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2.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诊断乳腺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摄影是早期检出肿瘤的方法之一。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能够克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因组织重叠而影响病变观察的问题,降低复检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提高癌灶的检出率。对于致密型乳腺,DBT可以减少假阳性的检出,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成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进行乳腺检查患者321例进行研究评价,其中,CR乳腺摄影148例,全野数字乳腺摄影173例,分析评价检查时间、图像质量、诊断阳性率,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CR乳腺摄影平均检查时间13.6min/人,甲级片率91%、诊断阳性率83.1%,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8%、89.4%、88.6%。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平均检查时间5.7min/人,甲级片率97%,诊断阳性率92.5%,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93.7%、93.1%。结论:全野数字乳腺摄影成像技术优于CR钼靶成像技术,且曝光剂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图像质量和乳腺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减少了检查时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摄影是早期检出肿瘤的方法之一。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能够克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因组织重叠而影响病变观察的问题,降低复检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提高癌灶的检出率。对于致密型乳腺,DBT可以减少"假阳性"的检出,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成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仍是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而数字乳腺断层摄影技术能够克服常规FFDM中重叠纤维腺体组织干扰诊断这一主要局限性,增强对乳腺病变的可见性,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地降低了召回率。本文重点对于DBT在乳腺筛查中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乳腺病变共102例,所有患者均行FFDM,结合病理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102例乳腺病变中乳腺癌31例,乳腺良性病变71例。临床触及肿块者63例,未触及肿块者39例。影像表现为肿块80例,单纯成簇微小钙化4例,结构紊乱并粗长毛刺2例,结构紊乱并微小钙化1例,局部片状致密影14例,无明显影像表现1例。FFDM对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4.4%,准确性为93.1%。结论 FFDM能清晰显示乳腺病变的X线征象,尤其能够显示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病变创造了条件,尤其对临床未触及肿块的早期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数字化乳腺摄影与屏片乳腺摄影对于乳腺病变的显示效果,明确数字化乳腺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60例本院乳腺手术患者,同时进行前瞻性的屏片和数字化乳腺摄影,根据BI-RADS描述、诊断影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两者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数字化和屏片乳腺摄影对于乳腺病变的大多数影像学表现,其显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化乳腺摄影显示钙化灶的效果优于屏片乳腺摄影,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乳腺摄影已达到与屏片乳腺摄影相同的诊断效果,且数字化乳腺摄影显示钙化灶具有相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MRI征象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乳腺高危病变恶性升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高危病变,且活检前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的230例患者。分析乳腺病变X线摄影及MRI征象,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升级组与未升级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乳腺X线和MRI对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的诊断效能,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23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47例在后续再手术中升级为恶性病变,升级率为20.4%(47/230)。未升级组与升级组乳腺高危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以及绝经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升级组和升级组患者间的乳腺X线摄影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MRI征象和MRI背景实质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和MRI评估高危病变升级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913,MRI诊断优于乳腺X线摄影(Z=6.91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中重度背景强化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正相关因素,已绝经、MRI诊断阴性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负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以及MRI背景实质强化是预测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MRI对高危病变升级的诊断效能优于乳腺X线,年龄越大,MRI背景实质强化中重度可提示高危病变的恶性升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照研究数字乳腺摄影与模拟乳腺摄影在病灶显示上的差别.方法 分别将专用的TRM乳腺体模置于传统模拟和数字乳腺钼靶X线机的托盘上,采用固定65 cm的焦片距,根据乳腺体模的厚度确定适当的压力为4磅,分别获得传统模拟与数字乳腺摄影的曝光条件,并获TRM乳腺体模的传统模拟和数字照片.请5位观测者,对获得的传统模拟和数字照片上的乳腺体模影像分别在观片灯上采用"五值法"进行视读,以ROC曲线解析,并分别进行统计处理,以判断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乳腺模体的传统模拟与数字照片上,视读直径为0.25~0.32 mm的钙化灶,有显著差异;视读直径为0.45~1.35 mm的肿块灶,有显著差异.结论 数字乳腺摄影的照片在显示直径为0.25~0.32 mm的钙化灶和直径为0.45~1.35 mm的肿块灶均优于传统模拟乳腺摄影照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术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触诊阴性而影像学表现异常的患者41例(乳腺微小病灶43处),41例均行乳腺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43处微小病灶均定位成功,病变完全切除。病理检查:恶性病变8处,其中原位癌3处,浸润性导管癌Ⅰ~Ⅱ级3处,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处,浸润性导管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1处;良性病变35处。结论:乳腺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技术定位准确、损伤小、诊断符合率高,是治疗乳腺微小病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1)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应用DCE-MRI与乳腺X线摄影进行检查,并就这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病变及良恶性肿块鉴别方面的诊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客观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为65.63%,特异性为70.37%,准确性为68.60%;DCE-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0.74%,准确性为89.5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DCE-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乳腺X线摄影,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X线摄影和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乳腺动态增强成像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形态学信息,诊断效能优于乳腺X线摄影,两者的结合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妇女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妇女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3年4月至2004年9月门诊及体检者行FFDM的3500余例中致密型乳腺的66例乳腺癌及6例癌前病变,12例囊性增生症,58例纤维腺瘤,1例结核,4例囊肿,11例乳腺腺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采用美国GE公司的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足位(CC)、内外斜位(MLO),必要时加摄侧位及局部点片。