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肠黏膜炎症性病变,好发于远端结肠和直肠,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性脓血便,病情极易复发,难以治愈~([1])。美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代表性的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通过作用于炎症性肠黏膜病变组织,减少炎症相关因子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与分泌,达到控制肠黏膜炎症,减轻病情的目的~([2])。但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中医无溃疡性结肠炎的名称,依据本病临床表现当属中医“肠游”、“久痢”、“休息痢”等范畴。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与克隆病合称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  相似文献   

4.
吴晖  贾淑兰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74-1175
<正>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 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反复发作, 严重者伴有口腔黏膜病变、结节性红斑、虹膜睫状体炎 等肠外表现,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变态反应及遗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其临床特点为持续性或反复性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卫兵 《光明中医》2008,23(6):889-89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主要侵犯远端结肠及直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还可向远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其表现相当于中医“泄泻”、“久痢”范畴。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显示该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云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黏膜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云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和肠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7%醋酸2 mL灌肠制作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高、中和低剂量云母治疗组和SASP治疗组,灌肠给药1周。剖腹暴露全结肠,肉眼观察肠黏膜的病变并按损伤程度积分,切片HE染色镜下评价黏膜损伤指数。取病变肠组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大体形态学观察可见溃疡性结肠模型大鼠近端结肠有多发或者>1 cm的溃疡,周围黏膜重度糜烂、充血和水肿;各剂量云母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无明显溃疡形成,仅有黏膜轻度糜烂、充血和水肿;SASP组大鼠黏膜面有小溃疡(<1 cm)存在,周围黏膜明显糜烂、充血和水肿。各剂量组云母治疗后大鼠肠黏膜大体病变积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发生溃疡和坏死,炎症累及肠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肠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腺体囊状扩张。云母治疗组结肠黏膜无明显溃疡形成,黏膜下方肉芽组织形成,黏膜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SASP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黏膜表面缺损坏死,中性粒细胞达黏膜下层。各剂量云母和SASP组病理损害级别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MPO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01)。各云母治疗组和SASP组MPO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云母可以减轻大鼠溃疡结肠炎肠黏膜损害和炎症指数,降低结肠组织MPO活性,具有肠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直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连续性炎症,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呈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1]。临床上UC表现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相关,主要是遗传易感者在环境的作用下启动了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肠黏膜屏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向近端扩展,以至累及整段结肠,呈连续性分布,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浓血便,可有肠外表现和全身症状。近年来,UC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虽然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治疗方法取得了明显进展,无论是西药治疗UC,还是中医治疗UC,临床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王微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主张从脾肾入手,以补益脾肾、清利湿热为主要治疗法则,佐以凉血止血、收敛止痢、活血化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目前尚无特效药物。2008—02—2008—10,我们采用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3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范围多自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UC临床表现除了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外,部分患者还有肠外表现,包括累及关节,例如肠病性关节炎,肝胆管疾病,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还可以出现眼和皮肤的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的结肠,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脓血便、黏液便、便秘或腹泻交替、肛门直肠紧迫感为临床症状的疾病.笔者于1996年以来对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本方灌肠治疗,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更峰 《光明中医》2011,26(7):1397-1397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5.
芪参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主要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因素、炎症介质及精神刺激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造成结肠黏膜炎症、损伤及结肠动力功能的紊乱,病变95%位于直肠及结肠下.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与溃疡性病变,其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甚至可出现关节、皮肤、眼、口等表现.本病多见于青中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的变化,我国 UC 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目前针对本病尚无根治疗法,西医主要以类固醇激素、水杨酸类制剂控制炎症为治疗目标.中医药治疗UC疗效突出,在国内受到众多临床工作者青睐.  相似文献   

17.
王新月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雯 《中医杂志》2011,(19):1694-169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累及全结肠[1]。本病属于中医"痢疾"、"肠澼"、"泄泻"、"便血"等范畴?喑?  相似文献   

18.
肠必安治疗免疫致敏法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志新  冯五金 《山西中医》2009,25(12):51-53
目的:探讨肠必安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理。方法:采取免疫致敏法制备模型,运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纽,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锡类散)对照组、肠必安低剂量组、肠必安高剂量组,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肠,以各组实验大鼠处理前后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改变、大便成形时间、胸腺及脾脏系数、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为检测指标,对其疗效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肠必安组的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的改变、CRP值方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必安组在结肠黏膜损伤度、溃疡面积、组织病理学改变方面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必安与锡类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均有治疗作用,但在消除炎症反应,修复结肠黏膜及改善肠功能等方面,肠必安优于锡类散;肠必安高剂量组的结肠黏膜损伤度略优于低剂量组;IL-6作为炎症反应程度及抗炎药物疗效的检测指标较CRP更灵敏、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疾病,属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UC的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1],是由食物抗原、基因易感、环境及肠道菌群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结肠黏膜免疫反应失常而形成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该病病情严重程度不等,具有  相似文献   

20.
闵丽 《河北中医》2012,34(11):1738-174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先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而后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全结肠.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C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因素、细胞凋亡及肠黏膜损伤、短链脂肪酸(SCFA)代谢障碍、感染因紊、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CUC病情缠绵难愈,容易复发,并有癌变倾向,因此治疗相当棘手.现代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大、疗程长、复发率高等缺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UC有一定优势,其中中药灌肠作用直接,疗效显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