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诊,是中医诊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难经》中已有关于腹诊的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腹诊这一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临床。为后世开辟了腹诊辨证施治之先河,影响了日本汉方腹诊的发展。日本汉方医学界,从十六世纪开始提倡腹诊,以《伤寒杂病论》为理论基础所形成的"伤寒派"腹诊,主要以三指探按法、覆手按压法及抚循法手法,在腹部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对五脏病证开展诊察。腹诊作为"伤寒派"的一种主要诊察方法,对于辨别体质、人体正气强弱,诊断和鉴别疾病,确定病位,分析病因病机,指导治疗,推断预后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腹诊,是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对人体腹部进行诊察,用来识别、判断局部或全身病变为防治疾病提供临床依据的诊断方法。腹诊方法源远流长,它是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学方法。中医自唐代传入日本以后,腹诊广泛地运用于针灸、推拿两科,日本·吉益东洞曰:“腹为生之本,百病根于此,故诊病必诊腹。”腹诊法内容丰富,不仅是按胸、腹,实际上包括着望、闻、问、切全都内容,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日本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理论的发展轨迹、学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对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对腹诊条文进行归纳,并查阅古今中外腹诊证治文献资料,展示腹诊证治研究概况。结果:以《内经》《难经》为理论基础所形成的"难经派"腹诊,以脐部为中心,采用轻手寻抚、中手寻扪、重手推按等手法,对五脏病证开展诊察,以腹诊辨体质、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有效指导疾病的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结论:借鉴日本汉方医学腹诊理论,对于充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整体水平,挽救濒临失传的中医特色腹诊诊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雪琪  林海  李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63-1664
中医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 ,是以传统四诊为基础的这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望、闻、问、切在《内经》中又分别被称为“视而可见”、“听声音而知所苦”、“言而可知”、“扪而可得” ,这些对心理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是以传统四诊为基础的这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望、闻、问、切在《内经》中又分别被称为“视而可见”、“听声音而知所苦”、“言而可知”、“扪而可得”,这些对心理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伤寒论》派腹诊与中医辨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在《伤寒杂病论》中,腹诊的内容较为丰富,已初具规模。日本汉方医腹诊的流派之一——《伤寒论》派腹诊即由此而发展形成,延用至今,在日本汉方医的临床诊断治疗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医腹诊在我国中医临床辨证中所占比重较小,为总结整理出较为完整实用的中医腹诊法,笔者按日本《伤寒论》派腹诊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下肢诊法散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多个篇章,属《内经》身形诊法范畴。下肢包含“皮、脉、肉、筋、骨”五体结构,与脏腑气血内外相应,又与生命大数息息相关。诊察下肢是望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辨识患者体质,辨明外邪入侵的部位及浅深,也可作为判断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线索和依据。《内经》诊察下肢侧重于望、问、切诊,包括望动静、形态,问疼痛,切动脉,切问寒热等。通过梳理总结《内经》下肢诊法相关内容,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在胸腹病变诊察中的综合运用,是中医学四诊体系中的一部分。《伤寒论》曰:"腹者生之本也。故百病以此为根,是以诊病必候腹。"脾胃病的发病部位以胸腹部最为多见,腹部体表分区与腧穴特点可内察脏腑经络的生理与病理状态。因此,中医腹诊在疾病尤其在脾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张英英 《陕西中医》2009,30(7):852-853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诊。方法: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中医历代文献资料,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妇科腹诊是中医腹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妇科腹诊是中医腹诊的内容之一。腹诊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腹诊内容有明显发展,并且与辨证论治相联系,从而成为中医临床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医妇科腹诊参照现代医学的腹部触诊等方法,丰富了诊法技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柯雪帆 《中医研究》1992,5(1):15-19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有关于腹诊的记载。自中医腹诊传入日本之后有所发展,有不少古代的腹诊专著,现在日本汉方医大多应用腹诊,有的还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也有不少近代  相似文献   

11.
中医腹诊在胃肠病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腹诊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中多有论述。腹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组成部分,在胃肠病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用中医腹诊,结合平脉辨证及现代诊疗手段(如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数字胃肠造影、超声波等),指导临床常见胃肠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颇有心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腹诊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邦言 《陕西中医》2004,25(4):336-337
腹诊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法之一 ,它是“望、闻、问、切”四诊综合运用并以切(按 )诊为主的腰腹部诊察法。本文从古代医家对腹诊的认识 ,腹诊的内容和方法 ,腹诊的临床意义及运用 ,腹诊指导治疗的意义 ,腹诊对推断预后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腹诊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关于腹诊的记载尤为突出,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现将其运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诊法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发端于《内经》和《难经》,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予以临床验证和践行,自此这一诊病方法就成为历代医家临床认知病证的重要手段。这一诊法与《内经》创立中医学其它诊病方法一样,都依存于"司外揣内"的思维背景,凭借着相当丰富的临床实践资料的支撑,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其基础,成为独特的诊病手段,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识病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郑红斌  陈咸 《中医杂志》2003,44(1):76-76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日本汉方医学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并在当今日本医疗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许多学术特点已与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大不相同,今择其主要方面,阐述如下。 1 重视腹诊,忽略脉象中医自《内经》始就特别强调脉诊在诊察疾病时的重要作用,强调色脉合参,并对诊脉时间、方法、脉象表现以及主病等有着详细论述。其后又有中医大家如王叔和、李时珍等推崇演绎,使脉诊作为四诊的重要方法成为中医临证诊病的必察项  相似文献   

16.
腹诊法是中医临床诊察手段之一,源于《内经》、《难经》,至《伤寒杂病论》集成而规范,历代医家各有发挥. 《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条文,有腹部状描述者约占28.6%,其中,《伤寒》占30%,《金匮》占27.2%.鉴于目前中医临床多重舌脉而轻腹诊,从而降低诊断可靠性的情况,本文拟就仲景腹诊法,结合自己的临床心得,梳理成文,以切磋于同道.腹诊法是通过医生运用望、闻、问、切、触等方式全面观观察患者腹部体征的一种方法,可以说是中医四诊体系中的子系统.运用此法可了解腹部之色泽形态、软硬张力、腹壁厚薄、胀凹疼痛、振水腹鸣、动悸症瘕、寒温不仁等,推知淤、血、气、水之病变及寒热虚实之  相似文献   

17.
<正> 诊腹法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查腹部,以了解内脏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简称“诊腹法”。诊腹源自《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把诊腹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诊腹法雏型。晋唐以降,由于封建礼教的影  相似文献   

18.
<正>腹诊之术,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挥发展于《伤寒杂病论》。然自宋代以后,中医腹诊在临床的应用明显减少。清代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推崇腹诊,并提出“腹诊”之名[1]。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原理基础、理论建设意义及理论结构呈现等3个方面来探讨腧穴诊断的若干问题。指出腧穴所具有的确定诊断意义依据腧穴自身内涵与特点,是其本具有的特性,但相关研究极为匮乏。《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腧穴诊断内容缺失的深层原因与其更重视针前的"诊色脉、辨阴阳"有关;腧穴诊断理论在针灸理论框架结构中地位重要,其诊察具象化、明朗化、简便化极具实践价值与理论发展意义,故其创新性系统构建体现了中医特色腧穴诊断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20.
闻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内经》中就有根据病人发出的声音来测知内在病变的记载。"闻诊"一词,首次出现在明代李盛寿的《医学研悦》中。但在后世历代中,却很少直接用"闻诊"一词,多以"听声""闻声""闻法""声诊"或"嗅法"出现。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闻诊概念发展源流作一梳理,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