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自由基代谢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该模型的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阐明其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因素(冰水,0.3mol/LNaOH液)、热因素(8%干辣椒粉的60%乙醇混悬液)分别结合水浸应激法,建立实验性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羟氨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胃组织中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SOD方面,水应激胃溃疡组、水应激胃溃疡寒证组、水应激胃溃疡热证组与空白比较活力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寒证与热证间比较无明显差异。MDA方面,水应激胃溃疡组、水应激胃溃疡热证组、单纯热证组与与空白比较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以水应激胃溃疡热证组升高最为显著。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选择性针对相应的寒性、热性模型体现出对自由基代谢的调节作用。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可行性。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MDA可作为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热证的微观指征。  相似文献   

2.
方证相应的寒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方证相应寒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寒热证动物模型、方证相应为关键词,检索了近20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得到相关文献229篇,逐篇阅读、甄别、梳理和选择.采纳参考文献19篇.以方致证的寒热证动物模型,有采用温热方剂制作热证动物模型,也有采用寒凉方剂制作寒证动物模型.其他方法致寒热动物模型及以方治证,有采用灌服冰水、干辣椒粉等方法致脾胃寒热证动物模型,并治以理中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温热、寒凉方剂,也有肠热证动物模型治以大承气汤,湿热证动物模型治以加味四妙散等.寒热证动物模型及方证相应的报道虽多,但有待上升到较统一的认识;建立准确的寒热证动物模型,进行方证相应的研究,须找到可供观察的特异性客观指标:在观察和评价寒热证的时候,要重视体质因素;可尝试用寒热偏性的方剂制作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然后选用寒热偏性的方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阐明寒热不同证型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方面的证候变化规律及物质基础,探寻寒热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的作用机制及方证相应规律。方法:采用经典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同时施加“寒热”因素(冰水、0.3mol.L^-1NaOH、8%干辣椒粉的60%乙醇混悬液)创建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幽门结扎术后18h处死各模型及给药组大鼠,测定各模型及给药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iNOS、TNOS含量明显升高,大黄黄连泻心汤能减少其NO及NOS的合成。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血清NO、TNOS含量显著降低,理中丸可升高其NO、TNOS含量。结论:NO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热证模型上主要表现为细胞毒作用,体现了其炎症介质及强氧化剂的生物学效应;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证模型上主要表现为细胞保护作用的降低,即NO舒血管效应降低。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在寒热病证结合模型上体现了不同的证治效应,体现了相应方治疗相应证的证治规律,并佐证了建立的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寒热“在中医学中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八纲辨证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贯穿于中医辨证治疗的全过程。具体来讲,“寒热“是辨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它反映出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一般说,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阳盛所表现的证候。治疗上对于寒证就要用温法以祛寒,对于热证就要用清法以泻热。即根据病情随证治之。但我们在临床中所见到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VEGF与RA患者寒热证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热证候分类的客观基础,研究中医四诊信息与RA患者血清VEGF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VEGF,并进行中医寒热辨证分型,分析VEGF在寒、热证候之间的差异.结果:偏寒型RA患者VEGF水平比偏热型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寒热证候之间VEGF有显著差异,寒证的VEGF.高于热证,提示VEGF可以作为RA寒热证候分类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寒热真假的正确判断在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均是重点难点所在,本研究在对寒象与热象、真象与假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的病机、临床表现和证候本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归纳了寒热真假的重要鉴别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寒热证型与甲状腺激素、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取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另40只各取20只分别制备热证及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热证模型组和寒证模型组,比较3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四碘甲状腺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6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热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寒证模型组。结论:寒热证模型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同,内分泌激素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均是形成寒热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味子对冰乙酸性胃溃疡寒、热证大鼠模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冰乙酸涂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通过 HE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联合采用酶联免疫法、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 IL-8、VEGF 的含量变化。结果:五味子能够缩小冰乙酸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溃疡面积;冰乙酸涂抹型胃溃疡模型组血清及组织内的 IL-8、VEGF 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五味子可显著升高热证组、寒证组中 VEGF 的表达(P<0.01),同时下调热证组、寒证组中 IL-8的表达(P <0.05)。五味子对胃溃疡面积的缩小作用与对 IL-8及 VEGF 的调节作用呈显著相关性。结论:五味子能够改善冰乙酸性胃溃疡寒、热证大鼠模型胃溃疡黏膜面积,可能通过下调 IL-8的表达,同时促进 VEG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寒热真假证的辨别,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说来,寒证和热证是疾病过程中人体正气盛衰或病邪进退在临床证候上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正气衰减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的机能活动亢奋所表现的证候。这种寒热证还是比较容易辨别的,但是,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临床上往往见到一些症状与疾病性质不完全相符,甚至完全相反的情况,尤其  相似文献   

