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大肠癌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分析我院1985年以来16年间收治的大肠癌340例,对其中的青年大肠癌39例和老年大肠癌15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青年大肠癌年龄青,病变多发于右半结肠,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进展快,病程多在3个月,5年生存率仅28.5%。结论:临床上对青年人出现腹痛,特别是右侧腹痛、血便为主要症状者,必须警惕大肠癌可能,及时进行肛门指检及全结肠镜检查,以便使青年人大肠癌得到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青年大肠癌患者。结果65例均行手术,其中根治切除42例,分别为Miles术式31例,Dixon术式11例。结肠癌根治术14例,分别为乙状结肠癌根治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横结肠癌切除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例。姑息性切除9例,本组获随访60例,根治组5年生存23例。姑息性切除及探查造瘘术式均于手术后半年内死亡。结论提高青年人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尽量行根治手术。只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7月~2004年7月64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结果:64例青年人大肠癌,平均病程5.6个月,误诊49例,占76.6%,误诊以痔、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痢疾多见.Dukes分期:C、D期共49例,占76.6%(49/64),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腺癌多见,共49例,5年随访生存11/33例(33.3%).结论: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病程短,确诊晚,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积极行根治手术,综合治疗是提高青年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大肠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32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分析,认为青年人大肠癌虽然发病率低,但具有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以及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等特点。并着重讨论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原因,既有该疾病病程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及早期表现不明显等客观原因,也有病人及其家属自误以及医务人员方面等诸多因素,分析认为提高青年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7例青年人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人大肠癌病理类型以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为主,确诊时均属中晚期;易误诊为肠炎、痢疾、痔疮、阑尾炎等消化道常见病;根治术5年生存率为41.2%(7/17),未行根治术者均在确诊后1年内内死亡.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短,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确诊晚,预后差,早期诊断,积极行根治手术,综合治疗是提高青年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情况。方法对143例大肠癌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以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但早期诊断情况不乐观。结论重视直肠指检、医务人员提高警惕性、扩大结肠镜检查范围均可达到早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8.
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分析近10 a经消化内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196例,通过对其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的分析,提高对大肠癌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根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青年女性大肠癌的认识。方法 总结该院5年间收治的32例年龄低于35岁青年女性大肠癌内镜资料、临床表现、病理及原癌基因蛋白(c-erbB-2)表达和治疗情况,同期青年男性作对照。结果 青年女性大肠癌在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和病理上与男性患者相似,血色素测定女性组明显低于男性组(P〈0.001);c-erbB-2蛋白表达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纽(P〈0.05)。结论 贫血可能是提示青年女性大肠癌具有诊断价值的参考指标,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可提示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青年大肠癌与老年大肠癌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肠癌多发生于老年人。青年人大肠癌误诊率和恶性度均较高 ,其预后也不如老年人。我科于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7月收治 36例 30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和 4 0例 6 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 ,现将两组资料分析比较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年龄与性别 青年组 ,男 2 2例 ,女 14例 ,二者比例 1 5 7∶1,年龄最小者 16岁 ,平均 2 4 5岁 ;老年组 ,男 2 3例 ,女 17例 ,二者比例 1 35∶1,年龄最大者86岁 ,平均年龄 6 8 5岁。1 2 临床表现 青年组 (36例 )和老年组 (40例 )大肠癌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见表 1。表 1 青年组与老年组大肠癌临床表现症状与体…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大肠癌26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发病部位、病理特点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年间共行单人结肠镜检查7489例,确诊大肠癌共260例,总检出率为3.47%.男148例,女112例,男性及女性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青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于中年组,无显著差异(P>0.05).260例大肠癌患者单发癌255例(98.08%),多原发癌5例(1.92%),病灶总计263个.青年、中年、老年组的结肠癌发病部位的构成比均呈现: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肠(P<0.05),且随着年龄增加有逐渐右移趋势.随着年龄增长右半结肠癌所占比重逐渐增大,直肠癌比重逐渐减小,而左半结肠癌比重变化无明显趋势.2009至2011年,从大肠癌发病部位的构成比看,有逐年右移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男性及女性的高恶性程度大肠癌(低分化腺癌、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重均呈逐渐减小趋势.结论 老年大肠癌患者多,大肠癌的早期正确诊治,以便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提高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65例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6l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53例,3、5年生存率低。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组织分化差,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首要因素。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早期大肠癌 5 6例。 3年生存率 95 % ,5年生存率 85 % ,均获得了良好的远期效果。现将其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 9例 ,女 17例 ;年龄 43~ 78岁 ,平均 3 8岁。右半结肠癌 8例 (14% ) ,左半结肠癌 14例 (2 5 % ) ,直肠癌 3 4例 (61% )。病理类型 :本组 5 6例均未侵及肌层 ,Dukes系统分期均属DukesA组。1 2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本组 5 6例早期大肠癌病人大多数无明显临床表现及体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3 4例(61% )…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治方法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 ̄2006年期间我院多原发大肠癌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原发大肠癌占同期大肠癌的1.5%,其中异时癌为1.0%,同时癌为0.5%,9例中行根治性手术7例,姑息性手术1例,探查术1例。结论术前、术中全面检查,术后定期复查,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提高多原发大肠癌的确诊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