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血浆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变化,探讨联合分析PA和CRP变化预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08例川崎病患者病例资料,包括血浆中PA、CRP水平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等。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ROC曲线分析等统计方法,对PA和CRP在疾病时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联合分析血浆PA及CRP的变化在预测川崎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意义。结果:在川崎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浆PA水平为(44.6±34.9) mg/L,较正常参考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水平为(88.4±46.7) mg/L,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浆PA<80 mg/L的55例患者中,以76.5 mg/L为界限,CRP<76.5 mg/L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扩张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和CRP在川崎病急性期有明显变化,联合分析PA和CRP的变化,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前白蛋白( PA)在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时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93例KD患儿,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CAL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组(nCAL)组,对照组随机选择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93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年龄、性别与KD组匹配。检测PA水平,比较KD患儿与对照组患儿PA水平,以及CAL组与nCAL组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PA水平。结果 KD患儿急性期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急性期和恢复期PA水平均较nCA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在川崎病急性期有明显降低,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35例)、双支病变亚组(36例)和多支病变亚组(20例);另选43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人群的血浆CRP和ApoA-I水平.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CRP[单支病变组:(8±5)mg/L;双支病变组:(10±5)mg/L;多支病变组:(10±5)mg/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poA-I[单支病变组:(1.33±0.33)g/L;双支病变组:(1.26±0.32)g/L;多支病变组:1.20±0.31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组各亚组间比较,血浆CRP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血浆ApoA-I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的较低.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CRP和ApoA-I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区别,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提示上述指标可能共同参与或介导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G (IgG)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及我院治疗的68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于急诊期和恢复期测定其CRP、TNF-α及IgG水平,就所有患儿在上述两个阶段的CRP、TNF-α及IgG水平进行比较。于急诊期对所有患儿进行心动图检测,按是否伴有冠脉病变分为冠脉病变组19例和非冠脉病变组49例,对比两组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G水平。结果68例川崎病患儿在急诊期的CRP、TNF-α及IgG水平分别为(26.88±8.31) mg/L、(21.54±6.19) ng/L及(19.88±7.16) g/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治疗,患儿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下降,患儿在恢复期的各指标水平分别为(8.15±2.94) mg/L、(13.41±5.02) ng/L、(12.51±4.13) g/L,明显低于急诊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其CRP、TNF-α及IgG水平分别为(28.19±8.44) mg/L、(26.26±5.75) ng/L及(19.28±7.15) g/L,均明显高于未伴有冠脉损伤的患儿的(17.28±5.36) mg/L、(18.21±4.58) ng/L及(13.75±5.28) 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TNF-α及IgG水平的变化与川崎病患儿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及病情发展有关,因此可将其作为预测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倩  范晓晨 《安徽医学》2020,41(4):389-392
目的 探讨血浆前清蛋白(PA)水平对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28例KD患儿(KD组)的临床资料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体检资料。KD组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典型KD组98例和不典型KD组30例,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23例和nCAL组105例,记录各组患者P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各组间以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PA的最佳截断值,计算PA判断KD合并CA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治疗前KD组PA水平为(68.91±40.65)mg/L,低于对照组的(180.20±31.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PA水平(67.19±41.29)mg/L低于不典型KD组的(74.53±38.60)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PA水平(53.30±24.73)mg/L低于nCAL组的(72.33±42.6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PA的截断值选为82.5 mg/L时,敏感度为87.0%,特异度为69.5%。结论 血浆PA水平有望作为KD患儿合并CAL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geme,KD)惠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58例川崎病患儿,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1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者46例,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后采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结果 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治疗前cTnl、CRP浓度值分另q为(1.13±0.27)ng/mL和(66.63±17.13)mg/L.与其治疗后cTnI(0.93±0.08)ng/mL,CRP(59.58±13.97)m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治疗前cTnI、CRP浓度值分别为(0.66±0.23)ng/mL、(40.52±7.10)mg/L,与治疗后cTnI(0.15±0.16)ng/mL,CRP(17.85±4.43)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与CRP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动态检测cTnI、CRP有助于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自成文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29-130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78例不同民族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冠心病组32例、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24例、单纯房颤组22例)和30名不同民族的健康人采用比浊散射法,检测血浆CRP含量。