10.
寒、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糖皮质激素受体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寒、热证豚鼠变应性鼻炎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活性。方法:以寒、热性中药灌胃造成豚鼠寒、热证证候,再以10%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橄榄油溶液点鼻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外周血白细胞GCR的活性。结果:外周血白细胞GCR活性以寒证变应性鼻炎豚鼠最低,热证组次之,正常对照组较高。结论:外周血白细胞GCR活性在寒证变应性鼻炎呈低下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型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醋酸涂抹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中NO、ET的含量。结果:NO在幽门结扎、醋酸涂抹型溃疡寒证中含量降低,而在热证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5或P0.01)。ET在幽门结扎和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中含量升高,但寒证组明显高于热证组(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能分别降低热、寒证组ET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改变大鼠血清中NO和ET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玉珠 《光明中医》2000,15(6):28-29
刘国安老师是甘肃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行医三十余载 ,学验俱丰 ,遣方用药多法兼施 ,标本兼顾 ,寒热并调 ,对胃肠疾病治疗研究有素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尤对寒热错杂证的研治更具有独到之处。笔者每日侍诊师侧 ,受益匪浅 ,现将其治疗寒热错杂证的理论、经验总结如下 :1 寒热错杂证的舌、脉、症特点寒热错杂证是病人个体在同一时间既有寒证表现 ,又有热证表现 ,寒证与热证混杂而成的一类证候群。它包括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肝热脾寒、胃热肠寒、胃热脾寒 ,是机体脏腑组织阴阳失调的结果。其主要证候表现以自觉症状为主 ,如四肢厥、腹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悸寒/热证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自主神经张力(交感和迷走)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平行对照方法,将14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寒热证候归入实热、实寒、虚热、虚寒4组。观测HRV指标,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频域指标TP、LF、HF、LF/HF。使用DMS动态分析软件,人工修正、去除伪差,自动分析24h连续心电信号(动态心电图)后,获得HRV各项指标。[结果]寒热辨证分组:热证82例(58.2%,82/141),其中实热32例,虚热50例;寒证59例(41.8%,59/141),均为虚寒证。SDNN、SDANN、RMSSD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虚寒组均大于虚热组(P0.05)。TP、LF、HF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LF/HF热证组高于寒证(P0.05);频域指标TP、HF、LF/HF虚热与虚寒均有显著差异(P0.05),TP、HF虚寒大于虚热(P0.05),LF/HF虚热组大于虚寒组(P0.05),LF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虚实与自主神经总张力相关,寒热与自主神经功能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平衡相关,热证与寒证自主神经总体能量无显著差异(P0.05),热证组交感活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脐温与寒热证候的相关性,为探索冠心病不同阶段的证候变化规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证观察组35例和热证观察组35例;另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身体健康的医护人员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给予脐温测定,分别记录测定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脐温与中医寒热证候辨证之间的相关联系。结果:寒证观察组的平均脐温显著低于热证观察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5),热证观察组患者的脐温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脐温越高,冠心病患者热证症候愈明显;脐温越低,冠心病患者寒证症候愈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寒、热证本质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寒证、热证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证型,寒证时整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机能降低,形成了寒证的机能背景,对刺激的反应降低或延缓。热证时整体机能提高,形成热证机能背景,对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加速。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是在基因通过蛋白质或其他通路作用下,调控寒证和热证的发生和发展。精准医学的开展使诊断和治疗更个体化,靶点药物的治疗有优点也有不足,而寒热辨证有助于提高疗效。中药作用的靶点与证的靶点很吻合,今后的研究可从中药的靶点入手,探讨病、证的靶点,研究其作用部位及结构等,探讨中医的精准医学。  相似文献   

16.
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小儿药证直诀》上卷五脏证候的特点,并与《中医儿科学》比较,发现《直诀》上卷五脏证候较多地受到五行学说的影响,即五行的太过、不及和生克乘侮等理论有较多的体现,多呈五脏对应的形式。《直诀》上卷五脏证候较粗略,证候名称有用"病"这一最粗略描述病性的词,以及只有五脏病位而无病性的词;一些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被作为具体证候;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直诀》的五脏虚证主要直指脏器,有极少数的"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直诀》上卷或用程度、预后等替代病机以概括五脏证候,而其他特点与现代《中医儿科学》相同的证候很少;肺脏证候中外邪所致者较少,涉"痰"证候较少,特别是在肺脏证候中涉"湿"的证候较少,主要是在脾脏证候中。《直诀》上卷五脏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北宋时期证候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寒、热证候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差异。方法?纳入RA患者115例,其中寒证58例,热证57例。采集中医证候数据,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细胞因子在RA寒、热证候中的差异。结果?与寒证组比较,热证组CD4+T细胞、B2细胞、B1细胞、NK细胞数量降低,IL-1β、IL-8、IL-6、干扰素(IFN)-γ升高(P<0.05,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D4+T/IL-6<30时,判断RA热证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82.4%;CD4+T/IFN-α<205时,热证可能性大,其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91.2%。结论?寒、热证候间淋巴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有显著差异,CD4+T/IL-6<30和CD4+T/IFN-α<205是RA热证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上热下寒”为寒热错杂证之一,以同一时期上部现热证、下部现寒证为特点,属复杂矛盾证候。其主要病机是人体阴阳升降失常,使得阴阳不能上下交通、流转周身,而成寒热易位。文章从脏腑辨证角度出发,探讨了上热下寒证的细分及治疗,将其分为肺热脾寒、胃热脾寒、心热肾寒、心肝阴虚兼脾阳虚四个常见证型。治疗上以调和阴阳、引火归元为原则,应用通元针法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中药以寒热并用为主,兼以固本培元,以达阴平阳秘、寒热并除,为临床治疗上热下寒型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入院患者寒热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脊柱结构损伤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AS住院患者共计277例进行寒热证候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脊柱结构损伤(m SASSS)评分及AS疾病活动度(ASDAS)评分。结果 AS入院患者寒证组36例(12.99%),热证组241例(87.01%),寒证组m SASSS评分较热证组高(P0.05),热证组ASDAS评分较寒证组高(P0.05)。结论 AS入院患者热证多于寒证。热证组患者多与炎症活动有关,寒证组患者脊柱结构损伤程度较热证组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中医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以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消炎痛法和水浸应激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受试大鼠血清中NO和ET含量的影响。结果 NO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和消炎痛型溃疡寒证中含量降低,在热证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5或P<0.01)。水浸应激型和消炎痛型溃疡寒证中ET含量升高,热性方剂理中丸能降低ET含量。结论 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热证、理中丸对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证的预防作用,及二者对消炎痛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调节大鼠血清中NO的水平,降低ET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