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行腹腔引流与否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开展2 0 0 0例LC术放置与不放置引流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结果  2 0 0 0例LC中除术中中转开腹 36例外 ,其余 196 4例放置引流 346例 ,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 ) 2 2例 ,术后开腹 5例。结论 LC术后不置腹腔引流的指针为局部无明显渗血和胆汁渗出 ,解剖清楚 ,局部无严重炎症反应。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胆囊床渗血、可疑胆瘘及肠瘘者 ,宜行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行腹腔引流与否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开展2000例LC术放置与不放置引流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结果 2000例LC中除术中中转开腹36例外,其余1964例放置引流346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22例,术后开腹5例。结论 LC术后不置腹腔引流的指针为局部无明显渗血和胆汁渗出,解剖清楚,局部无严重炎症反应。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胆囊床渗血、可疑胆瘘及肠瘘者,宜行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3.
王永 《安徽医药》2013,34(7):923-92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时机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行LC治疗217例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成功切除胆囊183例,中转开腹34例,中转率15.7%。术后轻度胆漏1例,无胆管损伤、术后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217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完善术前检查,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常规腹腔引流,LC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 Luschka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Luschka胆管损伤7例,其中6例经迷走胆管漏处再上钛夹后治愈,1例经ENBD治愈;另1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并在胆囊壶腹部迷走胆管漏口处上钛夹,并经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提高对Luschka胆管的认识,是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和减少术后误诊的关键;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LC Luschka胆管损伤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荣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93-209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LC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C完成胆囊切除术274例,手术成功率97.8%,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住院日3d。术后无胆管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因术中胆囊动脉出血,腹腔内粘连严重、Calot三角炎症水肿明显等原因导致中转开腹手术6例.手术中转率2.1%。发生术后并发症12例。结论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三角、重视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LC患者160例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胆道并发症2例,1例术中发现后及时中转开腹行胆道吻合术,1例术后持续引流胆汁5 d后自愈,胃损伤1例,术中发现及时中转开腹修补.结论 重视LC并发症的预防是外科医师的首要任务,熟练掌握LC并发症的机制及预防方法,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急性阑尾炎手术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0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术,12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59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引流后二期愈合。结论: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迅速,易发生阑尾穿孔,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放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3年 5月施行腹腔镜 (LC) 13 16例 ,10 98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 ,2 18例未放置。术后共发生胆漏 11例 ,胆漏发生率为 0 84% (11/ 13 16) ,放置引流组 8例 ,未放置引流组 3例。2 讨论对于LC的特殊性少数临床医生认识不足 ,如视觉映象转换对解剖关系的认知度的影响、热灼伤后对组织损伤的性质以及器械使用熟练程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尤其在初学阶段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LC经验丰富者往往有过度的自信。Archer等[1]调查报道 ,胆管损伤不是仅因无经验引起 ,而是有LC技术上的错误 ,约 3 0 %的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腹腔引流的应用及管理体会。方法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46例引流的应用。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00例,行腹腔引流146例,引流管均置于肝下小网膜孔处。无异常情况则于24—48小时拔除。其中3例术后并发胆瘘,经治疗后治愈,1例肝下积液形成,经抗感染、中药治愈。其余病例均无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项新的治疗手段.对术后引流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的处理对手术的成功占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146例,在引流放置的技巧,指征的选择及管理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简便、创伤小、便于临床观察与护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安全胆囊切除,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LC顺利完成108例,中转开腹1例,中转开腹率0.93%(1/108)。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占1.85%,其中胆管狭窄1例,胆漏1例。结论LC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经后三角入路线解剖胆囊管是行LC的安全方法;明辨胆管、血管和脏器的关系后再行处理是行LC的可靠方法;若遇胆囊管和胆总管关系不清时,采用改良逆切胆囊是行LC的稳妥方法,胆囊穿刺减压是行LC便于操作的便捷方法;放置腹腔引流是防治胆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经切口置管腹腔引流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0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未穿孔患者术后不进行腹腔引流,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和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结果 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感染,90例化脓性阑尾炎未穿孔患者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50例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和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结论根据阑尾炎发病时间、病理变化、腹腔渗液情况,合理腹腔引流,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中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实施腹膛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顺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2例因出血而中转开腹。