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市大气PM2.5污染状况及其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杭州市春夏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状况及其细胞毒性。方法采用PM10 PM2.5-2型颗粒物采样器和重量法收集2005年春季(4—5月)和夏季(7—8月)大气PM2.5样本,采样地点位于杭州市中心。选择WI-38人胚肺细胞株,将春季和夏季大气PM2.5样本分别以25、50、100、200、500μg/ml染毒细胞24 h,并以等量三蒸水为溶剂对照组,采用克隆形成率法测定PM2.5的细胞毒性。结果以2006年美国EPA新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PM2.5标准(0.035 mg/m3)为参考,杭州市春、夏两季超标天数百分率分别为96.7%和90.0%;以1997年颂布的标准(0.065 mg/m3)为参考,分别为33.3%和20.0%。春季大气PM2.5样本染毒细胞,染毒剂量为25、50、100、200、500μg/ml,相对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9.6%,96.2%,85.0%,73.8%和54.6%;夏季大气PM2.5样本染毒细胞,染毒剂量为25、50、100、200、500μg/ml相对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7.0%,96.9%,88.0%,83.0%和64.7%;相对克隆形成率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佳木斯市夏季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于2013年7月连续2周采集了佳木斯郊区大气PM2.5样品,采用GC/MS测定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显示,PM2.5浓度范围为39.19~59.60μg/m3,均值为47.63μg/m3;PAHs浓度范围为6.13~12.27 ng/m3,均值为9.13 ng/m3,多环芳烃中苯并(ghi)苝和苯并(b)荧蒽相对含量较高,占多环芳烃总量24.56%,源解析显示,机动车排放是佳木斯市郊区夏季大气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昌平地区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于2014年冬季(10月、11月、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采集PM2.5样品,并分析样品中的典型污染物——16种多环芳香烃(PAHs)和12种微量元素的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结果昌平地区PM2.5的质量浓度为17.5μg/m~3~403μg/m~3,日平均浓度为130.9μg/m~3,超过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的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75μg/m~3);PM2.5中PAHs总浓度变化为0.57 ng/m~3~58.5 ng/m~3,且PAHs主要以3环、4环、5环、6环存在,其中4环和5环PAHs含量最高,分别占总量的46.34%和31.57%;PM2.5中的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为0.394 ng/m~3~398 ng/m~3。结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昌平区冬季大气颗粒物PM2.5中PAHs的主要来源;人为污染是昌平区冬季PM2.5中元素污染的主要来源;PM2.5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而与风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四种类型公共场所室内细颗粒物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公共场所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细颗粒物监测仪,监测北京市通州区洗浴休闲厅、餐厅、歌厅、网吧4类共计20家公共场所室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同时现场记录监测场所门、窗和机械通风装置的开启状态、室内人员数量及正在吸烟的人员数量等基本情况,分析多种因素对公共场所室内PM2.5水平的影响.结果 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334.6±386.3)μg/m3,浓度范围6~1956μg/m3,洗浴休闲厅、餐厅、歌厅包房、网吧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6.9±100.1)μg/m3、(317.9±235.3)μg/m3、(750.6±521.6)μg/m3、(157.5±98.5)μg/m3,餐厅(与洗浴休闲厅比较:Z=-10.785,P<0.01;与歌厅包房比较:Z=-10.488,P<0.01;与网吧比较:Z=-7.547,P<0.01)和歌厅包房(与洗浴休闲厅比较:Z=-16.670,P<0.01;与网吧比较:Z=-15.682,P<0.01)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人次密度(9.13×10-3人/m3;r=0.772,F=26.579,P<0.01)和通风评分[(2.5±1.5)分;r=0.667,F=14.442,P<0.001]与室内PN2.5平均浓度相关;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317.9±235.3)μg/m3;室外为(67.8±78.9)μg/m3]和网吧[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157.5±98.5)μg/m3;室外为(67.7±43.7)μg/m3]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存在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18、0.955,F值分别为16.013、30.785,P值分别为0.028、0.012),网吧中人次密度(288.7×10-3人/m3)和室内PM2.5平均浓度[(157.5±98.5)μg/m3]相关(r=0.891,F=11.615,P=0.042).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吸烟人次密度(b′=0.581,t=3.542,P=0.003)和室内通风状况(b′=-0.348,t=-2.122,P=0.049),吸烟的影响大于通风状况.聚类分析后显示,在通风状况较好时(通风评分>2),主要影响因素是室外PM2.5的浓度[(49.6±39.5)μg/m3;b=1.556,t=3.760,P=0.007];而在通风状况较差时(通风评分≤2),主要影响因素是吸烟人次密度(14.7×10-3人/m3;6=140.957,t=3.108,P=0.013),且室内PM2.5的增加有51.8%是由于吸烟所致.结论 吸烟是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通风状况较好时,室外PM2.5污染对室内PM2.5污染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冬春季节室内空气颗粒污染物污染水平。方法于2013年1—5月工作日期间在济南市某办公场所采用LD-5C(B)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对室内空气颗粒物PM10、PM2.5进行监测。结果济南市冬春季节室内颗粒物PM2.5、PM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82、0.115 mg/m3;采暖期室内PM2.5、PM10的质量浓度(0.152、、0.191 mg/m3)高于非采暖期(0.050、、0.079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暖期室内PM2.5/PM10为0.807,非采暖期PM2.5/PM10为0.