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3.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动脉局部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血管病样突起。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任何可能增加血管内压力的情况如心态,疲劳,及体位的变化,均可导致破裂出血。所以患者一旦确诊,应早期积极治疗。传统的方法为开颅行血管夹闭术。近来,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临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红娟 《安徽医学》2004,25(2):166-166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沿导丝送入颈内动脉,予以脑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1],然后经微导管将弹簧圈送入动脉瘤腔进行栓塞治疗[2].对所有行血管内治疗的病人,均在插管前进行全身肝素化.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新方法,达到了既控制出血又闭塞肿瘤的双重目的,较动脉瘤夹闭术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2]等特点.我科于2001年引入此项技术已为1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达94.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口服药居家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已出院患者作为样本展开研究,通过选择资质较高的居家护理管理护士、制定护士手册、管理流程、回访内容等一系列措施,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口服药居家护理管理内容。结果通过电话回访,43例患者均能够正确服用口服药;34例患者按要求进行复查;2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38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5例患者血压偏高;3例患者后期达到血压控制目标;2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结论对经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行口服药居家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用药的依从性,增强医患关系,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研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 1例患者栓塞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请神经外科会诊手术后死亡,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半年复查完全康复。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在围手术期良好细致的护理配合和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改善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7.
李艳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18-1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前术后护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对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结果 30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出现皮下淤血1例,全部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术前心理护理同时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做好穿刺点和全身肝素化的护理观察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讨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康复情况结论:并发症少,康复日数减少,恢复快,保证了此项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药物的观察与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由于护理措施得当,有效保障了栓塞治疗的效果。本组病人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经开颅手术处理动脉瘤的术后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以我院2004年4月~2007年12月13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的护理为分析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作好心理护理,促进早期康复。结果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88例,轻残2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11例。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12.
13.
潘红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76-247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可发生的问题及观察护理。方法:对20例动脉瘤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对临床结果进行调查统计。结果:20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做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胀,其发病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主要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1],一旦破裂出血其死亡率极高.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对收治的35例患者,采取介入栓塞的治疗方法,预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1例行介入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前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术后进行一般护理、舒适护理、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等进行总结。结果1例呈植物生存(术前已浅昏迷)、2例术后偏瘫,18例治愈出院,2例偏瘫患者出院后3个月回访中1例可以下床行走,另1例肌力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结论护理人员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来我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8.0%(9/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1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芮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83-1584
目的探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栓塞,均为一次性完全栓塞,手术均获得成功,治愈出院。结论介入栓塞术是一种现代高科技的治疗手段,加强围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LA)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1,2])。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3])。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介入栓塞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因创伤小,疗效好,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4]。2008年6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对11例脑动脉瘤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动脉瘤体破裂后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使血管痉挛发生率为25%-30%,动脉瘤初次出血病人死亡率为15%左右,再次出血后病人死亡率高达40%-65%[1].因此,尽早明确病因后即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是动脉瘤治疗的关键.我科自2009年1月份至2011年12月成功应用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共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