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计算机X线成像在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X线成像(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在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我院2005年7月引进CR系统,经过近26个月使用,总曝光达120 000余次.对第1批成像板(IP)更换前各部位的摄影进行图像质量分析,对保证CR图像质量及临床价值取得了一些经验,并抽取2007年3月3 400张胶片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茎突综合征的病因.方法 随机抽取茎突综合征CR数字X线照片30张(60侧茎突),对茎突骨质长度和韧带的显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0例CR数字X线照片60侧茎突,其中17例28侧茎突偏长大于或等于28mm,有15侧茎突韧带显示钙化,13例26侧茎突小于28mm,22侧茎突显示韧带钙化,总钙化率为61.67%.结论 CR数字X线照片能很好地显示茎突韧带钙化的情况,佐证了韧带钙化是茎突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同时能显著地提高茎突综合征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X线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X线摄影已远不能适应临床的需求 ,计算机X线摄影 (Computedradiography ,CR)应运而生。本院 2 0 0 2年 8月引进美国柯达公司研制的 90 0型CR ,至 2 0 0 3年 3月 ,已完成 2 4 0 0 0例摄影。现对CR摄影的图像质量与传统X线片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并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院 2 0 0 2年 8月~ 12月所摄CR片中按顺序抽取 10 0 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 6 79例 ,女 32 1例。年龄 5~ 85岁。胸片 5 6 4张 ,头颅四肢片 2 36张 ,其他及特殊造影片 2 0 0张。本院 2 0 0 1年 8月~ 12月所摄的传统X…  相似文献   

4.
颞骨茎突起于鼓部后外侧、外耳道底内侧、颈静脉孔前外侧,呈喙突状伸向前、内下方,左右各一,双侧发育不对称,有的则终身发育不全。茎突引起的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或吞咽异物感,其主要原因为茎突过长。因茎突位置特殊。重叠较多,投照显示有一定困难,操作要求高,成功率低,有时不得不放弃检查治疗。笔者采用口腔全景机摄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茎突综合征120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和方法搜集我院1992年5月至1998年5月茎突的X线常规侧位平片资料,从中筛选了120例150个茎突的X线数值。其中:男80例,女40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6岁。150个茎突中,左侧79例,最短者0.25cm,最长...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2年 7月引进计算机X线摄影 (CR)设备已检查病人约 12 0 0 0人次 ,现就CR的特点与传统X线摄影在重检率 (重拍率 )、病人X线的曝光剂量、影像的诊断信息等方面进行比较。1 设备与方法1.1 设备与材料 传统X线摄影采用TOSHIBAKXO - 15R 6 4 0MAX线机 ,以AGFA医用X线感绿片为探测器 ,接受X线曝光后 ,经KODAKM 7BE自动洗片机冲洗而形成图像。CR采用AGFA数字化成像设备 ,以成像板 (im ageplate)为探测器 ,接受X线照射后 ,经过激光阅读器扫描 ,使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馈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a)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R及传统X线摄影各500例,并对比分析膝关节摄影KV、mAs值,总结CR成像技术之特点。结果:CR系统可与已有的各种x线设备配套使用,实现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升级;500例CR与传统X线摄影图像质量比较,甲级片51.8%/39.6%,乙级片37.2%/46%,丙级片9.6%/12%。废片0.6%/2.4%:CR强大后处理技术,明显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CR曝光量略高于传统X线摄影。结论:CR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数字影像特点:CR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随着影像板(IP)老化、X线曝光量增大等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梁真 《右江医学》2010,38(4):468-469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是计算机与X线摄影结合起来的、是采用成像板(imagingplate,IP)代替X线胶片使普通的X线摄影转换为数字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实现了X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相关联网及传输。CR系统的使用,完成了X线图像由模拟影像向数字影像转变的飞跃,告别了脏、臭、暗、累的暗室内成像,更重要的是杜绝了废片,极大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将CR在综合医院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981年成像板(imaging plate,IP)研制成功,使得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的开发成为现实。1990年物理学家认识到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将是X线数字成像的一个突破性技术。1997年以来,在北美放射年会上先后出现了直接转换式平板探测器和间接转换式平  相似文献   

10.
茎突X线摄影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突X线摄影方法的改进Theimprovementofradiographyforprocessusstyloideus席道友(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科)630037颞骨茎突位于茎乳孔前方,自上而下向内前延伸,呈针状,根部略粗,远端逐渐变细,两侧常...  相似文献   

