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涡斜”,又称“口僻”,属“中风”范畴,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有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之分,本篇12例均为周围性面瘫,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笔者自1987年以来,运用穴位针刺加TDP局部照射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发病早期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规律。方法选择发病3 d内又未经其他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分期施治,全程足三里温针灸,急性期灸面部、翳风刺络拔罐、针远道穴,静止期面部多针浅刺、经筋排刺,恢复期面部少穴透刺。对照组不分期,始终局远配穴、面部艾条灸、足三里温针灸。两组各以5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发病早期恰当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疗程短、愈显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TDP照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周围神经面瘫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采用分期治疗方法,即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结果:治疗96例中,痊愈56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8%.结论:采用不同针刺方法分期治疗效果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是一种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 ,给病人心理上造成极大痛苦。我们于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1月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 150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30 0例患者 ,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男 72例 ,女 78例 ,年龄 4~73岁 ,中位年龄 4 2岁 ,病程 2天~半年 ,平均 14天。对照组男 74例 ,女 74例 ,年龄 5~ 72岁 ,中位年龄 4 1岁 ,病程 2天~ 6个月 ,平均 15天。两组具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 ,急性期… 相似文献
6.
7.
8.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6(3)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如眼睑不能闭合,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齿颊沟积食,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笔者按发病时间长短,面瘫发展不同阶段分四期应用针灸治疗sl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II$床资料本文51例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少数为家庭病床病人,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13-75岁,病程1天至2年,左侧瘫29例,右侧瘫22例。2治疗方法2.1急性期面瘫出现后7天以内。取上星、患侧头维、臀风、率谷、合谷、风池等穴,针刺用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并用艾条灸缀风、牵正、地仓、颊车、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加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面部穴位针刺后加电针,再用生姜片贴敷穴位,用TDP照射。结果7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33%。结论电针加TDP隔姜照射治疗能有效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应用针刺分期配合物理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治疗组63例,治疗组在常规扩血管、营养神经、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配合物理因子分期治疗。急性期(1-7)天给予针刺加微波局部照射。恢复期(7天以上)电针、红外线加中频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该法治疗组患者的肌力简易评分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杜雅俊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3(2):37-38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根据面瘫的不同分期,分别采取相应的针刺拔罐疗法。结果:经治疗,200例患者中,治愈者168例,总有效率为99.5%。结论:运用针刺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病程长短与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关系。方法收集150例面瘫患者,分为发展期组52例、静止期组50例、恢复期组48例。三组均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有效率差异。结果发展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Ⅰ-Ⅲ级所占比例为100.0%,明显高于静止期组的88.0%和恢复期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展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静止期组的62.0%和恢复期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应把握好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以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电针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青云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6(2):224-22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面瘫,多见于Be11氏面瘫[1,2],祖国医学称之为“口口呙”、“口僻”[3],近年来,本人对面瘫的治疗进一步改良方案,采用电针为主治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84例面瘫患者均系我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电针组88例,男性42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左侧面瘫47例,右侧41例;病程最短1d,最长16a。对照组96例,男性51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58岁;左侧面瘫42例,右侧54例;病程最短0.5d,最长3a。中青年约占78%。1.2 方法1.2.1 取穴:治疗组患者从就诊当日起,先采用体针健侧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分期采用不同康复疗法治疗100例面瘫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急性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恢复期组。结论分期康复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起效快、治愈率高,安全、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临床发病率较高,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多为经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我们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治疗此病,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246例,其中治疗组186例,采用针刺加推拿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传统针刺疗法。所有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120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8岁平均20~40岁;左侧面瘫106例,右侧面瘫80例,病程最短者3小时病程最长者1年。 1.2 治疗方法:(1)取穴:主穴:阳白透鱼腰;下关透颧髎;颊车透地仓;大迎透颧髎;地仓透承浆;下关透颊车;颧髎透四白;配穴:风池、翳风、合谷、足三里、曲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是因面部感受风寒 ,局部病毒感染 ,面神经缺血或水肿 ,或附近组织有炎症病变等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1 ]。我们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 5 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30例 ,女 2 0例 ,右侧面瘫35例 ,左侧面瘫 15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5岁 ,以 2 5~ 45岁居多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30天 ,多数在 7天内来就诊。1.2 治疗方法1.2 .1 初期穴位 地仓、大迎、颊车、阳白、四白、太阳、医风、合谷、牵正、下关。1.2 .2 后期配穴 在上述穴位的基础上 ,上唇歪取禾寮、人… 相似文献
18.
白晔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12(3):60-61
目的:观察108例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效果。方法:分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依分期辩证施治。结果;本组痊愈97例,显效8例,好转3例。显效,好转均家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提示:患病年龄小,治愈率高;治疗时间越早疗铲越刀性期和恢复台愈率高;恢复后期易遗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分期辩证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针灸门诊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分期辩证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和House-Brackmann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痊愈率88.33%、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78.33%(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House-Brackmann评分、FDI量表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早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分期综合治疗186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395-397
目的寻求针灸治疗本病的最佳时机及最佳治疗方案,同时结合定位诊断,预测本病的转归。方法对1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期综合治疗,并设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急性期针药结合,恢复期尽早运用电针;对照1组急性期单用西药,恢复期治疗同治疗组;对照2组急性期单用针刺,恢复期不用电针。结论:治疗组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疗效好、疗程短(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急性期针刺患侧面部,不但可行且有效,故对周围性面瘫应尽早针灸介入治疗;另外不同治疗方法组合对针刺效应产生不同影响,其中以急性期针药结合,恢复期尽早运用电针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最好,是最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