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为主治疗病毒性脑炎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呆滞、嗜睡不语或乱语狂言,甚则昏迷、抽搐、肢体瘫痪等症为主,尤以精神异常为特点。我们于1976年9月~1977年12月,以中药为主治疗本病9例,效果比较满意。一、临床资料9例中,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病程1~15天3例,16天~2月6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抽搐、肢  相似文献   

2.
笔者多年来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乳腺小叶增生、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 ,均收到满意疗效 ,现举例如下。1 血管性头痛王某某 ,女 ,39岁 ,1998年 10月 5日就诊。该患者头痛已 10余年。月经错后 ,经前头痛加剧 ,见月经后逐渐减轻 ,曾在外地医院检查 :脑CT、脑超声、化验等均正常 ,诊为血管性头痛 ,现月经 4 0天未行 ,痛如锥刺 ,眩晕、恶心呕吐、舌质暗边有瘀血点 ,据其脉症为血瘀所致头痛。投血府逐瘀汤加减 :川芎 15 g、桃仁 10 g、红花 5g、牛膝 15 g、柴胡 10 g、生地 15g、当归尾 10g、枳壳 10 g、细辛 5 g、蔓荆子 10g ,日 1剂水煎服 ,服 3剂已行经 ,头痛减半 ,按前方桃仁 5 g、牛膝 10g ,其余不变继服 4剂头痛止。下个月月经前服 7剂 ,第 3个月经前服 7剂 ,共服2 1剂病痊愈 ,随访 2年未复发。2 乳腺小叶增生高某某 ,女 ,37岁 ,2 0 0 0年 8月 2 6日初诊。患者自述 :两乳房内有如桃核大小肿块各 1个 ,病已 5年之多。时大时小 ,大时痛甚 ,有时牵引两背部 ,触之硬压痛 ,推之移动光滑 ...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42岁,2015年3月5日来诊。自述一个多月前患感冒,自购西药服后,鼻塞、头痛的症状有所好转。但仍咽痛、咳嗽月余,痰黏难咯,口微渴,二便正常,舌红苔微黄,脉浮数。处方:款冬花15g,苦杏仁15g,连翘15g,桔梗12g,蒲公英15g,黄芩10g,北沙参12g,浙贝母15g,法半夏10g,前胡10g,玄参15g,炙甘草6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患者服3剂后,咽痛、咳嗽均痊愈。按:患者虽服西药后,某些症状得到缓解,但其病型仍属外感风热,当以辛凉解表之法治之。连翘、蒲公英、前胡、黄芩共奏  相似文献   

4.
1980年7月收治一例病毒性脑炎的病人,临床经过有发热5天,厥8天,又发热10天,符合《伤寒论》厥阴病的临床表现,今试作如下分析。患者张××,女,56岁,住院号:19538。1980年7月15日诊。因持续高热5天,意识障碍伴头痛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8岁 ,主因发呆 2个月 ,抽搐 2次就诊 ,患儿于 2个月前出现发呆 ,精神差 ,反应慢 ,头痛 ,呕吐 ,抽搐 2次 ,抽时双眼上吊 ,四肢强直 ,约 2 0分钟左右可自行缓解 ,曾多次在他院就诊 ,曾诊为脱髓鞘病 ,给予强的松等治疗 15天无效 ,诊为病毒性脑炎。给予青霉素、清开灵及甘露醇等治疗 10天 ,精神好转 ,但仍时有头痛 ,发作时夜间不能入睡 ,须直立于地面。辅助检查 :血 WBC 12 .5× 10 9/L ,N 0 .71,L 0 .2 9,尿蛋白( ) ;镜检 ( - ) ,囊虫抗体试验 ( - ) ,CT正常 ,核磁共振 :考虑病毒性脑炎。查体 :BP 2 5.3~ 18.7k Pa…  相似文献   

