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肾气不足证与肾阴亏虚证的患者双手六部脉进行脉象描记与分析,揭示其脉象信息特征,探索证候与脉象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0例肾气不足证和35例肾阴亏虚证的患者,与25例正常组作对照,利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同时检测并记录受试者两手寸、关、尺六部脉象的变化,并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结果:通过症状量表辨证判定与脉象信息判定的对照分析,得出实验组脉诊仪正确辨证诊断的符合率为68%,而正常人群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8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脉象变异程度及多部异常改变与患者病程的长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关系密切。结论:根据传统中医脉诊理论,通过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及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可以观察相关证候的脉象信息特征;揭示了脉象、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对中医客观化诊断及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七情内伤五脏"所致常见证侯的脉象信息特征,探索病因病机、脉象、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对情志因素所致证候的客观化诊断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将102例因情志异常致病的患者,分为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肾气不足、痰蒙心神4个证型组,并与25例正常组作对照,利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同时检测并记录受试者两手寸、关、尺六部脉象的变化,并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结果:实验各组与正常人群组在异常脉象检出率上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脉象变异程度及多部异常改变与患者病程的长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关系密切.结论:通过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及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可以观察情志因素所致证候的脉象信息特征;初步验证了部分情志异常伤及脏腑的对应性,揭示了病因病机、脉象、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对情志疾病的中医客观化诊断及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18-2021
目的:揭示心阳不振证与瘀阻心脉证心悸的脉象信息特征,探索脉象与病机、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例心阳不振证、32例瘀阻心脉证心悸患者,与25例正常组作对照,应用TL-MZ-XM-Ⅱ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同时检测并记录受试者双手寸关尺六部脉象的变化,并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试验组与正常人群组的脉象异常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中医辨证与脉象信息判定的综合对照分析,得出TL-MZ-XM-Ⅱ型中医脉诊仪正确辨证诊断的符合率为75%,心阳不振证以脉弱或沉迟无力脉为主,瘀阻心脉证以涩脉、结脉、代脉为主要表现。脉象的变异程度及多部异常改变者,与患者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关系密切。结论:运用TL-MZ-XM-Ⅱ型中医脉诊仪及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心悸相关证候的脉象信息特征及病机,其脉象与病机、证候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本试验对心悸中医辨证诊断客观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5例遭受惊吓刺激而出现肾气不足患者的双手六部脉象观察,揭示恐则气下,恐伤肾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传统中医诊脉三部九候方法,分别对25例患者及25例正常人群,进行寸关尺六部脉象信息的动态采集与描记,并运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有条件的患者给与疗程的跟踪监测。结果:正常人群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88%,肾气不足证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60%,试验组与正常人群组在异常脉象检出率上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患者以脉沉无力为主,青少年患者以沉滑为主,另有变异类型,位在两尺,其他余部可有改变。结论: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初步观察、揭示了恐则气下,恐伤肾的脉象信息特征,为进一步情志疾病的中医脉象观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肝病五证脉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医不同脉象的图形描记,国外已有不少资料,但对中医证候的脉图描记则未见报道。鉴于脉图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故1985年5月10至8月10日,笔者用MX—Ⅰ型心电脉象仪对属于中医肝病五种不同证候组的257例女性患者进行了左手关脉的图形描记,并以137例不同年龄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弦脉相关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脉诊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现代中医巨著《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弦脉相关症状进行归纳、统计,发现并阐明弦脉相关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结果:脉象中弦兼脉的频率远大于单弦脉,两者之比为4.57∶1。弦脉症状中疼痛频次最多,以腹、头、胁部疼痛为主。舌苔以舌红苔黄最多,舌淡苔白次之。结论:弦脉相关证候群的病机复杂,主要与中医的肝密切相关。