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自然生理衰老)和外源性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对某些部位皮肤衰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紫外线(ultraviolet,UV)是导致皮肤老化的最重要的外源性因素,皮肤光老化系指中、老年人长期暴露于日光部位皮肤的一种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又称皮肤过早老化(premature aging).  相似文献   

2.
老化是由许多内在及外在的因素促成的一种复杂过程。由于皮肤是暴露在外的器官,所以皮肤老化除自然老化(内源性因素)外,还有光老化(外源性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暴露部位皮肤的老化,90%是紫外线光老化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光老化具有实际的意义。近年来维甲酸霜...  相似文献   

3.
衰老又称老化,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老化是人体衰老最直接具体的表现。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自然老化和光老化。两者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中药具有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防治皮肤老化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总结了光老化与自然老化分子机制方面的相似点,并介绍了中药防治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为中药预防治疗及延缓皮肤老化乃至整体衰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皮肤光老化与其防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内源性自然衰老,很大程度上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另一个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外源性衰老,其中紫外线(UV)的影响尤为主要,被更普遍的定为光老化。在日光照射部位此两方面共同作用。紫外线致皮肤衰老机理以免疫抑制、自由基学说、线粒体突变学说、结缔组织合成分解失衡学说为主,还有人认为与非酶糖基化反应关系密切。其防治包括药物的内服和外用、激光治疗、化学剥脱术以及手术疗法等。  相似文献   

5.
马艳 《青海医药杂志》2006,36(9):94-95,F0004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在高原地区更为明显,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内源性生理衰老.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包括紫外线致皮肤衰老机理以遗传程序学说、自由基学说、代谢失调学说为主);另一个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外源性衰老,其中紫外线(UV)的影响尤为主要.在日光照射部位此两方面共同作用。加之高原气候,促使皮肤加快衰老。本文以高原地区皮肤衰老的生理变化研究现状作以下归纳与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延缓皮肤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老化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遗传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如重力,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随机体衰老的改变)引起的,称为固有性老化,或称自然老化;一种是由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吸烟和接触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外源性老化。日光中紫外线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老化的最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  相似文献   

7.
皮肤老化包括由遗传因素和(或)不可抗力因素引起自然老化和由环境因素主要是紫外线引起的光老化。人参具有独特而广泛的药用价值,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参皂苷抗皮肤衰老提出的最新观点,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光氧化、抗皮肤衰老、清除自由基及免疫刺激作用,可有效防止皮肤的光老化。预测随着现代天然药物提取技术的提高,以及人参皂苷抗皮肤衰老研究的深入,将更好地推动天然药物防护皮肤光老化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 ,包括两方面因素 :一是内源性自然衰老 ,很大程度上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另一个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外源性衰老 ,其中紫外线 (UV)的影响尤为主要 ,被更普遍的定义为光老化。在日光照射部位此两方面共同作用。紫外线致皮肤衰老机理以免疫抑制、自由基学说、线粒体突变学说、结缔组织合成分解失衡学说为主 ,还有人认为与非酶糖基化反应关系密切。其防治包括药物的内服和外用、激光治疗、化学剥脱术以及手术疗法等。  相似文献   

9.
皮肤抗衰老研究进展及抗衰老药物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衰老分为两种类型:内在因素造成的衰老,即随着年龄增长造成的生理性衰老(自然衰老)和外界环境因素主要是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引起的衰老(光老化)。衰老的皮肤中,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量提高或者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皮肤光老化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B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375-1376
皮肤老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内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内源性老化是指随年龄增长皮肤的程序性自然老化过程。而外源性老化是指皮肤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衰老变化,其中主要以紫外线的影响为主,因而被定义为光老化。  相似文献   

11.
皮肤光老化中医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皮肤每天都接受来自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长期辐射会引起人体暴露部位皮肤光老化。阐明其机理对防护皮肤光损伤及皮肤衰老甚至皮肤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对皮肤光老化发病机理已经做了深入研究。目前,光老化尚无明确的中医理论记载,文章主要对皮肤光老化的中医病因病机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防治皮肤光老化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在防治皮肤光老化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对中草药防治皮肤光老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其防治皮肤光老化的机制主要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调解免疫功能,刺激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及修复。并提出中草药防治皮肤光老化的研究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观点及传统中医理论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草药护肤面膜对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小鼠于涂敷中草药护肤面膜后第14天,测定全血SOD和等同面积皮肤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中草药护肤面膜能显著增加全血中SOD含量和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结论该产品有保养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皮肤浅表外露可为研究衰老提供良好的材料,有利于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更深入研究机体的衰老.文章阐述了皮肤衰老的机制,内源性因素是根本,外源性因素影响衰老的进程.为寻找延缓衰老的措施和开发抗衰老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日本刺参胶原蛋白多肽(AJCP)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JCP灌胃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通过HE、VanGieson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学变化。结果:AJCP显著提高了光老化模型小鼠血清和皮肤中SOD、GSH-Px、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0.05,P〈0.01),同时显著提高了皮肤组织中总Hyp含量(P〈0.01);皮肤组织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AJCP能有效改善小鼠皮肤胶原纤维的受损程度.结论:AJCP能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红景天人参制剂抗皮肤才化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研究红景天人参制剂抗皮肤老化作用,同时对皮肤纤维结构差异的原因及皮肤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方法 将用过和未用过红景天人参制剂并行重睑术切除的眼睑皮肤取样84例,通过临床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皮肤纤维结构变化。结果 红景天人参制剂外用有抗皮肤衰老作用,皮肤纤维结构差异原因及生物学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 红景天人参制剂外用有抗皮肤衰老作用,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机理。方法:用环磷酰胺(CPP)诱致小鼠骨髓细胞DNA损伤,以微核(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观察温补肾阳、延缓衰老代表方金匮肾气丸的抗DNA损伤作用。结果:金匮肾气丸对由环磷酰胺所致DNA损伤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结论:提高机体抗DNA损伤能力可能是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主要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18.
3种常见中草药的抗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草药已不仅仅是防病治病的方法和手段,人们在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研究中发现,中草药有着其他药物和食物不可替代的抗衰老作用.尽管衰老和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中草药有着延缓衰老、推迟死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在25岁以后皮肤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面部皮肤老化现象更为明显,它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自然老化是与机体衰老同步进展的生理现象,光老化是长期日光照射的结果。现在预防和延缓皮肤老化已成为社会热点。我科于2009年1月-2009年6月,应用果酸联合E光治疗光老化117例爱美者,使其肤色、色斑、皮肤质地、毛孔粗大、皱纹等光老化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陈敬 《开卷有益》2008,(2):15-15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皮肤的衰老过程。人到中年以后,皮肤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是同步的,是内原性因素和外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为皮肤的自然老化和光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角质层中自然保湿因子含量减少、皮肤的汗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