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17,P=0.001);室内外PM2.5相关系数r=0.878,P=0.001;室内外PM10相关系数r=0.701,P=0.001。结论济南市冬春季节室内颗粒物污染较重,室内外颗粒物质量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采暖对室内细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太原市室内外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方法于2004年4月-2006年10月在太原市21个社区541户家庭采用Aerocet531型粉尘仪-粒子计数器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测定室内外空气中PM1.0、PM2.5、PM7.0、PM10.0和TSP的浓度。应用Stata 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原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社区室内、外TSP浓度分别为1 030.70和1 681.46μg/m3,采暖期与非采暖期比较,采暖期颗粒物浓度高于非采暖期;室外颗粒物浓度高于室内。对室内、外TSP贡献最大的是粒径2.5~7.0μm的颗粒物(PM>2.5~7.0),相应的构成比分别为37.58%和34.70%,其中室内污染以PM≤7.0(粒径≤7.0μm的颗粒物)为主,室外污染以PM>2.5(粒径>2.5μm的颗粒物)为主。不同粒径颗粒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SP与PM>2.5~7.0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928 0。室内、外采暖期PM>2.5~7.0相关性最强,采暖期相关系数高达0.675 3。结论太原市主要颗粒物污染为PM>2.5~7.0,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对室内影响较大,采暖期室内、外PM>2.5~7.0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兰州市采暖期居民室内PM2.5污染水平,并初步分析不同居住条件和人群时间-活动模式下室内PM2.5污染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固定便携式空气采样泵进行室内(厨房和卧室)PM2.5样品收集,重量法分析室内PM2.5污染水平;同时进行住户基本情况及时间-活动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53户厨房、卧室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4.75、118.91μg/m3;西固区(污染区)与对照区的厨房、卧室PM2.5平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3%(42/53)的厨房空气样品PM2.5浓度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卧室超标率为77.4%(41/53)。独栋楼房厨房PM2.5平均浓度(171.32μg/m3)高于单元楼房(115.22μg/m3);集中供暖户的厨房和卧室PM2.5平均浓度(109.51、97.78μg/m3)均低于安装烟囱煤炉者(167.23、177.75μg/m3);燃煤厨房PM2.5平均浓度(203.56μg/m3)高于燃气厨房(113.58μg/m3)和用电厨房(107.31μg/m3);采样24 h内总做饭时间1 h的厨房和卧室PM2.5平均浓度高于≤1 h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次调查的兰州市采暖期居民室内PM2.5污染比较严重,其污染水平受到住房条件、取暖方式、燃料类型及做饭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南通市社区大气PM2.5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变化、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其来源,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集该市某社区采样点的大气PM2.5共84个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6种PAHs浓度,分析四季PAHs含量变化和污染特征。结果显示,采样点大气PM2.5中16种PAHs在2016-2017年春、夏、秋、冬四季的总浓度(∑PAHs)分别为7.41、10.96、12.85、20.45 ng/m3,平均浓度为12.92 ng/m3,其中BaP的平均浓度为1.69 ng/m3;2016-2017年大气PM2.5中16种PAHs总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四季PAHs的组成均以4~5环为主;特征比值法显示,PAHs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提示南通市该社区的大气PM2.5中存在PAHs污染,其中冬季浓度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上海市虹口区居民住宅区2013年1月—2014年10月的PM2.5浓度,为政府制定或完善PM2.5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根据。方法在虹口区居民住宅每月中旬连续采样7 d,每天连续采样24 h,并利用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PM2.5浓度。结果共收集到154份数据,PM2.5日均质量浓度范围是13~267 g/m3,中位数为57 g/m3,平均值为73 g/m3。PM2.5季节平均浓度按浓度高低排列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浓度值分别为88、76、70、58 g/m3。除1月份上海市PM2.5污染比虹口区严重,其余各月份的平均浓度都比虹口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虹口区PM2.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质量浓度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24 h平均浓度的二级标准限值75 g/m3,其超标率为48%、29%、20%、43%;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修订的PM2.5标准中规定的24 h平均浓度限值35 g/m3相比,春、夏、秋、冬的超标率为86%、79%、77%和89%。结论虹口区PM2.5污染春季最严重,PM2.5浓度在上海市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污染水平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美国EPA修订的PM2.5标准相比均存在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和餐厅共5类63家公共场所进行PM2.5浓度监测,同时现场调查禁烟政策、室内人数及吸烟人数等相关情况。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93.28±65.42)μg/m3,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及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3.46±26.64)、(72.55±39.05)、(103.13±42.01)、(104.36±69.81)、(164.64±138.68)μg/m3。