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 MRI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2 3例脊髓损伤患者于伤后 7d内在 1.0 T超导 MR机上进行检查 ,并采用 Frankel5级分类评价其神经功能。  结果 :2 3例均显示脊髓异常信号 ,10例见急性脊髓出血 ,在 T2 WI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围高信号。 13例为脊髓挫伤或水肿 ,在 T2 WI上 ,表现为脊髓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区。 11例能评价预后 ,两种信号类型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没有明显差异 ;1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和 1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在 T2 WI上异常信号的平均面积分别为 4 .4 4± 1.80 cm2 及 1.76± 0 .80 cm2 。11例治疗后 ,神经功能改善 6例 ,没有明显改善 5例 ,异常信号区的平均面积分别为 2 .4 1± 1.0 5cm2 及 4 .82± 1.86cm2 。脊髓异常信号区面积的大小与脊髓损伤的严重性及其预后的改善有关。  结论 :MRI能清楚地显示急性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 ;T2 WI上异常信号区的大小 ,是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严重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人的MRI表现.结果 按脊髓损伤程度分为脊髓震荡水肿、挫裂出血、受压扭曲及脊髓完全、不完全横断.脊髓震荡水肿的MRI表现为脊髓肿胀增粗,在T1WI加权像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加权像上呈等或高信号;脊髓挫裂出血在T1WI加权像上呈等或高信号,在T2WI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脊髓受压变形表现为脊髓曲度改变,有时呈"S"形扭曲;脊髓完全、不完全横断表现为正常脊髓连续信号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结论 MRI表现能反映脊髓损伤的形态和病理改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脑部临床及MRI表现,讨论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3月MS患者15例,均行头部MRI检查与复查,7例行脊髓MRI检查.结果:15例患者中,颅脑MRI 8例,脊髓MRI 7例.病灶T1WI为低信号或略低信号,边界不清;T2WI为高信号或略高信号,边界显示较T1WI清晰;FLAIR序列为高信号,并能显示T1WI、T2WI未显示的病变.病灶大小各不一样,直径为1mm~2cm,悬殊较大,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可以融合,边缘清楚,部分病灶融合成片状或条带状.增强扫描,形态呈环形、团状或斑片状.结论:MS脑部病依据MRI表现就可以对MS作出正确诊断,同时还可以对预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闭合性跟腱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闭合性跟腱撕裂患者经低场强MRI扫描,MRI采用矢状面T1WI、T2WI、STIR、2D FLASH T2*WI,冠状位T1WI,横断面2D FLASH T2*WI.结果 完全性跟腱损伤29例,MRI特征性表现为肌腱增粗,肌腱束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交错呈“毛刷”状或回缩呈“杵”状改变,在T1WI、T2WI上其内呈混杂高信号;部分性跟腱损伤8例,MRI表现为肌腱增粗,在T1WI、T2WI上肌腱内局限性高信号,肌腱束部分毛糙、不规则,但在矢状住至少有1个层面是连续的.其中3例完全性跟腱撕裂合并部分性跟腱撕裂,7例跟腱断端间及周围血肿,22例腱周软组织肿胀及腱周积液,25例跟腱前脂肪垫模糊,4例合并骨挫伤.结论 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跟腱撕裂的程度和部位,有利于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MRI是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虎门大道太平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入院的25例经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脊髓炎患儿的头颅及脊髓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FLAIR、DWI呈等或低信号,无强化;10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FLAIR、DWI正常或呈高信号,其中5例表现为斑片状强化;2例脊髓炎病例均呈纵行长条状T2WI高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边缘清晰;横断位病灶呈对称性类圆形,位于脊髓前角,脊髓无增粗。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MRI与临床表现具有一定关系,MRI检查可以显示脑部及脊髓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与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照MRI观测脊髓受压程度及信号的变化特点,进行手术前后随访,比较改善率.结果 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脊髓的受压程度与改善率呈负相关(P<0.01),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组预后较好,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组预后较差.结论 MRI检查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60例膝关节外伤的低场强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膝关节和急性损伤膝关节在低场强的MRI表现.方法对160例外伤膝关节进行MRI检查,其中MRI未发现异常的膝关节10例,异常膝关节150例,把正常与不正常的膝关节MRI进行回顾性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正常膝关节半月板在T1WI和T2WI上均呈三角形低信号;前交叉韧带在T1WI和T2WI上呈条索状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后交叉韧带、副韧带在T1WI和T2WI上呈条索状低信号.48例损伤的半月板TWI呈高信号,半月板变形;145例损伤的韧带在T2WI、STIR上呈高信号,伴有亚急性出血时,T1WI信号亦增高,韧带变细、断裂及走行异常;软骨骨折、关节腔积液及软组织挫伤在T2WI、STIR上呈高信号.结论低场强MRI能够清晰显示膝关节解剖结构,能够较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并进行分级,对韧带、软骨损伤及关节积液能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MRI诊断急性颈髓外伤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RI对急性颈髓损伤的诊断作用,分析MPI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35例急性颈髓损伤患1wk内MRI扫描,采用矢状位及横轴位T1WI和T2WI成像。