11.
茎突异常即茎突的长度、方位、形态异常等,茎突异常刺激了邻近的黏膜、肌肉、血管、神经等引发的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咽部刺痒、咳嗽、颈痛、头痛、头昏、耳鸣等系列症状,称为茎突综合征[1-2]。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解剖和临床的研究探讨,观察了茎突异常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互相刺激和影响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加深了对茎突综合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原因探讨提供了解剖和临床的资料[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 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对正常人群茎突形态、长度、方位角进行观察,与临床确诊茎突综合征( SPS)的患者的茎突进行对比,探讨形态长度、方位角及茎突形态对SPS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的容积再现( VR)和多层面重建( MPR)技术对146例292侧非SPS人群茎突和46例66侧临床确诊为SPS的茎突进行评估及测量,评估茎突的形态、测量茎突的长度及方位角。结果将对照组分为<20岁,20~40岁及≥40岁3组,各组茎突长度平均值为(21.27±17.44)mm,(32.00±8.52)mm,(30.33±7.77)mm,<20岁组茎突长度小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0岁组内倾角为(71.27±4.55)°,前倾角为(68.49±4.66)°。 SPS组茎突度长度(36.26±8.47)mm,内倾角为(68.12±3.65)°,前倾角为70.05±5.04度,SPS组茎突长度、内倾角与≥40岁对照组茎突长度、内倾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S组茎突长于≥40岁对照组,内倾角小于≥40岁对照组,而两组间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P>0.05)。对照组三个年龄段茎突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对比P<0.05),随年龄增长完整型所占比例增大,≥40岁对照组与SPS组对比茎突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33,P>0.05)。结论 MSCT是目前观测活体茎突的最准确方法,测量茎突时应使用MPR进行测量,对于茎突形态的观察应结合VR和MPR。随年龄增长茎突有逐渐骨化及增长趋势。茎突过长、内倾角过小是诊断SPS的重要依据,而茎突骨化程度的增加也是SPS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利用多层螺旋CT测量其茎突的长度和范围,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重建,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茎突综合征的准确性。结果54例茎突综合征患者中,左侧茎突长度在25~30 mm区间者9例,30~45 mm区间者11例,超过45 mm者8例,平均值为(32.84±12.74) mm;右侧茎突长度在25~30 mm区间者8例,30~45 mm区间者12例,超过45 mm者6例,平均值(31.41±11.65) mm;左侧茎突与颅底平面倾角在0°~20°者15例,20°~40°者0例,超过40°者15例,平均值分别为(10.38±1.96)°和(52.71±11.62)°;右侧茎突与颅底平面倾角在0°~20°者10例,20°~40°者1例,超过40°者13例,平均值分别为(11.62±2.05)°和(53.64±10.68)°。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清晰准确,相较于传统方法精度更高,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茎突综合征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及其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度、前倾角度,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55例受试者行临床问卷调查,据咽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进行疼痛评分并分级,同时对受试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出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度和前倾角度,分析以上三组数据与咽痛程度的关系.同时对受试者分别采取了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分析两组茎突的长度、内倾及前倾角度间的关系.结果 茎突综合征患者茎突长度及内倾角度与其咽痛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受试者茎突的长度和内倾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精确测量茎突的长度、内倾及前倾角度,可为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提供较为明确的影像学信息;通过对茎突长度及内倾角度的分析并综合考虑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为茎突综合征患者临床诊疗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茎突综合征的临床病理解剖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保留扁桃体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与传统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两者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保留扁桃体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的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两组采用相同的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且手术者及第一助手相对固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较短.结论:本术式较传统方法更易截断茎突,并有效保留了扁桃体的免疫功能,避免了扁桃体切除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术中出血少,术时短,愈合快,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疑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然后测得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和前倾角。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茎突长度、大小、形态、走向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是最佳显示茎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对术前准备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抱立位在婴幼儿胸部X线摄影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不同疾病的患儿作胸部X线摄影检查,年龄6月-2岁,平均1.2岁。随机分为2组。第1组100例采用仰卧位摄影,第2组100例采用抱立位摄影。比较两组中患儿的配合程度及图像质量。结果第1组中34例患儿配合良好(占34%),甲级片74幅(占74%)。第2组中82例患儿配合良好(占82%),甲级片91幅(占91%)。经统计学处理,采用抱立位摄影患儿明显比仰卧位摄影配合(P〈0.01),获得的图像质量第2组优于第1组(P〈0.01)。结论应用抱立位对婴幼儿进行胸部X线摄影检查,实用方便,患儿多配合良好,能够提高胸片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采用螺旋CT后处理技术进行测量。观察分析茎突的长度及方位角。结果 25例患者33侧茎突经螺旋CT检查确诊,茎突长度>3 cm 17侧(51.5%);茎突内倾角>25°8侧(24.2%),前倾角>25°4侧(12.1%);分节型茎突2侧(6.1%),中段弯曲2侧(6.1%),茎突舌骨韧带骨化1侧(3.0%)。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测量检查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22例茎突综合征,重点分析CT扫描茎突的优点,提出望咽距的大小与望突综合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肯定了CT是检查茎突的有效方法.同时,对在该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