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中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20份正常卵巢组织,25份良性卵巢肿瘤,56份卵巢上皮癌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同时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前后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3AO中hMLH1、hMSH2甲基化改变;逆转录(RT)-PCR法检测5-Aza—CdR(1μm/L)处理前后卵巢癌细胞株中hMLH1和hMSH2 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卵巢癌组织中均未见hMLH1、hMSH2启动子甲基化;良性卵巢肿瘤中hMLH1和hMSH2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1/25)、8%(2/25);卵巢上皮癌中hMLH1和hMSH2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0.4%(17/56)、51.8%(29/56);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5-Aza—CdR处理卵巢癌细胞株后,可逆转hMLH1和hMSH2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细胞株的hMLH1和hMSH2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甲基化为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基因改变,有可能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评价疗效和判定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hMLH1和hMSH2甲基化与mRNA表达密切相关,是表达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改变可被甲基化酶抑制剂所逆转。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对体外培养表皮癌细胞株A431细胞Oadd45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采用10/μmol/L5-氮-2-脱氧胞苷处理,药物处理前及处理48h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记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43l细胞Gadd45a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前、后A431细胞凋亡率。结果药物处理48h后,A431细胞Gadd450ttu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处理前(P〈0.05);A43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高于处理前(P〈0.05)。结论DNA甲基化参与调控A431细胞Gadd45a基因的表达,5-氮-2'-脱氧胞苷具有诱导A4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Daudi细胞中的SHP-1抑癌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对Daudi细胞生长增殖的生物学影响,寻找肿瘤治疗新靶点。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5-杂氮脱氧胞苷200.00,20.00,2.00,0.20μmol/L等不同剂量,作用24,48,72h对Daudi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5-杂氮脱氧胞苷作用1,3,5d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T-A克隆及DNA测序分析甲基化状态。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杂氮脱氧胞苷(2.00μmol/L)处理前和处理7dDaudi细胞SH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经5-杂氮脱氧胞苷2.00μmol/L作用7d的Daudi细胞基因组DNA的胞嘧啶均已变为胸腺嘧啶,未经5-杂氮脱氧胞苷作用的对照组Daudi细胞基因组DNA的胞嘧啶保持不变;②经5-杂氮脱氧胞苷作用7d,SHP-1 mRNA和蛋白均重新表达;③5-杂氮脱氧胞苷抑制Daudi细胞的增殖,在一定范围内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药物作用72h,剂量为200.00,20.00,2.00和0.20μmol/L时,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72.0%,65.1%,51.5%,28.8%和23.4%;④5-杂氮脱氧胞苷可使Dandi细胞凋亡率增加,且作用也呈时间依赖性,用药1,3,5d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10.8%和17.1%;⑤5-杂氮脱氧胞苷对于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S期和G1期,最显著的是5-杂氮脱氧胞苷2.00μmol/L作用24h后92.7%的细胞阻滞在S期;其次,在相同药物浓度下,G,期细胞数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药物作用1,3,5d时,G1期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1.2%,7.9%和21.5%。结论 DNA异常甲基化是导致Daudi细胞SHP-1基因缄默的重要原因;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能较好地逆转Daudi细胞DNA异常甲基化,并有效地激活因高甲基化所致SHP-1基因缄默的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5-杂氮脱氧胞苷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对Burkitts淋巴瘤的疗效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对体外培养表皮癌细胞株A431细胞Gadd45α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431细胞,采用10 μmol/L 5-氮-2’-脱氧胞苷处理,药物处理前及处理48 h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记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431细胞Gadd45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前、后A431细胞凋亡率.结果 药物处理48 h后,A431细胞Gadd45α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处理前(P<0.05);A43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高于处理前(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A431细胞Gadd45α基因的表达,5-氮-2’-脱氧胞苷具有诱导A4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5-氮杂胞苷对骨髓瘤细胞株中XAFI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体外抗骨髓瘤细胞增殖效率。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和XG-7中XAF1基因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XAF1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0—5μmol/L5-氮杂胞苷处理骨髓瘤细胞株。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5-氮杂胞苷处理对骨髓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应用Graphpad5.0软件分析5-氮杂胞苷对骨髓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7-AAD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XG17细胞不表达XAF1mRNA,RPMI8226细胞表达XAF1mRNA转录本1和2。XG-7和RPMI8226细胞株XAF1基因启动子CpG岛均存在过甲基化。XG-7和RPMI8226细胞株经2.5μmol/L5-氮杂胞苷处理72小时后仅表达XAF1mRNA转录本1,并且XAF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降低。5-氮杂胞苷抗骨髓瘤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5-氮杂胞苷处理48小时抑制XG-7骨髓瘤细胞株的IC50值为2.6μmol/L。1.0、2.0、2.5、5.0μmol/L浓度的5一氮杂胞苷处理XG-7细胞48小时后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3±8.0)%,(54.8±3.1)%,(64.1±3.4)%,(81.0±4.1)%。1.0—4.0μmol/L5-氮杂胞苷与1.0—4.0μmol/L亚砷酸联舍应用具有协同抗骨髓瘤细胞作用,联合指数均小于1.0。结论:骨髓瘤细胞中XAF1表达缺失与启动子CpG岛过甲基化有关。