对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均行术前定位。结果72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临床触及肿块者57例,未触及肿块者15例。影像表现为肿块23例;肿块并微小钙化18例;片状弥漫微小钙化伴局部结构紊乱11例;结构紊乱并粗长毛刺12例;簇状微小钙化2例;片簇状微小钙化1例;结构紊乱1例;小星状结构1例;长毛刺星状结构1例;平片无明显影像表现2例,其中1例仅导管造影显示僵硬、中断。共发现假阳性10例,假阴性5例,得出FFDM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06%、88.37%、90.51%。良性病变中,58例纤维腺瘤,表现为肿块38例,肿块伴钙化20例;12例囊性增生症,表现为肿块10例,肿块伴点状钙化2例;11例乳腺腺病,表现为肿块9例,肿块伴点状钙化2例。4例囊肿和1例结核,均表现为肿块。结论FFDM能清晰显示乳腺癌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尤其能够显示致密乳腺的结构紊乱、粗长毛刺及微小钙化,对临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提高对男性乳腺少见疾病的 X 线影像表现和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男性乳腺少见疾病患者的全部资料,分析其数字钼靶 X 线征象及临床特征。结果(1)术后病理:脂性肉芽肿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表皮囊肿继发感染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乳腺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黏液腺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2)数字钼靶 X 线摄影表现为乳房内单发肿块11例,多发者1例,10例肿物位于乳晕后方,2例远离乳头方向,肿物边缘模糊者9例,毛刺征1例、分叶征1例、伴微钙化1例,无单纯微钙化者,10例伴有乳头内陷和乳晕区皮肤增厚,1例伴有腋前淋巴结肿大。(3)本组 X 线诊断符合率41%(5/12),其中男性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最高(83.3%);总误诊率为59%(7/12),其中良性病变误诊率高达80%(4/5)。结论男性乳腺少见疾病发病率低且病种繁杂,良恶性病变的 X 线征象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6例患者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检查,并根据第四版 BI-RADS 分类标准进行图像分析。将 BI-RADS 分类评估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86例患者的 FFDM 检查共发现601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40个,恶性病灶261个。与病理结果比较,BI-RADS 分类评估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2.9%,敏感度为92.0%,特异度75.9%,阳性预测值为74.5%,阴性预测值为92.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71(P <0.001),95%可信区间为0.842~0.900。结论:BI-RADS 分类标准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临床中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术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资料,对比影像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异同.分析不同疾病的误诊原因,初步分析及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15例经手术或活检的病例中,132例被病理确诊为乳腺癌,83例被诊断为良性病变.在被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32例乳腺癌病例中,14例被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漏诊或误诊.而同时被影像诊断为恶性病变可能的130例(BI-RADS大于4级)的病例中,12例最终病理诊断确定为良性病变.结论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是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尤其对发现及筛查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但对某些乳腺良性病变,其诊断准确率较低,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图像特点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85例经病理证实以肿块为主的乳腺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对222个病灶的形态、边缘、密度、大小及周围结构改变的发生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块的形态、边缘、密度及周围结构扭曲、伴随病理结构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肿块边缘征象及周围结构改变对肿块良恶性具有鉴别诊断价值。边缘清晰、周围结构正常在良性病变中明显高于恶性病变;边缘模糊、毛刺及周围结构扭曲、紊乱,伴随病理结构在恶性病变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cm为界,肿块大小对病变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结论:乳腺X线摄影对良恶性肿块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H Kitahama 《Nihon Igaku Hōshasen Gakkai zasshi. Nippon acta radiologica》1991,51(5):547-560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efficacy of storage phosphor-based digital mammography (CR-mammography)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Ninety-seven 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including 44 cases less than 2 cm in macroscopic size (t1 cases) were evaluated using storage phosphor-based digital mammography (2000 x 2510 pixels by 10 bits). Abnormal findings on CR-mammography were detected in 86 cases (88.7%) of 97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Sensitivity of CR-mammography was 88.7%. It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film-screen mammography. On t1 breast cancer cases, sensitivity on CR-mammography was 88.6%. False negative rate in t1 breast cancer cases was reduced by image processing using CR-mammography. To evaluate microcalcifications, CR-mammograms and film-screen mammograms were investigated in 22 cases of breast cancer proven pathologically the existence of microcalcifications and 11 paraffin tissue blocks of breast cancer. CR-mammography was superior to film-screen mammography in recognizing of microcalcifications. As regards the detectability for the number and the shape of microcalcifications, CR-mammography was equivalent to film-screen mammograph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nalysis by eight observers was performed for CR-mammography and film-screen mammography with 54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54 normal cases. The detectability of abnormal findings of breast cancer on CR-mammography (ROC area = 0.91) was better than that on film-screen mammography (ROC area = 0.88) (p less than 0.05). Efficacy of storage phosphor-based digital mammography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was discussed and demonstrat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20.
Sahar Mansour Lamia Adel Omina Mokhtar Omar Sherif Omar 《The Egyptian Journal of Radiology and Nuclear Medicine》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