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利用自身淬灭探针技术建立敏感、特异、快速、价廉且能广泛应用的淋病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M-11Zf-CPPB作为标准品,自行设计自身淬灭探针,建立、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结果所建立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109拷贝/μL,灵敏度为10拷贝/μL,特异性为100%。天间变异系数(CV)为2.38%,批内CV为1.32%,批间CV为2.75%。该方法比培养方法更快速、灵敏。结论以自身淬灭探针技术为平台的淋病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对淋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微波在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淋病奈瑟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技术。方法 在免疫荧光技术基础上 ,利用微波促进染色。结果 微波促进染色可提高淋病奈瑟菌的阳性检出率 ,与革兰染色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与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可大大缩短染色时间 ,提高 10倍染色效率。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 ,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淋病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ea, NG).男性患者一般症状较典型,女性淋球菌感染者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容易成为潜在的传染源.检测淋球菌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最主要的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细菌培养法两种.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FQ-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法,因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好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在SARS冠状病毒的鉴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用FQ- PCR法、培养法和革兰氏染色涂片法检测了男女疑似淋病患者,对培养法和FQ-PCR法检测淋球菌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试图寻找一种先进的、快速而敏感的淋病奈瑟氏菌定量检测方法,以提高淋球菌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减少淋球菌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4.
常规应用AbbottLCx法 (连接酶链反应 )检测沙眼衣原体 (CT)和淋病奈瑟菌 (NG)的过程中 ,可发生可重复性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被试剂盒内的质控程序发现 ,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并阻止污染和可重复性问题的发生。Abbott公司建议 :如果一个实验结果在可疑范围内变化 [样本 /阈值的比值 (S/CO) ,CT为 0 8~ 0 99S/CO ;NG为 0 8~ 1 2S/CO],则应重新检测。如果重复实验的S/CO≥ 1 0 ,此结果被认为是阳性 ;如果S/CO <1 0则为阴性。该研究采用了一个扩大的范围 (CT为 0 8~ 2 0S/CO ,NG为 0 8~3 0S…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and testing,SAT)技术检测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妇科门诊就诊女性宫颈管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妇科门诊采集的1434例患者宫颈管拭子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T技术,对标本中的CT-RNA、UU-RNA、MG-RNA和NG-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患者以50岁为年龄界限,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925)。1434例患者中UU、MG、CT和NG检出率依次为57.9%、13.0%、11.5%和2.9%;2017年NG(χ~2=9.231,P=0.006)和2018年MG(χ~2=10.681,P=0.005),检出率显著低于2016年。50岁组CT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P=0.040),其余3种病原体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5.7%,以MG+UU和CT+UU多见,感染率分别为8.8%和7.3%,CT+NG感染率(0.6%)最低;无患者同时感染这4种病原体。MG感染与CT(χ~2=6.263,P=0.012)或NG(χ~2=11.412,P=0.001)感染存在相关性。结论取宫颈管分泌物结合SAT检测技术诊断女性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现症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阳性提示有宫内感染风险,临床上应该对育龄期女性给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7.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据Juliusschachter[1]等报道,在美国每年有几百万人感染淋病奈瑟菌。近几年来我国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剧增,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采用酶联一步法对509例临床样品进行淋病奈瑟菌检测,结果较满意,操作简便,仅40多分钟可判断结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1.菌株:淋病奈瑟菌标准菌株(NG29107购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和4株菌落1-型临床分离株。其它为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假单胞菌、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淋病奈瑟菌毒力岛(PAIs)在质粒及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碱裂解法提取63株淋病奈瑟菌的质粒及染色体DNA,PCR扩增各PAIs基因(atlA,traG,traH).