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萘酚喹、甲硝唑、诺氟沙星单用及其与青蒿琥酯伍用的体外抗疟作用,比较青蒿琥酯对恶性疟原虫敏感株与抗性株的差别。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得萘酚喹、甲硝唑、诺氟沙星、青蒿琥酯对敏感株的ID50分别为88.5、1303.3、1215.9及9.6nmol/L;对抗性株的ID50依次为119.4、35879.6、9818.2及85.1nmol/L。在青蒿琥酯与这3种药物伍用中,青蒿琥酯的ID50分别为20.0、33.0及5.0nmol/L,单用组较之分别高出3.3、1.6及16.0倍;其他3种药物的ID50依次为15.7、198.6、34.0nmol/L,单用组较之高出6.6、197.7及287.8倍。结果提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甲硝唑、诺氟沙星有交叉抗性的征兆;青蒿琥酯分别与诺氟沙星、甲硝唑、萘酚喹伍用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外测定恶性疟原虫对七种抗疟药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2年应用体外微量法在中老边境测得我国境内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还原青蒿素及咯萘啶抗性率,分别为97.0%、96.4%、12.1%、16.0%、6.2%、12.5%、34.5%;半数抑制量(ID50)依次为119.0、320、7.2、295.0、74.4、5.4及31.9nmol/L。老挝境内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对氯喹、哌喹及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9/10、8/10及1/5;ID50依次为114.0、166.9及16.4nmol/L;对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及还原青蒿素均敏感,ID50分别为5.0、91.6、56.7及4.4nmol/L。结果提示境内外恶性疟原虫株对氯喹的抗性程度相似,但对哌喹的抗性程度境外明显低于境内。对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及还原青蒿素的敏感性境外明显高于境内。  相似文献   

3.
应用体外微量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醚及咯萘啶的抗性率,我国境内的分别是95.7%(22/23)、88.9%(8/9)、16.5%(4/24)、22.2%(2/9)、11.1%(1/9)、20.8%(5/24);半数抑制量(ID50)分别为176、72、6、13、118、16nmol/L;ID95依次为830、512、34、80、650、88umol/L。缅甸境内的分别为100%(29/29)、83.3%(5/6)、13.8%(4/29)、16.7%(1/6)、16.7%(1/6)、21.4%(6/28);ID50分别为240、52、6、14、120、18nmol/L;ID95为1408、384、34、80、650、96nmol/L。境内、外恶性疟原虫对奎宁均敏感,ID50分别为608、470nmol/L,ID95为2560,1690nmol/L。证实该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高度抗性.且缅甸高于我国;对氨酚喹亦普遍产生抗性;对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醚、咯萘啶有少数疟原虫产生低度抗性。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还原青蒿素、蒿乙醇和咯萘啶无交叉抗性。抗青蒿琥酯恶性疟  相似文献   

4.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得中缅边境西段缅甸境内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及我国抗疟新药青蒿琥酯及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100%、14.3%及19.0%,半数抑制量依次为249.4、4.2及12.1nmol/L。3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咯萘啶的ID50分别为335、6nmol/L和43.1nmol/L;4例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青蒿琥酯的ID50分别为260.1nmol/L和5.0n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萘酚喹,甲硝唑,诺氟沙星单用及其与青蒿琥酯伍用的体外抗疟作用,比较青蒿琥酯对恶性疟原虫敏感株与抗性株的差别。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得萘酚喹,甲硝唑,诺氟沙星,青蒿琥酯对敏感株的ID50分别为88.5%,13.033.1215.9及9.6nmol/L,;对抗性株的ID50依次为119.4,35879.6,9818.2及85.1n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氨酚喹及哌喹目前已不适应于云南恶性疟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氨酚喹及哌喹目前已不适应于云南恶性疟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1992年10-12月在云南南部应用体外微量法测得甲氟喹、奎宁、氨酚喹、氯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磺/乙)及咯萘啶对恶性疟原虫的ID50依次为46、480、52、150、2×104/25×102及15nmol/L;ID95分别为160、1536、292、680、24×105/3×105及60nmol/L。恶性疟原虫对甲氟喹,奎宁均敏感;对氨酚喹及氯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30/30)及96.7%(29/30);咯萘啶测定5例,其中1例显示有抗性。20例中有13例的恶性疟原虫可在最高药量磺/乙井中发育至裂殖体。提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与氨酚喹有明显交叉抗性,对奎宁与甲氟喹可能有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醌敏感与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木芴醇,蒿甲醚,双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葱醇,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是否存在交叉抗体,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是否有增效作用,运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结果上述3种药物对青蒿琥酯敏感株恶性疟原虫的ID50分别为72.3、14.6及13.4nmol/L;对抗性株的ID50依次为66.8、80.5及72.6nmol/L。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抗青蒿琥酯株的体外培养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抗青蔽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将采知恶性疟病人血,用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待其正常生长后,在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的青蒿酯进行培育,并在培育前后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青蒿琥酯半数抑制量(ID50)。用药前及用药后68d、129d及停药后67d的ID50分别为9.6、30.6、85.1及52.9mmol/L。结果表明可用人工方法建立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程度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青蒿琥酯敏感株与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甲氟喹和奎宁的敏感性 ;了解这 3种药物与青蒿琥酯伍用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抗疟作用。 [方法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敏感株与抗性株原虫对上述 4种药物的敏感性 ,同时测定青蒿琥酯分别与咯萘啶、甲氟喹、奎宁伍用对抗性株原虫的敏感性。 [结果 ]咯萘啶、甲氟喹、奎宁和青蒿琥酯对敏感株的ID5 0 分别为 5 9 0、 6 9 7、 2 83 8和 9 6nmo1/L ;对抗性株的ID5 0 依次为 170 6、 6 3 2、 2 72 4及 85 1nmo1/L。咯萘啶与青蒿琥酯伍用 ,其ID5 0 分别为两药单用组的 1/4 7(36 6 / 170 6 )和 1/ 3 7(2 2 8/ 85 1)。甲氟喹与青蒿琥酯伍用中 ,其ID95 分别为两药单用组的 1/ 4(40 / 16 0 )和 1/ 12 5 (3 2 / 40 0 )。奎宁与青蒿琥酯伍用 ,其ID95 分别为单用组的 1/ 16 (80 / 12 80 )和 1/ 12 5 (3 2 / 40 0 )。 [结论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甲氟喹和奎宁无交叉抗性 ,这两种药物分别与青蒿琥酯伍用 ,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有较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西段恶性疟原虫对蒿甲醚等7种抗疟药的敏感性,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2003年采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蒿甲醚、氯喹、哌喹、萘酚喹、咯萘啶、本芴醇和青蒿琥酯7种抗疟药的敏感性。结果对恶性疟原虫的ID50和CI MC,蒿甲醚为299.2和1 253.2 nmol/L;氯喹为123.0和325.9 nmol/L,抗性率83.33%;哌喹为167.5和628.1 nmol/L,抗性率91.67%;萘酚喹为57.5和176.6 nmol/L;本芴醇为89.5和472.1nmol/L;咯萘啶为40.1和137.1 nmol/L,抗性率31.58%;青蒿琥酯为14.4和30.6 nmol/L。结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仍具抗性,但抗性程度呈下降趋势;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基本敏感,但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对新药萘酚喹、本芴醇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与氯喹等抗疟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检测。结果 :滇东南、滇南、老挝、滇西及缅甸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为79%— 96% ,半数抑制量 ( ID50 )为 12 2— 2 4 0 nmol/L;对咯萘啶的抗性率为 2 0 %— 35% ,ID50 为16— 32 nmol/L ;来自老挝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 (青蒿琥酯 ,还原青蒿素、蒿乙醚、蒿甲醚 )均敏感 ,其他各地抗性率为5%— 16%。结论 :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普遍存在抗性 ,大部分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咯萘啶敏感 ,但也有部分原虫产生了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方法 运用体外微量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等3种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与氯喹抗性株的体外敏感性,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IC50值. 结果 体外微量法测定的3种药物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的IC50值依次为3.12 nmol/L、4.30 nmol/L、2.18 nmol/L,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的IC50值依次为4.31nmol/L、3.90 nmol/L、3.17 nmol/L;同时,将体外微量法与ELISA法所获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r2=0.93,P<0.001). 结论 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药物无明显的交叉抗性;ELISA法可用于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得中缅边境西段缅甸境内感染的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及我国抗疟新药青蒿琥酯及咯萘啶的抗性率分别为100%、14.3%及19.0%,半数抑制量(ID_(50)依次为249.5、4.2及12.1nmol/L。3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咯萘啶的ID_(50)分别为335.6nmol/L和43.1nmol/L;4例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和青蒿琥酯的ID_(50)分别为260.1nmol/L和5.0nmol/L。结果显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及氯喹有明显的交叉抗性;抗咯萘啶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无交叉抗性。当地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程度明显高于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但对其它2种药物的敏感性则无明显差别,提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及咯萘啶无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克林霉素与青蒿琥酯联用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是否有增效和延缓抗性作用。方法将恶性疟原虫用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待其正常生长后分组进行药敏试验。对照组单用青蒿琥酯处理,实验组用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处理,然后在相同的培养时间内对两组虫株用相应的药物间断增加浓度进行刺激培育,在培育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其半数抑制量(ID50)。结果用药前青蒿琥酯和克林霉素对恶性疟原虫的ID50分别为14.4和14 610.4 nmol/L,两药联用时的ID50分别为青蒿琥酯6.4 nmol/L,克林霉素101.8 nmol/L。用药后90 d,对照组青蒿琥酯和克林霉素的ID50分别为273.8和24 815.2 nmol/L,实验组分别是49.6和23 859.4 nmol/L;停药后30 d对照组青蒿琥酯和克林霉素的ID50分别为155.8和21 543.2 nmol/L;实验组分别是32.0和15 487.4 nmol/L。结论青蒿琥酯和克林霉素联用有增效作用,能减缓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琥酯抗药性的产生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将采自恶性疟病人血 ,用 Trager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 ,待其正常生长后 ,在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进行培育 ,并在培育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用 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青蒿琥酯半数抑制量 (ID5 0 )。用药前及用药后 6 8d、12 9d及停药后 6 7d的 ID5 0 分别为 9.6、30 .6、85 .1及 5 2 .9nm ol/L。结果表明可用人工方法建立高度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虫株 ,停药后抗性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