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心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者是否需合并抗抑郁剂治疗及不同抗抑郁剂对脑卒中后心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完成观察治疗者87例。对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NS)及修订的巴氏指数量表(MBI)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CNS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MBI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HAMD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lt;0.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HAMA评分比较,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及丙米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帕罗西汀组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帕罗西汀与丙米嗪对焦虑、抑郁症状有效率为87%及85%,明显优于对照组缓解率47%,帕罗西汀、丙米嗪和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分别为90%,70%,57%(帕罗西汀组与对照组比较,P&;lt;0.01,丙米嗪组与对照组比较(P&;gt;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者需合并抗抑郁剂治疗,帕罗西汀与丙米嗪抗焦虑、抑郁疗效相同,前者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对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对56例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应用帕罗西汀(28例)、地西泮(28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与地西泮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治疗第4周末两组SAS、HAMA以及HAMA因子分的减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lt;0.01)。副反应两药相似,帕罗西汀的主要副反应为口干、头痛、头晕和恶心。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将46例住院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帕罗西汀和多虑平治疗6周,于治疗前后用HAMD和Asberg评定疗效,并观察用药副反应。结果显示:两组在疗效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在副反应方面帕罗西汀组明显小于多虑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副反应轻,患者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伴发抑郁的癫痫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1),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组用帕罗西汀,对照组用多虑平改善抑郁症状。治疗8周后行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lt;0.05)。两组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gt;0.05);治疗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发抑郁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作为首选药物;多虑平也有很好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可作为次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分别对服用瑞美隆和氟西汀的9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估和比较这两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过6周治疗,瑞美隆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和63%,与氟西汀组(90%,5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8~0.39,P&;gt;0.05)。而两组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和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0.52~3.94,P&;lt;0.01)。治疗1周后,瑞美隆组的有效率(63%)高于氟西汀组(31%),差异有显著性(χ^2=9.41,P&;lt;0.05)。与氟西汀组相比,瑞美隆组嗜睡发生率较高,差异有显著性(χ^2=5.55,P&;lt;0.05)。氟西汀组失眠、兴奋或激越等副反应发生率高于瑞美隆组,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44,P&;lt;0.05)。不同起始剂量瑞美隆和氟西汀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无显著差异(t=1.57~2.09,P&;gt;0.05),但起始量15mg/d的瑞美隆的嗜睡和眩晕或头昏副反应发生率低于30mg/d者(χ^2=5.35~9.52,P&;lt;0.05)。结论:瑞美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且有改善焦虑及睡眠作用,治疗宜从低剂量开始。  相似文献   

6.
帕罗西汀与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与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30例服帕罗西汀,30例服万拉法新,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其中按7类因子评分分析。结果:认识障碍因子分减分率帕罗西汀组(5.63&;#177;1.91和3.94&;#177;2.13)明显高于万拉法新组(5.48&;#177;1.89和3.97&;#177;2.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0,P&;lt;0.05);睡眠障碍因子分减分率万拉法新组(3.94&;#177;4.12和1.51&;#177;1.87)又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3.73&;#177;3.89和1.96&;#177;2.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P&;lt;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0.17,P&;gt;0.05)结论:帕罗西汀与万拉法新抗抑郁均疗效肯定,而帕罗西汀服药方式简捷,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李振宇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45-5145
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表明两组间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减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两组疗效接近,氟西汀组的副反应明显小于阿米替林组。  相似文献   

