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化双氢青蒿素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的复合率为评估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复合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结果 确定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的最优制备条件,即在55℃制备温度下,以氯仿为反应溶剂,双氢青蒿素与磷脂的投料比为1∶3,药物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3 h。结论 在55℃制备温度下双氢青蒿素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溶剂、反应物投料比、药物浓度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芍药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芍药苷磷脂复合物并对复合物进行表征。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芍药苷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物的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并以紫外、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复合物的形成。结果采用无水乙醇为反应溶剂,药物与磷脂的比例为1∶2,溶剂用量为反应物质的质量浓度为100 g/L,40℃,反应4 h,为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复合物的平均得率为(89.42±2.24)%(n=3);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表征新复合物的形成。结论芍药苷与磷脂发生相互作用,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绿原酸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初步评价复合物的脂溶性。方法以绿原酸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系统性评价,考察药物浓度、药物与磷脂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初步考察复合物对绿原酸脂溶性的改善情况。结果确定了绿原酸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即20℃时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绿原酸与磷脂比例为1∶1,反应2 h。形成复合物后,绿原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提高了28.6倍。结论绿原酸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投药比、反应温度、绿原酸的浓度影响较大,所采用复合物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且显著改善了绿原酸的脂溶性。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质量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人参皂苷与磷脂形成复合物的最佳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人参皂苷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反应溶剂类型、药-脂比、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考察人参皂苷磷脂复合物的外观、紫外吸收特点.结果确定人参皂苷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30℃,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反应时间为1 h,药-脂比为1∶1,药物浓度为20mg·mL-1.在此条件下复合率为94.5%.结论磷脂复合物显著改善了人参皂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5.
阿魏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阿魏酸-磷脂复合物,提高阿魏酸的脂溶性,以期进行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并以单因素法优化制备工艺,对复合物进行红外及X-衍射分析,考察阿魏酸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变化。结果阿魏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药物-磷脂投料摩尔比为1∶1,室温下磁力搅拌4 h,真空干燥;红外及X-衍射图谱验证了复合物的形成;阿魏酸-磷脂复合物在0.1 mol.L-1HCl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显著提高。结论阿魏酸磷脂复合物提高了阿魏酸的脂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改善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复合物制备工艺,以溶剂法制备葛根素磷脂复合物,以IR表征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优化制备条件为:无水乙醇作溶剂,卵磷脂为药物的1.5倍,30℃搅拌1h。测定葛根素的溶解度提高了2.18,油水表观分配系数提高了1.61倍。结论:磷脂可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油水表观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7.
赵神镭  宋永熙  刘世萍 《中国药房》2009,(19):1488-1490
目的:筛选制备间苯三酚磷脂复合物的工艺并考察其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方法:以间苯三酚与磷脂的摩尔比(A)、反应温度(B)及反应时间(C)为因素,间苯三酚与磷脂的复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间苯三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检测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并与原料药比较,采用紫外、红外光谱扫描验证复合物的理化性质。结果:优选工艺条件A为1∶2、B为60℃、C为2h,复合率均为98%以上。与间苯三酚原料药相比,磷脂复合物在水、氯仿中溶解度以及油水分配系数均有增大。紫外、红外光谱证实药物与磷脂未形成新的化合物。结论:优选工艺后所制复合物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亲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方法:以溶剂挥发法制备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以药物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法对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考察,用星点设计对显著性因素进行优化,并且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与二项式方程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结果:效应面法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磷脂与溴吡斯的明以8∶1投料,主药质量浓度为4g.L-1,反应温度为40℃,以优化条件制备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84.02±1.68)%,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结果相差小于2%。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溴吡斯的明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能够快速方便地得到最佳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嘉  刘汉清  李俊松  狄留庆 《医药导报》2009,28(9):1189-1191
[摘要]目的确定制备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丹酚酸B与磷脂的结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工艺参数。结果制备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每克丹酚酸B其用量为40 mL,丹酚酸B与磷脂的投料量比为1:2,40 ℃下反应时间为1.5 h。结论丹酚酸B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反应溶剂及其用量以及反应物投料比影响较大,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其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超分子复合物(EVO-PLC),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方法:以吴茱萸碱(EVO)和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验证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Weibull模型拟合法和相似因子(f2)法考察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动力学。结果:超分子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磷脂与吴茱萸碱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吴茱萸碱的反应浓度为1.5 mg·m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 h;最优工艺的复合率为(92.01±0.11)%,粒径为(248.03±9.15)nm,Zeta电位为(-24.68±3.97)mV;薄层色谱法提示吴茱萸碱与磷脂复合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紫外光谱法提示吴茱萸碱与磷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非简单的物理混合,溶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的溶出符合Weibull模型,相似因子(f2)法结果表明EVO通过与磷脂复合促进了EVO的体外溶出。结论:本文制备得到了工艺简单、复合率较高的吴茱萸碱超分子磷脂复合物,通过制备磷脂复合物大大增加了吴茱萸碱的体外溶出。  相似文献   

