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287例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18.6%(287/1546),其中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为9.7%(63/649);慢性重型肝炎中为19.2%(20/104);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为18.9%(72/379);肝炎后肝硬化37.3%(123/329);其他原因肝硬化10.5%(9/85)。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重度升高的比率,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慢性重型肝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2名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肝性脑病等治疗。观察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41.18%。结论人工肝支持疗法中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常见不良反应。【方法】本院180例重症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采取护肝降酶及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常见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组中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PTA);胆碱酯酶(Ch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中各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效率96.29%,慢加急性重型肝炎91.17%,慢性重型肝炎66.66%,急性重型肝炎35.71%,各类患者疗效差异明显。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和皮疹、四肢痉挛、鼻腔出血、肢体麻木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亚急性重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原保贝 《临床医学》2011,31(10):65-6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对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75例无肝源性糖尿病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病的症状,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较少出现,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肝性脑病、各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也是丙肝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应予以积极的护肝治疗、控制血糖和肝硬化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肝源性糖尿病5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顸后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发病率为31.0%,多见于男性,通过饮食控制、护肝、胰岛素降血糖等治疗,疗效大多较佳.结论 肝硬化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发生机制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肝源性糖尿病早期通过护肝、饮食控制、胰岛素降血糖等综合治疗疗效大多较好,对肝硬化患者早期检测血糖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与慢性肝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8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9.8%(81/827),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7.2%(43/598),慢性重型肝炎中为6.2%(5/81);肝硬化中为22.1%(33/150),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慢性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在合理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会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加上环境因素、病毒、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最终导致胰腺中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尿糖、空腹血糖增高.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肝炎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10%,肝硬化引起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达30%~40%。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肝源性糖尿病及慢性肝病病人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主要原因.针对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控制是最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并随访经病理证实并存活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例,观察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符合情况及转归,探讨其预后,提高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临床诊断的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其中13例行第二次肝活检。所有病例均发送随访信。结果37例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经病理证实为34例,符合率91.89%,另3例为急性肝炎。其中13例分别在第一次肝穿后32~54天行第二次肝穿检查,1例呈早期肝硬化表现,8例呈缓解期改变,4例呈G2S2改变。随访11例,1例2年后肝穿为早期肝硬化,1例因意外死亡,7例为慢性肝炎,2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结论病理诊断较临床诊断更可靠,因受多因素影响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存在一些差距;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病例有肝组织损伤的修复,肯定了亚急性重型肝炎积极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时常发生糖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我科收治80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分析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病人80例,男63例,女17例;年龄32岁~72岁;肝硬化病程5年~20年;肝炎后肝硬化57例,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0404/2006—12收治的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2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符合肝源性糖尿病标准,男21例,女8例,年龄37~67(52.4±6.7)岁,病程3~17(12.4±2.7)a;乙肝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丙肝后肝硬化3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1例、隐源性肝硬化1例;肝功能评级:Child-pughA级6例、B级9例、C级14例;存在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14例。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62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LSS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经ALSS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血氨、TNF-α下降明显,而IL-10呈上升趋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为63.6%,慢性重肝治愈好转率为43.1%,而对照组分别为30.0%、22.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清除血清总胆红素、血氨、TNF-α等体内病理成分,提高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观察和护理张玉英,万萍,王丽(空军南京医院210002)孙伟,蒋小升肝炎常发生糖代谢紊乱,表现为糖耐量减退,严重者可出现糖尿病,有人将继发于肝病基础上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在肝硬化中较为多见。据国内文献报道,在慢...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常并发糖代谢紊乱,有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发展为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一旦发生,机体抵抗力差,极易受感染,并发症多且重。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不等同于单纯的肝硬化或糖尿病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炎、肝硬化时常见葡萄糖耐受障碍和症状性糖尿病,肝脏疾病一般在糖自身恒定障碍之前,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1].严重肝病病人表现为高血糖伴外周血胰岛素水平升高.1906年Naunyn首先提出将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2].肝源性糖尿病在肝硬化中发生率最高,有资料显示50%~80%肝硬化后葡糖糖不耐受,10%~12%肝硬化继发症状性糖尿病[1].肝炎或肝硬化与糖尿病并存时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预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后,将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叶雨英 《家庭护士》2007,5(8):37-39
慢性肝脏疾病特别是肝炎、肝硬化时常见葡萄糖耐受障碍和症状性糖尿病,肝脏疾病一般在糖自身恒定障碍之前,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1].严重肝病病人表现为高血糖伴外周血胰岛素水平升高.1906年Naunyn首先提出将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2].肝源性糖尿病在肝硬化中发生率最高,有资料显示50%~80%肝硬化后葡糖糖不耐受,10%~12%肝硬化继发症状性糖尿病[1].肝炎或肝硬化与糖尿病并存时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预后,肝源性糖尿病发生后,将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重型肝炎30例、肝硬化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重型肝炎32例、肝硬化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控制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型肝炎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6.67%和21.88%(P〈0.05),医院感染后控制率为分别为35.71%和85.71%(P〈0.05);肝硬化医院感染率为39.39%和17.65%(P〈0.05);医院感染后控制率为28.57%和83.33%(P〈0.05);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1.4±15.6)d和(47.2±16.7)d,对照组未发生医院感染和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9.4±28.9)d和(64.3±28.4)d。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合并医院感染后控制较容易,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重型肝炎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方法采用人工肝治疗54例重型肝炎,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方式,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与48例同期住院的重肝患者对比研究;同时比较重型肝炎不同期采用人工肝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54例重型肝炎进行了98次人工肝治疗,临床治愈13例(24.08%),好转32例(59.25%),好转治愈率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12.5%,好转率41.67%,好转治愈率54.17%。每次人工肝治疗通常能使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左右,ALT明显下降2/3以上,ALB升高。早、中期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87.50%和82.14%,晚期治愈好转率40.66%。结论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以在重型肝炎早期或中期进行治疗效果较佳。人工肝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不多,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以下简称慢重肝)是在慢性病毒性肝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其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症肝炎诊断标准,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10倍。  相似文献   

19.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肝病基础上继发的糖代谢紊乱的疾病。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肝源性糖尿病的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对控制慢性肝病及肝源性糖尿病的发展,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就2002年2月~2004年11月收治的42例肝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特点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胡晓玥 《家庭护士》2007,5(10):55-55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会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加上环境因素、病毒、化学毒物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最终导致胰腺中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尿糖、空腹血糖增高。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而发生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或肝性糖尿病。肝炎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10%,肝硬化引起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达30%~40%。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肝源性糖尿病及慢性肝病病人葡萄糖耐量异常的主要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