结果 共检出4.2kb,7.4kb,39.5kb,42.5kb四种质粒,总检出率为88.89%(56/63);以63株淋病奈瑟菌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海口地区淋病奈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本院性病门诊2004年11月--2007年6月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共129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阳性28株(21.71%),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TRNG)阳性45株(34.88%);环丙沙星耐药127株(98.45%),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海口地区的淋病奈瑟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持续开展常规耐药性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同一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张玉洪蒋虹胥飚陈宏础黄天禄马志茹淋病奈瑟菌(Neiseriagonorrhoeae,NG)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是临床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二者感染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观察PCR技术在女性淋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11月时间段内,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疑似淋病患者,均接受2种方式检测,分别为PCR技术(PCR组)与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组),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PCR组阳性率为50%(52/104),细菌培养组阳性率为35.57%(37/104),经数据分析,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技术,检测女性淋病,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操作简单、快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淋球菌培养对64例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男性尿道炎患者进行了淋球菌检测,并进行了比较观察,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标准菌株来源:淋病奈瑟菌Ⅰ、Ⅱ、Ⅲ株,脑膜炎奈瑟菌A、B、C株,徽黄来抵菌、乳糖发酵奈瑟的、卡它布DhI‘姆设1(K生部北京,t物制品检定所菌忡室);沙限在原体l。。IOL清他认>阶和医院病起空);解脚支原体l~l,1血清’g(计部儿科研大所)。2.临床休水水源;K川S个I月十4用,采集64例**D门诊男性患者协农n6{例w行均有非婚性接触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连接酶链反应(LCR)技术检测男性尿标本中的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初步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集受检者晨起或较长时间(2小时以上)不排尿后的首段尿(FVU)标本1131份,利用LCR技术对此尿液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对Cut-off值在灰区以上的标本进行PCR检测。对LCR和PCR结果相异的标本,用另-LCR试剂进行复检,参照“扩大的金标准”来确定检测结果。结果:LCR技术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9%,沙眼衣原体分别为97.5%和98.4%。结论:应用LCR技术筛检男性尿液中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是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非侵入诊断方法,可避免取尿道标本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患者感染淋病奈瑟菌的情况,以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淋病奈瑟菌培养分离技术;运用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上机鉴定;药敏试验方法采用K-B纸片法,操作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规定的标准执行。结果 2010~2016年共培养分离出210株淋病奈瑟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依次为环丙沙星93.5%、四环素87.1%、青霉素71.9%、头孢呋辛6.5%、头孢曲松0.0%、大观霉素0.0%。结论在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中,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不宜作为一线药物应用。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观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聚合酶链反应与淋球菌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淋球菌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的检出率.方法采用PCR法和淋球菌培养法检测192例生殖道感染的患者淋病奈瑟菌.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均阳性77例,均阴性98例,PCR阳性而培养阴性12例,PCR阴性而培养阳性5例.PCR法阳性检出率为46.35%,而培养法为42.71%.结论淋球菌培养与PCR法检测淋病奈瑟菌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和评价一个新的多重PCR-反向线点杂交技术(RLB)检测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的方法。方法选择NG Opa基因和16S rRNA基因分别设计两对PCR引物,生物素标记下游引物。构建二重PCR扩增NG DNA,然后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特异性寡核苷核探针杂交。并对117例经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多重PCR两对引物均可扩增3株NG标准菌株DNA,其中Opa和16S rRNA PCR产物的片段长度分别为89bp和414bp。43份FQ-PCR NG阳性标本中31份16S rRNA PCR-RLB阳性,而Opa PCR-RLB均检测为阳性,31份二者均为阳性。74份FQ-PCR NG阴性标本中64例Opa PCR-RLB阴性,73例16S rRNA PCR-RLB阴性,64份二者同时为阴性。结论多重PCR-RLB检测NG是一种简便、快速及有效的方法,为无症状人群NG感染的初筛和准确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高危人群的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的感情情况。方法 对568例女性性乱人群进行NG、UU检测。结果 NG、UU的检出率分别为10.74%、55.64%;无症状组的UU检出率为38.71%;混合感染率为7.92%;性乱人群中流动人员占95.07%。结论 NG、UU的检出率高于国内其他报道。UU成为杭州地区主要的性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淋病患者合并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情况,我科自1995年3月~1997年4月对确诊的138例淋病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38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男性8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本院泌尿生殖道淋病奈瑟菌的感染情况,并对其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本院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分离的137株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四环素和大观霉素等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其中药敏试验采用K-B法,对所获数...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6岁,职员,阴茎根部脓肿溃疡1个月余。实验室涂片检查见革兰阴性双球菌,培养有透明、湿润、突起的小菌落生长,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淋球菌。诊断:淋球菌引起的阴茎根部脓肿。K-B法药敏试验显示头孢曲松、头孢克肟低敏,大观霉素敏感,故用大观霉素治疗,10天后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