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位置关系,为外科皮瓣手术和足部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解剖36例尸体下肢,观察在踝前区及足背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的位置关系。结果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有四种类型的位置关系。第一种(36.1%),在踝前区内,足背动脉在腓深神经内侧走行;在足背,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的内侧。第二种(25%)在踝前区内,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的内侧;在足背,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的的外侧。第三种(30.6%),足背动脉和腓深神经在多处出现交叉走行。第四种(8.3%)腓深神经内侧终末分支缺失,足背动脉在腓深神经外侧终末支的内侧走行。结论四种类型出现机率不同,位置关系有所差异,在足外科手术和皮瓣制作时要充分了解此处神经和血管的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2.
黄相道  段毅  王发生 《河北医药》2010,32(2):159-160
目的为足背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以指导其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侧成人下肢标本,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足背动脉及分支的起始部位、外径、走行、血供范围.观测皮瓣的回流静脉及皮瓣感觉神经的走行和分布。应用于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2例。结果足背动脉起始处外径(2.8±0.3)mm,长度约为(8.8±0.3)cm。足背动脉及其分支在行程过程中发出皮支,分布于足背皮肤,各皮支间相互吻合,形成足背皮肤动脉网。由大、小隐静脉及足背静脉弓形成足背的静脉网,为皮瓣的主要回流静脉。腓浅神经分布于足背大部分皮肤,为足背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临床应用2例皮瓣均成活,颜面及口腔内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足背皮瓣血供可靠,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  相似文献   

3.
<正>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胃左动脉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分支变异种类及起源,导致胰、胃及肝脏等手术的介入治疗开展面临巨大的难度及风险。目前在影像学方面,针对胃左动脉解剖变异的研究明显不足。目前,对于胃左动脉的正常解剖与其发生的变异,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血管造影和三维CT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其中三维CT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无创、安全、价廉及操作简便的优点,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中胃左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诊  相似文献   

4.
足背动脉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背动脉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泉州市第一医院泌尿科血液净化中心戴松灵费素琴王美春陈宝宝动-静脉直穿作为血液通路进行血透,在急诊血透以及动-静脉瘘尚未成熟时较常用。临床上常以足背动脉、股动脉、肱动脉以及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作者体会到,...  相似文献   

5.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上肢动脉变异类型,目前偶有个案报道,本研究就1例男性大体标本解剖时发现双上肢肱动脉变异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本例中,肱动脉于腋动脉第1段即发出肱动脉浅、深两干,二者沿着臂部及前臂部向下走行,最终分别延续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二者分别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以及肱深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由于肱动脉的变异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事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变异的存在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技术对胃左动脉显示及胃左动脉解剖变异情况,探讨胃左动脉解剖变异在腹腔镜手术及胃胰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03 ~2014-03,340例行上腹部256层螺旋CT检查观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Michels的分型标准对病变形态、位置及供血来源进行分型,观察确诊为肝左叶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病变形态、位置及供血来源,判断胃左动脉是否参与变异供血.结果:271例为正常胃左动脉解剖型(Ⅰ型),69例为变异胃左动脉,其中Ⅱ型共35例,Ⅲ型未见发现,Ⅳ型2例,Ⅴ型4例,Ⅵ型3例,Michels未包含的类型共25例.结论:256层螺旋CT可精确观测胃左动脉起源、分支、临近解剖变异情况,通过Michels细化分型,可提供准确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和数字战影血管造影(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显示。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肝脏多层螺旋CT且同期进行DSA检查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中肝动脉起源、分布、走向进行观察,统计和比较变异类型及发生率。结果:本组78例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正常型59例,19例肝动脉变异。其中,15例为Miehels分型,4例为Michels分型未包括。DSA检查,正常型56例,22例肝动脉变异。其中,17例为Michels分型,5例为Miehels分型未包括。多层螺旋CT和DS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符合率为88.64%。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种类较多,情况复杂,多层螺旋CT和DSA检查肝动脉解剖变异符合率较高,且备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常人足背动脉与第一跖背动脉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50位健康志愿者的足背动脉及第一跖背动脉进行超声检测,总结其解剖特点,以便对足部动脉的解剖情况有进一步了解,对临床足部组织瓣移植术提供客观依据,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医院在职职工和实习、进修人员,共50例,100只足,其中男34例,女16  相似文献   