11.
L-精氨酸齐墩果酸复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娟  吴常伟  钟家亮 《中国药师》2009,12(10):1386-1388
目的:制备L-精氨酸齐墩果酸复合物,拓宽齐墩果酸的给药途径。方法:利用超声法、搅拌法、回流法制备L-精氨酸齐墩果酸复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对L-精氨酸齐墩果酸复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同时对L-精氨酸齐墩果酸复合物的超声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结果:L-精氨酸与齐墩果酸形成了新的复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制备,反应物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溶剂为80%乙醇,反应时间为90min。结论:优化的L-精氨酸齐墩果酸复合物制备方法简捷实用,有助于提高齐墩果酸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2.
Prednisolon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a hydrophilic polymer and a surfactant by the aerosol solvent extraction system (ASES). A ternary mixture of prednisolone,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 dissolved in methanol was sprayed through a nozzle into the reaction vessel filled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fter the ASES process was repeated, precipitates of the ternary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by depressurizing the reaction vessel. When a methanolic solution of prednisolone/PEG 4000/SDS at a weight ratio of 1:6:2 was sprayed under the optimized ASES conditions,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prednisolone obtained after dispersing the precipitates in water was observed to be ca. 230 nm. Prednisolone nanoparticles were not obtained by the binary ASES process for prednisolone, in the presence of either PEG or SDS. Furthermore, ternary cryogenic cogrinding, as well as solvent evaporation, was not effectiv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ednisolone nanoparticles. As the ASES process can be conducted under moderate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e ASES process that was applied to the ternary system appea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rug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multicompon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D-青霉胺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酰化外消旋的工艺。方法以D-青霉胺为原料,在醋酸溶液中,用乙酰氯为酰化试剂进行消旋化,得到了D-青霉胺酰化消旋物;并以溶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酰氯的量等为因素考察最佳工艺条件;测定反应温度、时间与消旋过程比旋度的关系,计算酰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结果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即青霉胺量-醋酸量-乙酰氯量(1∶7∶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h。酰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符合一级线性关系。结论该工艺条件缓和,路线简单,为D,L-青霉胺的制备提供了直接原料。  相似文献   

14.
陈发明  吴红  吴织芬  王国芳  杜岩  金岩 《中国药房》2005,16(12):892-895
目的:探讨利用右旋糖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DEX-GMA)制备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凝胶微球的可行性和制备工艺,并初步探讨其载药、释药特性。方法:以反应温度、DEX-GMA和乳化剂Span-80的加入量和搅拌速率等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筛选BMP2-DEX-GMA凝胶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成品性能进行初步检测。结果:经悬浮聚合法可以制备BMP2-DEX-GMA凝胶微球,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DEX-GMA用量0.6%、Span-80用量0.06%、搅拌速率300r/min,由此制备的BMP2-DEX-GMA凝胶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在20μm~50μm之间,包封率为(78.52±4.34)%,载药量为(10.68±1.34)%,溶胀率为85.9%,稳定性和再分散性良好。结论:该凝胶微球载药系统制备工艺简单,载药量大,可以负载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羟基黄体酮和一氯化碘为原料,合成17α-羟基-21-碘黄体酮。方法: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及原料配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优化反应条件。结果:通过新的合成方法合成了目标产物。结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水、反应温度为0~5℃、羟基黄体酮与一氯化碘摩尔比为1.0:1.0,粗品精制后收率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胡悦  孙敬蒙  张炜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5):1496-1501,1528
目的:提高羟甲香豆素的脂溶性,将其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并研究形成机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羟甲香豆素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spectrometer)等探讨复合物形成机制。结果:确定羟甲香豆素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药磷比为1:3,反应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54 h。复合率为(95.72±0.35)%;DSC和FTIR表明羟甲香豆素磷脂复合物的形成主要依靠氢键作用;磷脂复合物可显著增加羟甲香豆素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结论:羟甲香豆素与大豆磷脂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复合物并提高了药物的脂溶性,为后续制备成高包封率纳米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简化的5-HMF合成方法。方法以蔗糖在盐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经过脱水反应制备5-羟甲基糠醛。以5-羟甲基糠醛的收率作为衡量标准,利用正交实验法对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合成5-HMF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00min;催化剂盐酸浓度为6mol/L;反应温度:150℃;溶剂用量:100ml。结论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头孢唑肟钠生产过程中影响其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旨在获得生产头孢唑肟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生产头孢唑肟钠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低于30℃,无水碳酸钠:头孢唑肟酸(质量比)=0.15∶1.0,反应时间2h,结晶前控制pH值为6.7,乙醇:头孢唑肟酸=30ml∶1.0g,乙醇滴加速度450  相似文献   

19.
秦伟  王鑫  刘磊  庞磊  王静 《中国药房》2014,(11):984-986
目的:合成姜黄素与丙酸酐的不对称反应产物——1-(4-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化合物1)。方法:以姜黄素和丙酸酐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进行不对称反应,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目标化合物1,并进行核磁共振结构表征,以收率为指标,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投料比、温度、时间、吡啶用量)。结果:制备得到了化合物1(收率:81.2%,纯度:99.0%),并经结构表征证实。化合物1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姜黄素与丙酸酐比为1∶1.5(m/m),反应温度为30Ⅸ,时间为30 min,吡啶用量为0.5%。结论:以确定的反应条件可得到目标化合物1。该工艺操作简便,收率和纯度高,可为姜黄素结构修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