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6年,国家出台了多项与医药行业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打击医药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力度和连续对药品实行降价等,这些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医药市场。2006年1-9月医药工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增幅继续下滑,2006年上半年医院用药的  相似文献   

2.
骆永超 《中国药店》2007,(12):20-20
近日,随着国家十七大的胜利召开,随着国家新一轮医药改革政策的即将出台,一方面医药分家的思路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改革的主导思想,另一方面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OTC药品限价的地方性政策,成为近一段时期医药行业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医药世界》2006,(12):40-41
2007平,医药行业政策影响仍将持续。2007年,影响医药行业的四大因素分别是:药监局新药审批放缓、医疗制度改革、药品降价、治理医药商业贿赂。新药审批放缓将影响药品生产企业新产品上市的速度和企业持续增长的能力。从2005年到2007年,公司业绩除产品的自身增长外.还包括坏帐计提逐渐减少而形成的业绩恢复性增长;2007年以后.将主要表现为公司产品的内生性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医药行业如何面对进口药品“抢滩”我国医药市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习勤 《中国药事》1999,13(4):233-235
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国外大制药企业纷纷抢占我国医药市场,我国医药行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政府扶持下,通过资本运作建立一批有强大实力的大型企业与之抗衡,把企业建成研究、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的主体,完善现有的药品价张政策,改革现行医疗体制。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人均药费支出不断增长,但目前制药企业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国家发改委2007年3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亏损企业为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医药行业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与药品价格走低有关.2006年,国家发改委先后对3批药品实施调价,是药品价格总体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药品招标又是使药品价格继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6年,国家针对医药领域存在的诸多痼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政策风暴:反商业贿赂、医改、药品降价、药品限价、飞检、药品注册冻结、广告严管、查处重大案要案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此同时,原材料、能源,人力资源、终端推广、广告成本不断上涨,药价持续走低,医药工业的利润水平急剧下滑,中国医药行业几多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也纷纷现出窘态。那么,2007年制药企业如何穿越低谷?本文主要从制药业的政策规范、研发回归、合并重组、市场拓展、营销模式等方面来分析2007年制药企业的发展趋势,探讨经营对策。医药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其市场状况与相关政策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2006年可谓医药行业政策巨变的一年,严格注册、药品降价、挂网招标、两票制和反商业贿赂等措施,使很多医药企业开始"报忧不报喜",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却从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江滨  鄢尤奇  史录文 《中国药事》2005,19(3):148-151
近十年是我国医药改革的重点阶段,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许多政策,对医药领域的各方各面进行监管.本文重点探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分药品监管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有关措施、实施效果及问题、可能的对策等方面系统归纳.  相似文献   

8.
林郑辉  程合丽  李然 《齐鲁药事》2009,28(8):502-503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随着医药行业专项整治可能带来的市场规范化程度提升、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将保证中国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回顾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虽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调查数据表明,利润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5.70%,而成本增长幅度远远高于销售收入增幅11.38%.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的情况,总结出该年度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预测2011的医药经济发展趋势。方法采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医药工业的七个子行业、医药行业工业和商业数据。结果 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幅,医药商业平稳增长,利润率进一步回升,医院、零售终端增幅提高,但第三终端增速低于预期,医药出口增幅触底反弹,但总体呈现量增价减的趋势。结论宏观经济环境、需求因素、资本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医药经济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2011年医药行业走势将继续向好。  相似文献   

10.
新医改政策对医药行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新医改及配套政策对医药行业带来的影响,分类研究新医改政策对药品生产中的化学制药企业、中药制药企业及生物医药企业的影响;对医药流通领域的影响;对医疗卫生系统中的医院系统、社区医疗系统、农村医疗系统的影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改革成功将有利整个医药行业向纵深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医药世界》2006,(2):15-15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策年。药品降价风暴来袭,仅仅是一系列药价管理政策的前奏,国家发改委强硬的药价政策有点儿出乎业内的意料。与此同时,其他监管政策也一起将医药企业推到了更尴尬的境地。这些政策在2005年孕育或酝酿成熟,必将对今后的医药  相似文献   

12.
从1998年到2003年医药行业实现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并创历史最好水平,药品生产销售收入每年平均递增18.4%,实现利润每年递增28.8%,为中国经济崛起做出了贡献。但是,2004年全行业经济效益增幅急降17个百分点,使我们走了一个马鞍型,近来通过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联想当前工作,有三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一、为医药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政策始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工作,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决策,通过艰苦努力实现了加入WTO,创造了最有利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裴小红  刘红兵 《中国药房》2010,(41):3855-3857
目的: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学习和研究"新医改"中的药品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相关药品政策出台时间、背景和所起的作用,探寻其发展方向。结果与结论: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药品价格政策、药品招标政策和医药分业政策,贯穿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对于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涉及实行医药分业、尝试药房托管、改善医药价格监管、理顺药品流通机制、建立医疗服务第三方购买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2006年,我国医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一方面,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加强购销领域的管理,规范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许多企业的短期效益产生了较大的政策性影响;另一方面,在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普遍上涨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工不足、缺少创新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药害频发,使得不少医药企业在艰难中前行。尽管面临着诸多的困难,2006年我国的医药行业在消化了许多不利因素之后,生产销售情况相对较好,但经济效益增幅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这三个主要领域效益下滑是2006年出现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辽宁医药》2004,19(3):5-10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特别是1998年国家医药管理局撤消以来。医药产业的地位不断弱化。近五年来,国家以药品价格管制为轴心的医疗保健制度和药品招标采购、GMP及GSP改造、药品强令性降价等产业治理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企业不堪重负。医药行业的发展严重受阻。2004年3月18—20日。来自全国13个医药行业协会在杭州就药品招标采购进行了研讨。会后整理出三份建议书:  相似文献   

16.
药品包装是特殊商品一药品的专用包装,药品包装行业跨越医药和包装两个行业,无论是在医药行业还是在包装行业中,该行业都算不上是一个大行业。但是在近30年的时间内,药品包装行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单调到先进多元的蜕变,成为医药行业和包装行业中的一支生力军。这一行业的发展是与中国政府注重加强对药品包装的管理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汤继亮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12):I0006-I0013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面对必须逐步走向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形势,同时我国部分医药生产企业由于缺乏严格、有效和自动化的监控手段和机制,因而频频发生重大的药品生产质量事件,这就使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监控和GMP管理的问题,更引起国家各级药品质量监督部门和业界各个领域从未有过的重视。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电子标签这一在国外医药界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应用技术,也越来越引起我国医药行业中药品质量监督、医药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医药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发展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历了2004年的产值、效益增速大幅下滑后,面对依然严峻的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以及药品价格持续下行的巨大挑战,2005年医药行业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产值、销售增幅创下“十五”期内新高,由于同期成本费用同步高涨,利润增幅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低于“十五”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采访于明德会长之前,记者了解到:与药品生产、流通管理工作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于明德,不仅是位"医药通",还是位"政策通"、"企业通"。对于医药行业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对医药行业、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他都  相似文献   

20.
成利 《医药世界》2005,(7):39-39
收入增幅逐年缩小。受药品价格不断下滑的影响,医药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长乏力。2005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剔除马应龙(没有披露200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和重组股三精制药(数据前后不可比)后,114家医药上市公司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61万元.同比增长了12%,而2004年和2003年同期98只医药股票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为23.24%和27.20%,收入增幅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