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HDAC6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α-微管蛋白和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夹闭肾动脉建立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用HE染色观测肾脏形态学,用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HDAC6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建立小鼠肾小管上皮缺氧复氧模型,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微管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用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肾脏组织中HDAC6含量增加(P<0.05)。在细胞缺氧复氧加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statin A (TA)组,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凋亡减少(P<0.05)。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后, α-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降低,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加TA组,α-微管蛋白乙酰化水平升高。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后,自噬相关基因 LC3、ATG7、Beclin-1表达增加,自噬激活,加TA组LC-3、ATG7、Beclin-1表达较单纯缺氧复氧组增多,自噬增强(P<0.05)。结论 HDAC6抑制剂可通过激活自噬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肾蒂夹闭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中MDA含量呈进行性增高,而单纯肾缺血MDA无明显变化;单纯肾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肾组织中SOD活性呈进行性降低;缺血和再灌注组均有不同程度肾损害。结论 脂质过氧化参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参提取液对离体犬肾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常规的HCA肾保存液为对照组 ,以 HCA肾保存液添加人参提取液为实验组 ,分别对离体犬肾进行低温灌注保存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 ,建立犬肾移植模型 ,检测移植前后生化指标变化 ,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组保存的犬肾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移植肾早期功能指标检测 ,实验组血肌酐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内生肌酐清除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 P<0 .0 5)。结论 :人参用于肾脏低温灌注保存中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β2整合素在大鼠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β2整合素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不同损伤程度的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以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正常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极低,缺血再灌注后CD11a表达明显增强,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并且在缺血60 min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的各组中,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缺血30 min后再灌注相同时间的各组(P<0.01).[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中CD11a表达明显上调,提示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越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模型。选用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茶多酚预处理组。于肾缺血再灌注(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RIR)开始时刻、RIR后2h、RIR后24h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肾组织SOD、肾组织MDA及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茶多酚预处理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RIRI组S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及血清中的SOD降低及MDA水平增加(P〈0.05)。而茶多酚预处理组SCr、血清MDA和肾组织MDA均比单纯RIRI组低(P〈0.05),血清SOD水平及肾组织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茶多酚能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大鼠右肾切除,左肾45min缺血再灌注6h,给予6个循环10s/10s再灌/停灌缺血后处理方案干预后,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价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P〈0.05),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P〈0.05),增加Bcl-2的表达和降低Bax的表达(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从而抑制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复方制剂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功能及肾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和银杏复方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家兔应用银杏复方制剂灌胃(10ml/kg),每天1次,共4周;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家兔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实验组家兔均于再灌注30min后处死取材.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常规生化法检测肾功能指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肾组织中MDA含量;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肾组织中SOD、GSH-Px活性.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治疗组肾功能受损明显好转,MDA含量下降,SOD、GSH-Px活性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复方制剂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肾脏的肾功能指标;使缺血再灌注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升高;肾间质小管充血水肿减轻;银杏复方制剂能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芪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肾蒂夹闭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测定用黄芪组与未用黄芪组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组SOD及用药组SOD均比假手术组SOD活力下降,但用药组比单纯肾缺血再灌注组下降少.肾缺血再灌注组中MDA及用药组的MDA值均比假手术组增加,但用药组比单纯肾缺血再灌注组升高少一些.