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深部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3年10月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5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3d拔管,术后1个月内总优良率为82.8%;55例随访2~30月,总优良率为92.7%.结论: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溶解血凝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方法,特别适应于血肿量不大、部位较深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并对手术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住院的160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立体定向手术组68例,非手术治疗组92例。分别统计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近期观察指标为住院期间患者的意识状态、患肢肌力;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指标为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结果:近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患肢肌力指标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存在差异(P<0.05),远期观察指标显示两组病例ADL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的近期和远期总体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因此对于有明显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微创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能解除血肿造成的颅内高压和出血灶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抢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HICH的传统治疗是采取内科疗法,但对重症患疗效不佳。在探索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微创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由于简便,创伤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开颅清除术。微创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包括微创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脑室体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治疗HICH的有效手术方法。可使HICH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多路径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多路径置管引流术,根据血肿形状和血肿量设计引流管的路径,考虑血肿腔动态回缩和血肿重力下降等因素设计引流管的靶点,设计引流管侧孔数目及其大小的排列顺序,进而达到最佳引流效果。选择距血肿最大层面上下各1.0-1.5cm的CT层面上,以距血肿后壁1.0cm处为靶点。如CT鞍上池层面,颞叶内侧血肿直径大于2cm易压迫中脑,必须设计侧方引流管迅速缓解血肿对中脑的压迫。根据血肿最长轴设计引流管上侧孔的数量,使侧孔完全包含在血肿引流腔内,且侧孔按引流管远端至近端方向呈渐小性排列,减少血肿腔回缩对管的阻塞。结果:65例手术治疗均做到跟踪随访,近期优良率为60%,远期优良率为83.1%。结论:该疗法疗程短,恢复快,耗资少,效果好,病死率显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置管引流术治疗幕上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进行了CT引导下立体定向适形置管引流术的126例幕上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9例病人(91%)手术后1~3 d拔管,且血肿排空量约占原血肿量的90%~95%。本组死亡7例,病死率为5.27%。随访3~18个月预后好(ADLⅠ~Ⅱ级)的患者共90例,占81.9%。结论立体定向适形置管引流术适用于幕上中等量以上且血肿形态不规则形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并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深部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收的62例深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根据GOS评分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4~72 h拔管,术后30 d良好率为27.42%;术后2~30个月良好率为56.45%。结论:深部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可使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特别对血肿量较少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23例,血肿位于基底节19例,丘脑1例,侧脑室1例,尾状核头部1例,颞顶叶1例,出血王20~40ml4例、41~60ml15例、70ml1例、>100ml3例。术中血肿抽吸1/2~2/3,余用引流管注入尿激酶引流。脑病6例,存活4例,死亡2例(1例过于危重死亡,1例死于术后肺感染)。23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6%。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6例、搀扶行走12例,勉强搀扶行走2例,植物生存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住院期间立体定向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及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行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A组);与同期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B组)比较。结果:A组死亡率、致残率均低于B组,P<0.05,均具有显性差异。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该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损伤小,疗效可靠,易在临床上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抽吸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 d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活动能力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立体定向抽吸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应用微创穿刺术清除颅内血肿 ,于术后 1、7、14、2 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微创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肿扩大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atoma,HICH)术后血肿扩大可能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防止血肿扩大,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发病后24 h内手术治疗的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血肿扩大10例,分析术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收缩压水平、潜在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肝脏疾病、脑卒中病史、抗高血压药物治疗、HICH发生至开始手术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术中止血效果验证等.结果 在血肿扩大组中有几种倾向:年轻化,肝脏疾病者,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短,以及止血不彻底,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止血效果确认可预防术后血肿扩大.结论 术中止血效果确认未能彻底止血者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必须尽力做到术中止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后6h内及48 h内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分析2组平均动脉压、首次CT检查血肿体积及血肿形态、血肿位置、凝血功能、渗透性利尿剂使用情况.结果:血肿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48-51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4.4%、无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4.3%,微创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0%、无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4.3%,微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与微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5、15、30 d,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微创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术后5、15、30 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高血压脑出血52例发病后6~12 h内进行手术,通过长约6 cm的头皮直切口,直径3~4 cm的小骨窗开颅,沿脑沟切开皮层进入血肿腔中清除大部分血肿,术后经过血肿腔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清除残余的血肿。结果: 52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0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病死5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运用CT导向简单立本定向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以及运用该方法治疗5例高血压脑出血服病人除1例死亡外,余4例生存质量良好,生活均能自理。该术式简单、风险小、对病人打击也小,无需特殊设备。特别适用高血压脑出血Ⅱ—Ⅲ级的病情危笃病人,甚至是Ⅳ级濒危病人。是值得在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仪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和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HICH)2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中等量HICH的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因HICH急诊入本院行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患者43例,依照患者家属意愿,采用立体定向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0例(立体定向组),应用简易marker定位法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治疗23例(简易定位组),均为中等出血量(30~70 mL)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和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在血肿腔内的长度、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结果:与简易定位组比较,立体定向组患者术后置管精确度、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和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等量HICH患者,立体定向引导颅骨钻孔置管吸引术临床效果确切。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可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HICH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幕上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定向手术组32例,使用ASA—602s脑立体定向仪。CT辅助下选择靶点,穿刺靶点抽吸血肿后置管,每日两次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五万单位,闭管两两小时后引流。另28例未行手术作保守治疗对照组。结果立体定向手术组可明显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定向组可明显缩短偏瘫及失语开始恢复的时间,与保守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定向组较保守组可明显改善发病三个月后生活能力(P<0.05)。结论:中等量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一定要积极行立体定向手术,以挽救患者的脑功能,减少残疾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方法和技巧。方法对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行小骨窗微创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5 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 8月行格拉斯哥结果评分 (GOS) ,痊愈 8例 (14 .3% )中残 32例 (5 7.4 % ) ,重残 9例 (16 .1% ) ,植物状态 0例 ,死亡 7例 (12 .5 % )。死亡病例中 ,3例晚期脑疝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4例死于术后几天的再出血。结论小骨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