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内脂肪瘤的X线、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以及鉴别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已经确诊的20例骨内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X线平片和CT片的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结果跟骨5例,髋臼4例,股骨3例,腓骨3例,髂骨1例,胫骨3例,脊椎1例;X线平片会呈现出边界清或者不清的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域,其内部会出现可见条块状以及斑片状钙质样密度影,边缘硬化程度较为严重。CT会呈现出多形状脂肪密度区,伴有厚薄不一样的连续或者断续硬化边,CT值为-27~127HU。MRI显示所有患者都有脂肪成分,信号程度不一。结论无论是何种检测方式,骨内脂肪瘤多伴有钙化以及硬化边,相对来说,CT能够做出更加正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3例骨内脂肪瘤的X线平片和CT片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跟骨4例,髋臼2例,股骨2例,腓骨2例,髂骨1例,胫骨1例,脊椎1例;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清或不清的不规则形低密度区,其内可见条块状及斑片状钙质样密度影,边缘多伴硬化。CT表现为多形状脂肪密度区,CT值为~27~127HU,伴有厚薄不一的连续或断续硬化边,其中10例病灶中央和(或)边缘可见小结节状钙化。结论骨内脂肪瘤以主要含有脂肪成分为共同特点,多伴钙化及硬化边;CT能对其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注意不同病理分期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张学鸿 《当代医学》2011,17(10):118-119
目的探讨跟骨恶性肿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跟骨恶性肿瘤患者18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影像学表现为跟骨骨质破坏(X线12例、CT13例)、瘤骨形成(X线3例、CT10例)、骨膜异常(X线1例、CT9例)、钙化(X线5例、CT7例)、软组织肿块(X线3例、CT8例),病理骨折(X线4例、CT6例)。结论跟骨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患者除了X线及CT常规检查外,需尽早接受MRI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分析普通×线.CT、MRI影像学诊断方法 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方法 Ⅱ例病例,分别行普通×线、CT、MRI影像检查及诊断.对这些病例进行影像分析,与病理对照.结果 11例X线表现均为囊状膨胀性洛骨性骨破坏;6例MRI出现液一液平面;2例CT病灶内出现骨性分隔;3例CT表现骨皮质中断,骨包壳不完整.结论 普通X线,CT、MRI对骨细胞瘤的诊断各具特征,对这三种检查方法 认识及三种影像表现相互补充,对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提供更具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患者中年女性,因左足跟胀痛行X线片检查发现左跟骨颈基底部骨密度减低伴骨质缺损(图1)入院治疗。CT检查示:跟骨病灶表现为脂肪密度,考虑为骨脂肪瘤。入院后行病灶刮除加植骨(同侧髂骨植入跟骨瘤腔)术,辅以石膏托固定。术中见病灶内大量脂肪组织,伴有骨碎块。病理检查示:瘤组织大量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排列无序、大小不一的骨小梁(图2)。病理诊断骨脂肪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距骨或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距骨或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有3例两项均检查)。结果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骨巨细胞瘤3例(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腱鞘囊肿1例,错构瘤1例,骨样骨瘤1例,脂肪瘤1例。影像学表现显示出其各自的相对特征。结论距骨或跟骨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和MRI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诊断征象,还能补充X线平片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7.
骨梗死的临床表现及数字X线机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梗死临床较为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征.早期骨梗死单凭数字X线机(DR)、CT容易漏诊,磁共振成像(MRI)对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明显提高骨梗死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水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例骨梗死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表现的关联性,以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髓内钙化较为少见,对其形成过程容易忽略,从而容易漏诊。本文通过探讨腰椎髓内钙化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其病理形成过程,以期提高对其诊断与认知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536医院2017年3月1例腰椎脊髓内钙化的CT表现特点。利用CT测量髓内钙化区的CT值,观察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腰L3-L4髓内大范围的片状钙化影,CT值282.89-425.50 HU之间,其与周围骨组织分界清晰。结论脊髓内钙化是由于椎间关节不稳而引起的小血管损伤持续出血,这一损伤-渗血-激化过程是持续而缓慢发生的,从而钙化形成,通过C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史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成人股骨头骨软骨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1年确诊的50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对照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各期在X线平片、CT的影像学特征,评价其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像诊断中的价值。结果:X线平片诊断阳性率为40%,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密度改变;骨皮质变薄、断裂;股骨头变形及髋关节退行性改变。CT诊断阳性率为80%,主要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的变化;皮质下新月征、裂隙征,双边征。X线平片及CT表现正常者需做MRI检查。结论:(1)X线平片是诊断ANFH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但难以显示其早期表现,容易漏诊。