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浙江省台州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996-2011年台州市报告发现的无抗病毒治疗史或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至少有过两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HI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描述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1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月均自然变化速率中位数M=-2.9(IQR:-9.7~1.6);286例(69.4%)HIV感染者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130例(31.6%)HIV感染者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首次水平下降≥30%,即显著下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与年龄、职业、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首末次检测时间间隔存在关联。结论浙江省台州市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总体平缓,但部分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快速下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定期随访检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密切观察变化速率,以评估其病情进展并适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在无抗病毒治疗干预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89-2010年5月间德宏州报告的当地户籍、无抗病毒治疗史或抗病毒治疗前先后至少接受过2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HI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描述并比较其末次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生物学意义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487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月均自然变化速率中位数为-2.0 cell/μl(IQR:-8.2~3.6),并与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首末次检测间隔等因素有显著关联。约60.0%(2693例)研究对象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首次,表现为自然下降。约31.2%( 1400例)研究对象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首次下降幅度在30%以上,表现为显著下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后,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与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感染途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首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间隔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总体平缓,但仍有相当部分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显著且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必要加强对HIV感染者的定期随访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以掌握其病情进展状态,适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市2个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自然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87—2013年5月期间上海市2个城区报告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抗病毒治疗前至少有2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的HIV感染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描述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365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月均自然变化速率的中位数M=-4.4(IQR:-11.1~0.2)个/μL,其中263例(72.1%)HIV感染者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显著下降(≥30%)率为39.2%(143/36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率与年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首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间隔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HIV感染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总体平缓,部分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快速下降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变化速率,及时评估病情进展,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淮安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2014年报告的现住址为淮安市、无抗病毒治疗史或接受抗病毒治疗前至少有过2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感染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描述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和自然变化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52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月均自然变化速率的中位数M=-3.1(IQR:-8.6~1.5)。68.42%(104/152)的研究对象末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首次,34.21%(52/152)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超过30%,即显著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率与职业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淮安市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总体平缓,大部分HIV感染者处于疾病进展状态,应定期检测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适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淮安市新发现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了解其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收集淮安市2000-2014年报告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分析其免疫水平,预测其疾病进程。结果 422例HIV/AIDS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22.81±245.81)个/μl,其中≤200个/μl占34.83%。年龄越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越低(F=17.024,P0.001),未婚、离异或丧偶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比已婚有配偶者高(F=12.091,P0.001)。其他就诊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来源的HIV∕AIDS(χ2=83.076,P0.001)。结论新发现的感染者中有1/3已经进入艾滋病期,应加强宣传干预,扩大检测,早期发现感染者,加强感染者随访监测,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的基本特征及随访管理情况。方法收集HIV单阳家庭阳性者的基本信息、医疗行为、性行为特征、及CD4+ 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并采集阴性配偶的血样检测HIV血清阳转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随访3 724户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中有3 718人进行HIV检测,13人出现HIV阳转。最近1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98.9%。治疗病例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换药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较为稳定;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血清HIV抗体阳转率较低。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效果明显,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而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期为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和修改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随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的基本特征及随访管理情况。方法收集HIV单阳家庭阳性者的基本信息、医疗行为、性行为特征、及CD4+ 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并采集阴性配偶的血样检测HIV血清阳转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随访3 724户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中有3 718人进行HIV检测,13人出现HIV阳转。最近1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为98.9%。治疗病例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换药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较为稳定;未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驻马店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的血清HIV抗体阳转率较低。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效果明显,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而未治疗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的CD4细胞计数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期为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和修改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沙市2016年新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指导临床开展早期抗病毒治疗。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016年长沙市新发现的497例HIV抗体阳性者进行首次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497例HIV抗体阳性者中,男性占88.3%,女性占11.7%,年龄为17岁~85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363.8±185.9)个/μl,其中≤200个/μl的占18.1%,201个/μl~350个/μl的占30.4%。不同性别HIV抗体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和传播途径对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影响。结论长沙市新发现HIV抗体阳性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18.1%的病例已进入艾滋病期,接近50%的人需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应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加强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提高感染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三亚市HIV感染者/病人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三亚市可追踪到的HIV感染者/病人进行首次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等的测定,来了解并估计其免疫水平及疾病的进展情况,并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四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对131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首次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等的检测,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统计分析其测定值,并估计HIV感染者/病人进入艾滋病期的比例。结果 131例HIV感染者/病人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47.73±208.70)个/μl,CD4+/CD8+比值平均为(0.34±0.23),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2.1%,201~350个/μl的占29.8%,351~500个/μl的占25.2%,﹥500个/μl的占22.9%,CD4+/CD8+比值﹤1的占98.5%;不同性别、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HIV感染者/病人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我国发布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2版)中的治疗标准,三亚市可追踪到的HIV感染者/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已有51.9%的HIV感染者进入了发病期,应进一步加强我市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HIV感染者/AIDS病例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5年厦门市HIV感染者/AIDS病例基本资料及其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影响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检测时间间隔。年龄越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配偶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有配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途径对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样本来源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首次检测时间间隔病例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筛查、性病门诊是影响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主要因素(OR=0.31,95%CI为0.19~0.51;OR=0.54,95%CI为0.30~0.95)。结论厦门市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应加大检测力度、扩大检测覆盖面,使感染者在感染早期就得以检测和确诊。  相似文献   

11.
