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Ⅰ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Ⅰ期心脏康复七步法护理.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CI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的Ⅰ期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缩短CCU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预防便秘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Ⅰ期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7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7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介入术后Ⅰ期运动康复方案.术后第1天和出院前评价患者功能独立性、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结果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流程优化实施与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先后将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救治,观察组应用患者安全系统工程模型对工作系统进行优化并实施.比较两组重要救治节点时间、住院时间和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有血栓负荷,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30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即刻(TIMI)血流、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命性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处理血栓。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血压下降,1例出现胸部不适、意识丧失、窦性停搏、室颤等并发症,均经及时观察发现、积极处理,PCI顺利完成。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安全可靠,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的并发症预防处理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应用早期康复运动程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PCI术后按照康复运动程序进行康复运动、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术侧肢体制动5h后给予被动翻身,24h后开始康复运动。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计划,PCI术后绝对卧床24h,1周后下床活动。结果两组术后腰背痛、焦虑、便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程序的实施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腰背疼痛不适症状及减少便秘,并对调节患者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提前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9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出院前1 d行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于PCI术后第4天行6MWT。比较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及试验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BORG评分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及试验中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BORG评分、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将6分钟步行试验提前至术后第4天进行安全可行,可以评价Ⅰ期心脏康复的效果和运动能力,使患者出院前能更好得掌握自我训练方法,从而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8.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急性再闭塞、再缺血、再梗死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1],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PCI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31例PCI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为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45~71岁;共置入支架46枚。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心前区疼痛症状消失,ST段抬高明显恢复,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管理,对134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绿色通道及管理.结果 观察组从就诊至导管室的时间及入导管室至手术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绿色通道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管理,对134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绿色通道及管理。结果观察组从就诊至导管室的时间及入导管室至手术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绿色通道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治疗与护理;2016年1~12月行相同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先后将诊断为AMI并急诊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2周和1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两组干预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 min步行距离、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6 min步行距离、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心原性休克、冠状动脉再狭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提高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自理能力,并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行阑尾切除术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组,2015年3~12月就诊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8月就诊的72例患者设为优化组,对照组按常规胸痛诊疗流程处理,优化组按优化的胸痛诊疗流程处理。比较两组D-to-B时间及达标率。结果优化组D-to-B时间为(81.44±39.31)min,D-to-B时间达标率为69.44%;对照组分别为(162.50±81.27)min、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优化的胸痛诊疗流程用于管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缩短D-to-B时间,减少心肌缺血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4C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19.81±3.8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为79.52±16.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4C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接受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进行抢救、监测、治疗和护理;2013年1~7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多科联合管理。比较两组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再灌注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缩短,再灌注成功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休克、猝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过程应用多科联合无缝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救治时效、工作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12—2014-01间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规范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转运流程的改进和效果。方法将12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5年3~12月60例为常规组,实施"外院-急诊室会诊-导管室-CCU"的常规转运流程;2016年1~6月61例为改进组,实施"在线会诊-导管室-CCU"的改进流程。结果流程改进后STEMI患者急诊室绕行率为0,D-to-B时间显著缩短,而D-to-B时间达标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改进STEMI患者急诊PCI转运流程,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更快速的诊断,避开急诊科,更快捷、安全到达心导管室,缩短D-to-B时间,保障PCI的及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康复护理对PCI干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2例PCI干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LVEF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cTnI、NT-proBNP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康复护理,不仅能够促进PCI干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还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0例胆总管结石术后T型管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平均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胆道下段梗阻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型管平均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胆道下段梗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 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具有引流时间短,胆道下段梗阻率降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