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析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临床症状。方法:纳入本院儿科于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哮喘急性发作并发肺炎的患儿24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0例患儿并发肺炎衣原体肺炎(A组),另120例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肺炎(B组)均接受本院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肺炎抗体进行检测,对其相关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回顾分析,了解此类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结果:哮喘患儿肺炎衣原体常见腹泻、呕吐症状,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胸腔积液,均无典型临床症状;合并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大部分年龄在4岁以上,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大部分在1岁以下;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患儿感染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正相关联系。结论:小儿因抗感染能力较弱,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支原体、衣原体肺炎感染概率偏高,对衣原体肺炎感染应更加重视,严格区分鉴别两者,准确诊断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无论是急性发作或缓解期,都存在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院通过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现许多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灵  陈实  吴少皎 《海南医学》2010,21(12):81-82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肺功能改变。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诊断为MP肺炎的患儿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在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4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法国迪尔肺功能测定系统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肺功能测定。观察组治疗予阿奇霉素针剂10mg/(kg.d),1次/d,连用5-7d;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1次/d,连用3d,停药4d,疗程3周。治疗前后做肺功能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均非常明显低于预计值,提示有呼吸道阻塞改变,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大小气道均出现通气障碍,气道黏膜受到损害,这些患儿易转归为哮喘,是哮喘的高发人群,应定期随访,早期干预。且肺功能检测对小儿MP肺炎治疗效果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及缓解期患者共10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观察组,缓解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和咽拭子MP-DNA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MP-IgM阳性患者的EOS计数结果和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MP-IgM呈阴性者(P<0.05)。结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关系,MP感染可能是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法国迪尔肺功能检测系统检测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的肺功能.结果 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呈现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流速)、MEF25 (25%肺容量位时的呼气流量)、MEF(25-75) (25%-75%肺容量位时的呼气平均流量)均降低,Rint(气道阻力)增高,提示大、小气道均出现功能障碍.恢复期肺功能呈现MEF25 (25%肺容量位时的呼气流量)、MEF(25-75) (25%-75%肺容量位时的呼气平均流量)降低,Rint持续增高,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恢复期肺功能较急性期明显改善,急性期肺功能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肺炎急性期肺功能示大、小气道均受损,恢复期小气道损伤持续存在,定期监测肺功能,对有哮喘高危因素者早期干预,减少哮喘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冯力 《海南医学》2012,23(10):43-4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科48侧身体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对象,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验之后,在患儿中共有39例支原体感染阳性,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率为81.25%;在健康儿童中,查处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的只有4例,剩余44例支原体肺炎感染阴性,支原体肺炎感染阳性率为8.33%.OR值为47.66,95%可信区间为23.43~56.97,说明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是未感染肺炎支原体儿童的47.66倍.结论 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强烈相关.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附属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海镇环,李固本,黄益宇,唐银,郭思健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疾病,阻塞性肺炎支原体(MP)是指一种温和的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病变。为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肺炎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辉  张春丽  刘喜 《医学综述》2013,19(13):2456-245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组成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及胸片检测,对于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同时做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对肺泡灌洗液做培养。结果在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有156例患儿混合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52.67%),其中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者80例,占51.28%(80/156),混合病毒感染者46例,占29.49%(46/156),混合细菌感染者30例,占19.23%(30/156),年幼患儿(≤3岁)以混合病毒感染为主,年长患儿(>3岁)以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为主。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的热程显著长于肺炎支原体非混合感染组,且发生胸腔积液的概率也显著增加(P<0.05)。影像学方面,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较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更容易出现大片状阴影(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较为常见,混合感染率占半数以上,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混合感染率,细菌混合感染率最低。