《上海预防医学》2021,33(9):779-784
【目的】分析2006—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台州市2006—2019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K-M)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和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904例研究对象,K-M法估算抗病毒治疗后1、3、5、8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94.9%、93.1%和92.1%,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分别为91.3%、85.3%、81.8%和73.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18~30岁年龄组、基线CD_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基线无贫血、抗病毒治疗有效、基线无症状体征、传播途径为同性性传播相比,年龄51~60岁(HR=4.94,95%CI:1.66~14.69)、年龄60岁(HR=9.14,95%CI:3.14~26.63)、基线贫血(HR=2.24,95%CI:1.55~3.23)、基线CD_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HR=4.35,95%CI:2.14~8.86)、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HR=3.90,95%CI:2.73~5.58)、异性性传播(HR=1.92,95%CI:1.15~3.20)、基线出现症状体征(HR=1.68,95%CI:1.16~2.41)是HIV感染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台州市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各年累积生存率、抗病毒治疗累积成功率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年龄大、有贫血的HIV感染者,加强对抗病毒治疗初期效果的监测,并做好"发现即治"工作,从而进一步降低HIV相关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水平,为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ar)对559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559例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03.46±212.90个/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33.09%,201~350个/μl的占30.23%,351~500个/μl的占21.47%,>500个/μl的占15.21%。不同性别、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铜仁地区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中、晚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传播途径和发现时间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绝对计数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212例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371.50(271.25,517.75)/μL;527例AIDS患者中,治疗前中位数为165.00(68.00,229.00)/μL;治疗后中位数为278.00(176.00,386.00)/μ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71,P0.05)。不同发现时间AIDS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05),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1,P0.05);不同发现时间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不同传播途径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5,P0.05);HIV感染者中经同性传播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经异性传播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P0.05)。结论应加强AIDS抗病毒治疗者的免疫学监测,及对同性传播人群的关注和有效干预,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载量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AIDS 160例,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和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方法检测抗病毒治疗前及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 1治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62.7±21.8)个/μl,治疗后为(316.4±208.9)个/μl,治疗前患者病毒载量为(4.55±0.91)log/ml,治疗后病毒载量为(1.48±0.47)log/m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研究对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治疗前后均有不同;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6,P0.01)。结论性传播感染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应结合指标变化制定合理方案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福建省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将治疗满1年的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时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接受治疗1年以上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明显。年龄≥30岁、静脉吸毒、曾经停药、基线反复的细菌性肺炎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我省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其CD4^+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录入在案的内江市2011-2015年首次进行抗病毒治疗的315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治疗方案、漏服情况、临床分期、基线及治疗不同时间后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水平,使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根据治疗1年后CD4细胞计数是否升高100 cells/μl分为升高组与非升高组,采用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记录相关信息,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可能影响CD4细胞计数升高的因素进行卡方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15例研究对象中有289例随访满12个月,157例治疗12个月后CD4细胞计数升高100 cells/μl,基线CD4细胞计数、临床分期、漏服情况与抗病毒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升高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Ⅲ期、漏服是危险因素,基线CD4200 cells/μl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基线CD4细胞计数、临床分期、漏服情况是影响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CD4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程度的相关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重视,科学有效地发挥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岁及以上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14年底在山东省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基线和治疗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22例,其中男性占76.7%,女性占23.3%;平均年龄为(56.9±6.4)岁;以已婚或同居者为主,占63.4%;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54.3%;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是194.0(83.5~301.0)个/mm3,基线时仅不同感染途径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200,P=0.003)。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与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治疗前机会性感染情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均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病毒完全抑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3,P=0.719)。结论 山东省50岁以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计数及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设立HIV感染组和正常人群组,用流武细胞术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并分析两组的差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计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6.75%±2.30%)显著高于对照组(2.82%±0.92%)(x=-5.410,P<0.01),HIV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其计数呈明显负相关(r=-0.884,P<0.01).[结论]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检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台州地区可追踪到的78例HIV感染者/病人的CD4 T淋巴细胞值,并估计HIV感染者/病人中进入艾滋病期的比例.方法:对采集的78份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 /CD8 比值的检测,统计分析测定值,预估艾滋病患者所处的病程阶段.结果:按照国家2005年发布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台州市能随访到的78例HIV阳性感染者中,已有30.8%HIV感染者进入了发病期.结论:按照现在执行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标准,台州市能随访到的HIV感染者已经进入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20.
姜楠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942-943
目的了解HIV携带10年者T淋巴细胞亚群现状,制订救治方案,指导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采用美国FACSCount流行细胞仪,检测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绝对值数。结果检测HIV感染者836例,CD4淋巴细胞<200/mm3者180例,占21·53%;CD4T淋巴细胞>200/mm3者656例,占78·7%。CD4/CD8<1者779例,CD4/CD8>1者57例。结论长期存活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年内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部分感染者已进入AIDS期。在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中存在免疫力极度低下者,由高水平的T淋巴细胞的抗病毒作用而使其处于无症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