6.
巅顶痛治验     
李某,女,24岁。1979年3月15日初诊。巅顶痛已3年,与季节及时间关系密切。春令头痛渐重,至夏头痛发作更甚,入冬缓解,天气严寒疼痛顿止。一天之内,早晨至中午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中午以后逐渐减轻。曾服中西药治疗无效。血压正常,月经量少,色鲜红,咽干思饮水,手足心干燥,舌苔白少津,舌质红,脉弦数按之无力。证属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治宜清肝泻火,滋阴益肾。处方:熟地黄30g,川芎10g,龙胆草6g,玄参15g,夏枯草10g,怀牛膝15g,白芍15剂。5剂而愈,随访9年未复发。曹某,男,46岁。1972年7月2日初诊。睡眠不佳,心情怫郁,渐患巅顶疼痛。二年后,  相似文献   

7.
例1.周某,男,25岁,教师,1990年3月15日就诊。患者发热头痛3天,服辛温解表药未愈。现大便3日未解,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而润,脉沉实有力。根据《伤寒论》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而有热者,与承气汤》。余诊断为阳明头痛,舍舌从症,改用大承气汤:大黄15克(后下),芒硝12克(溶化),厚朴10克,枳实10克。1剂便通而  相似文献   

8.
奇症两则     
<正> 大便时阴道流血尹某,女,35岁。1984年6月16日初诊。连续两个月经期后,每次大便则阴道流血3天,血色鲜红、量多,并伴有头痛发热、鼻塞,时头晕乏力,大便干。上个月经用青、链霉素后血止,本次复用青、链霉素无效。以往月经周期正常,量多色红无块,白带不多。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热入血室,血热妄行,治宜养血祛风,凉血止血,处以四物汤加减:当归30g,白芍30g,生熟地各30g,川芎9g,茯苓30g,续断15g,荆芥10g,甘草6g,黄芪15g,柴胡12g,大黄12g,地榆15g。水煎日服1剂。二诊:服药3剂后腰痛寒热消失,大便时阴道流血仅点滴,便稀,上方去大黄加艾炭12g。3剂。三诊:1月22日便时已基本无血,大便干,舌色正常苔白,脉数,上方去荆芥,黄  相似文献   

9.
赵崇这 《国医论坛》1991,6(6):15-15
一、疝气张某,男,54岁.5年来,每受寒冷或潮湿则睾丸引腰脊疼痛,但无睾丸肿大.近日下肢受冷,上症又作且疼痛剧烈,约一小时后自行缓解.伴恶寒,时有汗出,汗出后又恶热,纳差,恶心,口淡,眠差,二便可,脉弦迟,舌淡苔白滑.此属疝气.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5g,桂枝12g,白芍12g,甘草6g,黄芩10g,法半夏12g,党参15g,生姜10g,大枣10g,小茴香12g,川楝子10g,元胡10g,青、陈皮各6g.上方每日1剂水煎,连服5剂,疼痛基本消失,饮食、二便及睡眠均正常.最  相似文献   

10.
聂惠民老师临证善于治疗疑难杂病。现将其治验四案录兹,以飨同道。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苏某某,女,38岁。病人因阴道出血十五天于1998年3月3日就诊。病人自诉肌注止血敏、Vitk,口服安络血已十余天,但出血量有增无减。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养血凉血止血。宗芩连四物汤化裁。处方:黄芩10g,黄连5g,当归10g,生地10g,杭芍15g,丹皮10g,白茅根15g,生草4g,艾叶炭3g,栀子炭10g,3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用。病人1998年3月6日复诊,自诉服药一剂后出血量大减,三剂后出血已基本停止。效不更方,前方加熟地10g养血填精以固冲任,随访二个月,月经已恢复正常周期,量、色、质均正常。  相似文献   

