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明确葛根素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药效及临床应用。方法:将11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0.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适宜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红花注射液和对照组56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和降低血粘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必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53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补液支持治疗,并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10mg,每晚一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血必静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治疗7d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显效率为51.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显效率为30.77%。结论血必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方志坚 《中外医疗》2008,27(16):7-8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土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灯互细辛注射液和对照组56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和降低血黏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扩张脑土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拈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椎基序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吴建和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47+49-47,49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相同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与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总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1.1%(41/45)和77.8%(35/4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与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7例,对照组87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颅超声多普勒(TCD)指标。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TCD指标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7.70%,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两组在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46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2%和87 5%(P<0 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冼冰 《海南医学》2003,14(4):33-33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2年门诊及住院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人72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7例,静滴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35例,口服西比灵胶囊,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65.71%,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较西比灵胶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结果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配伍倍他司汀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用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24h内起效18例,而对照组仅有6例,两组患者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配伍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疗效优于单用倍他司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治疗,疗程为3周,观察葛根素对心绞痛患症状(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心电图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上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心电图S-T、T波有改善。结论 葛根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注射液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50只,分为葛根素高剂量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倍美力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摘除大鼠卵巢造成去势模型。造模后第7天,检测大鼠血清E2水平,确定造模成功后,相应予葛根素注射液、倍关力水溶液、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用药后30天测血E2含量。结果:用药30天后,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其它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以提高去卵巢大鼠血清E2水平,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庆波 《河北医学》2008,14(10):1201-1203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参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8例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以参麦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5滴/min,1次/d ,14d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 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 87% (47/5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44% (24/54).结论:葛根素与参脉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有协同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高压氧面罩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各连续治疗10 d后复查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0.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丹红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73例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组(葛根组)37例,丹红注射液组(丹红组)36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以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随访12个月时再狭窄、死亡、出血等严重心血管事件(TSCE)风险等评价。结果与葛根组比较,丹红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葛根组明显降低(P〈0.05),心电图ST段下降导联数及压低数值总和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随访发现,丹红组再狭窄2例(5.5%),出血2例(5.5%),输血1例(2.8%),TSCE发生率为13.8%;葛根组再狭窄5例(13.5%),输血1例(2.8%),无出血患者,TSCE发生率为16.3%,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两种注射液治疗的均疗效确切,丹红注射液再狭窄率低,但有出血风险,而葛根注射液安全性高同时再狭窄率也高,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梗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治疗的200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在改善心绞痛、心电图、血脂方面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脂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斯匹林、消心痛及复方丹参等常规治疗,对其中无明显疗效的18例改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 结果常规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26.7%),有效4例(13.3%),无效18例(60.0%),总有效率40.0%。对其中治疗无缓解的18例改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显效9例(50.0%),有效7例(38.9%),无效2例(11.1%),总有效率88.9%。 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刘金  夏勇 《当代医学》2011,17(8):20-20
目的观察舒血宁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收取100例患者,用舒血宁合葛根素治疗。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患者,分别给与降压、降糖、降脂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舒血宁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马宝花  张立  曲宪成 《河北医学》2006,12(2):136-138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CHD)的治疗作用.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58例(96.7%),心电图改善57例(95.0%),对照组分别为47例(78.3%)和44例(73.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治疗组)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组。治疗前后作,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69.05%,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85.7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