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以全面提高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方法将2009年1~12月从急诊科转送的609例危急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的759例危急重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转运;观察组在建立安全转运路径后,按安全转运路径实施,流程包括转运前风险评估、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联络与协调;转运中监护与急救;转运后交接等措施。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路径能转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观念,加强转运途中病情观察与监护,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收科室满意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助中心医院内转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6-12月研发并应用支助中心院内转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特检陪检、标本及药品转运流程,扫码识别患者身份、转运进程,全流程监测院内转运信息;与2020年6-12月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系统应用后,患者陪检、标本转运、药品转运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工单响应时间、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 支助中心院内转运管理系统通过对各项转运工作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院内转运效率及患者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我科抢救室救治需要院内转运的创伤患者106例为对照组,依靠生命体征和临床经验判断,无预警分级转运,共转运211例次。将2013年7~12月在我科抢救室救治需要院内转运的创伤患者136例为观察组,采用校正院前指数结合创伤评估程序进行预警分级转运,共转运255例次。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转运满意度及相关科室对转运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创伤评估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中,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运送质量,保证了转运过程及时、安全和通畅,提高了科室间合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方 《护理学杂志》2008,23(9):22-23
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1084例.其中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取传统方式转运患者510例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患者57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接收科室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2例、死亡14例、接收科室不满意19.02%;观察组分别为58例、2例、4.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方 《护理学杂志》2008,23(5):22-23
目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者1084例。其中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取传统方式转运患者510例为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患者57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接收科室满意率。结果对照组转运途中发生意外122例、死亡14例、接收科室不满意19.02%;观察组分别为58例、2例、4.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长途转运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将388例长途转运危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86例、观察组1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流程;观察组采取成立长途转运管理小组、制订转运流程和患者交接单,细化转运前中后环节工作职责等优化转运流程方式转运患者。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送达目标医院及科室;观察组接诊时间、准备用物时间、院内转运接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及接收科室护士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优化长途转运流程可显著提高危重患者长途转运效果,保障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与结果评价,对流程执行者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实施转运。比较流程方案实施前与实施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转运过程中输液管滑脱或堵塞、血压下降、意外拔管、氧气供给不足、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运用HFMEA构建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可以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行ECMO院际转运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转运流程实施转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院际转运流程基础上,基于循证构建并应用ECMO安全院际转运方案进行转运.比较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实施前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ECMO院际转运知识知晓得分、院际转运效率、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ECMO院际转运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观察组管路预充时间与置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全院际转运方案可提高医护人员院际转运知识掌握程度,提高院际转运效率,减少院际转运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DT式流程管理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2016-08—2019-05间收治的97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模式管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DT式流程管理。比较2组院内转运用时,转运中不良事件(病情恶化、再损伤)及意外事件(脱管、扭曲、药物延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转运用时较对照组短,转运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的院内转运中采用MDT式流程管理,能缩短院内转运用时、降低转运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白洁 《护理学杂志》2015,30(7):68-70
目的 了解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认知及相关行为,为实施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5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安全转运7个条目的认知率为95%以上;实施院内安全转运行为中转运前准备完善,转运中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执行率为96%以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输液外渗、病历不完整及管道滑脱等.结论 护士对院内安全转运的认知相对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院内转运制度与流程,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保证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方法将急诊科4 899例急诊危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 651例、观察1组1 568例、观察2组1 680例。对照组根据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按常规方式转运,观察1组成立医护工转运小组,在MEWS的基础上增加SpO2及GCS评分形成基于MEWS评分的综合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转运;观察2组再增加团队配合培训。结果观察1组、2组4项意外事件除输液外渗或堵塞1项外,另3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25);转运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MEWS评分的综合评估系统的应用及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设立院际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拔并规范化培训35名转运专职护士,制定转运制度和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实施1年后共转运4 503例危重症患者;以设立转运专职护士岗位前转运的2 378例患者为对照,比较专职岗位设置前后院际危重症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专职岗位设置后院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设置前(P0.05,P0.01)。结论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的设立可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陪检人员素质和陪检质量。方法针对医院陪检质量不高的问题,对支助中心制定针对性绩效管理计划、绩效考核标准并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后,陪检人员考评总得分、陪检工作量、工作质量、不良事件及护士对陪检人员的满意度得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在医院支助中心采用绩效管理模式对陪检人员进行量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陪检人员专业素质,提高陪检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智能任务分派分位点转运模式在急救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选择2019年7~12月的急救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的62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方式,干预组实施转运任务分派分位点院内转运模式。比较两组转运不良事件、转运时间。 结果 干预组转运总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室外运送时间、科室交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任务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智能任务分派分位点院内转运模式保证了转运患者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提升各环节的安全监控,降低运送延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创伤评估方案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68例急诊创伤患者,其中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使用传统院内转运方式的有8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在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采用改进院内转运方式的有88例,设为实验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医生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转运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的意外发生率为30.0%,实验组意外发生率为9.10%,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医生及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59%、93.18%,对照组为81.25%、70.0%,两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转运死亡率是5.68%,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急诊创伤患者采用改进院内转运方式安全性更高,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应用CRAMS评分法规范基层医院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RAMS评分法用于院内转运急诊创伤患者的效果,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收治的1 532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即接诊护士凭借个人经验判断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护送、由谁承担护送任务;对2012年收治的1 609例急诊创伤患者于转运前、到达病区后应用CRAMS评分法进行动态评价,根据转运前CRAMS得分确定护送转运人员资质,完善转运前准备。结果应用CRAMS评分法转运急诊创伤患者后,护送人员资质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均P<0.01),患者转运过程中心脏骤停由3例降至零。结论CRAMS评分法在急诊创伤患者转运中的动态评价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伤情识别能力与转运风险评估能力,能规范护送人员资质,促进转运前充分准备与告知,提高创伤患者转运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急诊部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类别、时间及相关护理人员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院内转运急危重患者4 270例次,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32例次,发生率0.75%。11:30~14:30发生12例次(37.50%),17:30~22:30发生18例次(56.25%);死亡2例次(6.25%);护龄1~3年的护士发生28例次(87.50%)。结论基层医院应从根本上、系统上找原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增强风险意识,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疫情防控常态下住院患者院内转运的全程链式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768例院内转运患者,实施疫情防控常态下的院内转运全程链式管理,包括健全管理制度,实施全员培训,做好转运准备及加强转运中各部门协调沟通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转运,转运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0.65%,转运时间较常规转运方式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下患者院内分级转运实施全程链式管理,可保障患者转运安全,提高转运效率.  相似文献   

19.
社区急危重患者的程序化转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及时、迅速转运患者,提高社区急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杜绝和减少转运患者中医疗纠纷的发生,为社区医护人员提供临床参考.对53例急危重患者采用程序化转运,包括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评估、科学有效的转运方法等.结果转运过程中无1例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提示采用程序化转运方法可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效率,有效地保证转运安全,对患者的后续治疗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医院夜间急诊护理质量,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方法 在急诊科成立支助组,将新护士4人编为一组,夜间担任全院临床科室支助工作,3个月轮换1次.结果 在同时间段夜间急诊量增加25.26%的情况下,患者投诉从5例下降至1例,服务满意度从91.88%升至98.13%.新护士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支助护士显著高于非支助护士(P<0.05,P<0.01).结论 新护士轮岗支助组运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提升新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