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的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53例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58例非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PCR扩增和微阵列技术检测MTHFR C677T基因型,测算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肌酐,据此测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MTHFR C677T基因型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e GFR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SII与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 GFR、Hcy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T基因型分布频率最高,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χ2分别为19.188、5.138,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SII分别为583.54(384.97,903.73)、425.03(310.26,583.16),二者相比,P<0.05。...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北京市五家医院急性脑梗死的亚型构成为:腔隙性脑梗死46.5%,小梗死38.1%,中梗死9.4%,大梗死6.0%。结论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的分布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提示小动脉病变是北京市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病理改变。根据影像学的分型法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3月—2011年12月,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96例,对患者人口统计学、个人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①在496例患者中,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有103例,总发生率为20.8%。②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升高而上升,年龄〉60岁各组与〈50岁组相对危险度的比较,均成倍增加,均P〈0.05。以小脑梗死为对照,脑干梗死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度校正后是小脑梗死的3.67倍(95%CI:1.50~8.20),P〈0.05。③吞咽功能障碍组高血压、糖尿病、不同病灶部位(右侧大脑半球、多发性梗死、脑干梗死)的发病例数均高于无吞咽障碍组,均P〈0.05。校正危险度后结果显示,有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度是无糖尿病病史的2.55倍(95%CI:0.74~5.99,P〈0.01),有多发性梗死的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度是无多发性梗死者的2.88倍(95%CI:1.03~5.90,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干梗死及多发性梗死。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活化的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全血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并按病情、病程进展和梗死面积分组,同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论TIA、脑梗死轻型或重型GMP-140均升高,重型组升高最显著;急性期较相对稳定期、恢复期升高显著;大面积梗死组较小面积梗死和多发性梗死GMP-140升高显著.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小板活化与病情、病程进展及梗死大小有关,GMP-140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和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在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 判定是否存在HT。sICH定义为脑实质血肿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患者在发病36 h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I与静脉溶栓后HT和sICH的独立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SII对静脉溶栓后HT和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352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  相似文献   

6.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4年8月收治的16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6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发热(P<0.01)和白细胞增多(P<0.001)的比例显著较高,血糖(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P=0.029)、发热(P=0.0146)、白细胞增多(P=0.005)和CT早期梗死征象(P=0.0027)是缺血性卒中早期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42例行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数值。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SII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并用log-rank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II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术后病死率呈正相关(r=0.267,P<0.001)。应用ROC曲线确定术前SII的最佳临界值为758.92,将242例患者分为低SII组(SII≤758.92,126例)和高SII组(SII>758.92,n=116例)。低SII组与高SII组肝泡型包虫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0%、88.47%、66.10%和90.80%、53.05%、27.40%,低SII组累积生存率>50%,平均生存时间为55.584个月(95%CI:53.550~57.617);高SII组累积生存率<50%,平均生存时间为39.384个月(95%CI:35.070~43.698),中位生存时间为43个月(95%CI:34.694~51.306),低SII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高SII组,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9,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I>758.92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HR=5.907,95%CI:3.386~10.306,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SII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3.507,95%CI:1.911~6.435,P=0.001)。结论术前SII水平与肝泡型包虫病患者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术前外周血SII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PTX)3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情、PTX3水平、梗死面积、预后效果进行分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人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分型、梗死面积及预后结果患者血清PTX3水平变化,并分析可能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加重、梗死面积增大及预后效果恶化,患者血清PTX3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注意影响血清PTX3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中动脉(MCA)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PI)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MCA供血区急性期脑梗死病人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MCA的PI指标,观察病人梗死侧和非梗死侧PI值的差异,并分析CIS的危险因素,分析PI与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梗死侧大脑中动脉PI值高于非梗死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组病人PI值和腔隙性梗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BMI为影响PI的独立因素。结论 TCD的参数PI是能够检测颅内动脉顺应性的有效指标,其值升高动脉顺应性降低,弹性减退,将硬度增加,和脑卒中密切相关,PI值的增加和年龄、BMI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04年8月收治的16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6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发热(P〈0.01)和白细胞增多(P〈0.001)的比例显著较高,血糖(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P=0.029)、发热(P=0.0146)、白细胞增多(P=0.005)和CT早期梗死征象(P=0.0027)是缺血性卒中早期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TC)评价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程序化死亡受体(PD)-1抑制剂治疗反应。方法 2019年1至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老年NSCLC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不同基线SII及CTC水平患者治疗有效率,随访末,比较生存者与死亡者基线SII及CT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基线SII及CTC在鉴别NSCLC患者PD-1抑制剂治疗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患者达到PD-1抑制剂治疗最佳疗效时,其SII及CTC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而疾病进展时,SII及CTC均值均又较最佳疗效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基线SII及CTC计数均值水平作为分界点,将患者分别分为SII高水平组、SII低水平组;CTC高水平组、CTC低水平组。