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适应症、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2 0 0 3年 6月本院连续治疗 189例婴儿室间隔缺损。患儿月龄 2~ 12月 (7.2± 3.7月 ) ,体重 2 .5~ 11.0kg(6 .1± 1.7kg) ,其中室间隔缺损位于膜周部 14 1例 ,肺瓣下 4 7例 ,膜周干下型 1例。结果 术后死亡 1例 ,死亡率0 .5 3% ,死亡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围手术期并发肺部感染 17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6例 ,心律失常 5例 ,低心排、肺水肿 2例 ,少量残余分流 2例。对 188例存活患儿随访 2~ 4 8月 ,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体重增加 ,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无远期死亡。结论 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安全 ,效果良好。正确掌握手术时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提高手术技巧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 ,改善预后 ,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1] 。但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的手术治疗对术后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婴幼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 1995年 9月~ 2 0 0 1年 6月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心病 312例 ,经加强术后监护及护理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12例患儿中男 16 0例 ,女 15 2例 ,体重 5~ 2 0kg ,其中≤ 10kg4 3例。年龄 3个月~ 5岁。病种包括 :室间隔缺损(VSD) 2 37例 ,房间隔缺损 (ASD) 31例 ,法乐氏四联症 (TOF)2 7例 …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共开展儿童心脏手术 15例。在对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 ,儿童尤其是幼儿由于自控能力弱 ,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 ,术后应仔细观察 ,加强监护 ,以防意外。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5例患儿中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3~ 9岁 ,平均 5岁。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6例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6例 ,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3例。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 2~ 6h ,平均 4h。2 典型病例  例 1,女性 ,5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患儿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房间…  相似文献   

4.
正中切口一期纠治婴幼儿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伴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伴室间隔缺损一期纠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纠治 12例主动脉缩窄伴室间隔缺损患儿 ,手术年龄除 2例分别为 39和 2 9个月外 ,其余均小于 6个月 ;体重 2 .5~ 11.0kg ,平均为 (5 .2 4± 2 .77)kg。主动脉缩窄位于导管前型 6例 ,邻近动脉导管处 3例 ;主动脉弓发育不良伴主动脉缩窄 3例。 5例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11例伴有室间隔缺损 ,其中 7例缺损位于膜周 ,4例位于肺动脉瓣下 ;1例伴有部分性房室隔缺损。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同时纠治主动脉缩窄和室间隔缺损。结果 死亡 1例 ,该例患儿年龄为 1个月 ,体重 2 .5kg ,外院转来时全身黄疸、慢性心功能不全 ,术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组病死率为 8.3%。余 11例术后随访 5~ 30个月 ,恢复良好。结论 正中切口一期纠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伴室间隔缺损 ,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 ,有利于术后心肺功能恢复 ,而且可同时纠治发育不良的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5.
规范化呼吸监护与管理是婴幼儿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 ,我科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对 5 1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 ,有效降低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患儿 ,男 2 8例 ,女 2 3例 ;年龄 7个月~ 36个月 ,平均 2 4个月 ,12个月以下 7例 ;体重 7~10kg ,平均 9 6kg ;病种 :室间隔缺损 (VSD) 38例 ,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 (PH) 15例 ,房间隔缺损 (ASD)合并PH2例 ,法鲁氏四联症 (TOF) 7例 ,VSD +ASD 3例。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 <6 0m…  相似文献   