弦脉相关的舌苔以热、痰证为主,寒、饮证次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舌脉诊数据在失眠不同证型中分布规律,为同病异治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搜集失眠为主症的398例医案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舌象脉象信息和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分析、R×C卡方检验和关联规则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失眠高频证候舌脉数据。结果:选取以失眠症为主症的医案中出现频数较高且典型的三种证候进行,证候类型分别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和痰瘀互结型。其中78例肝郁气滞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淡红舌、舌胖大、苔薄白或薄黄、脉弦;65例心脾两虚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淡白舌、舌胖或带有齿痕、苔白或薄白、脉沉或脉虚无力;49例痰瘀互结型高频舌脉诊数据为:舌质暗或紫、舌胖大、苔白或黄腻、脉弦滑。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肝郁气滞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淡红、苔白、脉弦;心脾两虚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淡白、苔薄白、脉沉或脉虚无力;痰瘀互结型失眠常见的舌脉组合为:舌暗紫、苔白腻、脉弦滑。结论:在失眠症医案中,失眠症的三类典型临床常见证候的舌质、舌苔、脉象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三种不同证型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辨证疾病证候提供辨识度高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并总结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基础上构建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和理化检查资料.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型比较,总符合率为50.6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4个主要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结果与临床辨证分型比较总符合率不高,提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表现以兼夹证为主,单一证型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王赛  陆小左 《河南中医》2015,35(1):43-44
脉诊认识方式有直观概括、形象描述、要素分析、脉图示意、脉图描记,无论客观化方式如何,同一的目的都是把握脉象信息,完成脉诊以进行辨证治疗。由此方面而论,各种脉诊认识方式都是一种工具,是把握脉象信息以促成临床诊断治疗的工具。其中脉图描记作为一种脉诊认识的方式,在人们对把握脉象的迫切需要中应运而生,是脉诊认识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几种脉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是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用脉象仪记录脉象进行研究已有一些报导,但各种脉象仪所用换能器性能不一,记录出的波形因而也颇有出入.我们应用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物理教研组制作的用半导体应变片作为换能器的脉象仪描记了94人的脉搏波,主要观察了滑脉、弦脉、弦滑(又分以弦为主及以滑为主两种)以及细滑、沉细及平脉几种脉象.  相似文献   

11.
运用3 MX—1型三头脉象换能器及脉象实验装置。摸拟手指"三部九候"切脉方法,观察并分析62例慢性胃炎患者脉图,并以20例健康者脉图作对照。结果表明:患者组与健康组均以弦脉为主,其中脾胃气虚型,脉形多弦而弱,右关脉力明显减弱;阴虚内热型多见滑脉,左手三部脉力偏弱;湿困脾胃型脉形弦、平而缓、右关部脉力增强;肝郁气滞型的脉形弦,二关部脉力增强。脉形、脉力、脉位的变化与临床辨证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近现代医案对肝郁气滞证候疗效的标志性症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挑选表征肝郁气滞证中医疗效的标志性症状,并分析症状的变化属性及变化过程。方法采用个案分析法。编制计算机软件,录入近现代名中医复诊医案,构建数据库;从近现代名中医复诊医案数据库中整理出辨证为肝郁气滞证的医案;总结四诊信息变化和证候改善的语言表达规律;原文复合证候拆分;四诊信息的规范化处理:以证候的国家诊断标准为依据,分析各症状的变化属性以及变化过程。结果标志肝郁气滞证改善的信息点有:腹胀痛、胁痛、月经不调、抑郁、胁胀、乳房发胀。结论本研究提取出了诸多标志肝郁气滞证候疗效的标志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李凤珠  魏红  刘明林 《光明中医》2013,28(6):1118-1121
目的通过对肝癌病人脉象多维信息的临床观察研究,揭示肝癌的特异性脉象信息特征,及相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方法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应用TL-MZ-XM-Ⅱ型三探头脉象分析仪进行脉象采集,并运用中医特色的脉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寻找肝癌脉波的独特表现。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肝癌患者的脉象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P<0.05),其脉象主要表现为弦脉、涩脉,并有数脉相兼表现。结论运用TL-MZ-XM-Ⅱ型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可以检测到肝癌患者的特异性脉象信息特征,此研究对中医脉诊客观化及肝癌的中医客观化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丹  黄立中  冯磊  李阳  肖玉洁 《新中医》2016,48(4):210-214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及辨证分型标准,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调查11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舌象、脉象,填写乳腺癌骨转移中医证候规律研究调查表,采用SPSS建立四诊信息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依据专业知识,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舌脉。结果:1.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6类证型分别为:阳虚寒凝证、气滞血瘀证、痰湿流注证、肝肾阴虚证、热毒内结证、气血亏虚证。2.