11.
健脑通络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伟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29-729
临床资料  198例中 ,男 79例 ,女 119例 ;年龄 2 5~ 30岁 41例 ,31~ 45岁 110例 ,46~ 5 5岁 47例 ,平均 36岁 ;病程最长者 2 0年。治疗方法 健脑通络止痛汤药物组成 :党参 30 g,熟地黄 2 4g,川芎 30 g,山药 10 g,杜仲 10 g,枸杞子 2 0 g,白芷10 g,薄荷 10 g,延胡索 10 g,没药 6 g,甘草 6 g。水煎服 ,日1剂 ,分 2次服 ,15剂为 1个疗程。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痊愈 (头痛消失 ,精神正常 ,无阳性体征 ,脑血流图正常 ) 16 8例 ;有效 (头痛基本消失 ,偶因感冒风寒或情志不畅复发 ) 30例。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学头痛范畴。其主要病因病…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介绍   患者,27岁,2001年9月20日初诊.患者于1 a前坠地,造成闭合性脑损伤,在某医院救治2个月余,病愈出院.1周后患者自觉头痛头晕,难以忍受,回院复查,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1 a余无显效,遂转入我门诊部治疗.患者诉1 a来头痛头晕,头痛如刺、如跳,持续难忍,多位于前额及眉棱处.查体:体温37.1 ℃,面色憔悴,唇暗目黑,心肺(-),肝脾未及,头部未触及包块,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苔白滑,脉弦而细涩.辨证为久病入络、脑络不通、瘀阻脉络,治宜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2 g、红花15 g、当归12 g、川芎15 g、生地10 g、赤芍12 g、牛膝10 g、柴胡10 g、白芷10 g、生甘草12 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5剂.9月26日二诊:眩晕止,头痛时发时止,时轻时重,痛时无明显固定部位,舌质略暗,脉沉细.前方去桃仁、红花,加黄芪30 g、延胡索12 g以补气生血、理气止痛,继服6剂.10月3日三诊:头痛大减,面色红润,舌质略红,脉沉有力.前方(二诊)去牛膝、柴胡,继服20余剂痊愈.又服血府逐瘀口服液,6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崔某,女,4岁,初诊于1982年4月10日。其父代诉:患儿拉稀便(3~4次/日)近1年,入夜看不见东西已3个月。查看患儿,面色萎黄,毛发枯涩,神疲倦怠,体质消瘦,腹部膨隆,青筋显露;光线充足拾物,辨色正常;指纹浮淡而滞,舌质淡嫩、苔略滑。诊为泄泻、夜盲症,证属脾肾阳虚,中气不足。立法:温肾健脾,补中益气。方药:制附片5g,干姜5g,山药10g,茯苓10g,党参15g,补骨脂15g,枳壳10g,白术10g,炒扁豆15g,升麻10g,大枣5枚,炙甘草10g,3剂。二诊(4月13日):患儿服上药后大便成条质软,日1次;精神稍好,亦能食,夜间能看到周围之大物,复投  相似文献   

14.
中风治验     
王某,女,59岁,1990—4—20初诊。 七天突然头痛、头晕,右侧肢体失灵,即神昏不语,肌肉抽搐,口眼斜,息粗、面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痰热生风,痰浊上扰,治宜涤痰开窍。处方:姜半夏15g、茯苓15g、甘草10g、陈皮15g、胆星10g、菖蒲15g、竹茹15g、大黄10g、水煎服,3剂。  相似文献   

15.
郑肇良 《山西中医》2001,17(4):48-48
陈某 ,男 ,6 8岁 ,2 0 0 0年 1月 3日初诊。反复头痛 2 0余年 ,加重 1天 ,血压波动在 30 .7/2 0 .6 k Pa~ 18.0 / 12 .7k Pa之间。刻诊 :头部重痛 ,四肢麻痹 ,乏力 ,面色晦暗 ,纳少而喜热饮 ,便溏 ,舌质淡、苔白润滑 ,脉弦迟。诊断为头痛 ,证属寒客厥阴 ,治以温肝降逆。方用吴茱萸汤加味 :吴茱萸 2 0 g,党参 15 g,旋复花 15 g,代赭石 2 0 g,大枣 2 0 g,生姜 2 0 g。每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8剂 ,精神爽 ,头痛好转 ,胃纳佳 ,大便成形 ,血压 2 3.4/ 13.3k Pa。再进 5剂 ,头痛基本消失 ,血压接近正常 :19.3/ 12 .3k Pa,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  相似文献   