结论 黄芪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脂质过氧化过程中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埃他卡林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埃他卡林对在体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夹闭大鼠左侧肾动、静脉45 min再放开恢复血流24 h,造成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2周前已切除右肾);再灌注前3 d及缺血前1 h以埃他卡林溶液灌胃;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内皮素(ET)-1水平,应用RT-PCR法观察ET-1 mRNA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导致明显的肾脏功能与结构损伤。组织病理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核浓缩、破碎,刷状缘坏死脱落,管腔内有细胞及蛋白管型,间质充血、水肿;血清ET-1水平升高,肾组织ET-1 mRNA表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埃他卡林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改善上述病理变化,降低血清ET-1水平,降低肾组织ET-1 mRNA的高表达。结论 埃他卡林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琥珀酸脱氢酶(SDH)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白鼠肾脏在缺血前、缺血60分钟时及缺血60分钟再灌注30分钟时肾脏的形态学变化及肾小管酶活性的改变。发现缺血时SDH活性降低,再灌注后SDH活性进一步降低。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重于单纯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在短暂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功能改变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S组)、正常肾缺血再灌沣组(SRI组)、梗阻性黄疸组(J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JRI组)。在胆道梗阻1周后行双侧肾动脉夹闭10min后放开,观察再灌注后0、4、12、24h等不同时相点观察肾功能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大鼠肾脏HSP70的表达。结果 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冉灌注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随冉灌注时间延长呈持续性下降,梗阻性黄疸组及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丙二醛明显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下降。JHI组大鼠肾脏HSP70表达主要分布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其表达量以再灌注后4h最多,12h次之,24h有所减少。结论 梗阻性黄疸状态下大鼠肾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梗阻性黄疸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这一过程。HSP70的表达是机体对梗阻性黄祖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参麦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流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流 (IR)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左肾切除、右侧肾蒂夹闭 1h后再灌流 3h造成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结果 :SM IR组在缺血再灌流 2h时血清和再灌流 3h时的肾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单纯IR组 (P <0 .0 5下同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IR组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下同 )。SM IR组在再灌注 3h时肾中Na 含量显著低于单纯IR组 ;Ca2 含量较IR组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电镜观察 ,单纯IR组肾脏呈严重坏死改变 ,SM组仅有轻度变性。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兔IR性肾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离体猪肾缺血再灌注 (IR)损伤时 ,血浆和肾组织中的LDH和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 :将31只猪肾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对照组在猪放血后 ,即开腹取肾皮质作LDH、ATP酶活力以及组织学检测。缺血组肾缺血 5 0min ,即取肾皮质 ,检测同对照组。IR组于再灌注 0h、0 .5h、1h、1.5h、2h、2 .5h时各取血浆 ,测LDH活力 ;再灌注 2 .5h时取肾皮质 ,检测同对照组。结果 :缺血组肾组织中LDH高于对照组 ,Na -K 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 ;IR组肾组织中LDH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缺血组 ,Na -K 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和缺血组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 .0 5 )。血浆中LDH酶活性 ,再灌注 0 .5h、1h、1.5h、2h时高于再灌注前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再灌注 2 .5h时 ,其值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IR组肾组织结构明显损伤 ,缺血组损伤轻于IR组。结论 :肾IR损伤时 ,LDH明显升高 ,再灌注 1.5h时达高峰 ;肾IR时 ,Na -K ATP酶和Ca2 -ATP酶活力下降 ,可能参与IR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新型补体抑制剂对大鼠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新型补体抑制剂 APT070 对大鼠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同基因大鼠肾脏移植模型,供肾移植前分别经观察药物 APT070、对照药物 APT898、相应蛋白多肽链及灌注液灌注,测定术后 1-7 d肾脏功能。结果:肾移植术后 1-2 d,APT070 灌注组移植肾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APT 070 作为一种可与肾脏组织结合的新型补体抑制剂,可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肾缺血再灌注引起肾脏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及其与Bcl—2,Fas/FasL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取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分析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用TUNEL法标记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Fas与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的病理损伤主要发生在肾小管,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增加,且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上升,48h达高峰(P<0.05).Bcl—2蛋白在对照组呈弱阳性表达,缺血30min,60min后再灌注0h有少量表达,再灌注24,48及72h呈阳性表达,48h达高峰(P<0.05),并以远曲小管为主.Fas,FasL蛋白在对照组呈阴性表达,缺血30,60min后再灌注0h有少量表达,再灌注24,48及72h呈阳性表达,以72h时达高峰(P<0.05),多表达在远曲小管.HE染色可见肾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组织片状坏死灶,以近曲小管为主,坏死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Bcl—2,Fas/FasL系统可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修复过程中颌下腺、胰腺、肾脏产生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大鼠右肾切除、左肾缺血60min继之再灌流不同时间模型,观察颌下腺切除后对肾功能和形态恢复的影响。