术后出现腹水3例,胆漏1例,经引流、保肝等治疗后痊愈。无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功能ChildA、B级的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行LC手术是可行的。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应用腹腔三管引流法在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4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胰周积液3例,脾窝积液2例,因引流管堵塞无效引流出现腹腔感染1例,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所有病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行全胃切除术应用三管引流法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6月35例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并早期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阑尾周围脓肿全都行早期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1例并发腹腔残余脓肿,经充分引流、抗炎治疗后,脓肿消失。术后近期无粘连性肠梗阻及阑尾残端瘘等并发症发生,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早期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可以有效消除感染源,减少该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副肝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LC的14例副肝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副肝管损伤中,9例术中及时发现并夹闭副肝管断端,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中6例术后5d引流管内无胆汁引出拔管,2例1周后拔管,1例经引流3个月后无胆汁引出而拔管治愈;2例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而行剖腹探查发现副肝管损伤,经结扎副肝管断端后治愈;3例因术中出血较多而放置腹腔引流管发现胆汁引出,经引流治愈。结论术中注意操作方法,副肝管的损伤可以及时发现或可避免,对副肝管损伤直接夹闭并置引流管引流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后成功施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既往手术类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17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胆囊造口术10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均采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4~5cm。27例中1例因腹腔粘连较重,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3.9%。术后未置腹腔引流管21例,置腹腔引流管6例,引流量20~40ml,均于24~48h拔除腹腔引流管。行LC的26例术后均恢复顺利,24h内下床活动,同时胃肠功能恢复并进食,全部于术后4~6d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再次开腹的痛苦,还可减少腹腔内粘连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3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66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无引流组术后拨胃管时间要早于引流组,但两组间术后住院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平均置管时间(8.3±2.2)d,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渗液。结论胃癌根治术不必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从严掌握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术后应及早拨除。  相似文献   

18.
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切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切除术的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全部治愈,8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13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发生胆漏,经引流治愈.无术后出血,无切口疝、腹腔感染、肠梗阻等近期并发症.结论:萎缩性胆囊炎的腹腔镜切除术手术难度大,术中保持解剖清晰、手术技巧灵活,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以预防出血和胆汁漏,多数萎缩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9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行LC治疗,对照组46例行早期胆囊穿刺引流( PTGBD)、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腹腔引流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中转开腹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中,41例顺利完成LC手术,5例中转开腹,原因是胆囊动脉损伤或胆囊三角结构不清;18例采用术后腹腔引流,术后3 d内均予以拔除;手术时间平均96 min;术后3例患者出现胆汁瘘,未出现胆管损伤或脏器损伤;平均住院时间13.8 d。观察组中,44例顺利完成LC手术,2例中转开腹,原因是胆囊动脉损伤或胆囊三角结构不清;6例采用术后腹腔引流,术后3 d内均予以拔除;手术时间平均为51 min;术后1例出现胆汁瘘,未出现胆管损伤或脏器损伤;平均住院时间7.6 d。两组术后腹腔引流率(t=4.013,P=0.043)、手术时间(t=5.011,P=0.024)、住院时间(t=3.824,P=0.029)、并发症发生率(χ^2=3.886,P=0.033)及手术中转开腹率(χ^2=4.719,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能及时缓解症状,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后成功施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7例,既往手术类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17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胆囊造口术10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均采取右侧肋缘下切口,长4~5 cm.27例中1例因腹腔粘连较重,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率3.9%.术后未置腹腔引流管21例,置腹腔引流管6例,引流量20~40ml,均于24-48 h拔除腹腔引流管.行LC的26例术后均恢复顺利,24 h内下床活动,同时胃肠功能恢复并进食,全部于术后4~6 d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再次开腹的痛苦,还可减少腹腔内粘连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