6.
吴丽霞  鞠安茹  高丽华 《吉林医学》2008,29(12):987-988
目的:探讨价入治疗1-3岁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7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儿均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术后病情及心电图的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是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主动脉移位术纠治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采用主动脉移位术纠治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的患儿21例,其中合并流入道室间隔缺损4例,合并三尖瓣骑跨3例。对患儿手术情况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疗效。结果院内死亡1例;其余20例患儿中,术后发生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急性肝损伤1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积极治疗后愈合出院。随访时间为8~61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患儿无远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心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采用主动脉移位术纠治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但术后早期对心功能影响较大,需要完善的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8.
快通道麻醉方法应用于婴儿先心病矫治术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快通道麻醉方法在婴儿先心病矫治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6 0例 (年龄 1mo~ 1a)拟接受先心病矫治手术的患儿 ,均采用小剂量芬太尼 -异氟醚复合麻醉 .观察围术期循环指标的变化及麻醉用药情况 ,患者术毕苏醒及拔管时间 ,术后转归等 .结果 所有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在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劈胸骨后、转机前、停机后、手术结束时、入 ICU后均没有显著改变 .6 0例患儿中有 16例术后拔管时间小于或等于 3h,其 ICU监护时间为 (4 0±12 ) h;另有 30例患儿术后拔管时间在 3~ 18h之间 ,其 ICU监护时间 (6 9± 36 ) h明显延长 (与小于或等于 3h组比较 ,P<0 .0 5 ) ;其余 14例患儿术后拔管时间大于 18h,其 ICU监护时间 (147± 90 ) h进一步延长 (与前两组比较 ,P<0 .0 1) .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 -异氟醚复合麻醉可以应用于婴儿先心病矫治手术 ,能在围术期维持循环稳定 ,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有利于尽早拔管 ,并使缩短 ICU监护时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Rastelli手术矫治完全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下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2 7例完全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下狭窄患者 ,年龄 2~ 2 9岁 ,体重 9~ 60kg。接受了Rastelli手术矫治心脏畸形 ,外通道中 1 7例应用同种带瓣肺动脉 ,1 0例应用同种带瓣主动脉。近心端连接自体心包或人工血管片 ;应用人工血管片或涤纶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形成心内隧道。结果 :无手术死亡 ,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全部治愈。全组术后机械辅助呼吸 9~ 3 60h ,平均 5 2 2± 66 1h ;术后住院 8~ 63d ,平均 2 0 0± 1 4 0d。术后随诊 1 0个月至 6年 7个月 ,无晚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下狭窄的完全大动脉转位患者 ,应用内隧道及外通道的Rastelli手术矫治复杂心脏畸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0.
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规需要带气管插管回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大多于术后4~6 h拔管[1].笔者对我院2000年9月至2002年5月先心病(CHD)矫治术61例1~3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实行早停呼吸机,早期拔除气管插管,能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缩短监护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1 993 1 1 / 2 0 0 1 1 1我科共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 35 5 (男 2 0 7,女 1 4 8)例 ,年龄 7天~ 3岁 ,平均 1 2 .8mo ,体质量 3~ 1 5 (平均 8.5 )kg .术后返回ICU病房的患儿均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呼吸 +压力支持模式 ,小潮气量 (1 0~ 1 2mL·kg-1 ) ,快频率 (2 0~ 30次·min-1 ) ,呼气末正压 (PEEP) 0 .3~ 0 .5kPa,吸入氧浓度 (FiO2 ) 0 .5~ 1 .0kPa ,呼吸机应用时间 2 .2 5~ 5 3.5h ,平均 1 5 .3h .将患儿鼻腔内分泌物吸净后松开气管插管气囊 ,定时做血气分析 ,根据血…  相似文献   

12.
4例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监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儿体外循环手术的成功率,做好术后监护十分关键,现将我院4例9岁以下儿童体外循环术后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人4例,年龄2~3岁2例,8~9岁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  相似文献   