室内PM2.5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者密度、室外PM2.5浓度、禁烟政策及禁烟标志。结论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与吸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院室内空气PM2.5浓度。方法选取深圳市5所医院进行PM2.5浓度监测。每所医院选取门诊大厅、病房楼道、男洗手间、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5个监测区域,每个区域按照梅花布点选取5个监测点,于门诊时间进行监测。结果男洗手间PM2.5的浓度最高(53.35μg/m3),其次是医生办公室(45.80μg/m3),浓度最低的为护士办公室(19.67μg/m3);不同功能区PM2.5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大厅、男洗手间和医生办公室PM2.5浓度均显著高于护士办公室(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医院男洗手间和医生办公室空气PM2.5污染较为严重,可能与吸烟有关,应加强控烟,控制PM2.5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京市冬季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于2013年1月对该市4个区的住宿、商场和餐饮3类公共场所共24家进行室内空气PM2.5监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中位数为61μg/m3,范围为4~349μg/m3;雾霾天气时室内PM2.5浓度高于非雾霾天气,邻近交通干线的商场室内PM2.5污染水平高于步行街,火锅或烧烤类餐饮场所的PM2.5浓度高于餐厨分开场所,设有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水平低于自然通风场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室外重污染天气、交通尾气排放、烹饪燃料燃烧可能是冬季公共场所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气PM2.5污染状况及与孕妇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1-12月用PM2.5颗粒物采样器测定哈尔滨市道外区(污染区)和道里区(对照区)大气PM2.5浓度,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该地区169名孕产妇血铅值,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评价大气PM2.5与孕妇血铅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地区的非采暖期大气PM2.5浓度为(64.66±5.8) μg/m3,采暖期为(88.01±10.1) μgm3,超标率为89.5%和100.0%.污染区大气PM2.5浓度[(85.5±7.3)μg/m2]高于对照区[(61.5±5.0) 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妇血铅中位数为54.3 μ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用彩色餐具盛装食物、居住在大气PM2.5浓度较高的地区可能与孕妇血铅水平的升高有关(P<0.05).结论 本次调查的孕妇血铅水平升高可能与大气PM2.5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某区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餐厅室内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揭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为卫生标准及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区42家餐厅,使用AM-510智能防爆粉尘仪进行餐厅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同时记录餐厅内人员数量、吸烟者数量等情况,比较不同类别餐厅、室内外细颗粒物浓度的差异,分析影响因素与室内细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结果 42家餐厅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94μg/m3、76μg/m3,室内比室外高155.26%;有吸烟的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高于室外206μg/m3(228.8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吸烟的餐厅室内与室外水平基本相当;中式正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高于中式快餐厅和西式快餐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式快餐厅和西式快餐厅室内外PM2.5浓度水平相当;大、中、小型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A、B、C级餐厅吸烟比例、PM2.5浓度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经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存在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室内无吸烟的餐厅该相关关系更为紧密,而有吸烟的餐厅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无相关关系,以无吸烟餐厅的PM2.5浓度为应变量(y),其室外PM2.5浓度为自变量(x)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μg/m3)=0.828x+9.456(R2=0.862,F=100.327,P〈0.001);餐厅室内PM2.5浓度与吸烟支数密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814,P〈0.001)。结论餐厅内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吸烟和室外空气PM2.5浓度是影响餐厅室内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气颗粒物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之间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晶晶  李娜  黄蓉  李秀央  李菊花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01-1205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PM2.5、PM10)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的关系,采用M eta分析,依靠对以往相关文献的定量综合,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为定量评价大气颗粒物对冠心病患者危害及制定相关环境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2个有关大气颗粒物与冠心病患者死亡关系的定量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大气颗粒物每上升10对μg/m3,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β为效应值,通过异质性检验,利用固定或随机模型效应进行效应值合并,并且对结果进行敏感分析。