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公远 《家庭医学》2007,(19):19-19
一些老年人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等,民间俗称“上火”。祖国医学把这些病理表现称为“火性炎上”,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牙龈肿痛称为“胃火”,口舌生疮称为“心火”,等。  相似文献   

2.
一些老年人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等,民间俗称"上火"。祖国医学把这些病理表现称为"火性炎上",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牙龈肿痛称为"胃火",口舌生疮称为"心火",等。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常常出现眼睛红肿涩痛、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等,民间俗称"上火"。祖国医学称之为"火性炎上",而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牙龈肿痛称为"胃火",口舌生疮称为"心火",等等。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火"?祖国医学认为,首先是体质上的原因。老年人正气虚弱,各种病邪容易侵入机体,病邪滞留体内,容易"郁而  相似文献   

4.
有些老年人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疼痛等,民间俗称为“上火”。祖国医学把这些病理表现称为“火性炎上”,而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牙龈肿痛称为“胃火”,口舌生疮称为“心火”等等。  相似文献   

5.
有些老年人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疼痛等,民间俗称为“上火”。祖国医学把这些病理表现称为“火性炎上”,而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目赤肿痛谓之“肝火”,咽喉肿痛谓之“肺火”,牙龈肿痛称为“胃火”,口舌生疤称为“心火”等。老年人为何易“上火”呢?体质上的原因祖国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老年人正气虚弱,各种病邪容易侵入机体,滞留体内,“郁而化火”;加之老年人易于出现阴液亏虚,阴虚火旺,因此老年人的“上火”,往往是“虚火”。“实火”一起…  相似文献   

6.
冬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热腾腾的火锅,其乐融融。但吃火锅有不少讲究,否则会产生麻烦。过于辛辣和肥厚油腻食品的火锅,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调,内生燥热湿邪,由此而诱发痔疮,出现便秘、便血、疼痛和痔核脱出等症。辛辣刺激还会出现咽喉肿痛、红斑、瘙痒、干燥、接触性皮炎,诱发牙龈肿痛、口角糜烂、嘴唇燥裂肿痛和口腔溃疡,及腹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即“火锅综合征”,中医称为“上火”。  相似文献   

7.
张国喜 《大众医学》2011,(12):50-51
何谓“上火”人们常常把眼睛红肿、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现象.称之为“上火”。其实所谓“上火”一词,无论在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的名词术语中都没有,而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俗语.  相似文献   

8.
提到大黄,很多人感觉很陌生,有的人还对它有很多误解。其实,大黄是中药中的一味良药,它能治疗很多疾病,可用于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痄腮、喉痹、牙龈肿痛,以及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症,如瘀血、闭经等。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药为黄色,故得此名。《千金方》称为锦文大黄,《吴普本草》称为黄良、火参、肤如,《药录》中称将军。“是药三分毒”,虽然大黄有很多用处,但用药不当也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因为性味苦、寒,易伤胃气,对脾胃虚弱者要慎用;同时不能过量的服用,否则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胀、腹泻、腹痛。  相似文献   

9.
西瓜霜能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上火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出血、咽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等,效果很好。但您可能不知道,西瓜霜还是治疗皮肤病的良药。  相似文献   

10.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组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  相似文献   

11.
黄施 《自我保健》2013,(8):38-39
劳累、着凉、着急、休息不好以及辛辣烫刺激都会引起牙龈肿痛,民间一向称之为“上火”牙疼。进入夏季,因为长期牙出血或者牙龈肿痛而去医院求诊的牙周病患者不在少数。那么,如果牙齿既不痛也不出血,或者仅仅是刷牙时牙龈出血、口里偶尔有异味,是否就代表牙齿很健康呢?  相似文献   

12.
炎炎盛夏,很多人常常出现面部潮红、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色黄,人们俗称之为“上火”。其实上火就是有热,当人体受到外界热邪(尤其是夏日天气炎热)的侵袭或体内有多余的体热就会出现“上火”。除上述症状外,若火热生毒,还会发生疖肿、疮疡、火毒疙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火眼等疾患。  相似文献   

13.
吕斌 《医药与保健》2003,11(1):45-45
老年人常常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等症,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均由“上火”引起,而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证为相应的病机,如目赤肿痛为“肝火”所致;咽喉肿痛为“肺火”所致;牙龈肿痛为“胃火”所致;口舌生疮为“心火”所致。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火”?中医认为,首先是体质上的原因,老年人正气虚弱,各种病邪容易侵入机体,病邪滞留体内,容易“郁而化火”;第二,老年人易出现阴液亏虚,阴虚火旺,虚火上升,因此老年人的“上火”往往是“虚火”与“实火”一起“上”,且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4.
陆基宗 《家庭医生》2014,(19):60-60
国庆黄金周又到了,筹谋已久的出游终于成行。很多人却发现,快乐的行程身体“火气”却不小,有人口干舌焦、咽喉肿痛、食欲下降、睡眠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有人舌生红刺、眼睛发红、牙龈肿胀、口腔溃疡……为何一出门就上火?  相似文献   

15.
干燥的热风,地面反射的刺目白光……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最近,来中医院就诊的“上火”患者呈直线上升。患者大多表现为口臭口苦、便秘、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夏天容易上火呢?  相似文献   

16.
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加之天气变化反复无常.易使生理机能失调.出现咽喉干燥疼痛、牙龈肿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口舌生疮、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和小便发黄等.这些症状常被笼统地称为”上火”。  相似文献   

17.
杨生荣 《中国校医》2002,16(2):164-165
急性牙龈肿痛是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病因是以细菌 (尤以厌氧菌 )为主的综合性感染。笔者应用牛黄解毒片、甲硝唑合并治疗急性牙龈肿痛以观察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从我室 1996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师生员工就诊病人中选取急性牙龈肿病例 2 8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8例 ,发病两次以上 10例 ,均为单侧发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疼痛等局部症状。1.2 给药方法 将所有病例分成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5例给予牛黄解毒片每次 2片每日 3次 ,甲硝唑 0 .4g口服每日 3次。连服 3日 ,对照组 13例给予甲硝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健康月刊》2009,(12):50-50
这两天我的牙齿发炎,牙龈肿痛,家里的止痛药有芬必得和必理通。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也能治牙痛?牙痛应该吃什么药?  相似文献   

19.
李锡岩 《家庭医学》2005,20(1):24-24
冰硼散由冰片、朱砂、玄明粉、硼砂组成。为常用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近年将其新用治疗多种疾病,现择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敏涛 《医药与保健》2006,14(10):40-41
口腔疾病指的是牙龈肿痛、牙周炎、慢性咽炎、溃疡性口疮、口腔溃疡等常见病。虽说不是大病,但也时时折磨人,孰不知身边的鸡蛋、鸭蛋就可帮你解除痛苦。现介绍几则药蛋食疗方,不妨在医生指导下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