9.
周玉  李瑜  臧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11-212
目的总结肝动脉的分型和发病率,加深对肝动脉起源和走行的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校的临床医学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具体表现和福尔马林固定成尸的性能,根据肝动脉的类型,其发病率分开统计分布的起源。结果共500例DSA病例,按Michels分型,Ⅰ型360例、Ⅱ型42例、Ⅲ型48例、Ⅳ型4例、Ⅴ型9例、Ⅵ型12例、Ⅶ型3例、Ⅸ型22例。共200例甲醛固定成尸,Michels分型中Ⅰ型140例、Ⅱ型20例、Ⅲ型20例、Ⅴ型10例、Ⅵ型10例。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临床医师了解肝动脉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术前手术规划,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肝动脉变异发生率、性别差异及变异分型,提高对变异肝动脉的认识,指导临床进行准确的诊疗。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观察解剖实验室标本、回顾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近年开展的数字减影及CT血管成像资料,分析肝动脉起源和动脉走行分布情况等解剖特征,按起源分布进行分类统计变异发生率及确定变异类型。结果正常型(肝总动脉起源于腹腔干)7123例,占77.27%。变异的肝动脉2095例,占22.73%。其中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SMA)1031例,占11.18%;起源于胃左动脉(LGA)787例,占8.54%;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胃左动脉的87例,占0.94%;起源于腹主动脉32例,占0.35%;起源于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30例,占0.32%;起源于腹腔干和腹主动脉58例,占0.63%;起源于胃十二指肠15例,占0.16%;其余各类起源复杂罕见,共55例,占0.60%。结论肝动脉变异种类繁多复杂。男性肝动脉变异比女性高。根据起源分型变异肝动脉,对于临床医生加深对变异肝动脉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足背动脉在拇指再造手术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临床上拇指再造过程中发现足背动脉先天性缺如非常少见.我们收治1例左拇指Ⅳ度缺损,行(足母)甲瓣移植拇指再造时发现供区足背动脉先天性缺如,经处理后再造成活.  相似文献   

12.
王林  王牵柱 《河北医药》1994,16(3):155-155
84例次足背动脉穿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体会050081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王林,王牵柱,梁吉魁我院自1990年6月~1993年4月,采用足背动脉穿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血液透析84例次。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止血容易,并发症少,优于传统动静脉外瘘和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脑上动脉(SCA)的显微解剖特点及其变异特征,明确小脑上动脉与相邻颅骨、神经的比邻关系与供血范围,为临床该区域的小脑肿瘤外科手术、微血管减压术及介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40例80侧甲醛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对SCA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统计血管的数目、走行、分支情况及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结果 SCA管径在0.4~2.5(1.36±0.37) mm.5.9%的SCA发自同侧大脑后动脉(PCA),其中1例发自大脑后动脉交通后段(P2段).SCA形成尾袢63支,其中与三叉神经接触的21支,占33.3%.结论 小脑上动脉存在较大变异,与周围的三叉神经关系密切,熟悉颅底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重视血管的复杂变异,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改良足背动脉穿刺技巧及方法在ICU采血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足背动脉穿刺在ICU采血中的有效性。方法对ICU210例危重患者采取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的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并对采血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3组采血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次为股动脉64.29%、足背动脉92.86%、桡动脉71.43%。(x2=20.05,P〈0.05)。结论足背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比桡动脉、股动脉明鼎要小,既能及时反映患者的内环境的状态及病情变化,又能使医务人员对患者症状采取及时的处理,并且方便护士操作,节约护士的T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T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4例少见的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卿 《云南医药》2001,22(3):248-248
本院外科 1984年以来行阑尾切除术 112 7例 ,术中仅有少数病例寻找阑尾较为困难 ,为少见的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其中盲肠壁内阑尾 1例 ,阑尾珠 1例 ,完全性腹膜后阑尾 1例 ,盲肠异位左下腹合并阑尾炎 1例。例 1.男 ,4 3岁。转移性右下腹痛 15小时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提起回盲部 ,在阑尾常见位置未发现阑尾 ,盲肠与后腹膜也无粘连 ,邻近脏器无异常改变。又仔细检查盲肠发现三条结肠带汇聚处旁较其他部位稍丰满 ,其中一条结肠带下有一细条索感 ,排外腹膜后阑尾 ,考虑为盲肠壁内阑尾炎 ,切开有条索感的结肠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临床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实践经验。材料和方法: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骨外露,足跟贴骨疤痕,溃疡共6例。皮瓣切取面积5cm×6~7cm×9cm。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足背动脉缺如患者临床少有观察。我们收集14例足背动脉缺如患者以足背静脉采血行血气分析,观察其应用方法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足背动脉缺如患者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9~70岁。肝胆胰手术10例,甲状腺手术2例,胃手术1例,肺手术1例。2.方法仔细触摸患者双足背动脉。如未扪及双足或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视为双足或一侧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在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探讨最优的穿刺采血路径。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150例穿刺置管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进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 B组肱动脉穿刺置管, C组桡动脉穿刺置管。对三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包括一次刺穿成功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44/50)、84%(42/50)、82%(41/5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留置时间分别为(2.6±1.2)、(5.7±2.6)、(2.4±1.3)h;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并发症率分别为6%、12%、15%,桡动脉并发症率显著性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桡动脉一次刺穿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优于肱动脉、足背动脉穿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动脉化手指末梢血与足背动脉血血气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旭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094-1095
目的:探讨动脉化末梢血与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用AVL-945自动血液气体分析仪对92例住院患者动脉化末梢血和动脉血作对比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对一般患者,动脉化末梢血与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对循环衰竭患者,动脉化末梢血的pH和PO2低于动脉血,而PCO2高于动脉血。对呼吸衰竭患者,Ⅰ型呼衰患者的PO2动脉血比指血低,pH和PCO2两者相近,Ⅱ型呼衰患者的pH和PCO2动脉血比指血低。结论:动脉化的末梢血只适宜于一般患者的血气监测,不能用于危重患者的血气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及肝癌肝外侧支供血在化疗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0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对其中可疑肝动脉解剖变异或存在肝外侧支供血的患者又选择性行相应动脉造影。结果:100例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解剖位置变异23例,17例均存在侧支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