结果 PM 10每上升10μg/m3,人群冠心病死亡平均增加0.80%(95%CI:0.60%~1.10%);PM2.5每上升10μg/m3,人群冠心病死亡平均增加2.10%(95%CI:1.20%~3.10%);PM2.5每上升10μg/m3,女性冠心病死亡平均增加18.50%(95%CI:5.90%~31.10%),文献均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结论 PM2.5、PM10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存在正相关,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监测及其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比较燃煤污染型城市(太原市)和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型城市(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并研究其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太原市和北京市大气中细颗粒物,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以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作为靶细胞,测定细颗粒物对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北京市冬季大气中PM2.5为0.028~0.436mg/m3,太原市为0.132~0.681mg/m3。细颗粒物在5、50、200μg/ml浓度内染毒12h和24h均可引起人肺泡上皮细胞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拖尾率和尾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细颗粒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泸州城区大气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及污染特征,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泸州城区3个国控监测点的PM_(2.5)、PM_(10)逐时监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物污染水平及其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泸洲城区PM_(2.5)浓度为15~263μg/m~3,均值为64μg/m~3,超标率为32.8%;PM_(10)浓度范围为29~330μg/m~3,均值为87μg/m~3,超标率为11.7%。PM_(2.5)和PM_(10)的日均浓度在整体变化趋势上无明显差异,二者浓度呈正相关(r=0.953 2),且日波动范围较大;PM_(2.5)和PM10浓度均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_(2.5)/PM_(10)的范围为0.632~0.976,均值为0.744。提示泸州城区存在PM_(2.5)和PM_(10)污染,二者日均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且以冬季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春、秋季室外颗粒物PM10、PM2.5及PM2.5-10的短期暴露对大学生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大学2年级3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群组追踪研究的方法,于2009年秋季(10月29日—11月11日,连续14 d)和2010年春季(3月24日—4月6日,连续14 d)两个时段内分别测定其早、晚FEV1,同时监测室外PM10、PM2.5浓度和温湿度变化。构建广义估计方程定量评价颗粒物暴露对学生FEV1的影响。结果春季PM10、PM2.5和PM2.5-10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当晚FEV1分别下降0.20%(β的95%CI:-0.37%~-0.04%),0.48%(β的95%CI:-0.88%~-0.07%)和0.29%(β的95%CI:-0.5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滞后和累积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暴露与晚上FEV1无统计学关联(P0.05),PM2.5-10浓度每升高10μg/m3时,滞后3 d的早上FEV1下降0.41%(95%CI:-0.8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春、秋季室外颗粒物的短期暴露对大学生FEV1存在急性影响,其中PM2.5-10暴露对肺功能的影响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室内PM2.5的污染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3月,对马鞍山市市区餐馆、网吧、咖啡厅、电影院四类共计20家室内公共场所分别进行空气PM2.5的浓度检测。同时记录监测场所的体积、室内吸烟、通风情况以及室外PM2.5的浓度等资料。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2.5浓度中位数为133.73(IQR:74.96~259.28)μg/m3。经多元logsi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室外PM2.5浓度75μg/m3(OR=6.34,95%CI=1.25~32.21)、吸烟(OR=85.16,95%CI=11.32~640.67)、间断通风(OR=52.56,95%CI=3.70~747.04)、无通风(OR=19.92,95%CI=2.99~132.59)、使用灶头(OR=7.15,95%CI=1.22~42.06)是PM2.5浓度达标的危险因素,而夏季(OR=0.05,95%CI=0.01~0.43)、新风(OR=0.07,95%CI=0.01~0.44)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4类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较为严重,室外PM2.5浓度、通风、吸烟、使用灶头是影响污染水平的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公共场所内实施全面禁烟和尽量保持室内通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39-342
目的探讨太原市PM2.5对哮喘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季节影响。方法以太原市不同社区哮喘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分春、夏、秋三季对其生活环境PM2.5监测1周,并采集血样检测炎症因子。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结果哮喘患者春季室外PM2.5[(185.89±37.30)μg/m3]、室内PM2.5[(170.30±23.84)μg/m3]和个体PM2.5暴露值[(186.91±35.66)μg/m3]均高于相应秋季暴露值(148.48±26.40,77.50±9.43,82.11±8.46)μg/m3(P0.05);哮喘患者血浆春季COX-2浓度19.60(6.36)μg/L高于秋季浓度10.73(3.96)μg/L,春季Eotaxin浓度9.43(2.78)ng/L高于秋季浓度5.42(1.57)ng/L,春季IL-10浓度3.24(1.55)ng/L低于秋季5.45(1.37)ng/L(P0.012 5);室外PM2.5浓度、室内PM2.5暴露浓度以及个体PM2.5浓度与COX-2、Eotaxin呈正相关(P0.05),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PM2.5可能通过影响哮喘患者机体相应炎症因子的表达加重哮喘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