结果冠心病组和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CRP含量为(5.38±1.95)mg和(5.15±1.13)m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均高于单纯房颤组[(1.65+0.45)mg/L]和正常组[(1.24~0.35)mg/L](均P<0.01);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CRP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762,呈正相关(P<0.01)。结论 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与阵发性房颤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沉(ESR)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21年6月收治入院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ESR对KD患儿CAL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纳入272例KD患儿,70例KD患儿合并CAL,202例KD患儿无CAL。KD患儿的ESR升高。单因素分析提示CAL组的ESR低于非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586,提示ESR可作为CAL的预测因子(P<0.05)。ESR预测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的临界值为76.5 mm/h。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是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ESR<76.5 mm·h-1时,KD患儿CAL发生风险增加(OR=2.38,95%CI:1.25~4.53)。结论 KD急性期的ESR水平可用于预测KD患儿CAL的发生,ESR<76.5 mm·h-1时,提示KD患儿可能会出现CA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和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测定38例KD急性期患儿和30例正常体检小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WBC、ESR、CRP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WBC、CRP、ESR、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通过直线回归分析,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E/A无相关性(r=0.56,r=1.20,P>0.05);而与WBC、CRP、ESR呈显著正相关(r=1.25、1.82、1.60,P<0.01),与患儿cTnT水平亦呈正相关(r=1.95,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可能与KD患儿急性期心肌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 例川崎病患儿,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采集静脉血,采用纳米金法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并与同期非川崎病引起的发热患儿60 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将川崎病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比较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水平。结果 川崎病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浓度(291.05±170.21) mg/L明显大于亚急性期组(4.93±2.23) mg/L和对照组(74.26±52.68) mg/L (p<0.01)。川崎病急性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 100%异常,显著高于亚急性期组和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为(247.33±183.36 mg/L),无冠状动脉损伤组(213.14±197.10 mg/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59)。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升高,亚急性期下降,对于早期诊断川崎病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浆活性与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检测46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健康对照者tPA和PAI1血浆活性。结果:(1)川崎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PA血浆活性及tPA/PAI1均明显降低,而PAI1血浆活性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川崎病Ⅰ组(合并冠状动脉损伤)与川崎病Ⅱ组(无冠状动脉损伤)相比,tPA血浆活性及tPA/PAI1明显降低,PAI1活性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崎病急性期血液高凝可能与纤溶失衡有关,血浆tPA/PAI1可作为判断和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在诊断小儿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类别中的作用.方法 对42例单纯小儿哮喘患儿和84例小儿哮喘合并感染患儿(哮喘合并细菌感染33例,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29例,哮喘合并病毒感染22例)进行PA、CRP 及WBC检测并分析.结果 单纯小儿哮喘组患儿PA值为(305.5±68.6) mg/L,CRP值为(8.1±+3.4) mg/L,WBC值为(7.5±3.5)×109/L;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患儿PA值为(123.8±19.2)mg/L,CRP值为(65±28.5) mg/L,WBC值为(17.8±3.9)×109/L;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患儿PA值为(186.3±34.3) mg/L,CRP值为(31.1±8.6) mg/L,WBC值为(8.3±3.3)×109/L;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患儿PA值为(289.5±78.5) mg/L,CRP值为(10.7±2.6) mg/L,WBC值为(3.5±1.6)×109/L.哮喘合并细菌感染及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组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PA、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明显降低(P<0.01),CRP明显升高(P<0.01或P<0.05);哮喘合并细菌感染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合并细菌感染组比较,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WBC值变化不明显;哮喘合并病毒感染与单纯小儿哮喘组比较,WB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和CRP变化不明显.结论 PA 、CRP、WBC检测有助鉴别小儿哮喘是否合并感染及判断感染的病原体类别,也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三项联合检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7):530-533
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实施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诊断,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川崎病急性期患儿20例为急性期组、川崎病恢复期患儿20例为恢复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2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NT-proBNP和CRP水平,再将川崎病患儿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和冠脉病变组,并比较其NT-proBNP、CRP水平。结果: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的NT-proBNP、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急性期组又明显高于恢复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期组病变检测中发现,有病变患儿的WBC、PLT、CRP水平高于无病变患儿(P<0.05),但NT-proBNP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川崎病急性期组中的无冠脉病变组和冠脉病变组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病变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实施NT-proBNP、CRP检测,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病变程度,可作为实验室指标和治疗指导,两者联合检测准确性更高,对川崎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变化与川崎病怠者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60例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进行血清CRP和IgC、IgA、IgM检测,并通过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明确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结果 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血清CRP和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上述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伴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血清CKP、IgG、IgM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P<0.01).