、1.5%,平均不良频次发生率下降了6.6%。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9.04±2.24)分提高到(98.68±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晨晚间护理质量及5S现场管理质量得到改善。结论运用项目管理改善晨晚间护理与5S现场管理有效可行,提高了病房整洁度、物品归整率、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降低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我院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构建、管理与优化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为国内推进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对我院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过程及管理模式进行详细阐述,从而提出提高自动化配药系统工作效率的优化措施,并比较系统优化前后主要调配指标的相关变化。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后,自动化调配处方占比升高(由42.05%升至47.13%),患者平均候药时间缩短(由5.45 min缩短至5.02 min)向机器内补药差错数和调配内差率(由0.47%降至0.42%)均降低(P0.05)。我院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构建、管理与优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质量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于某社区服务中心内部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药房服务的40名居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分析干预前和干预后居民的药房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以及窗口发药差错率。结果干预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服务满意度为77.5%,干预后的服务满意度为97.5%,相比于干预前,干预后居民的服务满意度更加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卫生中心药房服务质量总分为(78.3±8.3)分,干预后的服务质量总分为(97.4±8.6)分,干预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服务中心药房窗口发药差错率为17.5%,干预后的发药差错率为2.5%,干预后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进行适宜的干预,对于提高附近居民的服务满意度、服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降低窗口发药差错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药剂科的"五常化"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药剂科实施"五常化"管理的原则、方法,比较分析实行"五常化"管理2年前后药房环境、库存维持、药品配发、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3年五常化管理坚持进行,药房工作环境得到较好改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药剂科实行"五常化"管理,能够较好的增进药剂科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药剂科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品管圈方法优化药学服务流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质量管理的利器一品管圈,组成门诊药房质量改善圈,以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提升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方法:按照品管罔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门诊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4.03分,增加至改善后的4.38分。结论: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恰当质量管理方法,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门诊药房的内部问题,改善品质和服务。  相似文献   

13.
路璐  于鹏  耿辉  吴家锋 《中国病案》2014,15(10):48-50
目的 分析我国医药分开改革试点下的门诊患者满意度变化,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门诊患者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下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前后,医师诊疗时间由小于5分钟占主导变为6分钟~10分钟占主导;患者对诊疗时间满意度逐步提升;门诊医保患者占比由68.3%变为76.5%.结论 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切实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引导患者理性选医,对患者和试点医院的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建议继续不断推广,保证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互联网+“两卡制”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铜陵市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社区慢性病管理1 603位居民为研究对象,比较“两卡制”开展前后慢性病控制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级及下辖4所卫生服务站点医务人员参与“两卡制”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2019年第1季度与2018年第4季度相比,慢性病健康管理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第1季度慢性病管理率、控制率较2018年第4季度相比明显下降:高血压规范管理率由67.78%下降至26.28%(χ2=479.97,P < 0.01)、控制率由90.39%下降至72.66%(χ2=143.40,P < 0.01);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由63.64%下降至26.05%(χ2=124.60,P < 0.01)、控制率由52.39%下降至39.74%(χ2=14.03,P < 0.01)。慢性病管理得分与总管理人数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管理得分与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正相关(r=0.992,P < 0.01);糖尿病患者管理得分与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正相关(r=0.881,P < 0.05)。慢性病管理得分与规范管理率或规范管理人数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对“两卡制”不满意率为73.47%。对“两卡制”最满意的是求真务实,对两卡制最不满意的是手机、平板应用程序操作繁琐以及工分制。结论“两卡制”的实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改变了基层慢性病档案管理造假的现象,为将来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真实依据。“两卡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以及能否增强基层医疗服务实力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熊国英 《吉林医学》2009,30(20):2505-2506
目的:为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将"5S"管理模式运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培养护士自律性,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方法:制定"5S"管理活动计划、实施方案、考核标准,并对基础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进行检测,患者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差异性。结果:实施"5S"管理活动的基础护理质量、物品随意取放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5S"管理理论的持久应用,可营造整齐、清洁、美观、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浪费,减少库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常见慢性病糖尿病为载体建立起有社区特色的内科学教育体系,来强化和提高社区全科医生在内分泌代谢病等慢性病方面的诊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达标率。  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1月,针对社区全科医师实际需求,上海市虹口区2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医师作为导师对辖区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有社区特色的内科学教育,通过内分泌代谢科专科医师面向社区全科医师进行理论授课;学以致用,导师对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进行临床带教;年度培训考核,患者满意度调查,建立教育体系,分析成效;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卫生与妇幼保健科”协同社区分管部门进行院际协调、工作监督,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结果  1年期间12位内分泌专科医师共进行了96场讲座,培训社区医护约3 000余人次。8家社区“糖尿病专病门诊”从“无”到“有”,其中9位导师分别与各社区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对接共同坐诊,受到患者好评,患者的建议聚焦在希望增加专病门诊次数,频率由1次/月增加至1次/1~2周,以及提高向三甲医院的转诊效率。参加理论授课的220位社区全科医师全部考核通过(85.01±3.86)分,其中参加临床带教的16名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成绩优异(87.25±3.72)分。  结论  建立有社区特色的内科学教育体系,尤其对糖尿病防治骨干全科医师的培养,明显提高了社区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合并症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有较高社区使用价值。将进一步提升带教内涵及质量,完善考勤、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提高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将源自日本的“5S”管理方法运用于医学生实习科室、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多领域,从主客观方面改进临床实践环境、教学质量、医学生自我学习和生活管理,并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成绩比较、带教老师、患者满意度比较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总分比对照组高近13分,除中医略低外,各专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教师对试验组学生满意度评分均值比对照组分别高5.78分、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次“5S”管理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效果、患者和教师满意度,提升医院教学工作质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群体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某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医院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患者559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74.7%的患者知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服务,32.3%的患者得到建档管理,其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3.57±0.65)分(5分制)。社区就诊患者接受建档管理的比例(36.0%)高于三级医院就诊患者(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44.1%,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率为48.3%。研究对象中有47.2%的人超重或肥胖,34.7%的人服药依从性不佳。接受建档管理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高于未接受管理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管理服务的覆盖面有待提高,需要重点关注体质量控制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于新萍  谷新萍 《农垦医学》2012,34(4):356-359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分配在我院的实践效果.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47%提高到95.10%,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的89.39±3.09分提高至实施后93.91 ±2.35,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投诉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绩效改革规范了管理岗位,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门诊医疗服务的内容、专业培训和医疗质量管理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完善门诊医疗服务内容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整群抽样,对所有工作人员共31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和健康教育咨询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门诊医疗服务;对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进修培训的满意度均低于70%,仅有46.2%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对自己有较大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中,药房划价准确率管理、医德医风教育和辅助检验科室报告准确率管理满意度最高,均高于82%,满意度最低的为工作流程及制度的建立、职责的落实和绩效考核制度,均低于70%。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医疗质量的管理中,要把握好门诊医疗服务的重点,对员工的培训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时应将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作为提高社区卫生机构门诊服务质量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