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小肠出血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小肠全长占全消化道的70%~75%(约5~6m),在腹腔的游离度较大,蠕动活跃,使常规诊断技术受限制,不容易对出血作出病因和定位诊断.本文对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43例小肠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肠出血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小肠全长占全消化道的70%~75%(约5~6m),在腹腔的游离度较大,蠕动活跃,使常规诊断技术受限制,不容易对出血作出病因和定位诊断.本文对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43例小肠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超 《临床荟萃》2001,16(24):1138-1139
上消化道出血及大肠出血 ,通过急诊胃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大多能够作出定性定位诊断。而小肠出血 ,一方面在临床上少见 (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 1%~ 5 % ) ,而且引起小肠出血的病变有时症状缺如或无特异性 ,易被忽略。另方面小肠处于消化道的深部 ,而且迂曲重叠、活动度大 ,给目前的各种检查手段带来困难。文献报道小肠大出血的确诊率仅为 2 2 %~ 38% [1] 。所以其诊断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合理地选用各种检查措施并对它们作出正确的评价 ,将有助于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断水平。1 消化道钡餐造影此项检查 ,一般宜在出血停止 ,病情稳定 4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不明原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胶囊内镜对46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小肠45例,滞留于小肠内1例(经手术证实为小肠肿瘤).38例明确出血原因(诊断率82.6%),其中血管畸形15例、小肠肿瘤4例、克罗恩病3例、小肠血管瘤5例,憩室1例、息肉1例、小肠溃疡9例.结论 胶囊内镜对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肠出血4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宏伟 《临床医学》2008,28(11):16-1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4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43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以肿瘤为多见(22例,占51.16%),其余依次为血管病变(9例,占20.93%),炎性肠病(8例,占18.60%),小肠憩室(4例,占9.30%)。经胃镜检查诊断4例,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诊断6例,DSA检查诊断4例,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检查诊断29例。结论肿瘤是小肠出血的主要原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检查是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小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小肠出血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肠出血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玉善  陈晓明 《新医学》2003,34(7):439-440
1引言小肠出血少见,仅占消化道出血的1%~5%。临床上各项检查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都有其局限性,故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非常困难。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经手术确诊且资料完整的小肠出血患者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1994年6月~2002年7月我院小肠出血住院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7~78岁,中位年龄63岁,病程2~14年,中位病程4年。全部病例以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5例伴腹痛,1例伴腹泻、低热,3例伴有近期体重下降。体格检查3例腹部局部轻压痛,1例腹部扪及包块,余未发现阳性体征。首诊为起病后2日~6年。患者血红…  相似文献   

7.
在消化道出血中 ,小肠出血可谓最难诊断 ,由于小肠镜检查未能广泛开展而仍以一些影像检查反映该区域的病变 ,传统的口服法胃肠造影对冗长的小肠既费工费时 ,也难以充分显示病变部位 ,对小肠病变的诊断率仅有 7.4%~ 9.7% [1] ;文献报道直接用十二指肠导管插管可使阳性率达 47.3 %~75 .0 % [2 ] ,但插管技术要求较高 ,有一定的失败率 ,且操作医师受X线照射时间较长 ,限制了临床应用 ;我们采用胃镜下插管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小肠出血 2 6例 ,插管成功率10 0 % ,阳性检出率为 92 % ,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5 .5 %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8.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2005年4月~2008年12月期间拟诊为小肠出血的患者22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检查前所有患者均经常规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相关检查未发现可解释临床症状的确切病灶,9例患者经口进镜检查,5例患者经肛进镜检查,8例患者先后分别进行了经口和经肛进镜检查,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和临床分析.结果 22例患者21例发现异常,19例发现了能明确解释小肠出血的病因,检出率为95.45%(21/22),诊断率为86.36%(19/22).其中小肠血管畸形的6例,炎症性肠病6例,小肠溃疡的3例,小肠寄生虫感染2例,小肠肿瘤的1例,小肠多发性憩室并出血的1例.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迅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能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为小肠出血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小肠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出血较少见,临床诊断颇为困难,不少病例因多种检查无阳性发现致多年反复出血亦无法作出诊断,部分病例因大出血危及生命而需冒险剖腹探查。为了提高小肠出血的护理水平,本文就我院近10年来经确诊的25例小肠出血病例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如下。1 临床资料25例小肠出血疾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7例(占28%),年龄2个月~68岁(平均32岁),病程1天~2年(平均29天)。在出血病因中,以小肠肿瘤为最多,占40%(其中恶性肿瘤占28%,良性肿瘤占12%),感染疾病(28%)与小肠憩室(占20%,其中Meckel憩室12%,其他小肠憩室8%)次之,血管瘤占12%。恶…  相似文献   