16.
小紫胡汤加味治疗过敏性哮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某,女,28岁,于1997年3月18日就诊.患者患有过敏性哮喘二年余,且每年反复发作,春天花开季节或闻及油漆味加重,曾服中西药不佳.此次于就诊前3天加重,刻诊:咳喘痰多,色白质清稀多沫,伴喉中哮鸣音,心烦胸闷,出汗,时热时寒,倦怠乏力,咽干,口微苦,不欲饮食,面色晦暗,唇紫,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因兼有少阳症,治以和解少阳,温肺健脾,给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丹参15g,白术10g,干姜6g,陈皮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5枚,3剂,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7.
邱美兰 《江苏中医药》2001,22(11):38-39
1 风热上攻 ,清空失旷潘某 ,女 ,2 8岁 ,工人。 2 0 0 0年 1月 17日诊。患者昨起自觉形寒身热头痛 ,以右侧太阳穴为甚 ,伴眉棱骨胀痛 ,鼻塞流浊涕 ,纳谷不香 ,口微渴 ,二便正常。舌边红、苔薄黄 ,脉浮数 ,体检 :T37.5℃ ,咽部轻度充血 ,心率92次 /分 ,律齐 ,无杂音 ,两肺呼吸音稍粗 ,WBC6 .0× 10 9/ L。证属外感风热 ,上攻头目 ,清窍不利。治以疏风清热通窍。处方 :桑叶 10 g,菊花 10 g,川芎 10 g,羌活 10 g,白芷 6 g,蔓荆子 10 g,柴胡 5 g,薄荷 (后下 ) 4 g,防风 10 g,葛根 10 g,炙甘草 3g。日 1剂 ,分 2次服。服上药 3剂后头痛即除 ,…  相似文献   

18.
病例1:孙某,女,34岁,天津市人.2011年05月28日初诊,症见:患者食欲不振半年余,稍多食后胃脘部即胀满,反酸、烧心等症状,偶有腿脚抽筋,四肢不温,二便均正常,睡眠差,经期延后1周.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沉细.辨证:中焦气滞湿阻,气血不足.治以行气化湿,和胃畅中.予:陈皮6g,清半夏15g,茯苓30g,枇杷叶10g,白豆蔻10g,荜拨10g,紫苏梗10g,木香5g,枳壳10g,厚朴10g,白芍10g,炙甘草10g,生麦芽30g,鸡内余10g,吴茱萸3g,生黄芪15g,石菖蒲20g,广藿香15g,生姜3g.7剂,水煎服.另予胰酶肠溶胶囊,快胃舒肝丸等.  相似文献   

19.
笔者治愈两例散发性脑炎去皮层状态的病人,其中一例入院时即采用针灸治疗,另一例为昏迷长达4月余,在各种西药治疗无效时采用针灸治疗获愈。现摘录于下。例1.刘××,女,32岁。因不语、二便障碍9天,于1987年3月25日入院。其夫代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经前期偏头痛王某,女,32岁,干部,1996年5月16日就诊.2年来每于经前即右侧偏头痛,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腹痛,有血块,伴烦躁易怒,乳房胀痛.脑电图、眼底、血液流变学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西医诊断为血管性头痛.常服去痛片,效差.查体:右侧头痛3天,剧如锥刺,形体胖,肢倦懒言,胃纳减弱,舌暗紫,苔厚腻,脉弦细涩.证属痰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化痰,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柴胡、枳壳各9g,赤芍、白芍、川芎各15g,葛根20g,桃仁、红花、姜半夏、全栝蒌、僵蚕、牛膝各10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服药5剂,头痛大减,但感头晕目眩,舌苔厚腻.原方去桃仁,加菊花10g,制胆星、郁金各9g,又服5剂痊愈.守方调理月余,诸症悉除.1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