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转不回”出自《素问·王版论要》,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曾把它称之为《内经》之“总提纲”,由此可见它有着极其丰富和精深的内涵。 本文试从圆道说对“神转不回”的蕴涵作如下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神转不回”和圆道说的基本意义 《素问·王版论要》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内经》中“神”的含义十分广泛,而这里的“神”,是指五脏六腑之神机以及其外在表现,它可以从色脉上加以诊察。如两目精明,面色光华,六脉调和,语声有力等现象统称为“有神”,这就意味着健康。因此,“神转不回”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的抽象概念。在常态之中这种生理活动的总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4期所载“谈谈有关桂枝汤服法中的一些问题”一文,提出“须臾等于48分钟”之说。查阅有关文献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笔者认为此说依据欠可靠,且也不符合临床实际。一、须臾等于48分钟的解释,出自梵典《僧只律》。查《中国佛教史》:“从现存可靠资料来看,在  相似文献   

3.
《海南卫生》一九八一年第1期载《中药外熏、内服治疗急性结膜炎》一文,其处方有“古皮”与“七厘”者,不知为何物。有些同志翻阅了好几本中医中药教科书与参考书,均找不到这两个药名,后来问及一位老中医,他也猜测地说:古皮可能是地骨皮  相似文献   

4.
肾之精气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难点,各版各类教材说法不一,尚有含混不清之嫌。故本文就此试从古代“精气学说”谈起,对其内涵略作剖析,不妥之处敬请同道雅正。 1 精与气的含义 1.1 精气学说中的精与气 精气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它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影响较大,以管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精气学说,于是精与气的概念便由此而生。《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即精属气的范畴,且为气中的精华部分,这是精的一个含义。同时,《管子*心术下》又说:“一气能变曰精。”说明气是能够运动变化的精,精与气乃同一种物质,这是精的另一含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精即气,气即精,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如《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王充在《论衡*言毒》中也指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既然世界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作为世界万物之一的人,无疑也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充在《论衡*论死》中也云:“气之生人,尤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而《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此处之“精气”与“烦气”相对,精气无疑是指气之精华部分,与精的第一个含义相同,这也正是人从本质上有别于其它物类之处,成为万物之精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精气”一词,除此含义外,还指“气”和“精”,有《易传*系辞上》为证:“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总之,精气学说中的精即精气,含义有二,一是指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二是专指气之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相似文献   

5.
<正> 一、历代医家对“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的论述《素问·玉版论要》说:“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素问·玉机真脏论》亦说:“吾  相似文献   

6.
用“阳萎”还是用“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将“impotence”定名为“阳萎” ,并于 1998年 10月公布。公布 4年多来 ,发现这一名词的统一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医学图书中 ,中医界绝大多数用“阳痿” ,西医界一般也多使用“阳痿” ,而泌尿外科图书则多用“阳萎”。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医学大词典》、《现代中医学》等等 ,均用“阳痿” ;一般西医图书 ,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计划生育》、《英汉医学词汇》、《英汉医学辞典》、《内科学》、《外科学》、《实用内…  相似文献   

7.
“摶”之俗体作“(搏)”,与“搏”形近,近一个世纪来《伤寒论》《金匮要略》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凡“搏”皆讹为“搏”,而赵开美本《伤寒论》、元大德《千金翼方》或作俗体“搏”,或作繁体“摶”;元邓珍本《金匮要略》、赵开美本《金匮要略》皆作俗体“搏”,是诸善本《伤寒论》《金匮要略》无一作“搏”者。本文确证铅字排印本、电脑录入本《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搏”皆为讹字,当作“摶”。2005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文本《伤寒论》据笔者意见已将“搏”改为“抟”。  相似文献   

8.
《易经》是东方文化科学体系的核心,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古老文化科学都能在《易经》基础上得到统一。尤其是传统医学,不仅可以说属于《易经》体系,而且是历来用《易经》的典范,我国第一部传统学经典《黄帝内经》简直就是《易经》的注本。因此,古贤有“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易同原”、等说。于是,当我们被世界“针灸热”所警醒并深入发掘针灸学这一宝贵遗产,从而去寻筧其源头时,便会自然地想到我国的《易经》,冯友兰认为“任何数目字都可以套进去”、“《周易》哲学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以下,试就《易经》与针灸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最近公布了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00种“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位居第32名,在研究院主办的本单位学报中名列第一。这一结果是对1990、1991年中国出版的20种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  相似文献   