10.
小肠出血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贵恺  荣绍元 《临床荟萃》2005,20(16):951-953
小肠出血临床上并非常见,在所有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占3%~5%,以往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大多需手术或术中内镜确诊。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特别是胶囊内镜的出现,小肠出血确诊率明显提高,下面就小肠出血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小肠出血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评价--附4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柳娟  廖山婴  刘思纯  胡品津 《新医学》2004,35(11):679-680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确诊的小肠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经核素扫描、血管造影、钡餐、胶囊内镜、小肠镜或手术确诊.其中小肠肿瘤18例(45%),包括良性14例、恶性4例,小肠憩室9例(23%)、血管畸形5例(13%)、克罗恩病5例(13%)、出血坏死性肠炎2例、肠结核1例.结论: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憩室、血管畸形及克罗恩病较常见.胶囊内镜对小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等疾病的诊断率较高.对于好发于十二指肠悬肌附近的小肠肿瘤、回肠远端憩室及末段回肠的克罗恩病,小肠镜是较好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2.
在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小肠出血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1%~5%。尽管内镜和影像诊断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小肠出血的诊断仍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1]。现将我院近五年来小肠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15例中,男7例,女8例,年龄30~68岁,平均583岁。病程3天~4年,平均14年。主要症状表现为轻重不等的消化道出血,从大便潜血到黑便,暗红色血便,鲜血便,其中8例病人伴有腹痛,腹部包块等,7例病人表现为单纯出血。主要体征有贫血、腹部压痛,个别病例有腹膜刺激症状。所有病例均经纤维/电子胃镜、结肠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钡灌肠检查,除外十二…  相似文献   

13.
术中内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原因小肠出血患者行术中内镜检查,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995年8月~2003年9月,16例多项常规检查阴性小肠出血患者,行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结果 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16例,13例检出阳性病灶,病因确诊率为81.3%。结论 术中内镜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的小肠出血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小肠出血是指Treitz韧带到回盲瓣之间的肠道出血,约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2%~15%。由于相对少见,且小肠肠管长、系膜短、弯曲、移动度大等特点,常规的胃、肠镜不能对小肠进行全面的检查,因而小肠出血诊断较困难~[1-4]。随着胶囊内镜、小肠镜、小肠CT的广泛应用,为小肠出血病因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本研究回顾分析了73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小肠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手术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明确诊断为小肠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采用小肠部分切除或肠壁部分切除术切除病变肠管.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获痊愈.术后无腹腔感染、肠瘘、小肠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肠出血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小肠出血的主要手段.及时剖腹探查可协助明确诊断,包括病变在内的小肠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传涌 《临床医学》1999,19(1):11-12
小肠出血诊断较困难,因小肠病变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小肠有5~6米长,相互重叠,胃肠钡剂检查不易显示病变,而内镜又不能达到全部小肠,如出血速度慢或间歇性,则血管造影、核素扫描等检查也受到限制。但小肠出血常因反复或持续、大量出血而威胁生命,故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本文总结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小肠出血病因并对其诊断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小肠双充盈法肠道CT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40例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大肠、小肠双充盈法肠道CT造影及胶囊内镜检查,按检查方法分别设为CT组、内镜组,分析大肠、小肠双充盈法肠道CT造影检查的价值。结果 CT组总体病灶检出率为75. 00%,显性出血率60. 00%、隐性出血率40. 00%,内镜组总体病灶检出率为85. 00%,显性出血率67. 65%、隐性出血率32. 35%,2组无显著差异(P 0. 05)。CT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 54%、85. 71%,内镜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 00%、73. 33%,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大肠、小肠双充盈法肠道CT造影对OGIB具有明显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肠镜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并手术确诊的小肠急性出血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十二指肠降部以下至Treitz韧带出血5例,空回肠出血30例.术后病理结果示小肠恶性肿瘤出血5例,小肠良性肿瘤出血9例,小肠血管畸形12例,小肠其他良性疾病9例,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结论:术中肠镜检查对小肠出血具有准确定位诊断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分析2006~2010年在我院因肠道出血、腹痛就诊后被诊断为原发性出血性小肠肿瘤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诊治要点。10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出血型小肠肿瘤,诊断正确率高达100%。加强患者临床表现的判断及X线、钡餐、十二指肠纤维镜等检查可明确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早诊治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和憩室为主,炎性息肉及血管病变少见.7例和6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与CT检查确诊,19例剖腹探查确诊.均采用手术治疗,32例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大、有休克表现及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