13.
心内直视手术后 ,由于患儿机体重要脏器尚处于不稳定状态 ,身体上的不适及与亲人分离的痛苦 ,导致患儿术后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行为 ,直接影响康复。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护理有利于患儿安全渡过监护期。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心脏直视术后患儿 ,其中男 2例 ,女 10例 ,年龄最大 14岁 ,最小 2岁。按病种分布 :房间隔缺损 5例 ,室间隔缺损 4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法乐三联症 1例 ,其他1例。均经心脏直视术后进入 ICU监护 ,监护最长 6 d,最短36 h。2 护理措施2 .1 减轻和消除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行为 :对幼儿期患儿在监护过程中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肌部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8例肌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1例3mm残余分流,行介入封堵治愈.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当日拔管5例,术后1天拔管8例,术后2天拔管5例.在ICU时间1~4天,住院时间6~10天.结论:经右心房路径或右心房路径加右室流出道切开修补肌部室间隔缺损可以避免左心室或右心室切口对心室肌的损害,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手术创伤大 ,术中气管插管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较长。分泌物增多 ,容易发生呼吸道粘膜水肿及并发症。我们自1 994年~ 1 999年为 55例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通过加强呼吸道的系统管理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5例 ,男 30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47岁 ,其中 8岁~ 1 5岁最多 (占 58% ) ,室间隔缺损 2 2例 ,房间隔缺损 1 6例 ,法乐氏四联征 1 2例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5例 ,术后监护 3d~ 7d ,呼吸机辅助通过气 6h~ 2 4h ,除 1例因…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治疗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共施行各类心脏手术5 12例 ,其中 6例婴幼儿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行腹膜透析治疗结果治愈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1~ 5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 1例 ,法乐四联症 1例 ,右室双出口 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均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5例于术后 2 h内出现少尿、无尿症状 ,并合并血尿素氮、肌酐增高和电解质紊乱 ,1例为术后 2 4 h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1.2 腹膜透析方法 :除 1例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后 2 4 h行腹膜透析外、其余均在低心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经验。方法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1例 ,男 3 8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2 7岁 ,平均 ( 7.1± 4.8)岁 ,体质量 11~ 71kg ,平均 ( 2 2 .0± 11.6)kg。肺动脉压中度增高 10例。手术在浅低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 ,皮肤切口沿右侧第 5肋间长 5~ 8cm ,经第 3或第 4肋间入胸 ,距右膈神经前 2 .0cm纵向切开心包 ,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右心房 ,经三尖瓣显露和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皮肤切口长 ( 6.9± 0 .9)cm。体外循环时间 ( 5 7.4±2 1.8)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3 6.2± 14 .8)min ,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 ( 8.5± 5 .8)h ,ICU时间 ( 3 3 .6± 16.9)h ,术后住院 ( 8.2± 1.9)d。术后胸腔引流量 ( 2 0 6.1± 15 0 .7)ml。 5 2例 ( 85 % )未输库血。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年 ,心功能较术前改善 ,残余分流 2例。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微创美观 ,安全可靠 ,手术操作简单 ,库血用量小 ,疗效满意。可经三尖瓣修补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 ,小儿心脏手术技术也有很大进展 ,大多数患有先天性心脏缺损的患者能在儿童期或幼儿期获得矫治[1] 。心内直视术后 ,在畸形矫治满意的情况下 ,规范化的呼吸监护与管理是患儿康复的决定因素。笔者对 1990年 1月~ 1999年 8月我院收治的 5 7例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呼吸监护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5 7例 ,男 32例 ,女 2 5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 8岁 ,其中房间隔缺损 16例 ,室间隔缺损 2 5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 ,肺动脉狭窄 6例 ,法乐氏四联征 3例 ,动脉导管未…  相似文献   

19.
0 引言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随着外科手术及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近些年先心病在新生儿即施行手术根治,我院1998-11/1999-10共为5例新生儿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患儿顺利康复.1 临床资料 本组5(男4,女1)例,年龄7~27(20±4)d,均为足月顺产,体质量3~5(3.6±1.1)kg.有4例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1例为法乐三联症,1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其中术前2例患儿出生后发育差,产后即合并新生儿肺炎,抗菌素治疗肺炎控制后转入我科,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 VSD)及其疗效。方法 :对 5 6例 VSD直径为 3.0~ 1 0 .0 mm2~ 1 5岁患儿 ,经导管置入双盘状封堵器 ,封堵后即刻行左心室造影 ,术后 1 d、3d、7d及 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位置。结果 :全组 5 6例封堵器植入成功 ,技术成功率 1 0 0 %。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6例 ( 1 0 .7% ) ,5 0例 ( 89.2 % )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 2 4~ 48h超声心动图示分流完全消失 5 4例 ( 96.4% )、微少量残余分流 2例 ( 3.6% )。 1例封堵术后 2 4 h发生溶血 ,经过7d内科保守治疗治愈。2例封堵术后 3d发生 °房室传导阻滞 ,经过 4~ 1 0 d内科保守治疗痊愈。 1月超声心动图未见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 :应用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