用免疫组化和WestermBlot方法观察肾缺血再灌流损伤修复过程中肾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胰腺、颌下腺、肾脏和血清EGF以及肾组织EGF受体(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颌下腺切除后,损伤后的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结构恢复到正常的时间明显延长。PCNA免疫组化显示,60min肾缺血再灌流24h出现再生,再灌流3d再生修复达到高峰,再灌流7d基本消失。与此相对应,颌下腺、胰腺在再灌流1、3d时EGF表达明显增强,血清EGF含量增多,肾组织EGFR表达明显增强;再灌流7d时,颌下腺、胰腺EGF表达、血清EGF含量及肾组织EGFR表达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颌下腺、胰腺所产生的EGF在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的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EGF可能通过EGFR介导机制促进损伤肾小管上皮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评估VEGF165基因转染的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治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进一步完善EPCs对肾脏IRI产生保护作用的旁分泌机制。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165感染EPCs,并进行转染效率鉴定。并进一步移植治疗大鼠肾脏IRI,术后24h和72h分别评估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各组大鼠术后肾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IRI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素-1 (Ang-1)及血管生成素-2 (Ang-2) 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165转染的EPCs移植治疗后,大鼠肾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72h检测大鼠患肾,其内VEGF、Ang-1以及Ang-2表达水平均明显提升。因此,VEGF165基因转染的EPCs移植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大鼠肾脏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PCs归巢后旁分泌过量VEGF并进一步促进Ang-1、Ang-2等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从而促使肾脏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荷兰 INDES 公司生产的 AirdriveTM持续机器灌注仪,探讨其对犬肾低温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健康草犬1只,全身麻醉后获取双侧肾脏,2只肾脏分别用普通低温保存和持续机器灌注低温保存。普通低温保存的肾脏浸泡在冰水混合的器官保存液中,并置于4℃的低温房间内存放。持续机器灌注保存的肾脏则置于 AirdriveTM持续机器灌注仪中,该仪器置于室温下存放。于不同时间点获取肾组织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电镜及线粒体活性检查,比较两组的不同。结果1)组织切片:0~24 h 肾组织的结构基本相似。但48 h 后,普通低温保存的肾脏出现较明显的改变,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改变比肾小球更为明显。2)电镜:48 h 后,普通低温保存的肾脏出现较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肾小管及肾小球的基膜厚度不均一,细胞内褶明显减少且紊乱。线粒体基质的电子密度明显减低,嵴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3)线粒体活性:随着低温保存时间延长,持续机器灌注组和普通低温保存组肾皮质线粒体功能均明显降低。保存12~48 h,普通低温保存组Ⅲ态呼吸呼吸耗氧速率下降明显且显著低于持续机器灌注组(P〈0.05);48 h 普通低温保存组较持续机器灌注组Ⅳ态呼吸耗氧显著增加(P〈0.05),余时间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 持续机器灌注组较普通低温保存组皮质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P/ O 显著增高,余时间点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持续低温灌注转运系统(Airdrive)对犬肾低温保存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低温保存。随着使用边缘器官的增多,持续机器灌注的应用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以及具备保护供体器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褪黑素受体(MR)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肾脏I/R组,每组8只.采用双侧肾蒂夹闭60 min后再灌注建立I/R肾脏损伤动物模型.术后24h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含量.结果 以U6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显示正常情况下大鼠肾脏组织中MR1和MR2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75±0.16)和(0.64±0.10),I/R处理24h后肾脏组织中MR1和MR2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37±0.08)和(0.28±0.05),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MR在I/R损伤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MR表达与肾脏应激损伤相关,可能作为判断肾脏I/R损伤程度的指标或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及顺铂诱导两种方式建立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的最适条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顺铂诱导组;根据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0 min(sham,假手术)[30 min、40 min、45 min]及顺铂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 mg/kg(control,对照)[12.5 mg/kg、15 mg/kg、20 mg/kg单次及10 mg/kg两次]分不同亚组,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根据肾小管坏死程度进行评分(ATN评分);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建模24 h后血Scr、BUN和ATN评分明显升高,与Sha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凋亡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肾组织损伤程度加重,45 min组部分肾小管坏死.顺铂诱导组建模后24 h Scr、BUN和ATN评分逐渐升高,与contro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顺铂浓度的升高,Scr、BUN上升幅度相对较小,10 mg/kg两次注射组凋亡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多,ATN评分显示肾小管中度损伤.结论 小鼠肾缺血30~40 min是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模型较为理想的缺血时间;10 mg/kg两次注射是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较适宜剂量,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损伤程度重于顺铂诱导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