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肺脑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山东肥城矿务局卫生处(271008)王端福心肺脑复苏(CPCR)是最主要的急救技术之一,可换效许多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但CPCR成败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74例CPCR患者资料,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股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心肺脑复苏(CPCR)患儿出院存活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8年12月因CPCR收入ICU患儿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发病地点、有无并发症、心搏停止时间、住院天数、原发病等分组,比较各组出院存活率。结果:对存活率影响的各类因素中,新生儿组存活率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发病地点、并发症、住院时间不同,存活率不同,但统计学处理也无显著差异(P>0.05);心搏停止时间对存活率也无影响(P>0.05);原发病不同,对存活率有影响,感染性疾病存活率低于非感染性疾病组(P<0.05)。结论:在诸多影响CPCR出院存活率因素中,新生儿和基础疾病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跳骤停(CA)后,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CPCR)的成功率,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心肺复苏(CPR)开始的时间是 CPCR 成功的关键。为此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人群中的 CPR 初级技术的普及和急救中心网络的建立。文献报道标准化 CPR 术总的成功率仅达10%左右,综合性医院抢救成功率约为14%~25%。又有报道,CA 后4min 内施行 CPR 术,8~10min 内得到全面抢救者,CPR 成功率可达40%以上,12min 尚未采取有效措施者 CPR 成功率几乎为零。本组8例,为院内目击心跳骤停者,CPR 成功率已高达75%,但CPCR 成功率仅为12.5%,痊愈出院者仅为1例。其中改进的措施是:①增加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以100次/min 为好,深度为3~5cm 为宜。早期可撞击式地按压;②早期电击除颤,即使在心脏按压无效的情况下也可电击起搏;③超标准肾上腺素1~2mg/次,3~5min 可重复给药,直至循环功能恢复。紧急时可气管内给药;④早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有助于提高 CPR 中的药物应用效应;⑤循环恢复后及时脑部降温、控制高血压、给予地塞米松、速尿等药物,保护脑肾功能;⑥根据血气分析,给予适量5%NaHCO_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原则上“宁酸、勿碱”。根据我们的经验,在 CPCR 过程中,应废除心内“三联针”,放弃“正肾”,慎用“异丙肾”。呼吸兴奋剂应在自主呼吸恢复后1h 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跳骤停(CA)患者心肺脑复苏(CPCR)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3年多来46例CA患者影响CPCR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脏停跳至急救人员救治时间长短是决定CPCR成败的主要因素,而急救人员的急救技术高低及心肺复苏后的监护则是脑复苏成败的关键,46例CA患者,27例脑复苏成功(58.7%)。结论:应加强急诊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师及护士的抢救能力,抓紧CA初4min正确施行基本生命支持。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医师应掌握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积极实施抢救措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救治的4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积极实施抢救措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成败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极为紧急的危重症,心肺脑复苏近年有了许多新进展,抢救过程已程序化,规范化、社会化,但复苏成功率仍较低,存活而无神经后遗症者较少.本文分析1991~1998年我院ICU心肺脑复苏的13例资料,就其成败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心肺脑复苏     
<正> 心脏骤停、心肺停止,心肺脑功能停止是临床上最险恶的病情,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技术不正确可导致死亡。某些国家报告心肺脑复苏(简称CPR或CPCR)成功率可达40~60%。但我们在实际抢救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时间上,操作方法上和抢救组织工作上的失误,严重地影响了复苏的成功率。所以对每个医务人员均应熟悉掌握这些抢救基本功,从而才能把基础复苏术逐步向社会推广,使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院内或是院外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老年患者186例,对其实施院内或是院前心肺复苏,并对其进行分析,查看影响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肾上腺素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8min内进行电除颤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较8min后再进行电除颤的患者的成功率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因不同,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的地点不同,其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主要与患者CPR开始时间、电击除颤时机和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的地点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心跳骤停的危重患者的抢救,第一步即是心肺复苏,而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在于脑复苏,仅有心跳和呼吸的人称为“植物人”,实际已无生存价值。因此,目前把心肺复苏一词改为心肺胞复苏,其目的就在于强调脑复苏的重要性。心肺脑复苏的步骤,现在多半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如下:A(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C(心脏按压);D(药物治疗);E(心电图检查);F(除颤);G(各种仪器监测);H(脑的保护);I(复苏室强化治疗)。但国外有权威人士指出,这种抢救程序并非完全合理,认为复苏的重点应开始就放在脑的复苏上。大量的临床实…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脑复苏(CPCR)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单纯心肺复苏(CPR)成功(对照组)和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心脏骤停持续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对CPCR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的分布不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脏骤停持续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和脑缺血缺氧时间较短(P〈0.01)。结论基础疾病和心脏骤停持续时间与心肺脑复苏成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周茉  陈建丽  黄莉  唐熔  凌萍  李馨 《吉林医学》2010,31(32):5742-5743
目的:分析影响PICU危重儿心跳呼吸骤停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入我院PICU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并行心肺脑复苏危重儿78例,对年龄、住院时间、原发病及并发症、抢救过程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危重症评分筛选的危重病例,78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且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患儿中,死亡56例,成功22例,≤1岁58例,合并心脏疾病14例,合并MODS或MSOF27例,行气管插管术31例,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在年龄与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机,合并MODS或(和)MSOF,或有心脏疾病基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发现及正确有效地诊治病情,及时行气管插管及持续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动态监测和评估各器官功能及维持支持治疗是影响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基础心脏疾病是影响其转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238例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正宏  梅林 《四川医学》2011,32(6):880-882
目的了解7年来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复苏的238例院前及院内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比较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组和失败组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肾上腺素用量等。结果全部患者ROSC成功组占8.4%,两组CPR开始时间(从心跳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上腺素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R成功率较低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发病地点及复苏方法密切相关。结论 CA患者成功率较低,与"生命链"未彻底落实及急救水平低有关,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心肺复苏急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CPR急救效能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对经过CPR急救的386例CA病例生存入院、ROSC的影响因素进行组间两两χ2检验分析。结果 〈5min CPR组分别与目击者急救组、〈5min除颤组及VF组转复成功、≤10min应用肾上腺素累计≤4mg,P均〈0.05或〈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气管插管运用组χ2=4.540.05〉P〉0.01;〉10min CPR无生存入院、〉5min除颤无转复成功。结论院前院内CPR急救效能影响因素:目击者及时反应、首次CPR时机、除颤时机与除颤心律表现、气管插管、肾上腺素累计用药。生存入院随首次CPR和除颤时机的延长呈下降负相关线性回归趋势;与目击者急救和VF呈正相关线性回归趋势。  相似文献   

