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危重心脏外科的救治作用。方法对25例围手术期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IABP辅助时间26~236h,平均(144±80)h;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20例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率80%,死亡5例,主要死亡原因为LCO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IABP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危重心脏外科抢救的重要治疗措施,指征明确时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2.
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心病外科应用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  陈鑫  郭子黄  陈振强  高岩 《江苏医药》1999,25(9):697-697
1998年我科为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全部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78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入院。于4月12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CABG,分别于前降支、右冠、钝缘支行静脉旁路移植。关胸时,血压突然下降且出现异常Q波。立即开胸探查,发现钝缘支旁路内血栓。再次转流置换钝缘支旁路,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置入IABP导管行辅助循环,安全停机。术后IABP辅助23小时后停用。例2,女,60岁。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伴压榨感10年入院。于5月27日行CABG,分别于前降支及后…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及冠心病心脏直视低心输出量的泵衰竭患者,在单纯药物治疗下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高达80%~100%。近年来不断有临床试验证实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等辅助循环手段的应用,对提高这类疾病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内外科应用IABP者21例,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治疗心泵衰竭有效首选措施,特别对于药物无法控制的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168例,本院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应用IABP170例次,现将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围术期积极,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效果。方法将35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同时需要接受IABP置入的患者根据置入的时机分为2组。组1(group-1)接受预防性的TABP置入,组2(group-2)在术中或术后接受紧急IABP的被动置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围手术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发生率、术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性和需要正性肌力药物辅助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分级、心绞痛分级、术前药物治疗、左室收缩功能和急性心肌梗死这些方面的没有显著性差别。围手术期病死率在group—1是11.1%,group-2是34.6%,(P〈0.01)。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在group—1是0,在group-2是50%,(P=0.013)、。在需要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术后药物辅助的平均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超过12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ABP术后辅助时间以及平均术后在ICU的监护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IABP的预防性置入能够降低围手术期的病死率和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对正性肌力药物的需要量和缩短在ICU的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IABP在重症风心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总结6例重症风心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应用IABP的情况。结果患者在应用IABP后持续血流动力学(CCO)监测见CO、C I于2h后明显恢复,24h恢复至术前水平,反搏效果满意,反搏期间和撤离反搏后未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桡动脉压力由(102±19)mm Hg下降到(92±11)mm Hg,基础舒张压由(65±13)mm Hg上升到(108±22)mm Hg(P<0.01)。结论IABP是重症风心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有效和可行的救治措施,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心脏CABG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均从股动脉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于降主动脉内进行IABP治疗,手术前、后监测患者连续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和尿量。结果 IABP辅助治疗时间21~296h,平均(82.1±63.5)h。行IABP治疗后,SABP、MABP、PaO2、LVEF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R、CVP明显下降(P<0.05),尿量增加,27例患者心功能好转而脱离IABP存活,14例死于低心排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ow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的经验。方法回顾2002年以来31例施行CABG患者因术后发生低射血分数(LVEF≤40%),发生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应用IABP辅助。结果31例患者IABP辅助时间(62±22)h,患者循环状况不同程度地比较,心率下降,平均动脉压升高,心排指数、每搏输出量增加,中心静脉压降低,尿量增加,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明显减少(P<0.05或0.01)主要并发症为出血6例,感染5例,下肢缺血3例,死亡2例(病死率6.6%)。结论IABP是治疗CABG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应及时放置并应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577-1578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种心脏循环的辅助装置,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也常用于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循环辅助[1].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6月-2005年7月间,对2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病人及6例瓣膜置换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辅助的病人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急救,25例CABG病人有21例术后出现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4例术前顽固性心绞痛,除瓣膜置换3例未抢救成功外,25例CABG病人均获救治,本文回顾性总结了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近2年来,主动脉内气囊反博(IABP)辅助循环在冠心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时机、并发症以及疗效,分析影响IABP在冠心病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近2年来,我院内外科共行冠心病手术587例,其中内科支架植入手术396例,体外循环(CBP)和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191例,其中9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IABP辅助;内科支架植入术后2例,外科CABG术后6例,CABG术前1例。总结本组患者IABP的使用时机及相关并发症,平均辅助时间,辅助后患者循环状态的改善情况,最终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IABP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9例患者,存活8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IABP使用较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总有效率近90%。结论 IABP辅助循环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的血供,减少心肌的氧耗和做功,降低围手术期的病死率。IABP辅助循环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所致的心功能减低,低心排血量、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在高危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病死率。