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对548例行白内障小切口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0例患者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并发症及非手术并发症因素,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及失代偿、葡萄膜炎及后发障;非手术并发症包括老年性黄斑病变、高血压及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浑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角膜白斑及角膜薄翳等。结论术前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对患者行全面检查,提高施术者的操作水平可有效降低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出现低视力的原因。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均进行了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100例共113眼,为术后发生低视力者。对照组100例共114眼,为术后未发生低视力者。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合并相关眼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合并相关眼病及术后出现并发症,这些是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而患者原有的疾病、有烟酒史者也是术后低视力的影响因素。术前很好地控制全身病,仔细的眼部检查以及对术后视力的评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有效地降低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后低视力主要原因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了1368眼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及主要并发症。结果术后1 d低视力的发生率为21.1%,术后3 d为9.35%。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术效果肯定,但手术并发症是导致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因素,加强手术基本功能有效减少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方法统计分析熟练开展白内障摘除术后112例中早期矫正视力低于0.3的各种原因。结果 112例视力低于0.3的患者中,术前原有眼病78例,占69.6%;手术并发症13例,占11.6%,术后并发症9例,占8%。结论白内障手术要有较为理想的术后效果,还应该包括术前的准确检查、手术技巧的完善和对视力预后的正确估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后一定时期内,究竟为何存在低视力。方法: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选取白内障疾病方面患者,累计达到300例,包括320眼。其中男性患者就数量上来说为147例,包括152眼;而女性患者就数量上来说为153例,包括168眼。对于全部白内障患者来说,普遍接受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术。然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研究术后低视力眼相关机理,低视力累计达到40眼。结果:患者术后之所以产生低视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部分患者由于糖尿病作用,因而导致视网膜出现病变,同时还会出现黄斑病变,这一比例达到25.0%。另有患者本身是高度近视眼,视网膜方面也会出现病变,并很有可能出现弱视。就屈光不正这一问题来说,相应的比例达到22.5%。部分患者由于年龄性黄斑问题,容易出现变性,这一比例达到17.5%。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视神经萎缩,这一比例达到15.0%,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因素,为20.0%比例。结论:患者术后之所以容易产生低视力,视网膜病变属于一大因素,视神经萎缩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周口地区复明行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70例692眼白内障复明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5者609眼(87.9%,),≥0.3者674眼,脱残率97.39%。≥0.05者691眼,脱盲率99.85%,术前平均散光(0.89±0.40)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散光分别为(1.22±0.37)d,(0.81±0.39)d,(0.79±0.43)d。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692眼,植入率100%。术中术后并发症:后囊破裂3眼(0.48%);术后角膜轻度水肿13眼(1.87%)。结论在基层医院复明行动中适宜采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散光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复明行动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手法小切口在基层医院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49眼.改良技术包括:透明角膜缝线固定技术、梯形切口技术、透明角膜辅助切口技术、滑行出核技术、仿超乳劈核技术、单一水分离技术、蓝域辅助撕囊技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第1天视力﹥0.3者410 眼(91.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改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复明行动中,可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手术质量,且容易被基层医师学习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凯  李辉  汪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328-132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低视力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5年老年性白内障术后64例(70眼),早期矫正视力低于0.3的各种原因。结果:在64例(70眼)术后矫正视力低于0.3患者中,术前原有眼病58眼,占82.9%,手术并发症9眼,占12.8%,术后并发症3眼,占4.3%。结论:原发眼病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明工程中应用手法小切口开展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对180例200眼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适宜性及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1~0.3者121眼(60.5%),0.4~0.5者50眼(25.0%),0.6~1.0以上者20眼(10.0%)。结论在技术和设备条件得到保障的时候,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开展批量白内障手术中有效可行,是目前基层完成复明工程最有效的方法。术前筛查,手术经验和技巧,减少并发症对术后视力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成批小切口白内障复明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陶子瑜  徐捷  张家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160-3161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目前我国约有400万例白内障盲人等待手术复明,随着人口老年化,每年新增加白内障盲人40-50万,白内障复明手术已列入残疾人康复任务之一。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小,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发病原因。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都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预后情况与术后低视力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视力明显上升,眼压与角膜横径值明显下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低视力9例,发生率为7.5%,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眼,高度近视2眼。结论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何锦 《江苏医药》2002,28(9):711-71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可以使绝大多数病人达到理想的视力。然而 ,仍有少数患者术后低视力。本文对 31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矫正视力低于 0 3的 30眼患者进行分析 ,寻找导致术后低视力的原因。临床资料30 0例 310眼 ,术后视力低于 0 3有 30眼占9 7% ,男性 18眼 ,女性 12眼 ,平均年龄 6 5岁 ,随访3~ 36个月。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16眼 ,先天性白内障 3眼 ,并发性白内障 8眼 ,外伤性白内障 3眼 ,均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0眼中合并其它眼疾 14眼占 4 6 6 %。其中角膜云翳 3眼 ;高度近视 …  相似文献   

13.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其安全有效、经济、切口小(4~6mm)、散光少、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欠佳,依照国际狮子会“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疗效中脱残(≥10.3)为基准,低于0.3者作为低视力计,术后视力以出院当天检查为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对我院收治的143例(153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青光眼滤过术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末次随访中研究发现,患者矫正后视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矫正视力>0.5的为82眼,0.3~0.5的为41眼,0.2~0.3的为18眼,低于0.2的为12眼。较治疗前患者视力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送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抗青光眼术后的相关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以来,我院采用小切口白内障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58例患成功地恢复了视力。对于基层医院无超声乳化相关设备,能简便、高效,低成本地推广复明手术,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108-109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本院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3~18个月,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常,瞳孔圆形居中,视力均有大幅度提高;5例轻度角膜水肿,一般在切口周围,2例轻度前房纤维素样反应,1例在术后几天内结膜轻微充血。无一例发生眼内感染,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继发青光眼及眼内炎。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能有效地缩小手术切口,不需特殊设备和器械,操作相对简便,易于掌握,损伤小,并发症小,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除术后进行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34例(34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颞侧或颞上方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 34例(34眼)术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0.5者23眼(67.65%)术后平均眼压为(14.76±4.12)mmHg(1mmHg=0.133kpa)。结论 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切口位置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72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眼为颞侧8~10点切口,左眼为颞侧2~4点切口)和对照组(11~1点切口)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散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散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不同位置切口对患者术后散光度产生影响,其中以颞侧位置切口对患者术后散光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观察286例(305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术后1d、7d、1个月角膜水肿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归类。结果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189眼(61.97%),术后第7天角膜水肿48眼(15.74%),术后1个月角膜水肿1眼(0.32%)。引起角膜水肿的原因有:内切口太靠前138眼(73.02%)、年龄65岁以上者占110只眼(58.20%)、灌注压太大,操作时间太长25眼(13.23%)、术中后弹力层撕脱3眼(1.59%)、术后眼压升高9眼(4.76%)等。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有:年龄较大;切口靠前、核较硬、较大娩核困难;灌注压力过高,抽吸时间过长;术前角膜已有损伤;术中后弹力层撕脱;术后暂时性高眼压等。抗炎、增加角膜营养可促进角膜水肿吸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颞侧巩膜遂道切口,对27例(29眼)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等情况.结果 随访半年,3眼视力无提高,4眼视力提高,22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泡形态无改变.结论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青光眼术后高龄白内障中的治疗疗效好,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视力,不影响原有滤过功能及原有滤过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