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志良  史志琴  刘丽 《新疆医学》2012,42(6):123-125
儿童期脑积水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与成人相比小儿脑积水有其自身特点,临床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式是脑室-腹腔(V-P)分流术[1,2]。目前手术中使用的多为固定压力分流管,即分流阀开放压力恒定不可调,术后当分流管开放压力与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脑积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5例老年脑积水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可调式分流管治疗。在治疗的围手术期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在手术完成后仅有1例患者没有得到较好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6%,无任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在对老年脑积水患者实施可调式分流管治疗时,通过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好,有着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可调压分流管与固定压力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2005-05~2010-10对住院的11例脑积水患者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可调组),分析治疗效果和分流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并与同时期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的32例患者(固定组)进行比较。结果可调组优良率81.82%(9/11),固定组优良率75.0%(24/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调组并发症发生率9.09%(1/11),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21.88%(7/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能减少分流术后分流过度和不足的并发症,是治疗脑积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根据压力可分为高压性和常压性脑积水。VPS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主要方法,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1年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VPS治疗脑积水4例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2例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排异反应等现象。经过3个月~1年随访,7例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理;3例症状有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变,总有效率为83.3%。结论 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老年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安全、有效,术后对分流过度或分流不足的患者很容易进行调整,弥补了以往分流后再次调管的不足,值得推广,缺点是费用相对昂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的不同类型脑积水患儿的病情转归.患儿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术中脑脊液测压结果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因素设定调压阀开放压力的初始值,术后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进行调压阀开放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脑积水中的优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不同压力脑积水16例,其中高压性脑积水7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9例;术前通过腰椎穿刺了解颅内压并将其作为设定压力参考值,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根据头颅CT及症状缓解程度相应调整压力。结果术后1年分别调压1~4次,平均2.3次;术前由于积水引起的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改善或消失,本组病例无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堵管、感染、排异反应出现。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具有体外调压优点,可轻松应对术后分流不足、分流过度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中的优点。方法 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21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根据患者年龄、病因、腰穿测脑脊液压力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患者初始开放压力技术后调压的依据,术后根据影像学复查结果和患者症状进行调整。结果 术后调压次数0~6次,平均(1.9±1.5)次。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改善,特别以步态障碍为首要症状效果好。结论 可调压式分流管在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可减少分流过度或不足等并发症,缓解脑积水症状,特别适合病程短、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 [关键词]正常压力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可调压式分流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年人脑积水20例。术中测量颅内压并根据所测压力调整阀门压力。术后根据头颅CT显示的脑室大小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调节分流泵的压力。每月复查头颅CT 1次,每次调低或调高1个档次,每月调节1次。结果:出院后随访3~19个月,5例高压性脑积水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出现脑室过小,调高1个档次,共调节1次;15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术后1个月内8例症状改善,7例症状改善不明显,进行压力调节;共8例调节,7例症状和影像学改善,1例无改善。结论: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在术后调整阀门压力,防止并发症,分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在脑积水治疗中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 本研究选择脑积水患者34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固定压力分流管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4.71%,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积水治疗中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效果确切,优势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总结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脑积水患者,全麻下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31例术后1周脑室明显缩小23例(56.5%),略有缩小5例(21.7%);无缩小3例(21.7%).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6例(73.9%),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26%),经过调压后症状缓解.本组术后需调整阀门压力的患者10例(43.4%).结论 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疗效. 方法 对31例脑积水患者,全麻下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结果 31例术后1周脑室明显缩小23例(56,5%),略有缩小5例(21.7%),无缩小3例(21.7%).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6例(73.9%);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26%),经过调压后症状缓解.本组术后需调整阀门压力的患者10例(43.4%). 结论 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应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脑积水患者,全麻下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 31例术后1周脑室明显缩小23例(56.5%),略有缩小5例(21.7%);无缩小3例(21.7%).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6例(73.9%),症状缓解不明显5例(26%),经过调压后症状缓解.本组术后需调整阀门压力的患者10例(43.4%).结论 应用体外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阀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可调压分流阀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分流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自2004~2007住院36例脑积水患者使用可调压分流阀治疗,分析调节次数和分流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并与同时期使用固定压力阀门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未发生硬膜下积液或硬膜下血肿,无因为脑脊液分流过度或不足而需再次手术治疗者.分别有2例和4例患者由于出现堵管和感染现象,导致分流失败.疗效优秀率(89%),调节次数共46次;而对照组发生颅内血肿或积液6例,堵管和感染发生率与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调压分流阀对脑积水的治疗具有安全性,更符合脑脊液的循环,并能减少分流过度和不足的并发症,而分流术后的感染和堵管仍是脑室—腹腔分流分流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剑  许海 《吉林医学》2013,(29):6113-6114
目的:探讨应用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伤性脑积水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应用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15例应用固定阀门阈值的抗虹吸分流管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优12例,良好2例,差1例;对照组优7例,良好4例,差4例。观察组有1例发生感染;对照组有4例发生感染,有3例出现不明原因堵管。结论:可调压式脑室-腹腔分流管应用于外伤性脑积水手术治疗中,显著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感染、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流管调整术治疗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0例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前均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析其临床改善情况,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经过全麻下分流管调整术后,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出院。临床症改善显著,其中步态蹒跚改善最为显著,总有效率为88.00%,尿失禁次之,总有效率76.47%;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感染2例、分流管堵塞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结论采用分流管调整术治疗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分流管腹腔端位置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腹腔镜联合腹腔穿刺针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改良组)48例,常规手术组(传统组)6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随访3年,改良组和传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91.7%(44/48)和62.5%(4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有效率的原因包括术后分流管堵塞及感染等情况,我们也对此做了数据统计改良组和传统组分流管堵塞率分别为8.3%(4/48)、34.4%(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12.5%(6/48)、37.5%(2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我们还将手术时间及腹部手术切口长度做了简单对比,手术时间上改良组(20±3)min、传统组(60±15)min,差距有显著意义(t=14.7,P0.001),腹部手术切口长度对照(应用腹腔镜算作切口长度和),其中改良组(2.0±0.5)cm、传统组(4±1)cm。结论应用腹腔镜下改良分流管腹腔端位置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易接受、创伤小及应用改良后腹腔镜客观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指将一组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简称V-P手术,是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方法~([1])。既往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容易出现分流管开放压力与患者所需最佳压力不匹配而导致分流过度或分流不足的问题。而可调压阀门脑脊液分流系统的优点是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体外无创性调节分流阀门开放的压力阈值,避免再次手术更换阀门,弥补了固定压力分流管的不足,并减少分流术引发的并发症~([2]),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