结果 MRI表现为形态学异常达100%,包括颈髓肿胀、扭曲和断裂;信号异常占100%,如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水肿、挫伤,信号不均匀的出血,MRI可准确判断颈髓损伤的长度,横截面范围位于灰质、白质或全脊髓。此外MRI还可显示椎体移位,后纵韧带断裂,脊髓周围出血和脑脊液漏等。结论 MRI已成为评价颈髓损伤程度的首选方法,损伤定位与临床有准确的对应关系,根据MRI表现可预测患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及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MRI影像的表现特点、检查方法的选用,以及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5例病毒性脑炎MRI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常规做SE序列:轴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必要时加扫T2WI冠状位,5例加扫FLAIR序列,增强28例。结果: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异常信号,FLA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结论:MRI可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性脑炎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FLAIR序列比SE序列显示病变更清晰,MRI表现病灶累及范围越广泛,则预后越差,经治疗后影像学检查仍出现异常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足底筋膜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足底筋膜损伤患者的MRI与临床资料,总结MRI表现特征.结果 足底筋膜损伤的MRI表现有4种类型,(1)急性筋膜炎:T2WI、Stir足底筋膜内斑片状高信号,筋膜周围软性组织呈高信号改变.(2)慢性筋膜炎:T1WI足底筋膜呈纺锤形增厚,信号增高,筋膜附着部跟骨见骨性突起或局灶性皮质缺损.(3)筋膜完全断裂:T1WI、T2WI、Stir筋膜连续性中断,断裂部位呈高信号改变.(4)筋膜部份断裂:T1WI、T2WI 、Stir筋膜连续性部份中断,断裂部分增厚,呈高信号改变.结论 MR是诊断足底筋膜损伤的最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柱MRI在急性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3例脊柱外伤患者可疑损伤部位采用CT平扫,所有患者于伤后8 h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横断面,T2WI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矢状面行脊柱常规MRI扫描检查。就MRI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73例脊柱外伤患者中,经CT扫描颈椎椎体有骨折块移位及椎管狭窄18例,胸椎椎体7例,腰椎椎体及附件46例,骶椎2例。脊椎骨折73例中有83个椎体骨折。脊髓损伤MRI检查的检出率为32.88%(24/73)明显高于CT检出率13.70%(1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5,P〈0.05)。韧带损伤MRI的检出率63.01%(46/73)明显高于CT检出率5.48%(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5,P〈0.05)。结论:MRI为非创伤性的脊髓损伤检查方法,准确有效,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技术及磁共振成象(MRI)在高能量致颈椎损伤诊治中作用分析,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我院骨伤科收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能量致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患者均行三维CT重建技术及MRI影像学检查,分析病例患者两种影像学表现并评估两者诊断价值。结果 20例病例患者中共25个椎体爆裂骨折,并累及C715段椎节,C6 5段椎节及C5 3段椎节,C42段椎节,多发爆裂骨折3例,以累及C7、C6椎节为主。20例病例患者中累及C7-C6者有20例,占总数百分比为80.00%。病例患者MRI信号表现为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或高信号;MRI检查显示脊髓损伤类型:爆裂型共4个椎体,以椎体高度变扁,压缩高度1/2,椎体横径增宽,前后径加大,信号不均匀为主要表现;压缩型共14个椎体,以椎体压缩变扁且呈锲型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单纯型共7个椎体,以信号异常或椎体被轻微压缩,压缩高度1/4,椎管无脱位为主要征象。结论三维CT重建技术及MRI在高能量致颈椎损伤诊治中各有其优势,其中MRI对高能量致颈椎损伤患者脊髓损伤程度诊断价值较三维CT重建技术具有更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散发性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散发性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结合文献比较与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关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差异.结果:6例散发性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均为髓内单发病灶,其中3例位于胸髓,2例位于颈髓,1例同时累及延颈髓;病灶长径1.7-7.3 cm.5例病灶为实性,1例为囊实性,肿瘤均位于脊髓背侧,边界清楚,肿瘤实性部分表现为以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强化明显,囊实性病灶囊壁亦明显强化,1例胸髓病例邻近软脊膜线样强化的“尾征”;合并流空血管影、脊髓空洞各4例,1例囊实性肿瘤并囊内出血,矢状位T2加权图像见液-液平面.结论:散发性脊髓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与VHL病相关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灶常多发、体积较小,预后较差且易复发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急性期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SSEH)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MRI)表现,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超急性期SSEH的临床及MRI资料,讨论误诊原因,鉴别诊断。结果首发症状均出现典型脊背部突发胀痛,继之出现进行性下肢麻木,活动功能障碍。2例既往有高血压病,7例均无明确外伤和凝血机制障碍病史,1例手术中发现蔓状扩张动静脉血管。7例SSEH,发生于颈椎1例、胸椎2例、颈胸交界部2例、胸腰段2例,均位于硬膜外腔的侧后方或正后方,血肿呈梭形。