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人、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各 30例 ,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 ,并对其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比较RR间期标准差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与正常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低频和高频的PS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下降明显 ,其RR间期标准差、低频和高频的PSD绝对值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有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不同危险分层以及靶器官损害后的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对 2 68例高血压病患者 (高血压组 )与 71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查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根据危险分层和心、肾损害情况 ,对心率变异性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的高频成分较对照组降低 ,低频成分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实验组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高频成分逐渐降低 ,低频成分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与不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相比 ,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高频成分降低 ,低频成分升高 (P <0 .0 5) ;高血压病伴肾功能不全 (代偿期或氮质血症期 )患者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其损害程度从低危、中危、高危到极高危险组分层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对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5 5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与 3 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正常人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变异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0 .0 1)。结论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失衡 ,且与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关系。方法 :用Holter监测了 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 ,并与 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及 2 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HRV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 (p <0 .0 5 ) ,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比较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RV参数中SDNN ,SDANN ,SDNN -Index明显降低。②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与无症状心肌缺血时间 (2 4小时ST段压低时间 )比较呈负相关。而单纯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HRV与 2 4小时ST段压低时间无明确关系。结论 :提示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现察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的心率变异性改变,探讨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烦域法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对照检测37例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患者与37例正常人的低频(LF)、高频(HF)的心率谱密度及LF/HF比值.结果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组LF部分及LF/HF比值明显高于正常时照组(p<0.01),HF部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痛肝阳上亢型出现心率变异性异常,交感神经活性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24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左心室肥厚组HRV时域各项指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心率变异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不伴有LVH组和伴有LVH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频域指标分析对比。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伴LVH组LF,LF/HF比值明显升高,HF降低,差异显著;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有LVH组各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比健康老年人变化更为明显,HRV有助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与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 根据 6 0例老年高血压的 2 4小时 DCG,用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 (HRV)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并与对照组比较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按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数分为节律正常组和节律消失组 ,并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 HRV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组 ,而节律消失组 HRV各项指标低于节律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分析,探讨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以及对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预测。方法:对36例2型单纯糖尿病患及32例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分析,同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分析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01);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糖尿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心率变异性各参数亦明显减低(P<0.05、P<0.01)。结论:糖尿病患心率变异性比正常人明显减低,且其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昼夜节律改变。方法 :应用 2 4h动态心电图系统对正常人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作定量分析 ,以SDNN(R -R间期 )和HF(高频成分 )作为HRV指标。结果 :正常人SDNN和HF均表现明显的昼夜差异 ,白昼HRV显著低于夜间 (P <0 0 5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SDNN和HF昼夜差异无显著性 ,但从 2 4h分布看 ,HF仍表现昼低夜高的趋势 ,SDNN则无此变化。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昼夜节律改变很可能对其再次发生急性冠脉事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率变异性 (HRV)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 87例AMI患者和 2 5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及AMI患者死亡组和生存组 2 4hHRV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时域指标为 :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NN) ,5min平均心率标准差 (SDANN) ,5min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 (SDNNIDX) ,相邻R -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 (RMSSD) ,差值 >5 0ms的百分比 (PNN50 ) ;频域指标为 :总频谱 (TF) ,低频 (LF) ,高频 (HF) ,心率谱密度为ms2 /Hz。结果 AMI组与正常组HRV时域和频域对比分析 ,所有指标均显著下降 ,时域中SDNN、SDANN、SDNNIDX和频域中HF下降尤为显著 ,AMI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 ,各项指标进一步下降 (P <0 .0 5~ 0 .0 0 1)。结论 AMI患者植物神经活性减低 ,尤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明显 ,且死亡者减低更显著。