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症状为局部胀痛或酸痛,疼痛持续,痛处固定,形体消瘦,动作迟缓,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结论:初步揭示了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有利于指导中医辨证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求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对1998-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临床研究方面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肝系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结果 (1)证候分布:在相关的56篇文章中,肝系证候共出现6种,依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为: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肝郁气滞证和冲任失调证.(2)总体用药规律:以牛膝、钩藤、生地黄、天麻、白芍、菊花、夏枯草、黄芩、川芎、泽泻、石决明、茯苓、桑寄生、栀子、杜仲、牡丹皮、牡蛎等为主.(3)分证用药规律:肝阳上亢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证以杞菊地黄汤加减,肝火炽盛证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风内动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气滞证以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证因仅有1篇文献报道,故暂不作分析比较.结论 近10年北京地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用药规律,是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求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1998—2007年北京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临床研究方面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肝系证候分布及其用药规律。结果(1)证候分布:在相关的56篇文章中,肝系证候共出现6种,依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为: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肝郁气滞证和冲任失调证。(2)总体用药规律:以牛膝、钩藤、生地黄、天麻、白芍、菊花、夏枯草、黄芩、川芎、泽泻、石决明、茯苓、桑寄生、栀子、卡十仲、牡丹皮、牡蛎等为主。(3)分证用药规律:肝阳上亢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证以杞菊地黄汤加减,肝火炽盛证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风内动证以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气滞证以逍遥散加减,冲任失调证因仅有1篇文献报道,故暂不作分析比较。结论近10年北京地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系证候的用药规律,是在辨证基础上运用古方加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7.
脉诊研究规范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中医脉象,吸引了部分其它学科学者的兴趣,近40年来多学科学者(含医学)致力于中医脉诊研究,企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改变那种主观、抽象地“在心了了、指下难明”的状况,并从脉象信息的内涵中找到生命科学的新信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客观描记仪器的研制;脉图分析方法研究;脉搏波及脉象形成机理的动物模型及实验研究;三部九候的临床、分析方法及机理研究;正常人不同生理状态下,四时、昼夜脉象及脉图研究;脉象、脉图与病、证关系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脉诊是中医宝库中独特的一部分,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脉诊的机理究竟如何?现在还不很清楚。尤其是一些中医特有的脉象,如滑脉、弦脉等,只能用手指感觉,缺乏客观指标,更不了解其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在毛主席关于中西医结合的伟大号召下,有人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脉象,如有人对六种常见的脉象(弦、滑、弦滑、细弦、细滑、沉细)用脉搏描记器记录后,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血管介入栓塞化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行血管介入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12例,应用"肝癌介入前后辨证分型回顾性病历调查表"收集患者介入前后的中医四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舌脉55个变量,对所有症状、体征、舌脉象等四诊信息进行样本频数统计分析,删除各证候指标中出现率2%的变量,其余变量应用分层变量聚类分析确定每类的证候要素,归纳出每类的中医证型,比较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特点。结果介入前后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均以肝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脾虚证、阴虚证为主。介入前后基本证候整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后肝郁气滞证、湿热证较介入前明显增多,脾虚证、阴虚证较介入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肝癌血管介入栓塞化疗后患者中医病机更倾向于肝气郁滞证、湿热证,临床应重视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华北地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由华北地区各大医院收治的共计1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制定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研表,统计患者相关信息。对各中医证候和常见症状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以及常见症状在中医证候中出现的概率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中医证候可以分为风犯肺卫、肝火犯肺、肺脾气虚和气虚血瘀,4种症候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分别为咽痒咳嗽、咽干口苦、自汗畏风和胸闷气短,中医证候与临床辨证症候的符合率为50%。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诊断应以中医诊断和临床辨证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