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6年6月,选取笔者医院内分泌科及中美糖尿病中心和笔者医院平湖分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仅口服降糖药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碳水化合物交换份饮食干预(具体包括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宣教以及基于碳水化合物交换份表配制的个体化糖尿病套餐),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饮食指导。干预3个月,每周随访1次,每3个月测定1次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4项、血尿酸及体重等人体测量指标。结果 经过综合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FPG、餐后2h血糖、HbA1c、血脂4项和SUA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在FPG、餐后2h血糖、HbA1c、TG、TC及SUA的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水化合物交换份法的饮食干预对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和控制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3.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情况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血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4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配至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双胍类药物治疗组和常规糖尿病饮食+双胍类药物治疗组,各20例.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体重的平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10.91、3.37 kg(P<0.05);体重指数的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7.04、2.16 kg/m2(P<0.05);空腹血糖的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5.04、2.18 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均值较基线相比分别下降了5.05%、2.08%(P<0.05).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疗效优于常规糖尿病饮食.因此,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给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饮食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饮食是近年来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将碳水化合物的质和量结合起来考虑,从而估算总的膳食血糖效应的方法,此方法为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方面提供更科学的指导,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本研究将基于GL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利用食物交换份饮食指导法控制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体重合理增长与改善营养状况以获得良好妊娠结局,探讨出可操作、有效的孕期饮食指导方法。方法以孕前超重/肥胖的孕妇为研究目标,进行营养指导的为实验组,未进行营养指导的为对照组,研究两组的孕期体重增长、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妊娠并发症、难产和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孕妇体重增长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指导利于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能更好地控制体重增长、减少并发症、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肥胖尤其是向心性(内脏性)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治疗控制肥胖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重要、最基础的措施.本文将讨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饮食治疗的必要性及饮食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以 BMI ≥24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超重29例,肥胖39例。在饮食控制、加强运动基础上,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n=36)应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每天1次皮下注射,从0.6mg 起始,一周后若未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且 FPG≥8mmol/L 或2hPG ≥11mmol/L 则加量至1.2mg/天,以此类推,最大剂量可达1.8mg/天;对照组(n=32)应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每天1次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餐后服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血压、血糖控制及达标时间、TC、TG、LDL-C、HDL-C、HbA1c、24hUMA 的变化。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血压、TC、TG、LDL-C 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G、2hPG、HbA1c 及24hUMA 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血压、FPG 及2hPG、HbA1c、24hUMA 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LDL-C 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体重、BMI、HDL-C 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组血压、FPG 及2hPG、HbA1c、HDL-C、24hUMA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较治疗组体重、BMI、TC、TG、LDL-C 下降,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的下降速度慢,而餐后血糖较对照组下降速度快,达标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低血糖的程度两者之间无差异。观察组有3例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经减少剂量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一例退出治疗。结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蛋白,具有降低体重、减少低血糖风险、心血管保护作用等优势,耐受性良好,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控制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的体重指数≥26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既往使用多种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者,应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指数、HbA1c的控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应用利拉鲁肽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有效控制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和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周期下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对超重/肥胖人群的减重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某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招募超重/肥胖者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进行减重干预。干预期间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供能<40%,蛋白质供能>30%,脂肪供能>30%。共招募100例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干预周期将其分为3组(干预1、2、3个月组),其中10例研究对象在干预过程中失访,最终纳入干预1个月者37例、干预2个月者26例、干预3个月者27例。比较3个不同周期干预前后体成分等各指标变化及3组间差异,观察超重/肥胖人群在3个不同周期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后的减重效果。结果:(1)干预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分别有73.5%、91.3%和91.7%的受试者减轻初始体重的5%以上。(2)不同周期干预后,研究对象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和内脏脂肪面积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3个月优于干预1个月和干预2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1个月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