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内的36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消肿、住院时间,观察两组废用性肌肉萎缩、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与舒适度、遵医行为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废用性肌肉萎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与遵医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应加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
蒋玲 《中外医疗》2013,(31):171+173-171,173
目的针对该院收治的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探讨外固定支架对其护理的疗效。方法以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较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且护理后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长管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避免并发症,并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固定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术后观察。方法:抽取收治的74例应用小夹板外固定的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燕 《甘肃医药》2014,33(2):149-150
目的:分析总结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80例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跟踪随访3个月后统计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结果:经卡方检验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143,P=O.042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对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行骨外固定支架术前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优良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固定后系统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骨科的220名采取早期功能护理锻炼的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护理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情况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0天及30天肘膝关节活动度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功能护理锻炼能使四肢骨折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以及肢体肿胀程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患肢无肿胀、Ⅰ级肿胀、Ⅱ级肿胀例数、术后疼痛指数及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并且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掌指骨骨折行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患者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2例四肢骨折患者,均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应用于四肢骨折效果确切,优质的系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综合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16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综合护理健康教育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废用性肌肉萎缩、舒适度、遵医行为、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并发症、废用性肌肉萎缩、舒适度、遵医行为、住院时间、满意度的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遵医行为,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基层医院外科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医学》2017,(4):375-377
目的观察无痛护理化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痛护理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护理化干预能降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1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11例对照组与10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手术的126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2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控制管理效果以及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均较为显著,经统计学计算均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四肢骨折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支架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降低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治疗及护理安全性,且有利于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升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措施.对照并分析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恢复优良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患者为77.5%,2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并无明显差异,护理后2组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时,提供护理干预模式,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把在本院接受四肢骨折手术之后发生肢体肿胀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第七天肿,对照组的胀程度明显比观察组高,对这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进行护理干预,康复效果良好,还能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2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5%)低于对照组(2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88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和强化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肢体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等级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肿胀状况,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并抬高患肢,给予抗炎、抗渗出、消肿止痛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术前进行宣教,术后加压包扎,持续冰敷,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以及肢体消肿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第7天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5.8±1.5)d,对照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问为(6.9±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4例膝关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患者1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 TPA 和 PA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并分析控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5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肿胀程度恢复、SAS、SDS三个方面的指标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各项指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