5-氮杂胞苷在临床上能达到的药物浓度下具有抗骨髓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与亚砷酸具有协同抗骨髓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氮杂胞苷对RASSF1基因去甲基化与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将SGC7901胃癌细胞分为AZA组(5-氮杂胞苷处理)和CON组(未用5-氮杂胞苷处理),比较两组细胞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差异。结果 CON组SGC7901胃癌细胞RASSF1基因启动子MSP处于甲基化状态,AZA组胃癌细胞未检测到甲基化,AZA组RASSF1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高于CON组细胞。AZA组SGC7901胃癌细胞G0/G1期和凋亡率高于CON组细胞(P〈0.05),S期、G2/M期和PI低于CON组细胞(P〈0.05)。结论5-氮杂胞苷可逆转胃癌细胞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沉默的RASSF1基因重新获得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对体外培养表皮癌细胞株A431细胞Gadd45α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采用10μmol/L 5-氮-2-脱氧胞苷处理,药物处理前及处理48h后分别采用RT-PCR、Western印记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431细胞Gadd45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处理前、后A431细胞凋亡率。结果药物处理48h后,A431细胞Gadd45α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处理前(P<0.05);A431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高于处理前(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A431细胞Gadd45α基因的表达,5-氮-2-脱氧胞苷具有诱导A4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中,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6启动子CpG岛的去甲基化,及对于该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q—A;利用MTT比色法检测5-Aza-CdR对于HEG-1-A的增殖抑制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药物处理前后HE(2-1-A的细胞周期;利用重亚硫酸盐处理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hMLH1、hMSH2及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修饰;提取药物处理前后HE(2-1-A细胞的总蛋白,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hMLH1、hMSH2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Aza-CdR对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D-1-A体外增殖抑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IG50,为(0.71±0.05)μmol·L1];FCM分析显示HEC-1-A细胞在5Aza-CdR处理前后均呈现明显的细胞周期差异,并且药物组细胞表现为G0/G1期(P〈0.05)阻滞。MS-PCR分析5-Aza-CdR显示著诱导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去甲基化修饰。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IC50剂量的5-AzaCdR处理HEC-1-A细胞前后,hMLH1、hMSH2及p16的表达量为(111.30±3.17)%、(76.99±1.19)%和(97.63±1.2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该药物有提高上述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5-AzaCdR可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中,hMLH1、hMSH2及p16启动子CpG岛的去甲基化修饰,从而有效抑制该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观察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2d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凋亡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proteinkinase,DAPK)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5-aza-2dC治疗AML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的5-aza-2dC处理HL-60细胞后,采用瑞式染色法观察5-aza-2dC对HL-60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5-aza-2dC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5-aza-2dC对HL击0细胞DAPK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aza-2dC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HL-60细胞凋亡;②经5-aza-2dC处理后,HL-60细胞DAPK基因表达水平较处理前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结论:随着5-aza-2dC作用浓度的增加,HL-60细胞的凋亡率及DAPK基因表达水平均逐渐增加,提示DAPK基因可能是5-aza-2dC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联合临床化疗药物紫杉醇与氟尿嘧啶对于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抑癌基因RUNX3 mRNA以及肿瘤转移相关蛋白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胃癌细胞株MKN-45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0.9%氯化钠注射溶液对照、5-Aza(2 mg/kg,每天1次)、化疗药物(1 mg/kg紫杉醇与5 mg/kg氟尿嘧啶,分别于治疗周期第1、8天用)以及5-Aza与紫杉醇及氟尿嘧啶联合用药,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给药3周。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变化,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MKN-45裸鼠移植瘤模型经药物治疗3周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Aza组或T+F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而且5-Aza与T+F联合治疗组比单独处理组的肿瘤生长速度下降更为显著(P<0.05)。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化疗药物T+F组RUNX3 mRNA及E-cadherin与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5-Aza处理组RUNX3 mRNA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Vimentin表达水平有明显下降;药物联合组RUNX3 mRNA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明显,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5-Aza具有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能力,联合化疗药物紫杉醇与氟尿嘧啶处理效果更显著。5-Aza发挥肿瘤抑制功能可能是通过提高抑癌基因RUNX3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沉默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卵巢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相关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构建HIF-1α基因短发夹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实验可分为空白组,非特异对照组(转染pNonspecific-siRNA,即SKOV3NS),目的siRNA组(转染pHIF-siRNA,即SKOV3siRNA)3组,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HIF-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经过20μmol/L顺铂作用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S)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SKOV3siRNA转染组HIF-1α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降低,SKOV3siRNA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RNA干扰技术沉默HIF-1α能够有效地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HIF-1α基因表达,增强其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叶静  范昭  胡慧  李明华  万汇涓  于洁 《临床荟萃》2012,27(6):489-491,494