10.
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五脏别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而来。就是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包括饮食物的营养和水液等。《灵枢·本脏篇》又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四逆汤为《伤寒论》[1]中经典方,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仲景对四逆汤“四逆”的文字论述颇多,后世医家对其解读亦众多,大多以“四肢厥逆”来解.但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2]本经主旨,发现“四逆”不仅仅是“四肢厥逆”之意.本文试对四逆汤中“四”、“逆”解释阐述如下. 1“四”字释义 《说文解字》[3]懈释“四”字:口,四方也.八,别也.口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4]解释说:阴数次三也.《正韵》[5]:“倍二为四.”可以看出“四”字有方位、数量等含义.对于仲景书中关于“四”字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正> 通常对“四肢为诸阳之本”的解释,我总觉似有牵强。考“本”字原意是指草木的根,如《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由此引申为根源、来源等意;而“末”原意指树梢,如《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后引申为末了、末尾等意,“本”“末”原意既明,而“四肢为诸阳之本”一语,却使人费解。究人身阳气之根本当在肾,正如全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一书所云:“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从临床实践来看,四肢厥冷多由脏腑阳虚或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四肢失其煦养所致。如肾阳虚衰的四逆汤证,脾阳虚的甘草干姜汤证,水饮停于中焦、阳气被阻、不达四末的茯苓甘草汤证,痰阻胸  相似文献   

1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女人,开始喜欢上了韩剧。起初,作为不爱肥皂剧的男子的我,本以为那些多半是年轻的哈韩一族所热衷的,可是随着2005年夏天的《大长今》的热播,我发现许多成熟女人同样热爱。也许我们男人更喜欢韩国的美女——金喜善、金南珠、宋慧乔、李英爱等等,但女人们就喜欢上了一个韩国的“没女”——金三顺,她30岁,糕点师,身高1.59米,体重63公斤,这个女人要啥没啥:没长相、没身材、没青春、没学历、也没有钱。她是2005年韩国最红的女人,她的感情生活制造了韩剧2005年上半年收视率冠军《我叫金三顺》(亦有翻译为《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为什么在疯狂崇尚现代美的时代,人们如此喜欢这个“没女”?  相似文献   

14.
“邪未去不可言补,补之适足以资寇。”这是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论点。张氏认为;“病之一物,非人身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此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如明·王袆说补药只能“养病而不能治病”,清·徐灵胎说:“人唯有病死而无虚死”,《归砚录》中甚至说:“富贵之家,有病不肯祛邪,惟喜立斋景岳之言,乐于补塞,岂知其害较克伐尤烈,其死乃在一朝半日,或旬月之间,较之吸鸦片烟为尤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吴普本草》、《证类本草》所载“神农药性”勘比分析,揭示出中国本草文献上几个问题。一、《证类本草》“本经药”的药性是不全的,缺少“有毒、无毒”内容。二、古代《本草经》不是一种本子,而是多种本子。其载药数不仅有365种,还有595、441、319种。三、所谓“本经药”、“别录药”也不是固定的,有些药在某些《本草经》中,定为“本经药”,但在《证类本草》类中又定为“别录药”。  相似文献   

16.
对有关中风病机的“气虚血瘀”学说的形成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从《内经》至清代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内经》首倡“体虚邪中”之论,为后世各种学说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气虚血瘀”学说的先导。宋、金、元、明的医家提出的各自独立的“气虚”与“血瘀”病机说,进一步深化了对中风病机的认识。清代学者继承发展了前人学理,提出并完善了对中风病机认识的新学说。即:气虚血瘀说。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六年五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特殊的一页,对于“文化大革命”究竟应当怎样认识?“文化大革命”究竟错在那里?从“文化大革命”中应吸取那些经验教训?这是中国人民,也是世界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  相似文献   

18.
“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其思想肇始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则说:“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  相似文献   

19.
1984年第四期《医学情报工作》杂志,见到“省志论”和“二流说”,副题:试论省级综合性医药期刊的性质和作用一文后,感到十分惊奇。说实话,我是不赞成该文所陈述的那些观点的。这篇论文,1984年5月曾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经验交流会”上宣读过,引起不少同志的议论。有的同志说:“原认为此论文是批判‘省志论’和‘二流说’的,真没有想到是对此歌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医界对于命门的探讨颇多,产生了“右肾命门说”、“两肾之间命门说”、“肾间动气命门说”等学说。这些学说的提出,无非是强调肾阴肾阳的重要性而已.而首先提出命门这一概念的《内经》,却与上述观点不同.《灵枢》有两处明确指出“命门者,目也”;《素问》有一处提到命门,亦指“目睛”而言。笔者认为,“目睛命门说”有值得重视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