(2)CT可以发现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高,尤其对晚期关节完整性破坏需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7例骨样骨瘤的X线与CT表现,比较X线与CT在诊断骨样骨瘤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大沥医院2000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骨样骨瘤27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24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27例中,X线诊断20例,瘤巢显示率为74%;CT诊断24例,瘤巢显示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跟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采用三维 CT重建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45例患者的X线平片和三维CT重建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根据跟骨骨折的手术病理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跟骨骨折的诊疗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平片与三维CT重建影像在跟骨骨折的确立诊断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诊断和手术指导方面,三维CT重建影像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当中,三维CT重建影像能够将跟骨骨折的形态直观的显示出来,能够对跟骨骨折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髋关节病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120例髋关节病变患者给予CT扫描,对其三维重建成像给予分析,观察患者病变立体形态与周围结构关系,跟常规X线结果实行对比。结果 X线检查的患者,漏诊误诊率为61.66%,其中骨折漏诊20例、结核漏诊10例、关节内骨碎片误诊19例、关节内骨碎片漏诊25例;CT扫描,漏诊误诊率为16.67%,其中骨折漏诊8例、结核漏诊5例、关节内骨碎片误诊4例、关节内骨碎片漏诊3例。两种检查方式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X线有限的髋关节病变显示,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更直观地将病变以立体形态显示出来,可明确地显示复杂骨折粉碎的程度与移位,可作为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影像学指导。且相对于X线检查,CT检查对髋关节病变患者诊断更为精准,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纵隔气肿是影像检查中常见的病症,明显的纵隔气肿不论是X线还是CT都能较好地显示,但X线对于少量气肿容易漏诊.而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则能全面地显示纵隔气肿.回顾性分析45例纵隔气肿的X线及CT表现,以提高纵隔气肿的影像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纵隔气肿患者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充分认识骨折的间接征象,减少细微骨折的漏诊。方法:分析无明显骨折线的细微骨折,仔细分析其X线片表现,主要分析其X线间接征象。结果:本组45例细微骨折,均不同程度伴有骨折的间接征象,包括软组织肿胀、关节肿胀(积液)、脂肪线的模糊与移位、骨皮质皱折、双皮质线、干骺角不规则、骨膜反应(骨外膜与骨内膜)、关节囊内脂肪-液体平面。结论:一些较细微的骨折,尤其是关节内或邻近关节的骨折,或是因为没有明显骨折线,或由于解剖结构的复杂,X线平片在诊断时容易造成漏诊,此时,一些骨折的间接征象可以成为提示诊断的线索,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诊断踝关节骨折漏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踝关节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本院4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踝关节X线正侧位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二者诊断结果。结果 X线片诊断踝关节骨折与螺旋CT三维重建符合率为82.5%(33/40);X线诊断较CT三维重建漏诊7例,分别为后踝骨折漏诊3例、足骨骨折漏诊3例、内踝骨折漏诊1例。结论 X线平片对多踝骨折尤其是后踝骨折、足骨骨折容易发生漏诊,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及部位,可以减少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11—2014年期间,经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PR、VR图像后处理的37例(63足)跟骨骨折病例,结合X线照片,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37例(63足)跟骨骨折中,16层螺旋CT MPR及VR全部显示,X线漏诊1例。结论 16层螺旋CT MPR及VR图像在诊断跟骨骨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全面、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跟骨骨折,弥补了X线照片不足,提高跟骨骨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制定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的空间立体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X线及CT检查对下肢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骨巨细胞瘤的X线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10例行CT扫描. 结果 股骨下端9例,胫骨下端7例,跟骨、腓骨上端各3例,胫骨上端2例,距骨1例.主要X线表现为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CT片显示病灶内多存在分隔状骨嵴,病灶内无钙化灶,外无硬化缘,肿块与周围软组织分界较清.结论 X线平片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诊断正确率较高,CT可提供病灶内更多信息,对提高本病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占全身骨折的1.5%,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且容易致残,最常见的损伤因素是机动车事故或高处坠落[1]。临床上跟骨X线摄影检查常用跟骨侧、轴位。由于70%75%的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2],由于跟骨解剖结构复杂,仅摄跟骨侧、轴位X线片容易导致漏诊。Broden位投照法对于关节内骨折具有较好的检出率,本研究通过实例全  相似文献   

19.
骨样骨瘤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良性成骨性骨肿瘤,其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不能正常成骨,原因尚不明确。表现典型的骨样骨瘤X线平片诊断明确,但对于病灶较小时X线诊断较为困难。对可疑病变进行CT检查可为骨样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骨样骨瘤的CT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20.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常因高空坠落时足跟着地,跟骨受到压缩暴力引起,其中60%-70%为关节内骨折。以往诊断跟骨骨折常以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为依据,但跟骨解剖复杂,跟骨骨折类型较多,X线片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结合多层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MPR),使图像质量大大提高,对跟骨骨折的诊断显示了优越性。现对23例跟骨骨折影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