结论 川崎病患儿血清CRP、IgG、IgM的升高与患儿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浆血栓素B2(TXB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将2006-03~2006-11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40例设为川崎病组,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各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1次;同时抽取20例正常体检儿童(对照组)外周静脉血1次.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TXB2的浓度.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川崎病患儿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并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和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 结果 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血浆TXB2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儿童增高(P<0.05);恢复期TXB2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CAL)组TXB2的浓度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P<0.05);恢复期CAL和NCAL组比较TXB2的浓度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活化,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TXB2水平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的损伤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有无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分为研究组(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和对照组(未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统计记录所有患儿临床相关资料,对比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差异性,分析儿童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川崎病患儿有42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52.50%;38例未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占47.50%。研究组在性别、年龄、体温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疾病类型、白细胞计数(WBC)>12×109/L、C反应蛋白(CRP)≥100 mg/L、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不完全川崎病、WBC>12×109/L、CRP≥100 mg/L、PLT>300×109/L使儿童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危险增加依次为3.462(1.379~8.691)倍、3.131(1.226~7.995)倍、4.026(1.452~11.159)倍、4.062(1.315~12.549)倍。结论:冠状动脉损害常见于不完全川崎病,川崎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其中WBC>12×109/L、CRP≥100 mg/L、PLT>300×109/L是并发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对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应积极检测血清相关指标,并予以规范处理,以降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前白蛋白(PA)比值对急性胰腺炎(SAP)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重度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AP组16例及非SAP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CRP、PA、CRP/PA比值水平,并利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RP、PA、CRP/PA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SAP组中的CRP、PA、CRP/PA比值分别为(159.11±39.45)mg/L、(172.61±35.59)mg/L、(0.99±0.43),非SAP组分别为(113.30±24.75)mg/L、(219.43±35.54)mg/L、(0.55±0.26),提示SAP组中的CRP及CRP/PA比值明显高于非SAP组,SAP组的PA水平明显低于非SAP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CRP、PA、CRP/PA预测SAP的AUC值分别为0.843、0.818、0.887,提示CRP、PA及CRP/PA均能很好地预测SAP(P0.05)。且CRP/PA的AUC大于CRP、PA的AUC。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CRP、低PA、高CRP/PA均可提示SAP的发生,CRP/PA预测SAP具有更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易感性与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心血管病变分为A组(49例,发生心血管病变)和B组(43例,未发生心血管病变)。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与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血清NT-proBNP、PA、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血清NT-proBNP、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A组高于B组(均P<0.05)。A组和B组血清PA水平低于对照组,且A组低于B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病变与血清NT-proBNP、CRP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PA水平呈负相关(r=0.463、0.356、-0.391,均P<0.05)。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川崎病患儿,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测定血常规、CRP、血沉、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62例川崎病患儿在IVIG治疗前CRP值为(53.88±26.55)mg/L,对照组(3.03±1.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14例,其CRP值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应用IVIG后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CRP值下降不明显,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组中5例对IVIG无反应,在治疗后CRP仍持续增高。结论:CRP可作为诊断川崎病的指标之一,CRP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子,动态观察CRP水平有助于对IVIG无反应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期川崎病患儿, 根据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组(KD-CAL组)和川崎病未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组(KD-NCAL组)。收集患儿的人口学资料,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 并计算NLR和SI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关联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与SII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共入选患儿109例, 年龄1个月~9岁, 男童66例(60.6%), 其中KD-CAL组17例、KD-NCAL组92例。两组患儿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KD-NCAL组比较, KD-CAL组患儿的NLR、SII和CRP均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NLR、SII是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关联因素(NL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