目的 探讨5氮杂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5-aza-cdr 5、10和20 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未处理的MCF-7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对药物处理前后的细胞进行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绿色荧光染料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 Green qRT-PCR)检测p16 mRNA表达.结果 在未处理的MCF-7细胞中(对照)p16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状态,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甲基化水平逐渐减弱,至5-aza-cdr 20 μmol/L时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完全被逆转;p16 mRNA表达水平也随着药物剂量的递增逐渐增加,5-aza-cdr 20 μmol/L处理组与5、10 μmol/L处理组以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乳腺癌细胞MCF-7中p16基因的甲基化能被5-aza-cdr逆转,去甲基化后可以促进p16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抑制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GLI)基因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表达,探讨GLI1表达抑制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并筛选GLI1基因的RNAi表达质粒,转染SKOV3细胞,CCK-8法比较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紫杉醇诱导转染前后细胞凋亡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SKOV3的细胞周期情况.Westem blot检测cyclinD、Bcl-2及Ca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转染48 h后,在SKOV3细胞中Control组、N-Control组、GLI1 shRNA-1组、GLI1 shRNA-2组、GLI1shRNA-3组、GLI1 shRNA-4组的GLI1 mRNA水平分别为1.00±0.00、1.03 ±0.02、0.73±0.07、0.98 ±0.08、0.53±0.08、0.68±0.04,与Control组相比,GLI1 shRNA-1、GLI1 shRNA-3、GLI1 shRNA-4组GLI1 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转染GLI1 shRNA-3的SKOV3细胞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GLI1 shRNA-1、GLI1shRNA-2、GLI1 shRNA-4组(P<0.05),具有显著的干扰效果.转染GLI1 shRNA-3的SKOV3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在紫杉醇的诱导下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1/S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Ca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GLI1 shRNh对SKOV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促进细胞凋亡,GLI1信号可通过抑制cyclinD1活化抑制细胞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拉帕替尼对人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SKVO3细胞株接种于裸小鼠胸壁皮下建立卵巢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实验组根据拉帕替尼药物浓度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100 mg/kg (B1)和200 mg/kg (B2),检测各组拉帕替尼用药前后荷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拉帕替尼可显著抑制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B2组抑瘤率显著高于B1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鼠体质量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帕替尼可显著缩小人卵巢癌细胞株SKVO3裸鼠移植瘤的体积,为卵巢癌新型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的方法学。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率。①细胞数分别为5×104个/瓶、1×105个/瓶、5×105个/瓶、1×106个/瓶、5×106个/瓶;②反应时间分别为20min、40min、60min、80min、100min和120min;③18F-FDG放射性活度分别为1.85KBq、3.7KBq、7.4KBq、14.8KBq和29.6KBq;④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0mmol/L、2.78mmol/L、5.55mmol/L和11.1mmol/L。用γ测量仪测量细胞的CPM(B)及上清液CPM(F)。计算18F-FDG的细胞结合率=[B/(B+F)]×100%。结果:①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率(y)与细胞数(x1)、反应时间(x2)、葡萄糖的浓度(x3)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y=(7.395+5.18E-0.06x1+0.094x2-2.040x3)×100%,F=106.9,P<0.05。偏回归系数P均<0.05。校正决定系数R2c=0.728,P<0.05。细胞结合率与细胞数、反应时间、葡萄糖的浓度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81、0.179、-0.599,P均<0.05。②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基本条件:细胞数量为1×106个/瓶,18F-FDG放射性活度3.7KBq,反应时间100min,葡萄糖浓度0mmol/L,细胞结合率为(25.45±1.66)%。结论:建立了18F-FDG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结合实验的方法学,为18F-FDG结合实验早期评价放疗和化疗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沉默α-辅肌动蛋白4(alpha-actinin-4,ACTN4)基因的表达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化学合成靶向ACTN4基因的ACTN4-siRNA,体外转染至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OVCA429中,采用real-time PCR检测ACTN4 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ACTN4-siRNA转染SKOV3/OVCA429细胞后,ACTN4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在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下,与转染CtrlsiRNA的对照组相比,ACTN4-siRNA转染组SKOV3/OVCA429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即转染ACTN4-siRNA后的SKOV3/OVCA429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明显增加(P0.01)。SKOV3细胞瞬时转染ACTN4-siRNA48 h后,细胞凋亡率[(7.22±0.31)%]明显高于转染Ctrl-siRNA的对照组[(2.07±0.08)%];OVCA429细胞的情况与之一致,转染ACTN4-siRNA后细胞凋亡率为[(23.37±0.18)%],对照组为[(19.49±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ACTN4-siRNA后,SKOV3/OVCA429中p-Akt和p-FA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减少,而促凋亡蛋白Bid和Bim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ACTN4可以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