方法35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血管重建术或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21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冠脉搭桥或溶栓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67.5±12.5小时。有效率为82.8%(29/35),病死率40.0%(14/35)。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可靠,早期运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可减轻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评估临床疗效、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和脑利钠肽(BNP)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泵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ACS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121例,男76例,女45例,年龄40~78岁,平均(67±11)岁,其中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77例、ST不抬高心肌梗死(NSTEMI)3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4例,KillipⅡ级40例、KillipⅢ级45例、KillipⅣ级36例,符合IABP治疗适应证、排除禁忌证。方法随机分成IABP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基本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血小板、抗凝、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抗心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所有患者均同意行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PCI),IABP组使用IABP治疗,对照组则无。评估:①临床疗效(心绞痛疗效和泵衰竭疗效)、平均住院日和30d病死率。②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再通。③心脏彩超测定射血分数(EF值)。④血清脑利钠肽(BNP)变化。⑤IABP并发症。结果 IAB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基本资料、心绞痛、泵衰竭和基本治疗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①心绞痛疗效有效率和泵衰竭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4.7%vs81.6%(P<0.05)和85.8%vs61.2%(P<0.01)、住院日8.6dvs11.7d(P<0.01)、30d病死率1.6%(1/61)vs6.7%(4/60)(P<0.001)。②STEMI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再通率90%(36/40)vs70.3%(26/37)(P<0.01)。③治疗前后EF值分别为35%→58%vs34%→43%,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前者比后者有明显提高(P<0.05)。④BNP治疗前后分别为4893±966→316±91vs4687±912→511±120(ng/L),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前者比后者有显著降低(P<0.01);⑤IABP并发症:明显出血3.2%(2/61)、血肿3.2%(2/61)、肢体血运障碍1.6%(1/61)、相关发热1.6%(1/61)、血小板减少4.8%(3/61),比对照组较多,但经对症处理好转、无严重和不可逆并发症。结论 IABP对ACS合并泵衰竭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冠脉血供和增加冠脉再通,明显改善心绞痛和泵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冠脉搭桥术(CABG)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0例进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IABP前的患者情况设为对照组,将应用IABP后的患者情况设为观察组,分析20例患者的心排指数、尿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心功能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应用IABP前后的症状与临床反应.结果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18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应用护理前,2例患者与之前无明显差距;2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皆痊愈出院.应用IABP前后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脉搭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心肌缺氧情况,可以增加冠脉血流,推动心肌血液循环,增强患者的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严重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严重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IABP治疗的19例严重冠心病患者,比较使用IABP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19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IABP组6例,IABP联合血运重建(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13例,比较两组的院内病死率. 结果 IABP床边操作成功率100%,无相关并发症发生.IABP治疗有效率89.5%.IABP使用30 min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由(52.1±18.4)mm Hg上升到(78.3±20.8)mm Hg(P<0.01).单纯IABP组与联合血运重建组院内病死率比较(83.3%比7.7%,P<0.01). 结论 IABP治疗严重冠心病安全、有效.联合血运重建治疗可以降低严重冠心病患者的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治疗成人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因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接受ECMO联合IABP治疗的成年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单纯CABG 28例,CABG加瓣膜手术6例,CABG加室壁瘤成型6例,CABG加房颤射频消融术2例,CABG加室间隔穿孔修补2例,瓣膜手术8例,心脏移植1例,暴发性心肌炎1例.先行置入IABP后循环仍然不能维持,后放置ECMO辅助的患者39例,先行置入ECMO后因左心室后负荷增加、主动脉瓣开放受限放置IABP辅助的患者15例.52例患者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ECMO,2例经股静脉-升主动脉插管建立ECMO,并经另一侧股动脉插管建立IABP.辅助期间应用肝素全身抗凝.结果 34例(63%)患者成功脱离机械辅助,21例(38.9%)存活出院.主要并发症为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32例、感染23例、氧合器血浆渗漏19例、出血18例、肢体缺血8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结论 体外膜式氧合与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可相互协同、作用互补,及时放置并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可以提高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心脏外科患者手术前后临床各阶段常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症,临床常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循环,其方法是将气囊导管由患者股动脉逆行插入到降主动脉,气囊导管尾端与体外的气囊反搏泵相接,以心电图信号或动脉压力曲线触发,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既可增加心肌灌注又可减少氧耗[1],是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的最主要的支持装置之一[2].但下肢动脉缺血是应用IABP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患者[3],文献报道中的发生率为8% ~ 18%[4-7].从置人IABP导管的方法上降低此类患者的下肢动脉缺血的发生率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本研究的目是对比两种插入方法(有外鞘介导并保留和无外鞘介导)对下肢动脉缺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心瓣膜病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36例,经IABP治疗,比较平均动脉压(MAP)、尿量、心率、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剂量、心指数CI变化。结果:应用IABP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尿量增多、心率减慢,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剂量的减少,心指数CI升高。结论:合理选择适应症、准确把握应用时机、及早有效的应用IABP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危重心脏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应用IAB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5例患者中,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23例;存活18例,抢救成功率为72%;死亡7例。结论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疗效显著,早期使用IABP治疗较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