年幼儿童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而年长儿童则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IL-6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息儿31例,肺炎患儿34例,健康儿童30例。采用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MP-IgG、MP-IgM特异性抗体;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P;③细胞因子(CK)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结果:①哮喘急性发作及肺炎患儿血清MP-IgG、MP-IgM检测:哮喘组用PCR法或IgM法检测MP阳性率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哮喘及肺炎组患儿血清IL-6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6在哮喘及肺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MP及其特异性抗体检测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急性感染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之一,IL-6与MP感染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和消除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4例(哮喘组),肺炎患儿78例(肺炎组),分别送检血清支原体抗体IgM(MP-IgM)及血清总IgE。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4%vs 30.8%)(P0.05)。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总IgE显著升高[(327.7±124.2)U/ml vs(189.4±113.6)U/ml](P0.05)。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MP-IgM阳性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437.4±58.2)U/ml Kpa vs(323.8±103.2)U/ml](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与支原体感染有关,支原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殷炽龙 《广西医学》2013,(6):778-779
目的观察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ALRTI 患儿3280例,取其血液用XK2100生物芯片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3280份血液标本中,IgM阳性137份(4.18%)。男女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8.94%(P<0.05);秋季阳性率最高为5.73%,但季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在梧州市儿童 ALRTI中占重要地位,≥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无明显季节差别。  相似文献   

13.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方法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V26max肺功能仪分别进行潮气呼吸和被动呼气测试,并记录参数。结果该组患儿肺功能通气指标VT/kg、TI/TE、TPTEF/TE、%V-PF、TEF25/PF都有明显下降,RrsSO增加,与正常学龄前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5)。R-int、CrsSO、Palv与正常学龄前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P肺炎患儿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黏膜受到损害,V26max肺功能仪能用来判断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是1989年定名的衣原体新种,它与呼吸系统感染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喘息症状,部分病人感染后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或原有哮喘症状加重[1],这说明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哮喘发作有关,为此,笔者采用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选择哮喘急性发作 6 6例 (哮喘组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5 6例 (支气管炎组 )、献血员 30例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 PCR)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 CP,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MIF)检测血清 CPIg G、Ig M抗体。结果 :哮喘组 CP感染阳性 5 6例 (84 .8% )、CP抗体阳性 5 5例 (83.3% )、支气管炎组分别为 18例 (32 .1% )和 19例 (33.9% ) ,对照组分别为 5例 (16 .7% )和 4例 (13.3% ) ,哮喘组 CP感染率与 CP抗体阳性率均非常显著高于气管炎组和对照组 (P <0 .0 0 0 0 1) ;哮喘组 CP抗体 (Ig M、Ig G)平均滴度非常显著高于支气管炎组和对照组 (P <0 .0 0 0 0 1) ;CP感染的 5 6例哮喘患者在抗哮喘治疗的同时给予抗 CP治疗 4周 ,其呼吸道症状完全缓解 ,复查 n PCR或 MIF,5 5例 (98.2 % ) CP转为阴性 ,仅有 1例 (1.8% )阳性。结论 :CP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之一,近年来有关MP感染可以诱发哮喘的资料逐渐增多。我院对1997年2月~1998年3月经治的31例哮喘患儿作MP的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冷凝集试验,以了解哮喘患儿的MP感染状况。1 临床资料哮喘组 根据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选择哮喘患儿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5岁。发作期8例,哮喘缓解期17例,病情反复迁延6例。对照组 年龄相仿的正常或非呼吸道感染儿10例作为对照。2 检测方法两组患儿均在就诊时取咽分泌物,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CR)检测MP,7天后(中位时间14.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急性起病后迁延慢性咳嗽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MPP患儿共316例临床资料,根据肺通气损伤情况分组,其中肺功能正常100例,肺功能异常216例;分析一般资料、慢性咳嗽发生情况、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及肺功能指标水平,评价急性期后慢性咳嗽与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异常组慢性咳嗽发生率显著高于肺功能正常组(P<0.05);急性期组、出院后1个月组及出院后2个月组肺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出院后1个月组及急性期组(P<0.05);出院后1个月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P<0.05);同时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P患儿急性期后慢性咳嗽与肺功能异常呈正相关(P<0.05)。结论 MPP患儿急性期后慢性咳嗽与肺功能异常具有相关性,临床可参考无创肺功能检查制定积极有效干预以预防慢性咳嗽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MP感染的临床认识,以进一步提高MP感染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2193例住院患儿常规进行MP检测,并对MP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统计相关因素.结果 MP阳性为351例,阳性率为16.01%.小儿下呼吸道感染1365例.MP阳性327例,阳性率为23.96%;136例婴幼儿中有78例(57.35%)肺部可闻及湿罗音,215例3岁以上患儿中有52例(24.19%).2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6例婴幼儿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7例(12.50%),215例3岁以上患儿中出现62例(28.84%).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住院患儿MP感染临床表现在婴幼儿与3岁以上患儿间差异较大,前者肺部体征明显,后者则不明显,但后者肺外并发症发生率高.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