在T1加权序列(T1WI)矢状面6例表现为等信号,1例表现为略高信号;在T2加权序列(T2WI)矢状面和轴面,7例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血肿与脊髓间可见线条状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2例血肿可见边缘斑点或环形强化。本组4例误诊的原因:平扫时血肿信号不具特征性;活动性出血所致血肿增强征象不典型。结论超急性期SSEH具有不典型MRI表现,容易误诊,但结合起病时间及血肿MRI信号进行分析,有利于对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髓外硬膜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髓外硬膜外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转移瘤MRI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强化;cobb综合征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序列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附件、椎体、椎管内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有迂回、流空血管影;淋巴瘤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有"围管"征;骨髓瘤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骨肉瘤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神经源性肿瘤MRI T1WI呈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脊髓受压移位明显,分界清晰;恶性小圆细胞瘤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脊髓信号,病灶中心可见小囊状T1、T2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周围软组织改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均可作为髓外硬膜外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对颅脑损伤异常部位的检出率及影像特点,对比CT及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同时评价Rotterdam CT评分在判断颅脑损伤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MRI共检出116处部位异常,CT检查显示87处部位异常,MRI对异常部位检出率80.0%高于CT60.0%(P0.05);CT检查显示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严重挫裂伤及脑水肿肿胀,见外侧裂及脑池积血、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右侧额颞少量硬膜下血肿及左侧脑室后角积血,MRI显示颅板骨质断裂者在T2WI线处见信号影,头皮损伤检查中显示等T1、长T2信号影,脑部受力同侧或对侧发生挫伤者MRI显示皮质下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见低信号影,T2WI为高信号影,信号均匀;CT诊断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灵敏度、特异度与MR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准确度61.90%低于MRI 79.37%(P0.05);Rotterdam CT评分为轻、中、重型患者的死亡、中残及重残人数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及MRI对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MRI在准确性方面占优势,Rotterdam CT评分可用于预后评估,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X线平片阴性的脊柱外伤MR检查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对X线平片检查阴性的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经X线平片检查结果提示阴性的脊柱外伤病人行脊柱MRI检查,观察椎体附件、椎间盘、韧带、脊髓、神经根、肌肉软组织的形态、信号改变。结果 103例患者MRI检查发现异常31例,阳性率30%,表现为:椎体信号异常45个椎体,T1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增高、STIR序列信号更高;椎间盘损伤9个;前纵韧带损伤6处;后纵韧带损伤8处;发现脊髓损伤5例;一侧神经根损伤1例;椎旁软组织损伤17例。追踪观察7例,MRI提示椎体骨挫伤但无压缩、且未经治疗的患者,复查提示5例搓伤椎体压缩。结论 MRI能显示平片不能观察到的骨挫伤、椎间盘、脊髓、神经根、韧带、软组织损伤,对于X线平片阴性的脊柱外伤患者,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诊断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影像学表现.结果 病变位于颈段脊髓4例,胸段脊髓10例.病灶形态呈条状不规则形或梭形或类圆形.T1WI表现,29例为混杂长T1异常信号影,3例呈等T1异常信号影,2例为短T1异常信号影;T2WI表现,9例呈混杂长T2异常信号,5例呈短T2异常信号,病灶中心可见点状长T2信号影.14例病灶周围均可见“碳墨黑样“低信号环.病灶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带.增强检查病灶可轻度强化. 结论 MR检查是诊断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MRI及DTI,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损伤,探讨DTI对检测脊髓型颈椎病(CSM)脊髓损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GE Signa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40例健康志愿者和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根据T2WI图像颈髓病变区信号不同,将CSM患者分为颈髓病变区高信号组(C组,13例)和等信号组(B组,47例),正常对照组(A组,40例)。观察常规T2WI图,测量DTI不同参数值,比较不同组别ADC值和FA值的变化。结果常规T2WI等信号患者(B组),虽然常规T2WI没有显示出病变脊髓异常信号改变,但是DTI参数值出现变化,FA值降低,提示病变脊髓各向异性减低;ADC值升高,反映各向同性增高。常规T2WI高信号患者(C组),FA值进一步减低,脊髓出现不均淡黄色信号。ADC值、FA值在A,B,C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ADC值在A组、B组、C组中呈逐渐升高变化,反映脊髓各向同性逐渐升高;RA值在A组、B组、C组中呈逐渐降低变化,反映脊髓各向异性逐渐降低。结论通过脊髓型颈椎病两组的研究,显示DTI能在常规T2WI尚未出现异常信号之前既能检测颈髓的较为早期的损伤,DTI较常规MRI检测脊髓慢性损伤更敏感,DTI能更早、更精确地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病变,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为手术治疗赢得时间。DTI量化参数可以定量评估脊髓损伤程度,使脊髓损伤的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