统计发现,SII低水平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SII高水平组,CTC低水平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CTC高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22年2月,63例患者死亡,存活组基线SII及CTC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关系。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54例,随访至2023年6月,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非MACE组180例和MACE组174例;根据患者的SII按三分位数分为低分位组117例(SII<633)、中分位组119例(633≤SII<1354)、高分位组118例(SII≥1354)。ROC曲线分析SII对MACE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评价SII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关系。结果 MACE组年龄、肌酐、尿酸、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SI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二尖瓣反流比例高于非MACE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MACE组(P<0.05,P<0.01)。SII预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76~0.86)。Kaplan-Meier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复发、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9-09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100例女性原发性TNBC患者临床资料,计算SII数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最佳临界值,据此将其分为高SII组(42例)和低SII组(58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的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TNB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高SII组和低SII组TNBC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81.0%、46.3%、41.0%和98.3%、84.1%、76.0%,平均DFS时间分别为50.0个月和83.1个月,低SII组患者的DFS预后显著优于高SII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pTNM分期、Ki-67、术前SII与TNBC患者术后的复发、转移情况具有关联性(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T分期(HR=7.806,95%CI=3.290~18.523,P=0.000)、N分期(HR=3.526,95%CI=1.763~7.050,P=0.000)和术前SII(HR=3.440,95%CI=1.763~6.710,P=0.000)是影响TNBC患者DFS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SII与TNBC患者的DFS预后相关,术前较高水平的SII是影响TNBC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SII可便捷、有效地评估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356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按OCSP分为四型,比较各亚型的发生率,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完全前循环梗死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与其它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前循环梗死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腔隙性梗死和后循环梗死亚型(P<0.05).但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进展组高血压史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入院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糖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OCSP各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各不相同,完全前循环梗死亚型进展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糖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与病因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6例,分为单发梗死组130例和多发梗死组76例。行头颅DWI检查后,根据其影像学表现、临床资料、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行TOAST分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WI表现与TOAST分型存在相关性(P=0.000),其中皮质-皮质下梗死(60.9%)、前循环单侧多发梗死(54.3%)和后循环多发梗死(75.0%)主要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有关(P=0.021,P=0.034,P=0.011);小的穿通支梗死(94.0%)主要与小动脉闭塞型有关(P=0.000)。此外,还有部分皮质-皮质下梗死(26.1%)、前循环双侧多发梗死(26.7%)和前后循环多发梗死(28.6%)与心源性栓塞型有关(P=0.008,P=0.030,P=0.024),部分小的穿通支梗死(6.0%)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有关(P=0.000),部分前循环单侧多发梗死(17.1%)与小动脉闭塞型有关(P=0.007)。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行DWI检查可以预测病因,为制订相关的诊治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后梗死病灶中心的梗死区、围绕梗死区的半暗带区及外围的周边区域。多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或其他手段阻断半暗带细胞后续的系列级联病理变化,如能量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自由基大量生成、核酸内切酶激活等。从而保护或抑制半暗带组织神经元的损伤,改善病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缺血性脑损伤后细胞的死亡和功能障碍往往伴随或源自特定基因表达的变化。因此,基因治疗有可能足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新途径和新策略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2周内继发癫痫病人35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但未继发癫痫的病人3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脑血流灌注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既往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层梗死、多脑叶梗死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血容量(rCBV)和局部血流量(rCB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病人常见皮层梗死、多脑叶梗死、区域性脑血流量异常变化、炎症反应等。发病危险因素较多,皮层梗死、低rCBV、低rCBF病人发病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疾病组,根据梗死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度梗死47例,中度梗死35例,重度梗死38例;同时选择同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近似的1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疾病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并比较分析检测结果,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价值。结果健康体检者、治疗前轻度梗死者、中度梗死者、重度梗死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3.32±0.46) mg/L、(8.87±3.72)mg/L、(18.52±6.33)mg/L、(32.51±11.25)mg/L。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受试者,且随着脑卒中梗死程度的加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度高且快速的优点,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脑干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中脑、脑桥或延髓缺血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着影像学的进展,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并非少见。脑干梗死的病因较多,损害部位的不同,发生梗死后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有相当一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收集我院2010年7月—2012年4月住院治疗的30例脑干梗死患者,对其诊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61例老年ACI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被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46例);根据随访30d内的生存情况,患者被分为生存组(130例)和死亡组(31例);根据梗死面积,患者被分为腔隙性梗死组(65例)、小面积梗死组(52例)和大面积梗死组(44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测,分析不同病情程度、预后、梗死面积与缺血性ST-T变化的关系,以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轻度组无ST-T改变比例(51.61%比28.30%,13.04%)显著高于中、重度组;重度组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比例(60.87%比20.97%,15.09%)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或<0.01。死亡组持续性缺血性ST-T改变比例(67.74%比21.54%)显著高于生存组,P=0.001。腔隙性梗死组的无ST-T改变比例(50.77%比26.92%,13.64%)显著高于小、大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持续性ST-T改变比例(61.36%比24.62%,11.54%)显著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病情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是A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5~7.862,P<0.05或<0.01)。结论:ACI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患者预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重要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