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中医》2017,(10)
目的:观察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7.00%,对照组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周云 《新中医》2017,49(11):112-114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补肾通痹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补肾通痹汤内服,治疗组在补肾通痹汤内服基础上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及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JOA下腰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补肾通痹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效果优于单纯服用补肾通痹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独活除痹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独活除痹胶囊;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腰痛宁胶囊。均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OSW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除痹胶囊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鹿川活络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鹿川活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与JO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川活络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JOA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突症Ⅰ号方治疗寒湿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腰突症Ⅰ号方口服,对照组予腰痛宁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突症Ⅰ号方治疗寒湿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痛症治疗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及补肾通痹法汤药,并同时给予针刺背俞穴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单纯双氯芬酸钠口服的治疗方案。结果:2组患者腰痛等临床症状、程度上较治疗前均有好转,组内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治疗均有效,且治疗组症状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05%(32/3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痛等症状临床疗效较好、确切。  相似文献   

7.
潘则昂  郭文忠  程立良  俞雷 《新中医》2022,54(9):189-193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清热通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温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通痹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JOA、PPI、VAS评分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PP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PP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联合清热通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强化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张龙 《中医药导报》2012,18(11):44-46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颗粒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分别服用活血通络颗粒及腰痹通胶囊4周。以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8天的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28 d后,组内比较显示两种药物均能升高患者的证候总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28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77.3%,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颗粒和腰痹通胶囊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体征均有一定疗效,活血通络颗粒疗效优于对照组腰痹通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牵引、理疗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血痹汤治疗。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血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通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通痹汤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后腰腿疼痛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别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及12周后腰椎功能及行走、活动功能;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及12周后,2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评分低于治疗4周时(P0.05),JOA评分高于治疗4周时(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肾通痹汤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明显减轻其腰腿疼痛,改善其行走及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孙波 《新中医》2016,48(1):89-9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下腰痛评分标准(JOA)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9%,对照组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和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强骨、活血通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肾痹汤"加理疗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消炎镇痛药加理疗治疗。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体征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1.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骨、活血通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拟通痹方治疗气滞血瘀兼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气滞血瘀兼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8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针刺配合口服自拟通痹方,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针刺。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口服自拟通痹方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针刺治疗前后总有效率85.29%、JOA疼痛评分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自拟通痹方结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兼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改善腰椎间盘微循环,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14.
王金玉  曹姗妹 《新中医》2017,49(3):128-130
目的:观察化瘀通痹中药包塌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化瘀通痹中药包塌渍疗法。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和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等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痛持续时间、下肢放射痛缓解时间及下肢麻木减轻或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7.96%,对照组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化瘀通痹中药包塌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血瘀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腰腿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通痹方结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通痹方。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JOA各项内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痹方结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通督补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腰椎牵引、布洛芬缓释胶囊及腺苷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通督补肾方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腰椎功能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督补肾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予电针留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先导气行气再电针留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进行VAS、JOA评分及分级,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对照组为9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JOA评分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气针法联合电针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麻木、酸胀等部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孙平  戴新平  厚晔 《新中医》2015,47(11):107-1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给予卧床休息、牵引、口服芬必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联合中药内服、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40.47%,对照组为24.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30%,对照组为81.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及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促进髓核复位、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方面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杨杰保 《新中医》2015,47(11):109-1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辨证治疗。10天为1疗程。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8%,对照组8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孙力  徐彦龙  金钰红  尚亚婷 《新中医》2015,47(11):183-185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针灸法及普通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温阳通络法组采用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经过2周治疗后,通过临床症状评估、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量表及临床疗效统计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温阳通络针灸法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指标评分与普通针刺组比较,除生活及工作能力,膝、跟腱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下腰痛评估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通络法组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普通针刺组60.0%,温阳通络法组95.0%。结论:温阳通络针灸法及普通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的程度及临床症状,温阳通络针灸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