8.
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comorbid depression disorder and anxiety disorder,CDA)的效果和副反应。方法:在本院神经心理康复门诊中选择同时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关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的氟西汀、阿米替林组和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组(综合治疗组)。每组于治疗前、治疗后2,4和8周共4次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以及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发生率评定。结果:实际完成治疗观察77例。与治疗前相比,综合治疗组治疗2周SDS及SAS评分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O.05)。治疗8周的显效率为93%,明显高于氟西汀组(68%)和阿米替林组(7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793,P&;lt;O.05)。口干、便秘、头晕、嗜睡、心动加速、体质量增加等副反应发生率与氟西汀组相仿(P&;gt;O.05),但明显少于阿米替林组(X^2=17.688~36.561,P&;lt;O.001)。结论:氟西汀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对CDA有良好治疗作用,且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安神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安神解郁汤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并与氟西汀比较。方法将1998-08/2004-05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5例按自愿接受治疗而分为安神解郁汤治疗45例(治疗组),氟西汀治疗30例(对照组)。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按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程度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愈显率(47%,50%)与总有效率(82%,8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服药后不良反应比较,恶心呕吐两组分别有1例和5例(X^2=5.103,P&;lt;0.05),肝功异常两组分别有0,4例(X^2=6.338,P&;lt;0.05)。结论安神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与氟西汀疗效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氟西汀为低。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帕罗西汀组42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较阿米替林组少且轻(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其中伴发抑郁患者60例,分为2组,即抑郁治疗组30例,抑郁对照组30例;未伴发抑郁患者60例,分为2组,即非抑郁治疗组30例,非抑郁对照组30例。抑郁治疗组、非抑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康复指导基础上加服氟西汀20mg/d,连服20d。抑郁对照组、非抑郁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及康复指导。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评定患者入院时(治疗前),治疗后(20d)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4组患者同期对照分析。结果抑郁治疗组与抑郁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间HAMD,AD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间HAMD,A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非抑郁治疗组与非抑郁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间NFA,AD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间NFA,A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氟西汀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同时,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氟西汀合并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氟西汀合并电针与单用氟西汀,疗程8周,于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n scale,TESS)评定,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于治疗后8周评定。结果氟西汀合并电针组最早起效时间6~14d,平均(11.6&;#177;4.5)d,单用氟西汀组最早起效时间氟西汀17~31d、平均(26.1&;#177;4.6)d。治疗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比较:职业与工作因子分研究组为(0.79&;#177;0.82),对照组为(1.46&;#177;0.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2.43,P&;lt;0.05)。总分及其与因子分P均&;gt;0.05。氟西汀合并电针组疗效好、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结论氟西汀合并电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忧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安神一号胶囊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或《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手册》第4版中各类焦虑性障碍的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口服安神一号胶囊(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研究中心生产,批号:20030516),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多虑平(上海九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801),50~250mg/d。两组均治疗6周。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第0,2,4和6周时分别计算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并以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HAMA和HAMD总分\CGI严重度在治疗第1周末开始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610~160.400,P&;lt;0.01),治疗结束时两组HAMA减分率[治疗组(0.74&;#177;0.24)%,对照组(0.74&;#177;0.2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88,P&;gt;0.05);HAMA有效率(治疗组为79.4%,对照组为85.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是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安神一号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药。  相似文献   

14.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00例分层随机对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286-4286
目的 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观察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服用氟西汀对照组50例,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均有所改善,但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43/50),而氯西汀组总有效率为56%(28/50)(P&;lt;0.05),两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表中也可显示出治疗后针刺组评分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lt;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郁星菖志汤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对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郁星菖志汤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分别对服用郁星菖志汤和氟西汀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为期60d的观察,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估和比较这两种药物治疗该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①治疗60d后,郁星菖志汤组总有效率为88%(35/40),氟西汀组为65%(26/40),(u=-2.114,P=0.035)。②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郁星菖志汤组(10.22&;#177;3.05)分与氟西汀组(12.30&;#177;3.19)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974,P=0.004)。③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后郁星菖志汤组(14.52&;#177;2.84)分与氟西汀组(16.98&;#177;3.01)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47,P&;lt;0.001)。④郁星菖志汤组无一例出现霉副作用。结论:郁星菖志汤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并促进神  相似文献   

16.
帕罗西汀治疗强迫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帕罗西汀组38例,给帕罗西汀20—60mg,1次/d,口服8周为1个疗程。氯丙咪嗪组40例,每日给氯丙咪嗪100—200mg,分两次服用,8周为1个疗程。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结果 帕罗西汀组有效率58%,氯丙咪嗪组有效率6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gt;0.05);氯丙咪嗪组副反应较多。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密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及阿密替林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帕罗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间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03,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副作用无论从频度还是严重程度方面都明显低于阿密替林组,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阿密替林相当,但前者副作用更小。  相似文献   

18.
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为70.0%、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42.5%、85.0%,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15,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同期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具有增效作用,疗效显著,起效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9.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区组随机和单盲法分为牵引组、推拿组、推拿加功能锻炼组,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近期疗效。结果:牵引组、推拿组、推拿加功能锻炼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05,18.421,18.139;P&;lt;0.01);推拿组、推拿加功能锻炼组较牵引组治疗后差异积分有显著性意义(t=6.464,6.453,P&;lt;0.01);推拿组、推拿加功能锻炼组治疗后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21,P&;gt;0.05);推拿组、推拿加功能锻炼组显效率无差别,但平均疗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24,P&;lt;0.05);推拿组(推拿加功能锻炼组)较牵引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359,P&;lt;0.01)。结论:推拿加功能锻炼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伴发抑郁的癫痫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3)和对照组(n=31),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组用帕罗西汀,对照组用多虑平改善抑郁症状。治疗8周后行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治疗癫痫伴发抑郁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作为首选药物;多虑平也有很好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可作为次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