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献  李丙鑫 《淮海医药》2002,20(4):342-343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DHF患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6例,两组患均给予抗DHF的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加用卡托普利37.5-75.0mg/d,疗程4-6个月,对比两组患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超声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也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可以用于治疗DHF。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甘糖酯(PGMS)在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CHF)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GMS组(20例)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PGMS100mg,tid,2w后与常规心衰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在PGMS组,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降低较常规组显著(P<0.05),且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改善(P<0.05)。提示:PGMS在治疗CHF过程中,可通过对机体内TNF-α浓度的调节,发挥其降低血液黏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雷米普利在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防治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方法:81例心功能(NYHA)III,IV级重症CHF患随机单盲分为2组:雷米普利10mg/d组41例,雷米普利5mg/d组40例,追踪1例,观察患心功能,不良反应和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雷米普利治疗重症CHF3个月和12个月,2个均明显改善心功能,但10mg/d治疗3,12个月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5mg/d组(P均<0.05),治疗后3及12个月10mg/d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事件比5mg/d组均明显减少(P均<0.05),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需做PTCA/CABG,心脏性死亡和总的死亡(心脏性及非心脏性死亡总和)等事件。10mg/d组虽比5mg/d组减少,但P>0.05,可能与病例数小有关,同时2组治疗后3和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且10mg/d组治疗12个月后上述3项指标均优于5mg/d(P均<0.05),2组治疗后的3和12个月,血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或减慢,但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仅有轻度咳嗽,头晕,头痛,结论:用雷米普利10mg/d治疗重症CHF,预防心脏性事件更适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用卡托普利和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衰大鼠左室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按照正交设计试验方案服药5周,测定左室重量/体重比(LVW/BW),心肌组织胶原VG染色,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I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急性心梗模型组,慢性心衰模型组LVW/BW,ICVF,PVCA均显著升高(P<0.01),卡托普利显著逆转左室肥厚(P<0.05),减轻间质纤维化(P<0.05),阿司匹林对其无影响(P>0.05),但二者联用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P<0.01,P<0.05),且表现为拮抗效应。卡托普利对血管周围纤维化无显著性作用(P>0.05),但与阿司匹林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其拮抗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血管周围纤维化的显著不利作用(P<0.05),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弱卡托普利逆转左室肥厚及减轻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本身对血管周围纤维化的发生也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卡托普利、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64例,随机分组:观察组(n=32),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倍他乐克,疗程观察4-6wk。对照组(n=32)为常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I-Ⅱ级以上为有效,按照YNHA心功能分级,28例有效,占87.5%,对照组19例有效,占59.4%。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左室射血分数上升(P<0.01)。结论:强心、利尿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能有效地改善CHF患的心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用维尔坦和维尔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CHF患者40例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的基础上,分组A组(n=20,口服维尔坦40。160mg/d);B组(n=20,口服维尔坦40—160mg/d,卡托普利37.5—150mg/d)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血生心,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P〈0.01),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维尔坦单用治疗CHF优于维尔坦与卡托普利联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与心脏舒张功能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50例,用HP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二尖瓣血流A峰/E峰面积(VA/VE)、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以及应用Killip分级判定心功能。结果 ①36例血管再通组与14例未溶通组之间,在年龄、性别、AMI部位、临床心功能、LVEF、FS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陈旧心肌梗塞病史等方面均无显差异(P>0.05)。②溶通组与未通组相比,VA/VE比值明显低于未通组(1.0129±0.3427比1.3335±0.4077,P<0.01);VA/VE>1出现率少于未通组(47.2%比85.7%,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AMI使梗塞相关血管再灌注后,对左室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会更大些。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文忠  郭华  杨宝刚 《中国医药》2006,1(3):138-139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和地高辛、卡托普利治疗;阿司匹林组加服阿司匹林75mg/d;氯吡格雷组加服氯吡格雷75mg/d。分别于入选时、入选后1月、6月、1年在静息状态下,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之比(E/A)。结果氯吡格雷组可明显改善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并存在一定的时一效关系,优于其它组(P〈0.01),而阿司匹林组疗效差;各组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加用抗血小板药物有意义,但应选氯吡格雷,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疗效。方法CHF患者56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高剂量组n=28,150mg/d,低剂量组n=28,25mg/d,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89.3%,明显优于低剂量组60.7%(P〈0.01),左心室功能指标每搏量(SV)、心排出量(CO)、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高剂量组有显著改善(P〈0.01),低剂量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大剂量(目标剂量)ACEI较小剂量更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朱兵  赵丽 《医药导报》2001,20(4):230-23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青霉素V钾片0.5mg,tid,疗程3d,替硝唑片2g顿服(次日起0.5d,bid),疗程2d治疗组加有妇康冲剂12g,tid,对照组加服维生素K38mg和酚磺乙胺0.5g,tid,疗程均1-2周。结果:治疗后阴道出血量不多于月经量治疗组93.7%,对照组70.0%,两者差异显著(P<0.05);阴道出血持续时间<1周者治疗组70.0%,对照组30.0,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3.3%,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林劲  翟任群  吴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53-1955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CHF患者42例,并与单独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0.0%(P〈0.05),治疗组SBP、DBP、HR、LVESd、LVEDd均明显下降(P〈0.05),LVEF增加明显(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胡远江 《中国药房》2012,(12):1114-1115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强心、利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赖诺普利10mg.d-1、螺内酯40mg.d-1。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脏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高血脂、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赖诺普利与螺内酯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心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戴仁海 《海峡药学》2011,23(1):63-65
目的通过比较静脉泵入与静脉注射速尿(呋塞束)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效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5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静脉泵入组与静脉注射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静脉泵入组速给予速尿100mg·d^-1,10mg·h^-1持续静脉泵入10h。静脉注射组给予速尿100mg·d^-1,2次静脉注射。7天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搏量(stroke volume,SV)、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的变化。结果静脉泵入组总有效率为92%.静脉注射组的68%,差异有显著性(P〈0.05)。静脉泵入组LVEF、CO、SV、CI改善明显优于静脉注射组(P〈0.05)。结论静脉泵入速尿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加用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18周后,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规药物加用螺内酯治疗CHF的疗效显著,螺内酯在CHF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病因不同的CHF患者86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洋地黄和(或)硝酸酯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组).同期按常规治疗86例CHF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房内径(LA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心率、心功能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组3个月后LVEDD、LVESD、LADD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改善心室重塑。提高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口服,疗程14d,观察2组血压、心率、脉搏变化情况并随访4个月。结果2组的心率、脉搏、血压、再入院例数及再入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因心脏事件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再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采用比索洛尔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益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减轻其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140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70例(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62±13a),剂量12.5-25mg, tid,进行0.5-3mo治疗;硝苯地平组70例(男、女性各35例,年龄58±12a),剂量10mg,tid,疗程相仿。结果: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以硝苯地平组更明显;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的降低、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增加以卡托普利组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CHF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91.49%(43/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LVFS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曲美他嗪联合治疗CHF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剂量卡托普利(开搏通)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单独大剂量开搏通治疗组(n=61)和在厄贝沙坦片150 mg/d基础上逐渐加量开搏通片至最大耐受量组(n=78).观察8个月后两组在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实验、住院次数、病死率等项目的 差异.结果 8个月后联用厄贝沙坦组住院次数显著减少(P<0.01);6 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LVEF等方面与单独开搏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胸比、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较单独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更优越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