HRV可做为AMI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线性及非线性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及与室性早搏数目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24h长程及5min短程HRV指标对77例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A组)和41例正常对照者(B组)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其中长程线性指标包括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 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短程线性指标包括低频功率标化值(LFn)、高频功率标化值(HFn)、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短程非线性指标包括中心边缘比(CER)、累积能量(CE)、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LEs)、心迷走指数(CVI)、心交感指数(CSI),并分析A组的HRV指标与室性早搏数目的相关性。结果   与B组相比,A组的SDNN、SDANN、SDNN Index、RMSSD 、pNN50、HFn、LEs和CVI显著降低(P<0.05),LFn、LF/HF、CER、CE和CSI显著升高(P<0.05),其中CER、LEs两项指标表现出随着室性早搏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的趋势(P<0.05),CER、CE、CSI与A组的24h室性早搏数目呈正相关(P<0.05),LEs、CVI与A组的24h室性早搏数目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HRV显著下降,室性早搏数目随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而增多,非线性HRV评价自主神经功能较线性HRV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按血压晨峰定量标准将3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并选取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HRV参数。结果三组HRV各参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晨峰组24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24h相邻正常NN间期差值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占心跳总数百分比以及心率变异指数较非晨峰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HRV有关,晨峰程度越大,HRV参数降低越明显,提示患者有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了解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CAF)的变化。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65例高血压病患者及45例健康者的HRV,并将高血压病按靶器官损害程度及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分别分为2组,对HRV进一步分析。结果:(1)高血压病组HRV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2)高血压病Ⅱ—Ⅲ期组HRV指标明显低于Ⅰ期组及健康组。(3)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呈非勺型组HRV指标明显低于勺型组及健康组。结论:高血压病HRV指标降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且与靶器官损害程度呈正相关。HRV的降低与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有关系。HRV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手段,也是高血压病预后的一个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活性及其昼夜节律变化.方法:对92例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及每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高血压伴与不伴左心室肥厚者心率变异及其昼夜节律.结果: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时域分析各项指标均下降(P<0.01),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rMSSD、pNN50进一步降低(P<0.01),昼夜节律消失.结论: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减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平衡失调.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昼夜节律消失.  相似文献   

16.
不同降压药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美托洛尔、雷米普利、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替米沙坦组、美托洛尔组、雷米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30例。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做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4组治疗前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美托洛尔组和雷米普利组治疗后时域指标中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每5 min的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均显著增高(P<0.01),频域指标中低频(LF)明显下降,高频(HF)明显增加(P<0.05或<0.01),而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和美托洛尔组的SDNN、SDANN、SDNNindex和DNN50高于雷米普利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替米沙坦、美托洛尔、雷米普利均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尤以替米沙坦、美托洛尔更为显著,而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高血压病患者28例,分别记录培哚普利治疗4周前后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变异性降低,经培哚普利治疗后,高血压组血压下降的同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培哚普利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并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方法:88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1组)、高血压病未治疗组(Ⅱ组)及高血压病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Ⅲ组)。均同时佩带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记录盒。结果:(1)血压变异指标:Ⅱ组24h、昼间、夜间ABPVs均大于Ⅰ组。Ⅱ组与Ⅲ组间24h及昼间ABPVd有显著差异。Ⅱ组24h,昼间及夜间平均SBP、平均DBP显著高于Ⅰ组及Ⅲ组。(2)心率变异指标:Ⅰ组24h、昼间、夜间SDNN显著高于Ⅱ组;Ⅲ组昼间SDNN显著高于Ⅱ组。Ⅰ组昼间、夜间HFnorm显著高于Ⅱ组;Ⅲ组昼间LFnorm、昼间及夜间HFnorm高于Ⅱ组。(3)QT变异度:Ⅰ组及Ⅲ组QT变异度昼间大于夜间,Ⅱ组昼、夜间QT变度无显著差异。(4)三组指标的相关性:Ⅱ组伴LVH者昼间ABPVs与SDNN、昼间平均SBP与SDNN、夜间平均DBP与SDNN以及24hSDNN与QTv均呈正相关,而夜间平均DBP与HFnorm呈负相关。结论:(1)EH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2)EH伴LVH者血压变异与心率变异、心率变异与QT变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3)β受体阻滞剂可一定程度增加心率变异、降低血压变异,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9.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老年(72~89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9例)和非老年〈60岁原发性高血压组(6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系数,对两组心脑血管合并症、肾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组24 h血压均值、收缩压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且心脑肾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夜间收缩压变异(systolic blood pressurevariation,SBPV)、夜间BP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变异性增大与心脑血管合病症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文丽  李莉 《河北医学》1999,5(4):26-28
目的与方法:本文运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存在明显植物神经调节失衡,表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在一年追踪观察中发现心肌梗塞患者的时域成份及高频成份逐渐降低;结果与结论:提示植物神经调节逐渐恢复平衡,而急性合并并发症患者,HRV普遍降低,且很难恢复。HRV作为一种反映自主神经变化的测量方法,对判断心肌梗塞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