16.
257例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3年来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急救中心复苏的257例院前及院内心搏骤停(CAcardiac arrest)患者,比较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组和失败组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肾上腺素用量等。结果:全部病例ROSC成功组占8.2%,两组CPR开始时间(从心跳骤停至CPR开始时间)、发病地点、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上腺素用量、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CPR成功率较低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发病地点及复苏方法密切相关。结论:CA患者成功率较低,与"生命连"未彻底落实及急救水平低有关,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加强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心搏骤停环境、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及肾上腺素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心肺复苏(CPR)成功率10.46%,两组性别、年龄和肾上腺素用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心搏骤停环境、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和电除颤开始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尽早CPR、电除颤能显著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解决其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8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对疾病了解程度及社会支持等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焦虑、躯体化、恐怖、抑郁、强迫、5项因子得分与国内...  相似文献   

19.
心肺脑复苏一直是急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心肺脑复苏经过历时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取得厂很大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心肺脑复苏的发展史,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①生存链增至5环。即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②心肺复苏程序由“A—B—C”更改为“C—A—B”,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③心脏电除颤技术的应用。④心肺复苏的药物应用。⑤脑复苏。亚低温能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相似文献   

20.
1定义心肺脑复苏(Cardiac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ion,CPCR)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损伤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保护脑、心和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2基本理论—一心泵学说与胸泵学说WilliamKouvenhoven等提出的心泵学说认为,在胸外心脏按压时,血液之所以能够从心脏中泵出,使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维持一定的血液供应,乃是因为心脏位于弹性的胸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